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根成 《协商论坛》2008,(11):28-28
无陪同视察,指事先不通知被视察单位,不需要被视察单位、部门领导及有关工作人员陪同,白定时间、路线,自选单位进行的视察。在近两年的工作实践中,这种视察形式被中牟县政协广泛采用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2.
王朝建 《天津人大》2013,(12):46-46
日前,河西区人大常委会组织全区200余名人大代表分成13个专题视察小组,深入新媒体大厦、妇幼保健中心、陈塘热电厂等37个点位,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障和改善民计民生等重点工作进行视察。这次年终视察不做区情报告、不安排政府领导陪同,一律轻车简从。视察点位既看亮点也看一般,既肯定成绩也查找问题,代表们通过视察,了解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监督支持政府各部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工作作风,提升工作水平,为出席河西区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好各项工作报告,提出议案及建议、批评和意见做了扎实准备。  相似文献   

3.
《公民导刊》2008,(3):26-27
视察,是人大代表履行职能的一种重要形式。视察就是调查研究,了解社情民意。发现问题。反映问题。代表通过视察形成的意见和建议。往往成为领导机关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因此。视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前各级人大正在努力探索和改进视察方式。力争客观公正的反映问题。“无陪同视察”建议可不可行?需要广大人大工作者在实践中摸索和完善。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一些地方“一府两院”主动邀请人大及其常委会组成人员到本单位来视察、检查,监督其工作。有人认为,体现了被监督者自觉接受监督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正在逐步加强。但也有人提出质疑:盛情导引下,跟着“亮点”走,还能切中要害找问题、有的放矢提建议吗?认为这只是搞形式、走过场的“作秀”。  相似文献   

5.
最近,参加某地组织的一次省、市、县三级人大代表视察,代表30多人,陪同视察的及工作人员10余人,乘坐8台大小车辆,沿着预先安排好的视察路线,看典型,听汇报,视察者兴致勃勃,被视察单位热忱服务。视察归来,笔者总感觉不是滋味。  相似文献   

6.
“约见权”是《代表法》赋予人大代表的法定权利。某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杨某在视察时发现自己提了两年的建议仍没有办理落实,遂要求紧急约见交通部门负责人以问个究竟。对此,有人认为,这是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的表现;但也有人认为,人大代表个人不得随时行使约见权,应依法有序提出,由人大常委会统一安排。人大代表可随时行使约见权吗?请看本期争鸣。  相似文献   

7.
视察,是人大代表履行职能的一种重要形式。视察就是调查研究,了解社情民意,发现问题,反映问题。代表通过视察形成的意见和建议,往往成为领导机关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因此,视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前各级人大正在努力探索和改进视察方式,力争客观公正的反映问题。"无陪同视察"建议可不可行?需要广大人大工作者在实践中摸索和完善。  相似文献   

8.
视察,是人大代表履行职能的一种重要形式。视察就是调查研究,了解社情民意,发现问题,反映问题。代表通过视察形成的意见和建议,往往成为领导机关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因此,视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前各级人大正在努力探索和改进视察方式,力争客观公正的反映问题。"无陪同视察"建议可不可行?需要广大人大工作者在实践中摸索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视察,是人大代表履行职能的一种重要形式。视察就是调查研究,了解社情民意,发现问题,反映问题。代表通过视察形成的意见和建议,往往成为领导机关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因此,视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前各级人大正在努力探索和改进视察方式,力争客观公正的反映问题。"无陪同视察"建议可不可行?需要广大人大工作者在实践中摸索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一些县、区人大常委会有组织代表跨区域视察的做法,这虽然可以拓宽代表视野,扩大横向联系,加强区域间人大工作交流,但笔者以为,组织代表跨区域视察弊多利少。一是跨区域视察难以轻车简从。跨区域视察相对于在本行政区域内组织代表活动路途较远,组织者在代表的组织、交通车辆、食宿的安排上,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财力。在视察时,被视察单位的一方人大常委会及“一府两院”有关负责人还要陪同,因此,难免形成场面偏大,陪同人员偏多,使群众觉得人大视察是在搞形式主义,有“作秀”之嫌,也容易落入“一看、二听、三议、写写汇报”的俗套。二是代表…  相似文献   

11.
报载,不久前闭幕的广州市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上,部分代表提出:人大应推行"无陪同视察".看后令人不禁为之喝彩.  相似文献   

12.
近日,四川省广安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市人大代表对广安城区城市管理情况进行了视察。与以往所有视察不同的是,这次视察是“无陪同”的,事先并没有给被视察对象打招呼。据一位参加视察的代表说:“这次视察收获很大,效果好。我们看到了最真实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组织委员进行视察,是政协机关开展民主监督的方式之一,也是政协闭会期间开展活动的一个重要形式。然而,有的地方在视察中往往由被视察单位牵着鼻子走,按其指定的路线行进,到其精雕细琢的"盆景"去看,使视察人员很难找出工作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为此,笔者认为,视察要想掌握真实情况,发现真实问题,使视察真正收到  相似文献   

14.
视察是代表在闭会期间履行职责、发挥作用的重要形式,也是代表知情知政、监督国家机关工作的重要途径。组织好代表视察活动,是各级人大常委会的重要职责。当前的代表视察,组织部门很认真,工作人员很辛苦,陪同部门很热情,但确实找出深层次问题,提出高质量建议,收到很好效果的不是很多。究其原因,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安排存在随意性;二是看“点”存在盲目性;三是参加代表多是老面孔;四是发言缺乏主动性;五是落实建议少督办。为此,要提高视察质量,必须做好以下三项工作。选好视察题目选题是搞好代表视察的前提。题目选得好,就会提高代表参与的…  相似文献   

15.
代表视察是代表在闭会期间活动的一个重要形式,也是代表了解社情民意,为参加人代会作准备的必要过程。代表视察年年要搞,每次视察的实效如何,对代表发挥职能作用有着重要影响。但从各地的报告情况来看,视察建议的落实这一软环节确实还存在不少问题,仍有一些地方代表视察是一阵风走过场,视察完了也就完了,被视察的部门没有很好地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如何体现代表视察的实效,代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被有效采纳并能得到解决,这是人大工作普遍存在的一大难点。要让代表放心,让群众满意,笔者认为,代表视察也必须有头有尾,看重的应是实效。看视察内容实在不实在。视察报告的撰写,要避免陷于成绩、问题、建议三段式框框。洋洋洒洒数千言,让人望而却步。视察的目的不在于昙花一现的报告,最重要的是有扎实的内容,即提出切实推进整改的意见和建议。视察报告可以书面形式将建议交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办理,确定整改期限。人大常委会届时再  相似文献   

16.
柳身强 《楚天主人》2012,(10):31-31
视察是人大及其常委会履行监督职权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视察,可以从中发现被监督对象存在的问题,查找和分析问题的原因,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建议,及时督促被监督对象整改问题,推动和促进工作有效开展。工作实践中,地方人大开展视察活动存在着如下问题:一是陪同视察的政府及政府有关组成部门的负责人主体错位,临时调换或顶替,把与视察内容不相关的政府领导或部门其他负责人派来陪同视察,有的甚至中途临时换人顶替。二是常委会组成人员请假多,在视察途中找借口"溜号"的也屡见不鲜,这种现象通常在不驻会委员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三是视察地点多为亮点,听汇报也大多是唱赞歌。  相似文献   

17.
《公民导刊》2013,(1):42
"约见权"是《代表法》赋予人大代表的法定权利。某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杨某在视察时发现自己提了两年的建议仍没有办理落实,遂要求紧急约见交通部门负责人以问个究竟。对此,有人认为,这是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的表现;但也有人认为,人大代表个人不得随时行使约见权,应依法有序提出,由人大常委会统一安排。人大代表可随时行使约见权吗?请看本期争鸣。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一些地方"一府两院"主动邀请人大到本单位来视察、检查,监督其工作。有人认为,这体现了被监督者自觉接受监督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正在逐步加强。但也有人提出质疑,认为跟着"亮点"走,很难达到监督的目的,这只是搞形式、走过场。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一些地方"一府两院"主动邀请人大到本单位来视察、检查,监督其工作。有人认为,这体现了被监督者自觉接受监督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正在逐步加强。但也有人提出质疑,认为跟着"亮点"走,很难达到监督的目的,这只是搞形式、走过场。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一些地方"一府两院"主动邀请人大到本单位来视察、检查,监督其工作。有人认为,这体现了被监督者自觉接受监督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正在逐步加强。但也有人提出质疑,认为跟着"亮点"走,很难达到监督的目的,这只是搞形式、走过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