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建慧 《党史博采》2008,(11):42-43
求职技巧是求职者综合素质的一个方面,对求职能否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必须对求职者进行求职技巧的训练与指导。  相似文献   

2.
《党课》2014,(21):116-116
网络求职十分方便、省钱且效率高,越来越多的企业不但花钱在求职网站上刊登招聘广告,同时也在自己企业的网站上张贴求贤表。美国人才网JobsDB出版的《21世纪完全求职手册》中,为你提供了网上求职的绝招——  相似文献   

3.
高校求职技能教育对大学毕业生有着重要的意义,对求职过程起着关键的作用。当前中国高校求职技能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很多,已不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校求职技能教育急需改革。  相似文献   

4.
魏佳 《山西青年》2023,(20):126-128
在数字化多媒体时代,各类短视频平台层出不穷,很具吸引力。而如今高职院校的学生个性鲜明且独立,对这些短视频平台爱不释手。短视频文化产出的“直播、带货”等方式,更是成为年轻一代求职的新方向。虽说这些平台赋予了高职学生更多的求职可能性,但是也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高职学生的求职观。因此,高校教师要紧跟时代,引导高职学生理性看待短视频,从而树立正确的求职观。  相似文献   

5.
当前正值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毕业生供需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凸显,全球性金融危机寒流强袭的阴影依然还在,毕业生就业数量在减少、就业质量也在降低的大背景下。本文以大学生传统和现代求职招聘模式为切入点,对传统和现代大学毕业生求职招聘模式的优劣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展望、探索和寻求操作性更好、针对性更强的适合实际情况的招聘模式,更好地实现大学生的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6.
求职技巧是求职者综合素质的一个方面,对求职能否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必须对求职者进行求职技巧的训练与指导。  相似文献   

7.
陈智芳 《求贤》2007,(3):21-21
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在加入到求职行列之前,以下四个问题值得仔细思考一番。  相似文献   

8.
肖保根 《党员文摘》2009,(10):45-45
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着绝大多数国家的大学生就业。大学生们不愿坐以待毙,纷纷拿出新招、奇招,以求在求职中抢得先机。歪打正着2008年.詹姆斯毕业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州立大学。初出校门的詹姆斯求职屡屡碰壁。不得已.他在网上发布消息:决定利用一年多的时间分别到全国50个州去求职应聘,把在每个州、每一次求职的经过用摄像机录下来。最后将求职经过写成书出版,  相似文献   

9.
刘学文 《求贤》2009,(5):47-47
有求职者问.我现在遇到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就是不论是自荐还是投简历,总是杳无音讯。我也去问过,他们也不愿意正面回答,真郁闷。此时,我们就该反思一下,我们在求职方法上有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下岗职工非正式社会支持与再就业求职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杨  夏艳 《求实》2006,(6):50-52
下岗职工是具有中国现阶段特色的失业者,他们能够在“优胜劣汰”的社会环境中生存的应对方法之一就是再就业的求职行为。现阶段,在我国下岗职工所处的社会环境中,社会支持系统在他们的生存中起着重要作用,而非正式社会支持又是他们可以直接利用的社会资源之一。掌握非正式社会支持对再就业求职行为的影响显然有利于下岗职工的再就业。然而,我国现阶段对再就业求职行为的理论研究较少,关于非正式社会支持对再就业求职行为各子类及总体影响的研究就更显薄弱。因此,探讨两者的关系具有理论和现实的双重价值。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人公林茹是个聪慧并且富于幻想的女孩儿。本科毕业时迫于就业的压力考了研,满怀对未来的憧憬,揣着硕士文凭,她踌躇满志地加入求职大军。然而,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求职路上的坎坎坷坷。在希望与幻想一次次破灭的同时。对自己未来的定位也逐渐趋于理性。最终。她愉快地走上了原来从未想过的从教之路。并由衷地向正在步入求职历程的同学们进言:立足现实。选择自己目前能做的事。  相似文献   

12.
邱岭  信玉  段煜 《山西青年》2022,(6):122-124
提升大学生的求职能力是就业教育的关键.在就业教育中引入朋辈教育能够有效地提升教育效果.高校应搭建朋辈教育平台,鼓励、支持朋辈教育活动的实施,借助朋辈教育的力量,从求职意愿、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三方面提高大学生的求职能力.  相似文献   

13.
五色梅     
《党建文汇》2002,(13):47-47
优秀党员,聪明,高招,时机未到,不贪污有奖,求职  相似文献   

14.
陆睿 《当代党员》2013,(8):71-74
2013年毕业季,全国有699万名高校毕业生走出校园,求职就业。在重庆,这个数字是16.5万人。在这个“求职若渴”的夏天,“天之骄子”们将面临怎样的彷徨?想找到满意工作,他们又应采取何种策略?  相似文献   

15.
《党课》2007,(2):110-110
人与人是不一样的,性格、爱好、能力各有千秋,在职业的选择上必然也要有所区别。最好的职业是喜欢、是适合。温方娥朋友,在你毕业前最好先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然后再去求职。  相似文献   

16.
西组 《支部生活》2009,(5):29-29
西山区各级党组织通过积极、热情、有效的服务,切实为农民工和农民工党员提供就业帮助。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广泛宣传和多方努力,在农民工较为聚集地方举办以“进城求职,帮您解难”为主题的“进城务工人员专场招聘”,为农民工党员提供就业帮助。强化技能培训。充分利用党员服务中心、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心、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求职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质量,同时也是他们寻求职业的可持续发展的砝码。本文试图从提高大学生的求职能力入手,以探寻解决大学生求职难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2008年10月,亚奥鞋业公司在泸县落户,一次性解决1200名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到2009年1月10日,泸县共有1.76万名农民工返乡,已有1.52万人重新就业,而泸县中小企业园区就吸纳返乡农民工6000多人,创造了一个就地非农就业的典型,引起了全省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理性选择论和结构决定论是研究农民工永久迁移城市的两种主要分析范式,但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关注不足。本文指出,实现传统乡土性向现代城市性的转化是农民工永久迁移城市的另一面向,并且是农民工城市化和市民化完成的根本性标志。本文从生活方式、社会联结、现代组织生活、公共规则意识(现代社会控制机制)等方面考察了农民工城市性的基本情况及其对农民工永久迁移意愿的影响,并且探讨了非农流动经历对农民工城市性的建构作用。初步构建了非农流动经历→城市性→永久迁移的分析框架,丰富了对农民工市民化的认知。  相似文献   

20.
《党课》2012,(2):29-29
目前,智联招聘薪酬数据中心通过对全国94609个类别项目共计3308418个毕业生求职起薪点的调研分析,盘点了2008年至2011年不同行业、学历、城市间毕业生的总体求职起薪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