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基于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运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考察城市归属感对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地域归属感和群体归属感是影响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重要因素。研究还发现,年龄、受教育程度等个体特征,流动范围、流入地区和流动时间等流动特征和以住房类型为代表的社会经济特征也对农民工市民化意愿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
城市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社会经济的加速转型及城市化进程的积极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农民工的方式向城市大规模转移。城市农民工在市民化的进程中,存在着经济发展与较低的农民工素质之间、制度缺失与城市劳动力市场拉力扩张之间、社会歧视与农民工市民化适应进程之间的矛盾。为此,我们要通过消除制度障碍、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等途径解决农民工市民化问题。  相似文献   

3.
新生代农民工和老一代农民工相比,其市民化有比较优势,这主要体现在: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宏观政策环境在优化,城市对农民工的社会认同水平在提高,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能力在增强。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这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带来新挑战。一是经济结构进入优化期,这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二是经济增长速度进入换挡期,将自然减少对新生代农民工的需求;三是发展动力进入转换期,加大了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难度。因此,新常态下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重点应放在:一是以提升新生代农民工技能素质为重点,加快构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二是以构建高效就业信息平台为重点,进一步健全劳动力市场体系;三是以就地城镇化为重点,推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与农村城镇化相结合。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农民工群体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由于受城乡二元体制、户籍制度等制约因素的影响,农民工群体难以实现市民化,长期被隔离在城市社会体系之外,成为"边缘人"、"候鸟式人群"、"两栖类"人口,不能充分享受到城市化带来的发展成果,这势必阻碍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城镇化的发展,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近年来,随着农民工向城市流动的长期化和家庭式的趋势愈加明显,加之各种社会矛盾和群体利益冲突的凸显,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势在必行,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要求,也是我国城市化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5.
农民工市民化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城市持续稳定繁荣的重要保证。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具有显性与隐性、分期分批性、区域性等特征。农民工个人(家庭)与政府是农民工市民化成本分担的主要责任主体。在建立农民工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时,需要处理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输入地政府与输出地政府之间的关系、当期成本与远期成本之间的关系、经济发展程度与农民工市民化的规模之间的关系、外来农民工与本地城镇居民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  相似文献   

6.
社会资本在农民工流动中的负面作用探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牛喜霞 《求实》2007,(8):51-54
建立在血缘和地缘关系基础之上的原初社会资本在农民工流动中具有双重作用。原初社会资本在农民工城市发展阶段的负面作用主要包括:限制了农民工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提高;阻碍了农民工与城市人的交往和接触;阻碍了农民工对城市社会的认同和归属。农民工原初社会资本同质性和乡土性的特质以及农民工社会经济地位的边缘性特征,是产生这种负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过去三十多年里,我国农民工市民化的基本特征是农民工主体一直作为他者、客体而存在,政府、市场和城市社会等外部力量在主宰着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这种农民工主体缺位现象背后有其深厚的社会历史因素在发挥作用。未来推进的新型城镇化亟需引入社会合作理念,通过政府、城市社会和农民工的合作共变,最终达成城市社会的共融共生。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目标。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市民化政策,旨在让农民工逐步享受与本地户籍人口平等的市民权利,然而在具体实践中,地方市民化政策却出现了目标偏差的现象。文章以东莞市为研究个案,聚焦于公共教育、住房保障和就业服务三大公共服务领域,考察农民工市民化政策存在的目标偏差。这种现象的表征在于政府所提供的市民化政策与农民工需求之间存在张力,并在不同的公共服务领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目标偏差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存在着目标替代、手段优先以及注意力转移三种主要路径,而在影响因素分析中,资源依赖、绩效压力以及参与缺失是导致目标偏差发生的根源性因素。通过对影响政策效果因素的分析,推动我国市民化政策的真正发展。  相似文献   

9.
刘本锋 《求实》2007,(12):63-64
农民工对城市文化的认同,是实现农民工市民化的核心课题。要以户籍制度的创新、社会保障的改革、社交平台的搭建、综合素质的培养、文化心理的弥合等为切入点,全社会共同努力,推动农民工对城市文化的认同,加快农民工融入城市文明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房彬 《求实》2014,(3):75-78
新生代农民工是我国农民工队伍的主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消解他们面临的价值冲突,塑造健全人格,调节并规范他们的日常行为,从而帮助他们早日适应城市生活,更好更快地融入城市,实现市民化,这是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旨归。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还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第一,新生代农民工兼具有农民工和青年双重身份,是城市社会和谐稳定的一支重要力量,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社会稳定价值;第二,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原动力,农民工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城市乃至农村的发展也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第二代农民工是改革开放以来“民工潮”的产物,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是以城市为坐标,意识和行为已接近于城市人,他们强烈渴望市民化,实现同城待遇。实现绝大多数农民工市民化是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最终出路,也是促进城乡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政府和社会必须从职业生存、社会身份、自身素质以及意识行为四个层面人手,推进第二代农民工市民化。  相似文献   

12.
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是中国当前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个重大的现实和理论问题。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既具有理论基础,又具有现实必然性。就理论基础来看,主要关涉社会排斥理论、社会资本理论、社会认同理论与城市化理论等;就现实必然性来看,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是我国新型工业化、城市化与实现现代化的必然结果。改革开放以来,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先后经历了控制、有序引导以及制度推进等三个阶段。现阶段,推进新生代农民工有序融入城市,必须坚持三个相统一原则:主导性与协同性相统一、主体性与客体性相统一、认知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数量从少到多,素质从低到高,足迹遍布全国。他们向城镇、向非农产业转移流动,推动了城镇化、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农民工已成为我国现代产业工人的主体。但是他们却遭遇到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去权,未能成为所在企业、社区、城市以及主流文化的“主人翁”。只有通过制度、法律和利益相关者的赋权,自身增权,农民工才能真正享受到各项合法权益。市民化是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必由之路。赋权是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浅议“农民工”市民化存在的主要障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农民工”市民化 ,是指在我国城镇化的建设过程中 ,借助于“农民工”已经进入城市从事非农产业的优势 ,使其在身份、地位、价值观念及工作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向城市市民转化的经济和社会过程。但是 ,在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过程中 ,仍然存在着思想认识的偏颇、城市政府的担忧和困惑、既得利益集团和群体的阻力、户籍与土地制度的障碍、城市基础设施的限制、“农民工”自身素质以及与市民的“油水”关系 ,使之融入城市社会困难重重等方面的障碍 ,阻碍着“农民工”市民化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15.
《求实》2013,(4)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关乎中国的城乡统筹发展和社会良性转型。新生代农民工渴望超越自身的先赋社会地位,但在多种现实因素的约束下被城市和农村双重边缘化,市民化诉求步履艰难。市民化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应然归宿,政府应在城市──县城──乡村的三维视野里提供必要的制度安排,以便让他们到了一定年龄阶段时能够顺利返回故土,从而实现宏观经济与微观个体的双赢。  相似文献   

16.
外来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非制度性障碍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海清  麻智辉 《理论导报》2008,(10):28-30,43
"十一五"时期,中国将进入城市化加速期,外来农民工将成为城市化的主角.然而,从目前形势看,我国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进程十分缓慢,他们绝大多数被排斥在城市主流社会之外,成为城市"边缘人".农民工市民化障碍重重,其中政策、观念、文化、习俗等非制度性因素是其中之一,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必然有助于问题的最终解决.……  相似文献   

17.
农民工市民化与城市功能拓展的系统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的下滑,既对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金融安全、对外贸易及投资构成了挑战,又为中国调整经济结构,转向内需型发展模式提供了机遇,而农民工市民化是保证内需增长的核心问题。城市功能叠加式的拓展,与农民工市民化互相促动,具有良性互动的系统效应。在城市化进程中,要清除体制性障碍,致力于创造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共生的发展模式与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8.
城市农民工如何从心理上融入城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农民工问题倍受社会各界关注,本文对城市农民工的社会心理特征及对如何调适农民工的社会心理,使其以健康的心态融入城市,让其在更大范围内参与城市建设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9.
金三林 《前线》2014,(10):57-58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指农业转移人口在实现职业转变的基础上,获得与城镇户籍居民均等一致的社会身份和权利,能公平公正地享受城镇公共资源和社会福利,全面参与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实现经济立足、社会接纳、身份认同和文化交融。城镇化的本质就是农业人口向城镇非农产业的转移和集中,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促进目前的近2.7亿、每年新增几百万的农业转移人口真正融入城市。  相似文献   

20.
城市农民工如何从心理上融入城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民工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农民工问题倍受社会各界关注,本文对城市农民工的社会心理特征及对如何调适农民工的社会心理,使其以健康的心态融入城市,让其在更大范围内参与城市建设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