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天为庆贺《胡绳全书》出版举行座谈会,社会科学界这么多同志到会,群贤毕至,高度评价胡绳同志的学术成就,并且向年过8旬的胡绳同志表示敬意。在座的同志,如果说不是全部,至少是多数,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胡绳同志学术成就和治学精神的影响。我想借这个机会,说说我所认识的胡绳同志,说说我作为学生从他那里得到的教益。不论在学术上还是在年龄上,胡绳同志都是我的长辈。胡绳同志是我的领导和老师。按照胡绳同志自己的说法,还有一层关系,就是“同学”。70年末,有一次去看望胡绳同志,谈话间有一位我不相识的朋友来访,胡绳同志向他…  相似文献   

2.
我的发言主要谈谈胡绳同志对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著作编辑工作的指导,和我们所受到的教益。 胡绳同志是我的一位老领导,一位师长。从50年代成立的中央政治研究室,到60年代成立的马列主义研究院,再到80年代成立的中央文献研究室,胡绳同志都担任领导职务,都是我的领导。在中央政治研究室和马列主义研究院,胡绳同志不分管我所在的党史组,所以工作上接触不多。他在担任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期间,分管毛泽东研究组,在工作上接受他的指导就多一些。胡绳同志博学多才,  相似文献   

3.
忆胡绳同志     
一新华社播发的《胡绳同志生平》中使用了“少年早慧”四个字,这是很少见的。这四个字用在胡绳同志身上十分贴切。今年春节,我到他家去。他的秘书、也是儿媳的黎钢在座,说到她陪胡绳去看望夏衍时,一进门,夏衍就说:“神童来了。”黎钢说:我这才知道夏衍同志他们把胡老称做“神童”。夏衍和胡绳三十年代中期都在上海从事左翼文化活动,但两人年龄相差十八岁,所以夏衍完全有资格把胡绳称做“神童”。“神童”,我想也就是“少年早慧”的意思。我听胡绳讲过他早年的事情:他的父亲是个半新半旧的师范毕业生。胡绳入学前,父亲教过他两年,读的是古文…  相似文献   

4.
胡绳:当今中国学术界一个重要学派的杰出代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不少同志都为当今中国学术界没有学派而扼腕叹息。自乔木同志1992年去世以后,我就在想,中国学术界究竟有没有学派?当时我正在参加《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一书的工作。读了乔木同志的一些著述,回忆聆听乔木同志的一些讲话,已经产生了一些想法。 1995年初,我到中央党史研究室以后,在胡绳同志领导下,参与负责主持社会主义时期中共党史的研究和编撰工作,与胡绳同志又多了一些工作接触。这期间,在《胡绳文集(1979—1994)》出版之  相似文献   

5.
胡绳同志是我所敬重的一位学术界前辈。他学识广博,著述宏富,为人宽厚,有长者风。他的道德文章均堪为后辈楷模。胡绳同志的著作我过去读过一些,如《辩证法唯物论人门》、《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以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等。后又蒙他赠送《胡绳文集(1935——1948)》,我也认真拜读了。我深感胡绳同志不仅学问渊博,著作等身,而且关心祖国命运,关心人民疾苦,是一位极富正义感和历史责任感的学者。胡绳同志不仅是一位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学家和哲学家,而且是一位马克思主义的政论家、评论家。从青年时代起,他就写下了一系列思想文化评论…  相似文献   

6.
我最早认识胡绳同志是在1953年夏。那天我和我的教研室主任王真同志去王府井大街东安市场逛旧书店。在一家书店里,碰到胡绳同志。王真同志把我介绍给胡绳同志,又说了会儿话,就各自走各自的了。那天胡绳同志穿一身白绸子裤褂,手里扇着一把扇子,给人的印象特别潇洒。那年,我还是个20岁的青年;他大约30多岁了。我注意看他,觉得他与众不同的是头颅很大,心想,这人一定非常聪明,有智慧。以后,除参加一些会议见到他,并没有什么交往。80年代以后,参加中共党史学会的学术活动,与他见面的机会多了些。现在回想,有几件事令我十分难忘,主要是他支持我们北京市党史学会的工作方面,给我的印象很深。  相似文献   

7.
胡绳同志的逝世是我国思想理论界和党史界的一大损失。 1998年在《胡绳全书》座谈会上,李瑞环同志曾对胡绳和他的理论成就作了很高的评价。他说:“胡绳同志是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哲学家、史学家,是我们党内为数不多的学识渊博、成就卓著的学者。”“他孜孜不倦地尽瘁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在宣传和阐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社会科学研究等方面,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本刊特约请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郑惠同志撰文,根据自己的接触和体会介绍胡绳的读书和治学生活,借以缅怀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  相似文献   

8.
20 0 0年 1 1月 ,胡绳同志离开了我们。当时 ,我和金冲及同志从北京赶到上海 ,同他作最后的告别。转眼间 ,一年过去了。在今天这个纪念他逝世一周年的座谈会上 ,我想讲讲这样一个题目 :胡绳同志教我们怎样读书做学问。这只是一些片断的回忆 ,但多少也能反映出胡绳的一些学术思想和学术活动。我曾两次在胡绳同志领导下工作。一次是50年代在中央政治研究室 ,一次是 80年代初在中央文献研究室。在中央文献研究室这一段 ,接触得更多一些。这两天 ,翻了一下我的笔记本 ,找出当年胡绳跟我们谈话和他在机关里发表讲话的一些记录。今天重温这些东西 …  相似文献   

9.
胡绳同志是我的老师。今天,凝聚着他数十年科学研究心血的蝴绳全书》正式出版发行,这不仅是出版界一件很有意义的事,也是我们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我热烈祝贺《胡绳全书》的出版,对胡绳同志表示深深的敬意。批多年来,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胡绳同志的著述都在学术文化界和全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为党的思想文化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他的著述,不仅反映出深厚广博的学术修养和理论修养,而且表现出坚强的无产阶级党性。他的学术生涯的一个重大特点,就是…  相似文献   

10.
信息短波     
胡绳同志来闽视察 5月中旬,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史学家、哲学家,原全国政协副主席、现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胡绳,在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百年潮》杂志社社长郑惠陪同下,来闽视察。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林强向他们汇报工作后留影。 照片说明:前排右为胡绳,左为郑惠,后立者林强。 (本刊讯)  相似文献   

11.
胡绳同志是党在新时期党史研究的主要开拓者和领导者之一。1980年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成立时,胡绳同志任副主任,1982年起至他逝世前,一直担任党史研究室主任。20年来,中央党史研究室撰写党史著作20部,收集整理党的文献、党史资料200多本,编辑出版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著作1000多种。这些成果,凝结着胡绳同志的心血。特别是中央党史研究室编撰的《中共党史大事年表》(后改名《中国共产党历史大事记》)多次增订出版,先后发行近800万册;《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发行20多万册;《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发行660  相似文献   

12.
追思胡绳同志,开创党史研究新局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绳同志,是我国理论学术界享有盛誉的老前辈。我们这些“文化大革命”后成长起来的中青年学者,多少人是读着《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等著作,最早在历史学知识和史学理论方面得到启蒙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胡绳同志是带引我们步入史学和理论研究大门、非常令人敬重的导师。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历史学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胡绳同志,于 2000年 11月 5日在上海逝世。为纪念胡绳同志,本刊特发表他于1994年12月9日撰写的《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一文。  相似文献   

14.
王忍之主持会议并致开幕词同志们,朋友们:今天,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党校、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文献研究室、求是杂志社。人民出版社6个单位,在这里共同举办“《胡绳全书》座谈会”。出席座谈会的有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同志,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李铁映同志,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名誉主席、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雷洁琼同志,著名学者、北京图书馆馆长任继愈同志,有6个主办单位的领导同志,以及有关专家学者。胡绳同志本人也出席了座谈会。钱伟长、刘大年同志因病未能出席。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蝴绳全书》,…  相似文献   

15.
《唯实》1983,(1)
我校本期培训班,安排了为期二十三天的中国近代史单元的学习。中国近代史的学习,以王震同志的文章《学习历史、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指导,比较系统地阅读胡绳同志的著作《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在教学过程中,坚持自学为主,同时安排了十次辅导;按照胡绳同志的著作分五编进行了五次讨论;结合教学,组织学员到太平天国纪念馆和朝天宫“日寇侵华罪行图片展览”参观二次。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员们刻苦钻研,时间抓得很紧。他们认真读完了胡绳同志的长达七十万字的著作,并且还写了读书笔记。在自学和讨论中,大家还注意把学习中  相似文献   

16.
闲来翻看所藏信札,发现胡绳给周扬的一封信。信很短,录于下:周扬同志 遵嘱把报告读过一遍,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报告。只在有几处提了点未必有当的意见,供参考。 胡绳  相似文献   

17.
胡绳同志逝世了。为了纪念胡绳同志,本期特辟纪念专栏。我们征得他的办公室同意,把胡绳同志1999年10月12日撰写的关于北上参加新政协史实补正的一封信刊载于后。 胡绳同志写此信的经过是这样的:在迎接香港回归祖国期间,民盟刊物《群言》向杨奇同志约稿。杨奇同志当时正忙于写香港回归的系列文章,故由夫人陈梦云执笔(她曾任香港工委饶彰风的机要秘书),并经杨奇帮助核对补充而成《统一战线工作上的一件大事》一文,以陈凌笔名发表。三联书店贵阳联谊会编印的《联谊简讯》第17期加以转载。胡绳同志看到这篇文章后,写信给贵阳联谊会,提出了重要补正。杨奇同志获悉,即去信表示了诚挚的感谢,对撰写回忆录的过程作了说明。两信均刊于该联谊会《联谊简讯》第18期(1999年12月20日)上。现经杨奇同志同意,把他的信作为附录刊于胡绳同志信之后。两封信都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他们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严谨的治史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故予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11月5日,胡绳同志病逝。11月12日,党和人民为胡绳同志举行了告别仪式。 胡绳远去了,带着对祖国、对人民深深的眷恋、带着慈祥的微笑…… 胡绳是我们党史工作者爱戴的老一辈革命家和著名历史学家,他的著作对我们有着深远的影响和指导意义。他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一位党史工作的导师。在送别时刻,我在珠江之滨,凝望北方,遥送胡绳,深感悲痛。 记得1984年11月,我到南京镇江参加全国抗日根据地学术讨论会。会上,聆听了胡绳和廖盖隆的报告和讲话。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胡绳。由于我赶赴镇江途中过于疲劳并偶感风寒,在会议中突…  相似文献   

19.
同志们,朋友们:今大,我们在这里举行《胡绳全书》座谈会。对这部集中反映胡绳同志一生研究成果的著作的出版表示热烈的祝贺,对这部书的作者胡绳同志表示敬意。大家知道,胡绳同志是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哲学家、史学家,是我们党内为数不多的学识渊博、成就卓著的学者。他从青年时代起就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和哲学、历史、思想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和写作。他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各个时期,除了某些特殊的年份外,在报纸刊物上发表了大量的文章,出版了多部著作,在知识青年中,…  相似文献   

20.
2000年11月24日,中央党史研究室举行全室人员参加的座谈会,深切缅怀胡绳主任,追思他领导中央党史研究室所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现将各部门代表发言综述如下。 一、严谨、求实、勤奋、创新的治学精神 第一研究部的刘宋斌在发言中谈了胡绳同志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精神。他说,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1985年我们几位研究生从学校毕业来到党史研究室后不久,胡绳同志就专门接见了我们,对我们来党史研究室工作表示欢迎,并就如何读书,如何治学,如何进行党史研究,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史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