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面对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国际移民问题,国务院在第三次大部门改革之后成立了国家移民局,选择大部制改革中部门整合、部际协调和部内设置等视角对国家移民局进行再思考是必要的。经过三个阶段的部门职能调整,国家移民管理中心职能交叉部门之间、职能衔接部门之间和移民管理部门内部依然存在需要协调完善的关系。大部制改革再思考是为了继续完善职能配置,借鉴他国经验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路径,美国作为世界第一移民大国,其因势利导、明确职责、责任到人和信息共享有一定的可借鉴之处,有助于中国国家移民管理的部际关系、部内关系协调以及进一步的部门职能整合。  相似文献   

2.
陈鹏 《新东方》2014,(3):51-54
大部制改革滥觞于西方国家,为西方国家改革政府职能,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大部制改革在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的同时,更要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道路:新一轮大部制改革应在实现党政联动、培育第三方社会组织、完善相关立法、健全监督体制等方面综合推进,最终构建起新型行政政府体制,实现政府职能的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3.
进一步推进大部制政府机构改革需要进行顶层设计,才能使大部制的应有功能发挥出来。为此,需妥善处理好五个方面的关系,即大部制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之间的关系、不同政府层级之间大部制改革的协同推进关系、大部制改革与突破利益部门化格局之间的关系、大部制改革与机构合并之间的关系和大部制改革与权力结构调整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大部制改革必须基于有效的制度构建,有效的制度和制度安排是大部制顺利实现的基础和前提。以制度的视阈观之,大部制的实现有赖于建立完备的大部管理法律制度、构建良好有序的大部运行机制和营造有利于大部制改革的新型行政文化。法律制度、运行机制和行政文化三位一体,构成了大部制"马车"上的"三轮驱动",对于推动大部制改革的顺利实现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论“大部制”改革与构建协同型政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伟 《长白学刊》2008,(4):47-51
十七大报告提出“大部制”改革的思路,为推进新一轮的政府改革指明了方向。结合后新公共管理时代西方国家政府改革实践的新特点,推进“大部制”改革需要在加大机构整合力度和实现职能有机统一的基础上向更深层次推演,并以此为契机构建协同型政府。我国历次政府改革的经验以及转型社会治道变革取得的成果,为实现这一目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聂鑫  陈雪峰 《人民论坛》2010,(12):26-27
中国政府目前进行的大部制改革是转变政府职能与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契合点。在大部制改革背景下构建服务型政府,必须进一步加强政府与公民之间的联系,完善大部制改革中相关的民主机制;促进大部制改革中政府机构决策、执行、监督的适度分离,构建有效的协调与监督机制;同时还要积极规范与发展行政协会等社会中介组织。  相似文献   

7.
人们对中国2008年大部制改革充满着诸多期待。基于五大部委的实证调研,可以发现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也发现因缺乏系统性理论研究、整体安排、政策支撑和法制保障以及部门利益作祟、资源割据盛行、平行等差掣肘等造成改革未能实现预期目标。本文认为,下一步完善大部制改革的两个关键是构建科学的大部制和科学地构建大部制。  相似文献   

8.
大部制建设中存在诸多观念误区和实践问题,即认为大部必然大,等同于机构重组,改革应一步到位,部门机构设置应整齐划一,地方应与上级完全对接,职能未有机整合,部门内部不协调,职能转变未到位。改革未突出战略和重点,部门决策能力不强等。如果不厘清观念上的误区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将成为我们走向有机统一的大部制的绊脚石。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表明我国大部制改革已经起步。作为政府重要组成部门的公安机关,必须认真解读大部制所反映出来的改革理念,吸收借鉴其他国家和部门进行大部制改革的经验教训。探索公安机关机构改革的新路子,科学配置警力资源,更好地履行其职能。  相似文献   

10.
大部制改革的样本城市——以成都实践为个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部制"是现代社会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制度产物,也是我国当前行政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成都作为探索大部制改革的一个样本城市,其改革举措、改革成效、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及出现的新问题,对我国在其他中心城市推进大部门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大部制改革中地方政府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部制(又称核心部制或巨型部制)是西方国家继地方自治、公共企业私有化、公共服务民营化和公共管理分权化等改革之后,政府组织自身进行的一场革命性变革。在我国推行大部制改革,地方政府将面临着作为中央政府代言人与地方民众代理人的双重角色冲突加剧的困境。因此,地方政府应对大部制改革的策略是:坚持统合管理模式,加快绩效管理工具的开发,运用上下组织同构化和异构化的两种策略,打造多中心和网络化治理结构,拓展公民直接参加政府管理和评价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顺德模式”在大部制改革中获得初步成效,适应了当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但该模式也存在不足之处,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既是推进大部制改革的重要步骤,也是我们从下放和削减审批事项、突破“上下对口”的部门设置思维,实现因地设置部门及部门领导级别高配三个方面提出改革对策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整体性治理是21世纪政府改革最鲜明的特征,从整体性治理视角探析我国大部制改革具有现实性和合理性。目前我国的大部制改革还存在诸多现实问题。从整体性治理视角出发,应构建大部制改革下的整体性治理机制、整体性认同机制、整体性监察机制和整体性协调机制,以促进大部制改革的完善。  相似文献   

14.
任何改革皆有其动因。从行政生态学的视角而言,行政机构改革是满足行政生态环境变迁需要的必然要求。大部制机构改革亦不例外,其目的是寻求行政生态——职能——机构间的动态平衡。大部制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与政治、经济、文化体制改革配套进行。  相似文献   

15.
我国推行的大部制改革进程中所遇到的很多问题,表面上看是因为改革不够彻底,实质上则是改革成本不断增加所导致的。可以说,整个大部制逐步深入过程就是大部制改革成本发生和处置过程。按照改革进行的逻辑顺序,大部制改革成本可划分为建立成本、运行成本、利益摩擦成本、协调沟通成本、权力寻租成本以及延误成本。作为一种探源式分析,这既是市场经济大环境下的内在要求,也是深化改革,保障改革平稳进行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16.
流域管理大部制改革探索——以辽河管理体制改革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贯彻实施大部制改革的基本精神和要求,构建一套"统一管理、垂直领导"的流域管理体制,实现各流域的综合治理,彻底改变流域管理职能分散、职权分割行使的现状。本文选取辽宁省辽河流域作为个案分析对象,通过集体座谈会、文献调查法和实地考察的方法,掌握了辽河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情况,深入分析了辽河管理体制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而针对性地提出了流域管理体制改革的四套完善方案,并进行了综合论证,认为应当将诸如辽河保护区管理局的流域管理机构定位为"大部制"的执行部门,并设计出具体的改革操作方案,使流域管理大部制改革经验能在全国得以一定程度的推广,从而服务于流域管理大部制改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李元  景跃军 《前沿》2013,(21):120-123
党的“十八大”启动了新一轮大部制改革。大部制改革的成败关键在人,因此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革新是大部制改革的重点。本文在分析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大部制改革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改革提供的机遇,并着眼于公共职能的转变和公职人员的持续成长,提出了革新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实行“大部制”,是提升政府行政效能的客观要求.是构建权力制衡与监督机制的有效途径,是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运行干预的重要选择。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实行“大部制”仍然面临许多挑战。为此.我们必须按照市场经济和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要求.进一步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和转变政府职能。  相似文献   

19.
陈鹏  李晴 《新东方》2013,(3):54-58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健全部门责任体系。如果说国务院机构改革是对政府内部权力进行优化配置,那么职能转变则是要理清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所以转变政府职能,构建服务性政府是我国新一轮大部制改革的主导目标。当前我国的大部制改革正处于起步阶段,如何结合转变政府职能这一核心要点,对大部门体制进行深入解析,准确定位,抓准核心要点与难点,是顺利开展大部制改革工作的基本前提,也是构建新型服务型政府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电子政务视域下“大部制”建设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十七大提出的"大部制"建设被普遍视为下一轮政府改革的探索性和创造性的举措.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实行的五次政府机构改革的基础之上,通过探索新一轮改革在信息化时代卓有成效的路径模式,为"大部制"改革的实施奠定理论基础,为电子政务的深度发展和应用指导方向,使电子政务和"大部制"改革的内在关联在实践中得以显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