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的统一体,和谐法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和谐社会是与少数民族地区的和谐融为一体的。没有少数民族地区的和谐,难以有整个中国社会的持续和谐。对少数民族人权进行法律保障是构建和谐法治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基于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的理解,对中国少数民族人权法律保障的现状和制约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当今中国和谐法治社会构建中的少数民族人权法律保障路径。  相似文献   

2.
陈秀平  阿荣 《求索》2013,(5):202-204
和谐社会必然建立在尊重和保障人权基础之上,人权得不到真正的保障就无社会的和谐可言,人权入宪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一旦人权知识得以普及,将对以往不适应和谐社会构建的因素进行清扫;人权入宪是对人的科学发展的法治化诉求,是和谐社会权利的具体言说和生动体现:人权入宪将人权作为中国宪法的核心价值。是法治社会的价值基点;人权入宪与中国提出努力创造一个和谐世界的价值内涵之间存在着内在逻辑关联,强调国内人权保障、维护国家主权的同时,更是向国际和谐人权关系靠拢的体现。  相似文献   

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将尊重和保障人权作为根本的价值取向。中国几十年来在人权理念上的更新发展和对人权所做的制度安排,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造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思想文化和法律基础;在当代中国以至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存权和发展权都是首要的、基本的人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而公平与正义则是人权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体征。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国家法治的推进和人权意识的提高给妇女人权带来的深刻变化;探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保障妇女人权的关系;探讨妇女人权与法律的关系;探讨我国妇女人权在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时期面临的挑战和障碍;提出通过法律的改革和创新,以机制和制度促进我国妇女人权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论和谐社会的人权运行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和谐社会的人权良性运行机制,既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规定,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和谐社会的人权运行机制主要包括:和谐社会的人权激励机制、和谐社会的人权协调机制、和谐社会的人权保障机制、和谐社会的人权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七大报告针对残疾人工作指出,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发展残疾人事业。充分体现出党中央对发展残疾人事业的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人权保障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必须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认识残疾人工作的重要性,建立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长效机制;改善残疾人群体的民生问题;打造残疾人幸福安康的新生活。  相似文献   

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把握六大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浩辉 《湖湘论坛》2005,18(6):10-1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要完成这个工程,必须牢牢把握六大要素: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保障;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基因;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条件;构建和谐社会的主题;构建和谐社会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8.
弱势群体发展权的法理精神阐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弱势群体是社会中在经济、政治、社会、生理、心理等方面处于相对不利地位或状态的人群共同体。尊重和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人权尤其是发展权,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从法律的角度保障弱势群体的发展权,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在于推进 民主法治建设,推进民主法治建设的 关键则在于尊重和保障人权。保证人 民依法享有广泛的人权和自由,是构 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本质要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人权蕴含,既是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内在本质规 定,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 然结果。  相似文献   

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法律机制(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和谐社会的所有问题都必然归结为法治问题,或者与法治密不可分。法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 用,要依靠法律来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依靠法律来保障和谐社会的实践,依靠法律来引导和谐社会的发展。可通过构 筑民主与共和的法律机制、尊重和保障权利和人权的法律机制、激发活力和创造的法律机制、公正合理协调利益的法律 机制、确保与重建社会信用的法律机制、维护生态平衡、天人和谐的法律机制、保证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的法律机制、反 腐倡廉、守护认同的法律机制、定纷止争、化解纠纷的法律机制、建构和谐世界的法律机制等来完成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曾颜璋 《湖湘论坛》2007,20(6):18-19,55
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叉建设的实践经验提出的新任务、新目标.构建和谐社会,必然涉及人权发展及与之相关的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12.
和谐社会的所有问题都必然归结为法治问题,或者与法治密不可分。法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依靠法律来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 依靠法律来保障和谐社会的实践,依靠法律来引导和谐社会的发展。可通过构筑民主与共和的法律机制、尊重和保障权利和人权的法律机制、激发活力和创造的法律机制、公正合理协调利益的法律机制、确保与重建社会信用的法律机制、维护生态平衡、天人和谐的法律机制、保证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的法律机制、反腐倡廉、守护认同的法律机制、定分止争、化解纠纷的法律机制、建构和谐世界的法律机制等来完成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要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必须正确认识人权的本质和层次结构,正确认识和满足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天赋人权,不断丰富发展人权,持续培育理想人权。  相似文献   

14.
目前,在取保候审的司法实践中,司法机关对于本地人取保的偏好和对外地人取保的歧视.实质上造成了刑事司法的不公。在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下,扩大外地人取保候审,对于人权保障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政报》2007,(10):29-30
体育日益成为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残疾人体育是全民体育的组成部分。发展残疾人体育事业,展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彰显人权保障进步成果,是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残疾人体育工作的文件要求,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体育工作的意见》。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法治是我党根据法律治理国家的政治理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社会主义法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保障,二者之间始终存在着这种依存的关系。社会主义法治在政治上,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从秩序、人权、正义、效益等方面起到了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7.
张伟 《人权》2013,(4):44-45
在过去几届北京人权论坛上,笔者注意到了一些中外专家和学者提出的"中国式人权发展"这一命题,甚至有些国外的学者建议应将中国的经验推及世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扫除人权发展中的障碍。这些经验包括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坚持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构建以宪法为核心的人权保障法律制度;以国际人权条约为标准,不断完善中国司法领域的人权保障体制和机制;以国家规划的形式明确促进和保护人权的  相似文献   

1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和目标。公安机关要全面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强化“三个意识”,切实找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角色定位,成为构建和谐社会、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忠诚实践者;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的有力保障者;成为构建和谐社会、公正执法的直接参与者;成为构建和谐社会、干群关系密切的重要反映者,发挥公安机关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9.
李军 《求索》2008,(11):132-134
现代法律的趋势是在保持规则控制的前提下,力求建构多元化和综合化的控权模式,以适应现代行政权发展的需要。大陆法系国家借助于比例原则对行政权进行有效的调控。比例原则蕴含深厚的人文精神,对其内在价值进行理性的解读,于人权保障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马珂 《传承》2008,(8):52-53
和谐社会的构建与伦理道德理论有内在的联系:道德体系构建理论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内容;以人为本理论是伦理道德与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公平正义既是伦理学的核心范畴,也是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取向;诚信友爱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需要道德观念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