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法律   6篇
中国政治   8篇
综合类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完善权力制约机制解决腐败问题,能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从构建和谐社会之思想溯源中,从中、西方古代对君权、臣权的制约理论及制度设置的探讨中,我们可以借鉴其权力制约理论,加快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陈秀平  陈继雄 《前沿》2010,(20):28-31
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治国理论的核心,是影响中国治国安邦大业达几千年之久的政治法律思想。先秦时期君民关系理论(主要是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的理论)中蕴含着丰富的古代民本思想。西周时期就出现了"敬德保民"思想,春秋战国时期儒、墨、道、法家从不同阶级、阶层利益出发,提出了不同内容的君民关系理论,但都是提醒君主要重视民众,以民为根本,这些思想是当今"以民为本"理论的重要源头。  相似文献   
3.
任何权力都需要制约。在具有“君权至上,法自君出”传统的古代中国,君主权力问题也是中国古代的圣贤智士们所关注的一个热门问题,他们提出了一系列君权制约理论和君权转移理论,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闪光的思想,同时还可以找到一些有助于我们今天构建和完善权力制约理论的可资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4.
行政不作为是指行政主体负有法定的作为义务,并且具有履行的可能性,却逾期没有履行的行为。行政不作为是一种违法的行政行为,明确行政不作为是否应予国家赔偿,行政不作为赔偿的构成要件,行政不作为赔偿诉讼的举证问题是顺利解决行政不作为赔偿案件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陈秀平  阿荣 《求索》2013,(5):202-204
和谐社会必然建立在尊重和保障人权基础之上,人权得不到真正的保障就无社会的和谐可言,人权入宪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一旦人权知识得以普及,将对以往不适应和谐社会构建的因素进行清扫;人权入宪是对人的科学发展的法治化诉求,是和谐社会权利的具体言说和生动体现:人权入宪将人权作为中国宪法的核心价值。是法治社会的价值基点;人权入宪与中国提出努力创造一个和谐世界的价值内涵之间存在着内在逻辑关联,强调国内人权保障、维护国家主权的同时,更是向国际和谐人权关系靠拢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古代中国关于禁婚关系范围的婚姻法制,从先秦时期始,经秦汉至唐,历两宋、元、明、清,一直到清末、民国时期,禁婚关系范围法制的内容相当丰富。古代中国禁婚关系范围法制,既是各个时代特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也与各个时代的伦理道德观念、风俗习惯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朱镕基总理在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当前,腐败现象还比较突出。”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是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的根本要求;而如何完善和健全公务员制度,规范公共权力实际行使者——公务员的行为则是反腐败的必然要求。本文试从反腐败的角度,对健全公务员制度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权力需要制约,无论是在具有"君权至上,法自君出"传统的古代中国,还是在具有"民主法治"传统的古代西方国家,都注重对君主(统治者)权力的制约,形成了丰富的君权制约理论。  相似文献   
9.
陈秀平  陈继雄 《求索》2013,(10):191-193,21
公权力与私权利二者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世界各国法学界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法学理论界也一直在进行该领域的研究,笔者在相关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从法治视角出发,分析了公权力与私权利平衡的问题。本文界定了公权力与私权利的基本理论内涵,对公权力进行了合理的定位,结合我国当前的实际国情,对公权力与私权利之间关系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公权力异化的相关内容,总结了公权力与私权利矛盾产生的主要原因,并针对该问题从限制公权力和保护私权利两个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实现公权力与私权利的平衡。  相似文献   
10.
隋唐时期,随着封建经济的高度发展与封建国家对经济管理职能的加强,农业立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本文指出隋唐时期的农业立法,尤其是土地立法、赋税立法大大促进了隋唐农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