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是伟大领袖,也是幽默大师。他以超常的智慧和卓越的思想,时而以幽默作武器,尖锐辛辣,打击敌人;时而以幽默作调剂,妙语连珠,教育同志;时而以幽默作润滑,谈笑风生,融洽感情。  相似文献   

2.
诚如人们所说:幽默是思想、学识和智慧的结晶。毛泽东的幽默,显示了他深刻的思想,渊博的知识和超人的睿智。1945年国共两党重庆谈判期间,当时文艺界的知名人士邀请毛泽东作了一次演讲,演讲之后,有人问了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假如谈判失败,国共全面开战,毛先生有没有信心战胜将先生?”毛泽东当即作了回答,他说:“国共两党的矛盾是代表着两种不同利益的矛盾,至于我和蒋先生嘛……蒋先生  相似文献   

3.
《天津支部生活》2007,(7):35-36
深夜,一个身影出现在津南区小站镇北湖村的坟场。借着月光,他时而走走停停。时而蹲下抽烟,并很警惕地四下张望。凌晨三时许,他才一步三回头地慢慢走进了北湖村。敲自家的门。“谁呀?”“我,与鬼魂打交道的人。”他幽默地回答道。他就是本文的主人公、北湖村村委会主任一房家顺。  相似文献   

4.
我军有众多战功彪炳的名将,这些叱咤风云的将军们一见到毛泽东,往往都会变得严肃而拘谨。然而却有两个人敢在毛泽东面前“放肆”——或高谈阔论,或谈笑风生。这两个人,一个是以直爽豪放著称的陈毅,另一个就是以风趣幽默闻名的陈赓。陈赓大将是我军杰出的军事天才,他身经百战,纵横天下,常以  相似文献   

5.
刘立军 《党史文汇》2011,(11):59-64
鲜英,重庆“特园”的主人。日本投降前后,“特园”是众多国共要人、民主人士的活动场所,被称为“民主之家”。1945年8月,重庆国共谈判期间,毛泽东应邀前往“民主之家”。在鲜英的寿筵上,毛泽东称他为“当代孟尝君”。  相似文献   

6.
慕安 《党史纵横》2012,(2):54-58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在国共交往的历史上,有两位当事者的交往殊值一记。一位便是举世闻名的周恩来;另一位却是鲜为人知的张冲。这两位分属于不同营垒而又有过怨隙的人物,却在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捐弃前嫌,走到一起,在国共间架起和谈的“桥梁”,为抗日救亡事业,为国共二次合作,留下了令人动容的篇章。  相似文献   

7.
在以往对西安事变的研究中,人们总以为苏联与西安事变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但真实的历史恰恰相反。叶剑英西安致电毛泽东:“蒋明日到此。”从1935年底起,蒋介石主动派人去莫斯科试探国共谈判的可能性。当时蒋介石以为,长征中的红军已经不足为患,“安内”基本完成,政策的重心开始倾向“攘外”。如果不乘胜抓住机会同中共和谈,就不能指望从苏联方面得到“攘外”不可缺少的援助与支持。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亦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一个阶段。这一时期,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推翻了国民党的统治。在党史研究中,“解放战争”一词实际上有狭义和广义的两种含义,在具体使用时,应注意加以区别。狭义的解放战争,指的是国共和谈破裂以后,两党之间进行的全面战争。毛泽东在1949年6月30日发表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  相似文献   

9.
1945年8月底,毛泽东应蒋介石的邀请,在周恩来等陪同下,亲赴重庆与蒋进行和平谈判。一天,陪都文艺界名流邀请毛泽东去作演讲,休息时,有人关切地问:“假如谈判失败,国共全面开战,毛先生有没有信心战胜蒋先生?”毛泽东从容回答:“国共两党的矛盾代表着两种不同利益的矛盾。至于我和蒋先生嘛……”讲到这里,毛泽东深深吸了一口烟,接着慢条斯理地说:“蒋先生的‘蒋’字是将军的‘将’字头上加一颗草,他不过是草头将军而已。”说完,他发出一阵豪爽的笑。“那毛字又作……”不等那人问完,毛泽东便风趣地说:“我的‘毛’字可不是…  相似文献   

10.
1959年4月5日,中共八届七中全会的最后一天。毛泽东以“工作方法”为题发表讲话,共谈了十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讲“多谋善断”。他举陈云为例,称赞陈云“多谋善断”,提出过很多好的建议。还说:不要看他平和得很,但他看问题尖锐,能抓住要点。  相似文献   

11.
他在抗战前夕救国会“七君子”案中追随宋庆龄“自请入狱”;在40年代昆明民主运动中奔走讲演,得到周恩来赞扬;在国共和谈时与特务头子周旋,设法营救被捕民盟盟员和中共地下党员;在大决战关头参与策动国民党军起义……  相似文献   

12.
1949年1月,国民党河南省主席张轸在信阳宣布独立,湖南省主席程潜在长沙逼蒋退位,白崇禧则在武汉以停止使用金圆券、扣留重庆运来的武器相要挟,要蒋引退.1月21日,蒋介石迫于各方压力,以“因故不能理事”为名宣告“引退”,由副总统李宗仁“代理”总统之职.22日,李宗仁表示愿意接受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提出的8项和谈条件,并派出以邵力子、张治中为首席代表的和平谈判使团前往北平,开始了国共之间长达3个月之久的谈判.在这次和谈的背后,李宗仁还安排了一些人士,秘密往来于南京和北平之间,直接与中共方面接洽,试探中共的反应,其中一个最主要的人物名叫刘仲容.早在抗  相似文献   

13.
卢郁文,1890年12月10日生于河北省卢龙县木井乡卢柏各庄的一个书香世家,1968年10月6日病逝于北京,享年78岁。生前曾任国务院副秘书长、全国政协常委等职,是我国知名的爱国民主人士。毛泽东与卢郁文的交往始于1949年的国共和谈。此前,卢郁文参加过北伐革  相似文献   

14.
李庆刚 《党的文献》2012,(5):119-122
1956年9月13日,在中共七届七中全会第三次会议上,陈云被提名为中共中央副主席。会上,毛泽东曾这样评价陈云:“我看他这个人是个好人,他比较公道、能干,比较稳当,他看问题有眼光。我过去还有些不了解他,进北京以后这几年,我跟他共事,我更加了解他了。不要看他和平得很,但他看问题尖锐,能抓住要点。”毛泽东是以政治家、战略家的眼光来评价陈云的,其中蕴含着毛泽东对陈云思想方法和品格风范的肯定与赞赏。  相似文献   

15.
正地处闽赣边界黄岗山北麓的闽北光泽县寨里镇大洲村,是闽赣边三年游击战争一个隐蔽战略基地,也是闽赣边国共和谈的地点。大洲谈判,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闽赣边区地区性的国共和谈,是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一系列国共和谈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洲谈判对闽赣边区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战略意义,它不仅是闽北国共合作的里程碑,也为闽北新四军五团打造了一条从三年游击战争转入抗日战争的光辉之路。时任中共闽赣省委书记黄道在大洲谈判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李飞 《学习导报》2011,(21):36-37
毛泽东亲自提议为他开追悼会,“留却重任谁承受?”叹的就是他!据说,毛泽东一生只为3个人开过追悼会:一个张思德,一个陈毅,另一个就是他。在他的追悼会上,毛泽东评价说:“这个人很好,很忠实,很能打仗,很能指挥,为革命事业流尽了最后一滴血,我们一定要继承他的遗志,把革命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17.
《唯实》2000,(1)
当年鲁迅解剖自己时说,孔孟的书,他读得最早,最熟,然而似乎和他不相干。他认为自己“思想上,何尝不中些庄周韩非的毒,时而很随便,时而很峻急”(《鲁迅全集》第1卷第285页)。《红楼梦》第21回不是有贾宝玉提笔续写《华南经》被黛玉讥笑的情节吗?鲁迅戏称自己是“随便党”,更是带有自嘲意味的剖白。 不过,话说回来,中外哲学史上,没有一个哲学家能够像庄子这样运用形象思维把深奥的哲理以一百多个寓言故事讲得如此神形俱备,宏伟壮丽,诙谐自如,夸大离奇,文采斐然的;他同时又是一个奴隶制的批判者,例如他说“窃国者侯…  相似文献   

18.
和谈是最佳选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进藏问题提到了很紧迫的议事日程上。1949年12月中旬,毛泽东致信刘伯承、贺龙,提出“进军西藏宜早不宜迟”。1950年1月2日,他又致电中央、彭德怀并转刘伯承、贺龙:加紧督促张国华及18军,做好入藏准备。这时,“藏族主义革命运动小组”创始人,长期在藏区从事革命活动的党人平措汪杰在向毛泽东主  相似文献   

19.
《党史天地》2007,(8):8-9
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 宛希先、陈仕榘支持毛泽东兵退湘南 “八七”会议后,瞿秋白曾在同部分政治局委员商量分工时,提了毛泽东。瞿秋白很赏识毛泽东的才华。一篇《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经瞿秋白手问世后,不仅震动中国,连共产国际也给予高度评价。毛泽东和瞿秋白可为难得的知音。但当瞿秋白要毛泽东留在中央当宣传部长时,毛泽东婉拒了,他决心上山下湖,与绿林好汉交朋友,做改造土匪工作。国共分裂,国民党要杀共产党,眼下头等事是要抓枪杆子。瞿秋白无奈,批准了毛泽东的《湘南暴动计划》。毛泽东还要求中央从南昌暴动部队派一、二个团参加他计划中的秋收起义,瞿秋白同意了。  相似文献   

20.
1937年1月13日,毛泽东从保安率中共中央机关进驻延安。当时虽然国共和谈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但日军、国民党军的特务经常潜入延安破坏捣乱,土匪地痞也动辄滋事,延安的社会治安秩序并不安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