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为回应近期媒体上有关"女汉子""女神"等有关女性价值的讨论,进一步促进男女平等价值观的有效传播,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与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女性发展研究中心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男女平等价值观研究"为平台,于2015年3月10日在北京联合举办了"大众传媒与男女平等价值观传播"座谈会,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华女子学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及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等各  相似文献   

2.
<正>媒体不仅传播着信息,更传递着文化规范和价值理念。主流媒体是主流价值观传播的支柱性平台,已成为国际共识。在中国,主流媒体承载着传播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和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与使命。男女平等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传播男女平等价值观是主流媒体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所谓男女平等价值观是指人们对男女两性的人格与尊严以及在家庭和社会领域中的能力与价值、角色与分工、权利与责任进行评判时持有平等的态  相似文献   

3.
<正>大众传媒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构建和传播男女平等价值观方面具有着重要的影响力。近期社会大众针对春晚小品中的男女平等问题的讨论,使得大众传媒与男女平等价值观的传播问题再次被关注。2015年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上,小品《喜乐街》用戏谑的形式展现了"女神"和"女汉子"的不同形象,其中,"女神"被定义为相貌美、身材好的娇柔女子,女汉子则被形塑成相貌平平、性格粗犷的剩女。"女神"在小品中被追捧,"女汉子"却受到大家  相似文献   

4.
正在培育和践行男女平等价值观的过程中,有两个核心问题亟需解决。一是男女平等价值观是什么,即要澄清男女平等价值观的理论内涵。只有首先知晓男女平等价值观为何物,才能谈认同、培育、建构、践行的问题,这是男女平等价值观理论体系的前提性问题;二是男女平等价值观的建构路径是什么,即探求男女平等价值观如何才能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问题,这是男女平等价值观理论体系的理论旨归。一、男女平等价值观的理论内涵把握男女平等价值观的理论内涵,需从理解"价值观"的本质和"男女平等"的本质两方面入手。说到底,男女平等价值观是人类社会对"男女平等"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这种取向和追求既不是向  相似文献   

5.
自媒体在为核心价值观传播提供平台的同时,也容易受到传播者随意性和无拘束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使得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有可能与负能量和谣言同步传递。基于此,如何在自媒体时代引领民众更为合理地运用自媒体传播先进的文化和科学文化知识,进而凝聚公众的共识;如何以自媒体时代的特性为辅助,宣传和推进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如何应对自媒体传播在核心价值观培养中所存在的负面影响,引导民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问题,应该被谨慎对待并有效研究。  相似文献   

6.
应用2010年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结果,本文聚焦从农村向城市流动妇女的男女平等价值观的表现,并比较流动妇女中不同人群的价值观异同,比较流动妇女与流动男性之间、与城镇妇女之间的差异。研究发现,流动妇女普遍具有较高的自我能力认知和较强的独立性。不过,不同职业和不同年龄组的流动妇女在男女平等价值观的认知方面有差异,"80后"流动妇女在很多方面与同龄城市妇女几乎没有差别。相对流动男性而言,流动妇女对就业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更为敏感,在这方面与城市妇女相似;但在有关家庭内两性责任和性别分工方面,流动妇女中则存在较大分歧,并与城市妇女有差距。研究结果启示,在推动男女平等价值观时,不可忽视流动妇女的内部差异,更要致力于改变家庭内的传统性别角色分工。  相似文献   

7.
通过在深度访谈的基础上进行理性探索,发现未成年女性的道德缺陷已越来越多地凸显出来,表现为对主流价值观认同不够、网络道德失范、嫉妒心强、爱慕虚荣、早恋、早孕、性罪错等.成因有未成年女性特殊的生理与心理成长影响道德成长、性别压力产生价值冲突、学校教育缺失带来性道德"发育不良"、代际沟通不畅致使家庭道德教育缺席、审美错位与媒体污染等.提出要重视性别差异,开展针对性教育;针对性别差异,建立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的代际机制,实现主流道德价值观的代际传承;切实关注未成年女性性道德成长;通过班级桥梁作用发展先进的群体文化;净化媒体环境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妇运》2011,(7):32-34
妇联系统的女性媒体是妇联宣传工作的重要载体和阵地,也是妇联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宝贵资源和资产。多年来,女性媒体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宣传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动员妇女积极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传播妇联代表妇女利益,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帮助妇女创业就业,提高妇女素质,促进和谐家庭建设等方面的工作信息。作为妇联所属的主流女性媒体,必须成为妇联工作坚强的宣传舆论阵地,和广大读者温暖温馨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9.
<正>2015年11月11日和11月19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男女平等价值观研究与相关理论探讨"课题组在北京分别召开了各子课题成果交流研讨会。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中华女子学院、河北大学、厦门大学、全国妇联权益部、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微媒体因其强大的传播效果已成为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载体。但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挑战:其传播主体的去权威化、去中心化导致价值主导之危;其传播内容的碎片化、多元化导致价值选择之惑;其传播过程的数字化、隐蔽性导致价值践行之弱。为化"微"为"机",教育者要树立以人为本、以术为用、以律为基的新理念,构筑微阵地、建设微生态文明、拓展微教学,以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  相似文献   

11.
正2014年5月19-20日,"男女平等价值观的理论基础研讨会"在京召开。这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男女平等价值观研究及相关理论探讨"的一项重要研讨活动,也是中国妇女研究会贯彻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的一项积极行动。该项目首席专家、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原主席、中国妇女研究会会长陈至立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妇女研究所所长谭琳主持会议。由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中国传媒大学和河北大学组成的课题组与来自北京大学等高校和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50余人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12.
全媒体时代,个体拥有信息传播与分享的能力,自主传播载体的扩大化和多样性也加速了网络环境的丰富化和复杂化。保持网络环境的健康运行,规范网络信息的发布与讨论,管理充满正能量的网络环境,抵制消极落后思想对互联网的侵害,引导网络环境有序发展,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非常重要。本文在分析网络传播特性对我国网民价值观冲击的基础上,提出构建主流媒体"办网"、网民文明"上网"、文艺工作者精心"织网"、各级宣传思想文化部门善于"用网"、新媒体自媒体健康"播网"、监管部门依法"滤网"的"六网"网络健康体系,以加强网络环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相似文献   

13.
论女性主体性意识的言说与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文学作品中女性主体性意识从迷失走向觉醒,女性话语从沉默走向言说与传播。中国古代农业宗法制下,处于强大的男权社会机制,女性对自身生存状态缺乏敏锐的感受和深刻反省,女性的主体性意识迷失,女性话语沉默。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中国女性开始步入张扬个性的自我言说。但这声音很快就被启蒙与救亡的革命洪流所湮灭。20世纪中叶,政治形式上的男女平等是以女性性别特征的消弭为代价的,女性主体性意识的传播又陷入迷失状态。新时期改革开放的时代,女性主体性意识逐渐觉醒,女性话语开始言说与传播。  相似文献   

14.
编者按:为进一步推动"我们的价值观"大讨论活动广泛、深入地开展,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决定,近期将围绕总结提炼"我们的价值观",先后举办以"浙江精神"与"我们的价值观"、国内外价值观问题研究与启示、"我们的价值观"普及与实践为主题的"我们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正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政策,倡导男女平等,不仅有力地推动了妇女发展,提高了妇女地位,也为中国在国际社会赢得了尊重和赞誉。从推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到倡导男女平等价值观,对我们践行男女平等提出了更高的目标。我们需要认识到:法律政策解决的是国家意志、法律规范问题,价值观解决的是集体共识、个人信仰问题。只有男女平等价值观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并成为人们的自觉认识和行动,才可以真正实现男女平等从法律政策到文化自觉的跨越。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短视频APP的井喷式增长使其迅速成为社交媒体的新宠,短视频信息传播的快速化、参与主体的全民化、传播内容的个性化、输出信息的多元化使其迅速成为青少年娱乐社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也满足了青少年释放和表达自我的要求、自由平等的诉求、关注认可的渴求、求新求异的追求。因此"短视频热"深刻影响着青少年的人生价值观、道德价值观、审美价值观和交往价值观。为消解"短视频热"对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消极影响,学校应对师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利用短视频提升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家长要培育交往价值观,指导和约束并举;青少年自身应增强审美能力,树立道德自觉意识;短视频平台的内容应做到雅俗共赏,用价值观引领算法机制。  相似文献   

17.
张鑫 《人民论坛》2020,(3):100-101
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自媒体在媒介传播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与传统媒体不同,自媒体时代的主流舆论场更具自发性,遵循自下而上的规律表达群众的观点和期望。为有效发挥主流舆论场的作用,一方面,应以主流价值观为核心,以国家治理需求为导向;另一方面,应保证传播内容的真实性,不断丰富传播形式。  相似文献   

18.
在当前网络日益成为社会思潮传播新路径和新载体的情况下,开展社会思潮网络空间传播及其对我国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影响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我国学界对此虽有所涉及,但还存在许多不足。我们需要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研究方法,从对"社会思潮网络传播与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相关理论的梳理、"社会思潮网络传播与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内在关系的把握、社会思潮网络传播对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影响现状及原因分析、社会思潮网络传播背景下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战略策略构建等方面系统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大众传媒发展呈现出许多急需关注和研究的重大课题.为了总结大众传媒在推进男女平等和妇女发展方面的经验和问题,更好地发挥大众传媒在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推动妇女进步与发展中的作用,全国妇联和中国妇女研究会联合举办的"大众传媒与妇女发展研讨会"于2001年12月27-28日在北京召开.中宣部、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信息产业部、国家工商总局、作协等部门的领导,全国妇联书记处全体书记及各省妇联主席,首都一些主流媒体以及妇女媒体的领导,专家学者、传媒工作者、妇女工作者等300余人与会.  相似文献   

20.
随着微媒体的快速发展,社会进入了"微时代"。"微时代"传播主体多元化、内容丰富化、方式自主化,所传播的信息一旦失控将导致主流价值观受干扰。为了牢牢把握主流价值观的正确方向,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该利用官方权威发布"以正视听",坚持打造精品内容实现"去伪存真",全面构建责任体系做到"防患未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