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民监督员制度是具有中国本土化特色、独具创造性、适合现实司法改革需要的针对检察机关的外部监督制度。人民监督员制度的产生、发展、现实运作及存在的问题均与中国各阶段的政治发展与政治改革密切相关。进一步扩大公众参与和具体落实检察民主是确保人民监督员制度有效、合理运作的基本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2.
人民监督员制度经过十余年探索,已经积累了丰富经验,但实际效果还不十分理想。这其中的根本原因在于人民监督员制度在我国总体上还是作为一种政治符号而存在,其制度本身所蕴含的内在功能尚未得到充分重视和发挥。因此,人民监督员制度的未来发展方向应当是走向真正的司法制度,使其兼具法制化和实效化两大要素。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我国民事行政检察制度产生的背景、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国特有的社会实际,分析我国现阶段民事行政检察制度的存在的合理性,并对我国民事行政检察制度下一步的完善做出自己的展望,以期对我国民事行政检察制度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黄宇宇 《学理论》2010,(27):172-173
人民监督员是强化检察机关外部监督制约机制、规范职务犯罪侦查权正确行使的重要举措。当前,关于人民监督员的问题,理论界有着较大的争议。其中,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于人民监督员制度的理论基础是否坚实的问题。从民主监督理论、群众路线观点、法律基础、权力制衡与主权在民理论等四个方面入手对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述,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5.
李峣  陈庆凤 《学理论》2009,(30):153-154
检察机关在办理职务犯罪案件中推行的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初衷在于公正与民主,本文从人民监督员制度的理论来源、功能价值以及制度完善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强化人民监督员制度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马登科 《理论探索》2005,(4):152-153
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是检察机关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确保依法行使侦查权的一项重要改革措施,具有坚实的法理基础。它体现了政治民主,有助于执政党在职务犯罪侦查程序中更好地代表和实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在制度上提高执政党拒腐防变的能力和执政能力;有利于预防和纠正检察机关滥用侦查权,强化职务犯罪侦查程序中的人权保障,是对“人权入宪”的进一步落实;有利于增强司法权威和民众对司法的信赖,加大普法教育宣传。因此,这是中国检察制度的创新之举。  相似文献   

7.
人民监督员制度是检察机关为消除公众对自侦案件的质疑,主动引进公众进行监督的一种内部监督方式。因为整个制度设计均由检察院自主摸索,在实践运行中形式大于实质,所以其广受质疑。应正视人民监督员制度自身存在的公信力危机,从重点加强制度立法、提高人民监督员的代表性、完善选任程序、强化监督效力等方面予以改善。  相似文献   

8.
黄圣贵 《学理论》2010,(26):20-21
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对检察机关来讲,是实行民主监督、依法监督、群众监督、社会监督的基本要求。因此,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在新的形势下,检察机关面临的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对检察干警要求特别的严格,如果没有外来的监督,往往对自身素质的提高、工作的开展都有不利的方面。为此,旨在通过对人民监督员既有制度的分析,来探讨进一步通过该项制度来完善自身监督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7,(4)
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加强人权保障是世界各国司法改革的总趋势。随着我国司法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民事检察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愈来愈引起关注,在我们不断地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理论和经验的同时,也应注意到我国的检察制度和俄罗斯的检察制度有着很深的法律渊源,我国的民事诉讼在多方面也深受苏联的影响,借鉴俄罗斯民事检察制度改革的经验和成果,思考我国民事检察制度的不足,对完善我国民事检察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以来,伴随检察机关职能的发展变化,行政违法行为检察监督程序的制度构建也经历了多次变革。新时代,检察机关对行政违法行为的直接检察监督已经成为行政检察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未来行政检察制度的重点改革方向是构建行政违法行为检察监督程序制度,这既是行政检察通过这一方式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有益探索,也是完善行政检察监督制度体系的有效路径。行政违法行为检察监督程序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对行政违法行为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程序。对行政违法行为检察监督程序制度作出理论阐释和对制度构建的功能进行分析,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人民权益,在做好与行政公益诉讼制度衔接的基础上,使其尽快上升为法律,以推进国家检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公众刑事司法参与权,是指公众通过各种途径参与刑事司法活动,以影响和制约刑事检察活动和刑事审判活动,监督刑事司法权力行使,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权利。在我国,公众参与刑事诉讼主要包括四种情况,即作为当事人的参与、作为司法辅助者的参与、作为司法决策者的参与和作为检察监督者的参与。基于现有公众参与刑事司法的困境,应加强司法信息公开、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规范人民监督员制度及健全司法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12.
人民监督员对检察院所办的"三类案件"和"五种情形"有权进行监督,但这种监督从性质上看,是属于来自外部的柔性监督。这就决定了其产生的作用和社会影响是有局限的。为了保障监督的公信力,对于人民监督员的选任模式,以多部门共同参与的选任模式为宜,将"平民化"和"专业化"相结合。但由于实施成本较高,应拓展监督的范围,以使人民监督员制度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赵惠昆 《团结》2010,(4):13-14
笔者于2004年9月被选任为云南省人民检察院人民监督员,至今已5年有余。在担任云南省人民检察院一、二届人民监督员的实践过程中,笔者对人民监督员制度的认识不断深化,本文拟就担任人民监督员履职的体会和大家交流。  相似文献   

14.
陈传启 《学理论》2009,(21):99-101
人民监督员制度试行以来,虽然在实践中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但仍存在很多问题与不足。突出表现在所选任的人民监督员中官员化倾向过于严重,部分监督员在监督过程中缺乏相应的监督能力、缺失监督的话语权,相当一部分监督员很少、甚至基本不参加监督活动等等。因此,在推进人民监督员制度法制化进程中,如何科学界定人民监督员的选任条件就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是一种自我规制。自我规制的核心是规制的动力问题。克服企业环境监督员"经济人"的本质和"公益取向"间的矛盾,是我国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建立健全之关键。  相似文献   

16.
吕赛燕 《学理论》2010,(25):127-128
检察改革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正向纵深发展。从理论分析入手,从实现检察官分类管理、扩充检察职能等方面论述了我国检察制度改革的走向。  相似文献   

17.
樊玉见 《学理论》2010,(22):119-120
以新时期检察机关"以人为本"的人本司法观为视角,探索检察诉讼环节构建刑事和解制度的理论合理性;在"以人为本"的司法理念下,分析刑事和解制度的价值,寻求二者的统一性,以期为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环节推行刑事和解制度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8.
民事执行制度是民事诉讼法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制度,也是司法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司法实践中民事执行工作面临诸多问题.文章通过对我国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的现状与原因进行透视,在分析我国建立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法理依据的基础上,主张构建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需要明确其原则,确定合理的范围和可行的监督方式.  相似文献   

19.
检察委员会制度是中国特色检察制度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检察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但由于体制缺陷或者技术原因而阻碍了功能发挥。本文探讨检察委员会的改革,更多地是在兼顾司法制度机理的自身逻辑的同时,将司法现代化的标准作为论证检察委员会改革的场域,从而为具体司法制度的设计提供"相对合理"的参照坐标。  相似文献   

20.
从价值与理念:坚持公共性取向和善治城市理念;过程与流程:完善制度生产过程并优化供给流程;框架与规则:加强政府行政能力建设;方法与工具:运用科学方法和先进技术提升制度供给能力等四个方面探析提升特大城市政府公共服务制度供给能力的路径,从而为进一步推进我国特大城市服务型政府建设,提升政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和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