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左手伪装笔迹,一般是指书写人出于歪曲自身笔迹特征的目的,故意采取非利手(一般情况是为右利手书写的人采取左手书写的情况)进行书写的特殊伪装书写方式所形成的笔迹.作为非正常笔迹检验项目,鉴定人有必要严格地依据鉴定技术规范,灵活运用伪装笔迹鉴定的基本理论,结合逻辑经验,对检材字迹中的"假象"予以系统分析、甄别,同时还需要结合科学取样工作,确保检验工作质量.同时,在以往的笔迹检验工作中,左手伪装笔迹多出现在刑事案件里,作为犯罪嫌疑人逃避打击而采取的手段,而在民事案件中被涉诉当事人利用的情形则较为少见.本文通过民事案件中的左手伪装笔迹检验案例,提出检验左手伪装笔迹的几点体会,供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2.
浅谈左手书写者左右手笔迹的特点及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左手书写者左手笔迹及右手笔迹的检验鉴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左手书写者的左手正常笔迹和其右手笔迹,进行比对检验和实验数据统计分析。探讨左手书写者左手笔迹和右手笔迹的特点及变化规律。将左手书写者的左、右手笔迹的特点和变化规律与右手书写者的右、左手笔迹的特点和变化规律进行比较。结果左手书写者的左手笔迹和右手笔迹在笔顺、写法、错别字等特征上保持稳定。结论左手书写者的笔迹检验应结合其左手笔迹和右手笔迹的特点和变化规律,并注意其与右手书写者的右手笔迹和左手笔迹的特点和变化规律的区别与联系。  相似文献   

3.
正常笔迹鉴定标准是指:为规范正常笔迹鉴定活动,保障鉴定结论科学、可靠,以正常笔迹所反映的书写习惯为对象,针对鉴定活动中所涉及的检材、样本、字迹是否具备检验条件,笔迹特征的认定、分析、评断方法,鉴定结论的作出等技术问题所作出的统一规定。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高书写水平伪装笔迹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统计与实证分析,剖析并解释高书写水平伪装笔迹的伪装方式特点及其笔迹特征特点。  相似文献   

5.
王勇 《天津检察》2007,(1):59-59
在笔迹检验实践中,经常遇到一些嫌疑人为隐藏自己或嫁祸他人而采用伪装手段书写的笔迹。如一般伪装的笔迹、改变笔形的笔迹、套摹的笔迹、左手书写的笔迹、局部再现性的笔迹等。2005年11月,我院反贪局在办理刘某某涉嫌受贿案中,要求对一银行储蓄取款凭条中的取款人签名栏内的“姜山林”签名进行确认鉴定。检材是“姜山林”。通过对检材“姜山林”的检验发现:字行有左高右低的现象,字距不匀称;单字大小不相配,整个文字的书写熟悉程度有所降低;横画或横折起笔多左高右低,收笔有拖、甩迹象;行笔生涩、呆板、弯曲、抖动,时有停顿,笔画粗细不一;布局组字的结构松、散、乱,比例不协调,搭配不匀称,是典型的左手书写的笔迹。(见图一、图二)一般情况下,人们都习惯用右手书写,如换成左手书写笔迹时,由于大脑功能的分工和手臂解剖功能的差异,左手书写笔迹必然与右手书写笔迹不同,与其正常笔记有明显差别。所以嫌疑人便把伪装笔迹的主观愿望完全寄托在左手书写上。左手笔迹的检验着重研究的是左手书写的伪装笔迹。  相似文献   

6.
笔痕特征是文检笔迹鉴定的新方式,经过多年的应用实践,获得了较突出的成绩.笔迹鉴定新采用的笔痕特征检验,解决了特定书写笔与书写人同一认定的检验技术难题,提高了对少量字及笔画、摹仿等疑难字迹的检验效率.近年来,签字笔的普遍使用,让“书写习惯对签字笔笔痕的影响”这一课题变得必要.本文重点研究个人书写习惯对签字笔笔痕的特定性和稳定性的表现,有助于掌握利用笔痕特征进行同一认定的具体规律.  相似文献   

7.
一、签名笔迹案件的特点签名笔迹字数少,笔迹特征数量有限,检验难度一般很大,而且大部分为利用摹仿手法伪装的签名,这种伪装方法暴露作案人的书写习惯比较少,通过笔迹鉴定很难认定摹仿书写人。常见的签名方式有横式、竖式和倾斜式三种。一些人忙于手中事务,不管要签字的文件怎样放置,有时甚至看都不看一眼就签上了名字。这样,纸张与签名形成的角度特征极不稳定,利用价值降低。人们在设计自己的签名时,经常会造成某种特殊的视觉效果,同时增加了他人伪造自己签名的难度,防止他人伪造自己的签名。如某案中“冯某某”的签名,三个字…  相似文献   

8.
在笔迹鉴定中,少量字案件是难点。字数少,易于伪装、摹仿;字数少,反映的笔迹特征相对也少。在检验中,要注意选取特征要准确,吃透反映书写习惯的稳定特征,并结合案情综合运用,才能达到准确鉴定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1 伪装笔迹的机理——“再现”、“夸张”、“摹仿”.不同伪装手段形成的笔迹现象尽管各不相同,但在这些不同现象的后面总是蕴含着某种共同的东西,即不论何种伪装笔迹,都可以追本溯源,都能够归纳出一些共性特点.1.1 原有笔迹特征的重整再现.书写人在从事伪装书写活动时,不是以正常手法再现现有笔迹现象,而是逆书写习惯的发展演变规律而动,通过挖空心思地回忆或不加思索地梳理,将其历史上(几年前、十  相似文献   

10.
日常,笔迹检验人员收检的检材不外乎为正常笔迹和非正常笔迹.一般不正常笔迹除采用各种书写手段伪装外,还有书写条件、书写工具、书写姿势等方面的不正常造成.本文所论述的是自杀者临死前的不正常心理情况下书写的遗书字迹反映特征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目的字群结构是汉字书写动作系统中高频率书写词汇而形成的特殊单字整体结构。其书写动作的习惯特性不同于单字书写动作系统,具有超出单字书写动作习惯的特性和特殊表现形式。因此对字群结构及其特征的研究有利于完善笔迹鉴定的特征体系,尤其是对签名字迹和具有职业习惯者书写的少量字迹的同一认定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2.
摹仿书写是学习写字、练习书法的必由之路,摹仿笔迹是一种常见的笔迹类型。摹仿笔迹书写人的笔迹特征暴露少,被摹仿人的笔迹特征体现较多,鉴定难度较大,因此常常被用于仿造他人的签名、单据、契约、信件、传单。笔者经过多年鉴定实践,认为在摹仿笔迹的鉴定中摹仿的确认是关键,在分析比对过程中,应注重从整体上把握笔迹特征,正常书写字迹一般气脉贯通、气势相连,而摹仿书写的字迹呆板生硬,缺乏神韵。  相似文献   

13.
左手伪装笔迹鉴定在司法鉴定中是难度较大的鉴定。左手笔迹和右手笔迹因个体大脑言语优势、利手的不同,以及社会规范对书写的制约会形成许多差异。鉴定中应抓住其基本特征,结合个案案情,综合分析与评断。  相似文献   

14.
1991年6月,我们受理了一起匿名信案件,初检时,由于对检材物证笔迹变化原因分析不透彻,作出了否定意见,后经进一步分析检材笔迹认为系左手伪装书写,同时,在不能取得犯罪嫌疑人左手笔迹样本的情况下,补充了其慢写的右手笔迹样本,经细致比对,综合评断,做出了认定结论.破案后定实,认定结论正确.为吸取教训,现将此案鉴定中的失误之处剖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独特笔迹特征的运用连春林独特笔迹特征是书写人离开社会规范、常规写法约束之后,自由练习形成的,与一般笔迹特征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书写入的独创上。其形式多种多样,且因人而异。独特笔迹特征反映书写人的书写习惯极强,利用它可以大大地增加鉴定结论的准确性。独特笔迹...  相似文献   

16.
鲁婧 《刑事技术》2011,(6):63-64,72
近年来,送检的笔迹鉴定呈现出字数少、特征少的特点,对认定书写人带来较大的难度,因此需要通过收集案后样本弥补检材的不足。本文就案后字迹样本的收集与伪装识别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为基层办案民警在取证条件不充分和时间不宽裕的情况下,开展字迹样本收集和鉴定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7.
论汉字笔迹的笔顺特征——从书写动作系统性进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顺特征是汉字笔迹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书写习惯动态关系的特点的重要表现形式,在笔迹鉴定中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从书写动作系统出发,对笔迹的笔顺特征进行动态的、全面的分析,目的在于深入认识笔迹的笔顺特征及其价值,为笔迹特征系统的完善和科学的运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归纳总结滚珠型签字笔笔痕特征的分类,为笔迹鉴定人正确使用此类笔迹特征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科学实验的方法,对20人使用不同品牌的三支签字笔书写的笔迹进行了观察与分析。结果同一人使用不同的签字笔、不同人使用同一支签字笔和不同人使用不同的签字笔书写所形成的笔痕现象具有相同的表现。结论签字笔笔痕特征只是众多笔迹特征当中的一种,不能单独依据此类特征出具鉴定结论。  相似文献   

19.
笔迹是通过书写运动形成的轨迹,由静态要素和动态要素所组成,承载着时间和空间信息。笔迹动态特征是客观存在的,它是书写人书写技能和书写习惯的外在表现,主要包括速度特征、笔力特征、脉冲特征、节奏特征等。对笔迹动态特征进行研究,多视域地挖掘和认识笔迹特征,可为笔迹检验鉴定意见提供更全面、更深层的支撑。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钢笔和毛笔的笔迹微观特征,比较了左右手在用钢笔和毛笔书写时其微观特征的差异,分析了产生差异的原因,论述了运用笔迹微观特征鉴别左手伪装笔迹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