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5 毫秒
1.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在其思想体系中占据着独特而重要的地位,从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来说,马克思关于市民社会的研究对唯物史观的创立起到了开启逻辑起点和奠定核心思想的作用。在人们致力于深入挖掘马克思唯物史观和现代性的科学价值以引导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大背景下,很有必要对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尤其是马克思在不同语境中赋予市民社会的不同内涵做认真的解析。  相似文献   

2.
在马克思的著作中,人的发展一直是同分工联系在一起的。马克思以分工为视角考察人的发展问题,经历了异化理论、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的逻辑思路和研究方法的转换,其人的发展思想也随之不断发展并趋向成熟。  相似文献   

3.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晓峰 《世纪桥》2010,(3):26-27
按照马克思的科学理论构建思想,科学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构建首先应当确定它的逻辑起点。本文在追溯黑格尔及马恩关于逻辑起点问题的理论探讨前提下,运用实事求是和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它在符合黑格尔关于逻辑起点的规定的同时,还应该能体现中国人存在的历史条件和社会阶段,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范畴应当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本质。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的大时代凸显了精神生产的价值,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逐渐被人重视和探究,学术界也掀起了研究的"小高潮"。面对30多年来的众多研究成果,有必要对它们进行总结和梳理,为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寻找新的生长点。综观过去大部分的研究成果,总体上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对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形成脉络的疏理;二是对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具体内容的诠释;三是对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价值地位的探讨。从这三大方面来看,当前的研究既形成了较多、较高水平的理论成果,又存在着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足等问题。对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的研究具备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同时也存在着较大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5.
现代性是当前学术界最炙手可热的研究课题。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思想是这个领域研究中不可回避的重要子课题。通过对学界关于现代性的内涵与现代性的困境、马克思思想与现代性的相关性、马克思如何展开他的现代性批判理论的研究成果的梳理,我们欣喜地发现了当前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理论的丰硕研究成果,同时也察觉到了研究中存在的缺憾,为学界下一步研究明确了方向。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提出和阐发的"世界的哲学化同时也就是哲学的世界化"思想内涵极其丰富,深刻阐明了哲学与世界的相互关系。这一思想既是马克思大学期间哲学研究成果的结晶,也是马克思未来思想发展的新的起点和指导思想,成为一条红线贯穿于唯物史观和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马克思这一思想对于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论马克思理论的逻辑起点与出发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国民 《求实》2007,42(4):4-7
马克思理论的逻辑起点是“本质的人”,出发点是“现实的人”,即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下从事生产活动的人。逻辑起点是事物在运动过程中的原初状态或本质属性,从逻辑起点经过中间环节到逻辑终点是事物运动发展的一个辩证的否定过程;出发点是认识事物及其运动过程的着眼点和突破口,是揭示事物本质属性及其运动规律的方式和方法。逻辑起点和出发点既可以是一致的又可以是不一致的,这是根据研究对象的具体情况而定的。马克思理论的出发点和逻辑起点的区分,标志了马克思思维方式的彻底变革,为马克思理论的产生和形成奠定了科学的基础。同时,它对我们深化理解马克思理论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著作中,第一次对意识形态的概念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作了系统阐述。随着西方哲学发展而形成的意识形态范畴,到目前已经有两百年左右的历史。要搞清楚意识形态这个经典概念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就必须将《德意志意识形态》作为研究的主要文献支撑,以阐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概念三个最基本层次,虚假的观念、统治阶级的思想和革命阶级的阶级意识及四个本质特征:阶级性、实践性、继承性和独立性。进而得出结论:只有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概念才是研究科学的意识形态理论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9.
机遇思想广泛见诸于毛泽东的革命和建设理论之中,其不仅和马克思的机遇观念有着逻辑上一致性与内容上的连贯性,同时也是在中国语境中对于矛盾特殊性的考察与实践范式。认真研究、科学把握毛泽东的机遇思想的中国话语,不仅有助于对马克思机遇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同时对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消灭分工"论断的具体语境有两个方面:一是空想社会主义者"消灭分工"的思想;二是资本主义社会分工的现实状况。马克思理论从唯物史观的高度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它指引并号召人们为实现"自由人联合体"而不断地进行着"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而消灭这种"现存状况"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消灭私有制和资本主义社会分工,因此,马克思"消灭分工"论断与马克思理论保持了高度的一致。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和逻辑起点,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条件下,更要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研究,用先进的理论来解释和处理现实问题。笔者在收集整理近30年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有关问题进行综述,试图对我国社会实践中出现的新事物作出合理的阐释。  相似文献   

12.
阿尔都塞发现了意识形态到科学是理论发展的普遍规律,而且认为所有理论的形成普遍存在认识论的断裂这一过程,他通过马克思思想发展的结构剖析,得出马克思思想发展是人道主义意识形态到科学的形成,认为马克思晚年思想更具科学性和革命性。理论的解剖和语言结构的分析为理解马克思思想提供了多维视角,同时我们也应当意识到科学化的结构分析法所具有的局限性,理论的科学意义是以服务于人为目的。然而阿尔都塞将理论局限在社会结构的分析,把意识形态与社会剥离是不科学的:将生产关系看成了物与物的关系,具有反人道性质:忽视马克思关注人的讨论,说明结构化视阈的理论还不够全面。因此,结构主义的客观精神和人道主义的主观精神的互补,才是马克思思想的完整理解。  相似文献   

13.
国内学术界关于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研究积累了丰硕的成果,主要从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内涵、马克思关于"人类解放"的实现路径、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时代价值这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究。总体而言,国内研究成果丰硕,不仅丰富了"人类解放"思想的内容,提升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水平,而且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思路和方向,奠定了研究的理论基础,然而在当前研究中也存在一些缺憾。要深入研究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应当立足于拓展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从不同角度解读"人类解放"思想,同时拓展"人类解放"思想的当代形态,结合当前实际从实践的角度去探究"人类解放"思想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4.
社会资本理论是当今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学界从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文化学等学科对社会资本理论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获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因而,廓清影响马克思社会资本思想研究的理论因素和现实因素,有助于推进马克思社会资本思想研究的深入发展,促进社会资本理论研究的价值嬗变,繁荣和发展我国的社会资本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5.
社会结构理论是马克思展开社会批判、发现社会发展规律的重要基础。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者对该理论展开了进一步的阐释和推进。第二国际理论家们在与工人运动中的机会主义作斗争、认识和分析资本主义社会新现象的过程中,也形成了富有自身特色的社会结构思想,主要体现在对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唯物史观基础的捍卫和对该理论思想成果的巩固上,尤其是凸显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复杂关系和对意识形态的各种形式和起源的深度挖掘。然而,第二国际理论家们也存在对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进行简单化理解的严重局限。  相似文献   

16.
《求实》2015,(2)
对象性理论是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基础理论,也是他向实践唯物主义哲学转变的逻辑起点。正是在这一理论视域下,马克思对人与自然关系作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他关于人与自然之间的对象性关系、对象性关系的异化以及扬弃异化等问题的阐述,充分显示其思想理论的生态意蕴。对于当下处于生态危机下的人们看待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恩格斯生态思想以问题导向为逻辑起点,以马克思生态观的基本原则为逻辑遵循,以“批判的武器”与“武器的批判”为逻辑主线,在批判与建构中实现了对马克思生态观的历史性发展。恩格斯生态思想作为科学的理论,它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内在统一性;作为革命的理论,它批判了资本主义的反生态性;作为实践的理论,它指明了人类社会最终走向生态正义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然性。恩格斯生态思想为我们在新时代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8.
对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旨是从历史的角度考察发展,以马克思对人的终极关怀与现实关怀统一的社会发展观作为理论起点,探寻科学发展观产生、形成的理论基础;考察从毛泽东、邓小平到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历届中共中央,在既定时代条件下,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所作的理论贡献及其思想联系。进一步理清科学发展观形成的渊源脉络,揭示其与马克思发展观一脉相承的关系,以深化科学发展观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现代性研究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进入中国学术界的视野,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是这个领域研究不可绕开的重要话题。学者们围绕马克思是否研究过现代性、现代性的内涵与现代性的困境、马克思如何展开他的现代性理论以及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现实意义各抒己见。通过对这些问题研究现状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到当前马克思现代性理论这一课题的研究成果,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明确学界下一步的研究任务。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理论立场是实践的唯物主义,马克思政治立场是无产阶级立场。马克思理论立场与政治立场逐渐统一在马克思长期的理论研究和政治斗争的过程中,它们在内在逻辑上具有一致性。马克思政治立场与政治斗争推动了其理论立场与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而马克思理论立场与理论研究成果之深刻的解释力和说服力又进一步坚定了马克思的政治立场与政治斗争。深入研究马克思理论立场和政治立场及其之间的关系,对于我们从整体上深刻理解和把握马克思的理论与实践活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以及加强和保持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