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 毫秒
1.
一位古稀老人从1995年至今资助了47个贫困孩子,遍布辽宁、新疆、青海、西藏、内蒙等十几个省份,包括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等8个民族,捐资助学花费6万多元。老人和这些孩子间的500多封信件记录着一段段真情,照片上一个个稚嫩的笑脸让老人颇为自豪。他就是李道铿,一个有着47个"孙子"、"孙女"的幸福老人.  相似文献   

2.
在椰树林立的海南岛,人们喝完椰汁之后,通常会将一文不值的椰子壳扔掉。一位目光敏锐的打工仔,却从这些废弃物中发现了商机。"灰头土脸"的椰壳一经他的手,居然变成了一把把美观又环保的椰刷,以及绚丽多姿、惟妙惟肖的椰棕工艺品。他也从蜗居都市的失意青年,变成了拥有千万财富的传奇老板。  相似文献   

3.
<正>3月23日,经湖北省台联牵线搭桥,台湾中华生机农业文化经贸交流协会理事长宋建华赴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张家口小学,为10名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每人捐助了2000元,并到一名贫困生家中进行慰问。湖北省委统战部驻村扶贫队队长徐立京、湖北省台联机关有关人员参加了捐助活动。捐助仪式上,张家口小学校长黄成铭对宋建华理事长的善举表示感谢并介绍了学校办学情况。宋建华在讲话中介绍了自己的成长经历。他从小家境贫寒,9岁时  相似文献   

4.
刘伟无疑是2010年内地娱乐圈最闪亮的新星之一,在"中国达人秀"的夺冠,让这位失去双臂的残疾青年一夜成名。当"残疾人"这个词加上了"冠军"两个字后,一个人的人生路和很多人的人生观发生了变化。他的故事被媒体贴上了诸多标签:残疾的躯体与心中的梦想、小人物的拼搏与成功、灵魂的感动与激励,在电视里,他展现了一个"中国阿甘"夺回生命尊严的不屈。这些词汇的背后,我们也看到了"舆论"与"娱乐"在传媒的力量下轻易地改变了个体的命运;看到了一个残疾人在公众视线内的成功与其背后的努力、幸运和技巧。  相似文献   

5.
他是一名教师,也是"船夫"。课堂上,他手执教鞭,传递知识,引领孩子走向人生彼岸;课堂外,他手执竹篙,义务摆渡,为孩子划出一条平安求学路。他叫覃朝缘,是一名普通的山村教师。  相似文献   

6.
徐艳 《政协天地》2012,(10):37-38
一个18岁才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农民工,一个只有职高学历的技术员,通过自身的努力一步步成长,从港务控股集团的"十佳青年"到厦门市"技术状元",从厦门市"十佳外来青年"到福建"青年五四奖章标兵"、福建省"敬业奉献道德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厦门经济特区建设30周年杰出建设者",从厦门市政协委员到中共厦门市委十一届候补委员、十八大代表……可以不夸张地说,他几乎获得了作为一名工人的所有最高荣誉。  相似文献   

7.
他叫张化平,是湖南省新邵县迎光乡青年农民,全国新长征突击手。张比平会挣钱,他组织几百人的安装小分队,在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等省承担安装工程,累计收入已达500多万元。张化平也会花钱,不过他不是花在个人,而是花在社会。请看他的花钱之道。张化平本人只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可在他家里,吃饭时有好几个小孩围坐在餐桌上,睡觉时床上挤得满满的,这些孩子是张化平从四乡八邻带回收养的孤儿。1983年以来,他已将12名孤儿抚养成人。张化平的家乡狮塘村及邻近一些村.由于地处边远山区,经济不发达,一些父母常因无钱送子女士学而…  相似文献   

8.
张莉 《求索》2013,(11):108-110
精神伦理符号学旨在研究"己者"与"他者"之关系,以实现两者间对话,践行人之为"符号活动动物"之人文主义。雷锋是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中国现当代社会的精神伦理符号,他是革命年代新型人格的代表,雷锋精神曾深深影响了一代中国革命人。当下后革命的和平年代,"雷锋"已成"好人"的能指,"雷锋精神"已成"为人民服务"的伦理符号。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转,需要法治,也需要道德,而"雷锋"就是当下中国经济得以运行的社会道德。作为传承雷锋精神的重要场域,高校应不断挖掘"雷锋精神"的伦理符号,推进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青年志愿者行动以其深厚的群众基础、有效的组织管理、丰富的活动形式而成为高校学雷锋活动的重要载体。在新形势下,坚持以雷锋精神引领青年志愿服务行动,推进高校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这是青年志愿服务维度下"雷锋精神"伦理符号社会动员的时代指针。  相似文献   

9.
平顶山市政协委员、湛河区政协常委、市金银龙汽车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史海军,是一个吃"百家饭"长大的苦孩子,如今成为拥有亿万财富的他,却具有浓厚的"草根"情结,一心惦记着要为乡亲们做点事儿。为此他多次向民营企业界人士发出倡议:投身光彩事业,关注弱势群体。他的公司800多名员工,半数以上是返乡农民工、下岗职工;目前已有20多名困难大学生,在他的帮助下走进大学校园……  相似文献   

10.
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是我国的国策。我国有关方面对部分青年关于家庭规模和孩子数目期望的调查表明:城市男女青年希望只生一个孩子的比例分别为44.59%和53.53%;农村男女青年希望只生一个孩子的比例则分别为17.87%和16.86%。  相似文献   

11.
这是一个大红大紫、大起大落的"农民明星"。如果吴满有没有参军、没有被俘,他会不会是第一个陈永贵?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父母是非常有爱心的,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成长。但是怎样才能让孩子成长得好?我们大家如果留心一下,会发现一个规律:如果这个孩子他跟同伴的关系是和谐的,朋友是多的,他就会容易成长得好;如果这个孩子没有朋友,或者是和朋友的关系紧张,那么他就可能发生问题,有很多的危机可能将伴随着他。  相似文献   

13.
人物小传:凌超,1978年生,研究生学历,现为宇海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上海市江苏商会副会长,上海市徐汇区工商联执委,接力中国青年精英协会核心会员,复旦大学华商研究中心首届理事会理事,全球华商精英俱乐部理事。Style是时下流行的一个词汇,我们一般解释为风格,也有人称为"范儿"。生于江南水乡的凌超带着"创二代"的标签,但熟悉他的人深深被他所吸引的,是因为他的Style。  相似文献   

14.
孕期保健的“五忌”与“五记”鞠秀清生一个健康的孩子,是青年夫妻的良好愿望。要把良好愿望变成现实,就要求妇女在孕期保健方面做到"五忌"与"五记"。一忌滥用药。妇女怀孕后,由于机体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免疫机能下降,容易招致各种疾病,常常需要药物治疗。但有些...  相似文献   

15.
郑若麟 《同舟共进》2009,(10):32-33
东西方互动走进了误区"在一个国家,警察突然闯进一位日报记者的家,当着他孩子的面羞辱他,咒骂他,用手铐铐住他,将他脱得全身一丝不挂……原因是近几个月在他领导的报刊上发表了某些话语。这个国家,  相似文献   

16.
经典阅读,会在潜移默化中让人习得珍贵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尤其是在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比如读四大名著,孩子首先会为故事所吸弓l,而这些故事本身,都深深镌刻着中国人在漫长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7.
每次提到陈独秀,我总是会马上联想起苏格拉底和他著名的"牛虻论"。公元前399年,哲人苏格拉底被以民主制著称的雅典指控为不信神和带坏青年。在雅典公民面前申辩时,他将自己比喻为是神赐予雅典的一只“牛虻”,在其看来,雅典社会就像一匹“良种马因肥大而懒惰迟钝”,需要牛虻不时刺激,才能不断前进。  相似文献   

18.
四月的一天,重庆求精中学的中考体育赛场上有一位特殊考生,他是来自重庆市未成年劳教所的邓民。数月前,他因抢劫被送进市未教所,收容教养一年。有两个身着便服的青年干警陪伴他参加考试:50米短跑,跳绳,仰卧起坐……他的班主任告诉记者,邓民是班上特别老实的孩子,成绩也不算差,怎么也想不到他会去抢别人的东西。邓民的爸爸也来到考场,他说家里经济条件不错,孩子从农村来到城里也有四、五年了,一直都是很听话的孩子,不知怎么会鬼使神差的犯这样的事……  相似文献   

19.
我的一位亲戚最近"比较烦",他刚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所在的学校为了增进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了解沟通,在"六·一"期间布置了一项家庭作业——互相写一封信,父母写给孩子,孩子回信给父母。而如今,亲戚本人却手持两封信,愁眉苦脸地坐在我面前。按他的话说是:我们写的信看了激情洋溢,儿子回的信让人垂头丧气。  相似文献   

20.
河南青年宋防震8岁的儿子宋申奥不幸罹患肾衰竭,急需进行肾移植,却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肾源。情急之下,宋防震想把自己的肾给儿子!可医生却说,这绝对不行!因为此时只相当于一个3岁孩子正常体重的宋申奥,体内根本无法承纳成人的肾,这种"大马拉小车"的肾移植手术,失败率在99%以上,任何一家医院都不会冒险做这个手术!然而,倔强的宋防震最终还是用他那浓烈的父爱感动了医生.将儿子从生死线上拉了回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