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1 毫秒
1.
企业社会责任——企业与社会共赢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多元化、全球化,企业社会责任逐渐成为企业面临的一个新挑战。对企业而言,企业社会责任作为现代企业提升竞争力、获得可持续的发展的路径,已日益成为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对社会而言,企业社会责任能有力地推动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进步,使社会走向和谐与繁荣。由此,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与社会共赢的选择,企业在其使命和战略目标中明确规定企业的社会责任取向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企业的生命周期包括生存期、发展期、成熟期、衰退期和再生期五个阶段.每个阶段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意愿和能力均有很大差别,并形成了不同的社会责任取向.提高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意愿和能力除了依靠企业自身的努力外,还需要政府和社会明确自己的角色,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要从政策、市场环境和舆论氛围等方面给予支持和保障,并形成社会责任和企业利益挂钩的市场机制,使履行社会责任成为企业的自觉行为.  相似文献   

3.
王君杰 《工会论坛》2010,(6):157-158
虽然企业应承担社会责任这一结论在当今中国社会并无疑义,但是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究竟是什么一直是有争议的问题。本文在对当前主要观点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指出对企业社会责任概念及内容的研究,重要的是对其进行层级划分,并以其为基础确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状况的评价标准。本文将企业社会责任划分为基本企业社会责任、中级企业社会责任和高级企业社会责任并对其内涵作了界定。  相似文献   

4.
我国企业要想获得持久发展,应该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现阶段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大致应该包括企业的基本责任和企业的非基本责任。完善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措施包括:完善相关法律和法规体系;构建我国的企业社会责任体系;通过教育、培训等手段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提高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5.
企业社会责任的范围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曹凤月 《工会论坛》2004,10(2):83-84
企业社会责任是和经济责任、法律责任相对应的概念 ,关于企业的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在企业的有关法律、法规中都有明确的规定 ,而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什么 ?企业社会责任的范围有哪些 ?一直以来没有明确的答案 ,而且纷争不断。本文认为企业社会责任的范围有六项 ,并对企业的六项责任给予概念上的界定和详细的说明。  相似文献   

6.
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化探索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将具有道德内涵的企业社会责任上升到法律规制层面既是企业社会责任自身发展需要,又是社会对于“企业公民”的迫切要求.企业的消费者责任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严峻的社会现实以及国外的健全的法律规制系统折射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法律化运作的缺失.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立法互动是探索企业社会责任法律化的路径之一,二者从立法设置、制度设计以及责任承担与救济等方面进行互动有着极强的社会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是多方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实践领域中企业社会责任的推动力量主要有企业、政府和社会。通过对西方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梳理,发现企业和政府推动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已发展成熟,但企业和政府为主导的推动对经济机制有一定的负面影响,而社会力量对企业社会责任推动研究还缺乏足够的理论支撑。非政府组织推动企业社会责任的策略介于参与合作与对抗强制谱系之间,可分为对话、社会认证、股东行动、道义指责、联合抵制、诉诸法律六种。  相似文献   

8.
非公有制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服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是提高企业持久竞争力的需要。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企业要主动履行规制责任、经济责任、道德责任和公益责任。为推动非公有制企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要加强宣传,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意识;要完善激励机制,促进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要加强监管,强化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9.
我国通过法律形式规定了企业必须承担社会责任,然而目前我国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现状却不理想。究其原因是企业社会责任不仅是法律问题更是一个具有道德性的问题,因此要改善我国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现状,发挥企业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需要借助思想政治工作的推动。通过落实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高企业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意识,进而引导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0.
我国通过法律形式规定了企业必须承担社会责任,然而目前我国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现状却不理想.究其原因是企业社会责任不仅是法律问题更是一个具有道德性的问题,因此要改善我国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现状,发挥企业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需要借助思想政治工作的推动.通过落实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高企业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意识进而引导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1.
公司人格独立原则实际运行过程中所引起的价值背离和利益失衡问题,导致了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产生。公司人格否认具有相对性,而且仅适用于实质上已经丧失独立人格的公司。公司人格否认制度不是对公司人格独立原则的否认,相反,是对公司人格独立原则的净化、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12.
公司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是当今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公司有效运转的重要保证,我国对公司治理结构的研究起步较晚,尽管学界在许多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从社会责任角度出发对公司治理结构的探索还并不多见。我国目前正处在改革的关键时期,以社会责任理论为指导,对公司治理结构进行研究无疑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笔者认为 ,单位犯罪应具备三个特征 :第一 ,犯罪主体的特定性 ,其主体只能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本身 ;第二 ,犯罪行为的集体性 ,单位犯罪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的集体行为 ,而非个人行为 ;第三 ,犯罪行为的限制性 ,单位犯罪的行为必须通过其法定代表人或代理人来实施  相似文献   

14.
15.
基于美国等市场经济国家的立法经验,我国新《公司法》应当对公司为其股东设保采取更加宽松、灵活的态度,更好地实现公司利益、被担保股东利益、未被担保的股东利益和债权人利益的平衡与协调,并明确公司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中的例外条款提供担保的法律效果。  相似文献   

16.
我们拟通过《公司法》总则性的规定,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与《产品质量法》等现有的立法规范与司法实践,制定相关的配套法规与实施细则来更好地保障消费者权益。在社会公众权利意识不断加强的条件下,从立法上完善消费者的监督权,提升社会公众的监督意识,通过激励的方式来促使公司内部自身社会责任意识的强化与制度化,从而促进公司将社会责任融入企业的经营与发展过程之中,更好地保障消费者权益,构建诚信与和谐的市场环境,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论法人犯罪     
刑法对法人犯罪的规定前提有两个:一是现有的行政法、经济法等法律的规定不足以遏制法人的违法行为,二是对刑法遏制法人犯罪有效性的确信。法人承担刑事责任的根据是法人自身的犯罪行为,体现了社会的非难。法人中的自然人不是法人犯罪的主体,他们基于伦理上的谴责对法人犯罪承担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8.
公司社会责任理论是涉及众多学科领域的一个重要理论.我国<公司法>明确规定,公司应当承担社会责任.但对公司社会责任的诸多理论问题仍存在争议.通过对公司社会责任的概念、伦理基础和经济效益的反思,我们可以得出泛道德化的公司社会责任对公司失之过严.<公司法>规定的公司社会责任只能是法律责任,其具体内容应由各个部门法来限定,否则...  相似文献   

19.
It is argued that one important reason for the inconsistent results about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 and corporate financial performance (CFP) is the deficiency of traditional paradigm of constructing the definitions of CSR and CSiR in revealing the actual situation. Based on the insight of Herzberg's motivation hygiene theory, we believe that the opposite of CSR is not CSiR but no CSR; the opposite of CSiR is not CSR but no CSiR. Moreover, we point out that those past empirical studies ignoring the visibility of CSR activities may lead to wrong measurements of the CSR actions. Therefore, we define CSR as firms creating wealth for humanity with minimizing negative externality (no CSiR /CSR) and maximizing positive externality (doing CSR). And with reference to the visibility of CSR, we divide CSR into benchmark CSR, implicit CSR, explicit CSR, and comprehensive CSR. In addition, we build a conting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CSR and CFP from the external perspective.  相似文献   

20.
对公司治理文化和企业竞争力的研究都是关注企业如何更好地持续生存和发展的问题,但迄今为止,两者之间的研究是相对独立的。基于对我国企业的经验分析,公司治理文化与企业竞争力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从生成层面和形成主体的不同,企业文化可分为公司治理文化、管理文化和执行文化,且公司治理文化直接影响着公司治理结构和公司治理机制的有效性,是构成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之一。我们通过一个崭新的视角:公司治理文化-企业文化-心理契约-组织公民行为-组织绩效-企业竞争力,来解释公司治理文化与企业竞争力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公司治理文化构成企业竞争力的路径模式。这对于我国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在公司治理文化建设方面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