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对我国西部城市化实际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提出建设和发展小城镇是西部城市化的必然选择.发展小城镇不仅有利于促进西部农村城市化、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难题,而且还能降低西部城市化成本,减轻西部城市化对环境的压力,走出一条多层次、多特色的城市、人口、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道路,真正成为西部开发中的大战略.  相似文献   

2.
城市聚集效应与城市化战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凯 《前沿》2006,(4):85-90
本文从工业集聚效应入手,较为详细地阐述了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必要条件,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只有建立和发展合理的城市产业结构,才能使城市聚集经济效益得以实现。城市聚集过度、聚集不足和超经济聚集都会造成聚集的不经济性。单纯通过乡镇工业和农村劳动力向小城镇集中的城镇化道路有失偏颇。发展小城镇只是城市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农村城镇化不等于城市化。全面的城市化战略应该是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扎多 《桂海论丛》2003,19(6):88-90
城市化水平的高低是经济发展、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城市化水平低、布局不合理以及功能不足等问题直接影响着该地区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 ,除了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做法以外 ,更重要的是要因地制宜 ,根据西部民族地区地广人稀、居住分散、民族多、文化多元等特点 ,重点选择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模式 ,大力发展独具民族特色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  相似文献   

4.
大城市是城市化的发动机,大中城市快速发展是世界城市化过程中的一个规律。现在我国已进入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再也不能墨守计划经济体制下“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的成规。湖北城市化的发展方针应该是:充分发挥特大城市优势,壮大完善大城市,因地制宜发展中小城市,择优发展小城镇。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小城镇发展战略的出台和以城市为中心的改革全面推开,小城镇和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中国已经进入了快速城市化的阶段.但小城镇发展模式的诸多弊端却日益显露.小城镇化的主导模式违背了世界城市化的一般规律,也与中国城市化的实际状况发生偏离.目前中国已经具备实施大城市化战略的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6.
史福厚 《前沿》2013,(15):89-91
有关研究表明,城市化与金融发展之间是互为影响的关系,城市化离不开金融支持,金融发展也需要城市化引领.金融资源配置应该坚持金融支持小城镇城市化与搭建金融服务发展平台并重、拓宽金融支持渠道与各类金融机构建设并重、优化金融市场结构与金融创新并重、政策性支持与市场化取向并重等.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东部小城镇建设的经验出发,在总结了多种具有典型意义的小城镇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根据西部地区本身的特点与优势提出了几种可供参考的小城镇发展模式。作者认为,西部小城镇建设的核心是培育自身特色、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发展战略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正处在一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加快农村人口城市化进程,切实解决"三农"问题,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选择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发展战略为研究对象,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目标取向并以凯里市小城镇建设为例.对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发展战略及对策研究进行初步探讨,为加速农村人口城市化进程服务.  相似文献   

9.
发展小城镇 ,提高城市化水平 ,是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城市化水平的滞后影响了消费需求正常增长 ,导致了三次产业结构失衡 ,限制了乡镇工业的发展 ,影响了我国经济市场化的进程。小城镇将在我国城市体系中起到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发展小城镇才能有效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避免大城市病 ,实现充分就业 ,它是符合我国实际的城市化发展的一条独特之路  相似文献   

10.
强毅 《前沿》2008,(1):62-67
红寺堡曾是宁夏中部干旱带上的一片荒漠,自1998年以来借助扶贫扬黄灌溉工程和生态移民政策,在很短的时问内走上了城市化的道路,闽出了一个贫困地区小城镇发展的模式,对西部贫困地区城镇化发展做出了有益的探索。本文依据红寺堡扶贫扬黄生态移民的发展历程,探讨了红寺堡扶贫扬黄生态移民开发城镇化模式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据此对西部贫困地区的城镇化提出了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1.
日前,国家民政部、建设部等七个部委联合发出了《关于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工作的指导意见》,这对于促进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适时、合理的调整乡镇规模格局,进一步精简机构、人员,减轻农民负担和科学资源配置,优化小城镇体系结构、促进小城镇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说,它是上层建筑领域的一场革命。因此,科学合理地适时加以引导,对推动我国城市化进程,促进小城镇经济建设双发展是难得的历史机遇。推动城市化进程 加快小城镇发展当前,我国城市化水平为36%,从实际出发,要推动城市化发展,必须大力发展小城镇。(一)城市化…  相似文献   

12.
加速西部城镇化进程契合党的十六大“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加快城镇化进程”精神,而积极发展西部小城镇则是加快西部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内容。一、西部小城镇发展对西部城镇化的意义城镇化的本质是农村人口的非农化,提高城镇化水平意味着大量农村人口将离开农村,小城镇是他们的理想之地。 1.西部小城镇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落脚点。西部与全国一样,安置不断涌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城镇化进程中一道亟待解决的问题。建国后的高出生率、低死亡率使农牧民的绝对数量增多了,农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农牧民的剩余劳动力数量也大大增多。更为特殊的是,西部地区由于  相似文献   

13.
对加快樟树小城镇建设的调查和思考陈胜小城镇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社会系统工程,是关系到广大农村生活的一件大事。如何使村镇建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促进农村市场经济发展,推动农村城市化进程,是我们应该认真研究并积极加以引导的工作。近年来,我市的经...  相似文献   

14.
高标准、大手笔、推进城市化建设温岭市委、市政府始终以规划为指导,着眼21世纪,以高标准求高品位,全力推进小城镇建设,城市化水平和城乡一体化水平明显提高。1、大跨度推进产业集聚,增强了小城镇发展的牵引力。在推进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坚持走以建设工业园区和贸易市场带动小城镇发展之路,促进了产业集聚和城镇开发。实现资源高密度配置和高效率产出,  相似文献   

15.
唐圆梦  史月兰 《前沿》2010,(21):91-93
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大战略问题。我国西部农村,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农民文化素质较低,人口增长过快,农业资源利用不合理,基础设施落后。因此,西部农村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保护资源和环境,严格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搞好小城镇建设,加快城市化步伐,实现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该书由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组织中央及西部各省、市、自治区五十余位专家、学者共同编撰。在全国瞩目西部经济开发建设的时候 ,该书的面世在于警示人们 ,在西部开发的热潮中 ,必须将防灾这一影响到人类进步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纳入到西部开发的战略之中。书中对西部地区的灾史、灾情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探讨了西部地区灾害区划及灾害发生发展规律、西部城市化与小城镇建设、国外开发欠发达地区的经验、教训、启示 ,提出了减灾对策。书中还有国家有关部门领导、专家谈西部开发与减灾的论述。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会长李贵鲜…  相似文献   

17.
对湖北21世纪初小城镇发展政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城镇是我国农村城市化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湖北小城镇严重滞后于农村经济发展和全省国民经济发展。本文在剖析湖北小城镇发展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湖北21世纪初小城镇发展的思路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张海翔 《创造》2003,(9):11-12
我国西部由于历史、地域、民族聚集等因素,经济社会发展严重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率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社会经济发展问题。因此,西部欠发达地区在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进程中,必须把小城镇建设当作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来抓。一、西部欠发达地区小城镇建设要突出三个重点(一)以科学规划为龙头,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是发展城镇的战略、建设城镇的纲领。西部欠发达地区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推进城镇化进程必须以科学规划为龙头,切实抓好小城镇空间布局规划和小城镇建设规划。空间布局规划就是要按照区域整体发展的原则来…  相似文献   

19.
农村城市化的二元结构与途径陈天庚在农村城市化问题上,不少同志认为比较现实的办法是将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使乡镇企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带动小城镇中第三产业发展,从而实现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向二、三产业转移。这种城市化的方式成本较低,还可...  相似文献   

20.
加速城市化进程是促进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大问题。由于小城镇的缺陷和中西部地区现实条件的限制,中西部地区城市化不能以小城镇化为主导,而应当走现有城市扩张的道路。现有城市扩张不仅是加速城市化的有效途径,而且对促进中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