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舆论中的“论文博士”和清华听称的“论文博士”不同。前者通常被认为是博士教育的变异——不上课、提交一篇质量不高的论文,就混到一张博士学位文凭;后者则是一种博士培养方式,这种方式在国外并不鲜见,博士学位申请者并不需要通过入学考试、像全日制学生一样上课,只需要提交博士论文,通过严格的博士论文答张可获得博士学位。“论文博士”在国外得到肯定,  相似文献   

2.
汤拥华 《检察风云》2012,(14):16-17
【一家之言】中国历来有“学而优则仕”的传统,现在的流行趋势则是‘牡而优则学”,官员读博已成常态。前段时间,清华大学“论文博士”事件引发网民热议。议论的焦点,一是官员如此轻松地拿到博士学位是否应该?二是何谓“论文博士”?不需要上课,仅仅完成论文答辩就可以拿到博士学位是否合理?  相似文献   

3.
吴之如 《政府法制》2012,(16):48-48
《中国青年报》报道,目前有不少官员只要递交论文就可以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被称为论文博士。种种质疑,让“论文博士”这一博士研究生培养方式陷入了舆论的漩涡,互联网上许多声音将此事与“滥发文凭”、“大学行政化”、“利益合谋”联系在一起。如何防止论文博士成为学历腐败的通道,成为有关部门的一道新课题。  相似文献   

4.
我不卖爸爸     
贝贝和明明都是幼儿园中班的小朋友,有趣的是,贝贝、明明二人的爸爸都是副局长。寒假过后,新学期开始了。贝贝抱着一个很大的变形金刚来上学,幼儿园的小朋友都很羡慕。明明走上前问贝贝:“谁给你买的这么大的变形金刚?”贝贝答:“是一个叔叔来我家拜年时给我买的,那个叔叔还给了我一个大红包,红包里尽是上面有4个老爷爷的钱,大红包妈妈替我保管着。”明明问:“那叔叔是你家亲戚吗?”贝贝答:“不是的,那叔叔是砌房子的,我爸爸管他们。”明明问:“你爸爸是当官的?”贝贝答:“我爸是副局长。”明明没说话,念叨着“副局长”…  相似文献   

5.
司法鉴定理论研究的五十年历程回顾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华 《中国司法》2008,(8):22-26
司法鉴定在我国从概念翻译演变为法律定义,其理论研究也渐自从微观的“部门工作”探讨延伸到宏观的国家法制建设的设计,其学科与学术地位也走出其他学科的附庸,成长为具有独立硕士、博士研究方向的重大理论研究领域。据不完全统计,自1979年至2007年全国期刊共刊登有关司法鉴定的论文1371余篇。其中,硕士学位论文3870篇;  相似文献   

6.
移花接木     
明明是私人消费,偏偏公款报销;入账虚报瞒报,企图“瞒天过海”……近来,“公款买私单”现象频频曝出。中央严控“三公”消费,但个别党政下部利用职务之便将因私花费“变着花样”藏人公务报销之中。专家认为,严查“入账腐败”应成为反腐败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7.
张书克 《政府法制》2012,(17):35-35
胡适一生中挨过的骂可谓多矣。他得到的骂名可真不少,两个字的有:“走狗”、“汉奸”、“反动”、“竖儒”;三个字的有:“反革命”、“叛国者”;四个字的有:“丧行文人”、“无耻文人”、“胡说博士”;最长的是:“作自渎行为的最下贱的中国人”。谩骂他的人也是彤形色色,各路豪杰都有:有民粹派也有爱国贼,有文化保守主义者也有狭隘民族主义者,有陈独秀的同党少年也有孙中山的武装同志。  相似文献   

8.
在美国南加州的中英文报刊、电话簿或其它宣传资料上,很容易看到这样一些广告:“免考托福、免考GRE“、“专科直攻硕士”、“缩短修课时间”、“夜间、周末上课或函授在家自修上课”、“快速取得硕士、博士学位”、“硕士、博士及荣誉博士学位咨询服务”……这些令人心动的广告让人误以为在洛杉矶可以很容易地“买到”或者是“混到”学历。甚至有人夸张地形容,洛杉矶是“假文凭之都”,使得在此地某些大学院校苦读的中国留学生饱受池鱼之殃,  相似文献   

9.
王文昌 《检察风云》2010,(11):35-35
纽约东北部的撒拉纳克湖畔有一座坟墓,一位并不“闻名”的医生特鲁多博士长眠于此。墓志铭上写着:“to cure sometimes;to relieve often;to comfort always.”,用中文描述就是“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在安慰。”  相似文献   

10.
本刊对北京.上海一些高校大学生办假证现象进行调查;结果令人十分震惊。京城一些高校门口竟然成为假证贩卖“前台”;不少研究生认为办假证是“物超所值”,这个高学历群体成了假证的“拥戴者”。  相似文献   

11.
“论文博士”制度在一些教育发达的国家推行多年,应有其合理之处.但大家更扭心,类似的制度引进后,会不会被异化成“特殊学生”不劳而获的绿色通道。这种担心可以理解,因为异化在教育领域已经发生过太多:本意为鼓励全面发展、特长突出的“特长生”、“保送生”以及多种高考加分项目,被异化为获得名校入学资格的手段,  相似文献   

12.
揭开官员“博士大跃进”的权学易灰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中央提倡干部年轻化、知识化的背景下,很多地方在选拔干部时,已明确把博士学历作为一个优势条件。然而,这一原本体现国家对知识和人才尊重的良好举措,却在一些地方和部门走了形、变了味,“博士大跃进”浮躁之风愈演愈烈。更有甚者,在这场由官员和高校担任主角的“二人转”中,官员以权力谋学位,教授以学历谋资源,“博士帽”变成了权力腐败和学术腐败同流合污的筹码。一些缺乏独立精神的高校将学位化为献媚的礼物,得到了项目、经费和资源,成为“博士帽”批发商;不少官员也凭借职权,将“博士顶戴”轻松加身,以图在日后的提拔升迂中,让“博士帽”兑换来更高级别的“乌纱帽”。  相似文献   

13.
长治北铁路中学有学生1300余人,教职工80多人。近年来在“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指引下,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坚持走教学和 科研相结合的道路,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近年来高考录取率保持在80%~90%之间, 连续几年居长治市前列、郊区第一;在全国及省市各项比赛中都获得奖励;有90多篇 教育教学论文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并获奖;2001年被确定为“十五”重点科研 课题--“创新写作教学研究”实验学校;2002年“创新写作”课题实施方案获国家 二等奖;两位老师编写的论文分别获二等奖;物理、化学、数学、体育诸项比赛都获 得优异成绩。该校还先后被授予“山西省先进学校”、“长治市文明学校”、“长治市 郊区先进单位”等称号。  相似文献   

14.
全国政协委员、厦门大学教授扬春时认为,官员读博假多真此这些官员不经过正规考试,即使考试也是走过场。而读博后。基本不上课、不读书、不做作业,有的官员甚至让秘书代劳。毕业论文也是或请^代劳或抄袭..全国政协委员、北京语言大学教授石定果觉得自己在北京大学获得汉语文字学博士的过程像“炼狱”,“我们那时候读博,辛苦得不得了,总觉得时间不够用,  相似文献   

15.
略论能与公     
能与公同是为官之要端。所谓能,无外乎指文化专业素质和组织指挥才能;所谓公,则指思想政治素质和“官”德,二者相辅相成。能是基础,“才为德之资”,作为各级领导干部,无才能则难以担当重任;公对领导者来说是根本,“德为才之帅”,任何一个人并非万能博士,其才能...  相似文献   

16.
尹鸿伟 《政府法制》2009,(24):30-31
目前,报考博士学位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二是获得学士学位后6年或6年以上并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历的人员,培养方式则分为“脱产”和“在职”。现在,“博士书记”、“学者官员”的称号随处可见,在职官员追求高学历、高学位利弊的口水之战此起彼伏,一些党政部门和高校也每每成为舆论焦点。  相似文献   

17.
凌子 《政府法制》2012,(14):28-29
如今博士的称谓广为人知。所谓博士是指获得了“博士”学位的人,一些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博士生往往也被称为博士。但在中国古代,博士则是一种官职。  相似文献   

18.
当下少数官员自律意识较差,当了官,什么东西都想捞到,本来学识有限,学历不高,派秘书听上几堂课,拼凑一篇所谓的学位论文,就成了“博士”:一直搞行政,平时根本没时间做科研,但因为拥有人脉,弄得到重要课题,摇身一变即为课题组负责人,  相似文献   

19.
“醉驾”者必须承担法律责任,早已众所周知。但许多人并不知道,一些没有“醉驾”,却因为与“醉驾”之间存在某种关联者,最终也会被法院判令承担损失。那么,为什么明明是别人“醉驾”,却偏偏要承担责任呢?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江苏高校群体规模上,调研了“七五”期间高新科技成果的转化情况,测算了转化率,分析了社会和高校获得的经济效益,从内部和外部探讨了加速高新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提出了积极的对策措施。明确要求:按照“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方针,合理地配置科技资源;实施科研的上中下游协调发展的原则,形成良性循环;加快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目标,建立“产学研”联合开发的格局;积极兴办高科技第三产业,促使现代科学知识和高新技术直接为社会服务,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