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迎来她五十五周年的华诞。这注定将是一个举国欢腾、流先溢彩的日子。在刚刚结束的雅典奥运会上,刘翔在110米栏决赛中像一道闪电划过。他振臂高呼“中国有我!世界有我”的光辉瞬间,深深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底。中国更以创纪录的32块金牌,名列金牌榜第二。我们欢呼,我们歌唱.荣耀属于全体中国人。今天的荣耀不仅来自奥运赛场.也来自三峡大坝的雄起、“神舟五号”翱翔九天,来自中国人在各行各业每一个奋进的足迹。欣欣向荣的背后,是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1978年,中国的GDP(国内生产总值)为3624亿元;1986年,我国GDP首次突破1万亿元;2002年GDP突破10万亿元大关;2003年,中国经济迎来新的增长周期,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今年,我国的GDP将迈向12万亿元的新台阶。GDP的更遮变幻,不只是一串串枯燥的数字,作为综合经济实力的核心指标,它意味着国家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风雨五十五载,农食住行见发展:中国人穿的、用的、吃的日益富足;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在节假日选择去饭店吃饭,我国餐饮业从业人员超过1800万人;中国居民私人住房拥有率高达80%,超过了美国和其他大多数发达国家;轿车也越来越多地驶入寻常百姓家,中国已步入世界汽车产销大国行列。走共同富裕之路是党和国家的既定政策。为改变“老少边穷”地区人民的生活,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特别是“七五”计划首次将扶持“老少边穷,,地区的发展正式列入国家计划以来,经过20年的不懈努力,我国“老少边穷”地区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共和国五十五周年生日前夕,本刊记者采写了一组来自“老少边穷”地区的报道.让我们通过这些地区的巨大变化,从另一角度来感受共和国五十五年所走过的辉煌历程。  相似文献   

2.
在武汉对市场经济情有独钟的人,一定会对汉正街有特殊的情感。与20多年前相比,汉正街变了:硬件设施和环境改善了,系列的旅游项目出现了,很多现代化的建筑群有了,业态也变了,甚至作为经营的主体人也摆脱了贫困。再过10年、20年,我们来汉正街的时候,如果我们感觉到面目全非了,都不认识汉正街了,那么汉正街就只具有地名上的意义了。  相似文献   

3.
一天,在我的一次中国之行归来时,一位法国哲学家问我对中国有何印象。我对他说,中国人和我们遵循的逻辑不一样。他当时昕了跳起来说:“这是什么话。世界上不存在中国逻辑,也不存在法国逻辑。逻辑就是逻辑。西方人已掌握了逻辑。你可能是要说中国人还没有掌握逻辑吧?”  相似文献   

4.
《时事报告》2005,(3):14-14
今年11月3~6日,首届中国一东盟博览会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举行。自1990年以来,中国一束盟贸易额以年均约20%的速度递增。2003年,中国-东盟贸易额达到782亿美元,是1978年中国-东盟博览会举行,南宁街头气氛浓厚。  相似文献   

5.
1978年是中国历史上十分重要的一年一改革开放政策彻底改变了中国人的观念和生活。北京王府井大街上几家店铺的变化,差不多成为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中国人经济生活的缩影;20年间,中国人经历了过去不曾有过的生活一出国、下海、炒股......开放的时代,给了老百姓更多的选择,更多的机会;20年间,中国人同时经历了一个物质逐渐丰富的时代,追求生活质量成为人们新的生活热点。一组数字告诉人们,20年来中国人过得怎么样。《改革二十年》系列之三──1978-1998─中国人过得怎么样  相似文献   

6.
20年前星辰人的探索 20年前,郭星亚和当时深圳司·法局的领导、律师为中国律师制度的改革掀起了波澜,成立了中国第一批合伙制律师事务所。20年后,当这群人再一次坐到了一起回忆当年的改革,激情燃烧的岁月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相似文献   

7.
作为当今最大发达国家的美国与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有许多方面可以进行对比,文化就是其中之一。最近,来自美国芝加哥的王鲁申在新加坡联合早报网撰文,对中美文化进行了一次由表及里的比较。文章指出,在20世纪初,有人说美国到处是高楼大厦,中国到处是低矮平房;美国人富有上进心,而中国人知足常乐。而在今天看来,中国到处是高楼大厦,很多美国人却愿意住平房;中国人互不相让,而美国人却是我赢不了你就加入你。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后,一开始人们感觉美国人穿着开放,过了几年后看到中国人更敢穿。  相似文献   

8.
蔡世彦 《台声》2013,(3):84-85
参观冰灯、雪博、虎园后,2月1日,摄氏零下20多度,我们家5人全副武装,冒着小雪从哈尔滨乘车,沿着厚厚的冰雪之路,经过7个多小时的颠簸惊险,来到牡丹江市海林市长汀镇双峰林场——中国的“雪乡”。这是一个位于老秃顶山西南侧、张广才岭中段的令人神往、魅力无穷的地方。  相似文献   

9.
谢冬 《当代广西》2009,(22):20-21
金秋十月,朱槿花开,绿城南宁,再迎盛会。10月20日,第六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朱槿花,厅隆重开幕。 在充满合作气息的朱槿花厅,中国与东盟国家领导人、部长级贵宾、地方政府行政长官、国际组织负责人、世界知名企业家、商协会会长、区域经济研究专家与参展参会客商代表共1200多人济济一堂  相似文献   

10.
马光远 《同舟共进》2014,(10):24-26
2014年,中国的经济没大家想象的那么复杂,也没那么糟糕,而是相当微妙。上半年,GDP增长率为7.4%,很多人对这个数字表示焦虑和不满。为什么?因为多数人的思维仍停留在过去中国经济高增长的时代,但这样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中国未来的经济与过去30年将完全不同,我们要改变对GDP增速的看法,这个数字并非越高越好。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开始,中国从不发达的市场经济或准市场经济向计划经济过渡,新中国经济开始起步,并且取得了一系列发展成绩。但是经过20余年的经济增长,70年代后期中国仍然是一个低收入国家,未能实现经济现代化。摆脱贫困努力失败的主要原因,就是生产率的低水平及其增长缓慢,因此必须针对计划经济体制本身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2.
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社会结构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飞速发展的多元化经济使新的社会群体迅速崛起。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民、农村、农业问题,是中国的根基问题。20世纪中期,土地改革掀起了中国农村第一次革命浪潮;70年代,安微凤阳吹响了家庭承包经营的农村第二次革命的号角;世纪之交,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安徽实行农村税费改革的试点,由此揭开了中国农村第三次革命的序幕。  相似文献   

14.
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中,经济发展并不是终极目的、社会的进步、人的全面发展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中国正在进行的可持续发展,也是为了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形势严峻,对全民,特别是对孩子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区域经济的失衡状况,运转特征及负而效应,介绍了联邦政府积极利用财政手段进行调控的七条均衡政策,论述了当代中国在加快开发落后地区时值得借鉴的四条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6.
徐征 《半月谈》2003,(2):53-55
中国向来不赞同个人英雄主义,但是在2002年许多中国人都在为一个人而兴奋,他就是姚明——一个以拍着皮球往篮圈里扔为生的年轻人。只要在著名的搜索网站google.com上输入姚明的名字,你就会得到超过195000条的结果,在新浪网,有关姚明的新闻也达到了2万多条,而且,这些数字每天都在以上百条的速度增加着。这个22岁的上海小伙,在篮球运动的圣地NBA甚至还没有露面就受到媒体的追捧,一场球未打就当上了状元秀;当上状元秀没几天就有美国球迷办起了“yaomingmania.com(为姚明疯狂)”这样的网站;江泽民主席在美国访问时接见了他;上海市长陈良宇在他临行前也谆谆叮嘱他要打好球,做好人;还有人说,姚明是中国近几年来最大的一宗“出口”。不管如何描述姚明,他都已经超越了一个普通运动员的价值,成为推动美国人了解中国和亚洲的一面镜子,他的文化意义将远远超过体育本身。  相似文献   

17.
一个叫袁隆平的人,20世纪70年代,培育出杂交水稻,大辐提高了中国水稻产量,不仅为中国解决十多亿人的吃饭问题创造了条件.也使世界其他地方的人民广泛受惠。  相似文献   

18.
《精神文明导刊》2008,(7):18-18
海外媒体近日纷纷发表文章,认为中国的抗震救灾工作彰显了民族精神。新加坡《联合早报》20号发表文章说,四川汶川大地震使世界关注中国,而中国也在感动整个世界。文章说,感动世界的是中国人在面临灾难时所显现的民族精神,是赈灾过程中不同角色所写下的一个个有关人的故事。正是因为对人的价值的重视,中国政府对地震作出了最快速的反应。  相似文献   

19.
夏斌 《当代思潮》2012,(4):43-45
日前,国际上一些人在唱空中国,“中国经济要崩溃”。国内的房市正出现价量拐点,又一些人纷纷要求放松银根“保增长”。到底怎么看中国经济?2012年中国经济该如何发展?  相似文献   

20.
《精神文明导刊》2008,(6):53-53
截至5月20日18时,中国四川汶川大地震已造成40075人遇难。连日来,这个黑色的数字一直在上升,让中国痛断肝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