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季相林 《桂海论丛》2003,19(1):63-65
确立未来社会新的发展观是面向21世纪全人类无法回避的课题。未来社会新的发展观的基本取向是 :从改造自然、技术、环境等转向改变人类自己。  相似文献   

2.
黄燕 《新东方》2004,(11):9-11
人类的发展观念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进,发展观的进步应该说是20世纪后半期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可以预言,人类关于自身经济社会的发展观念,还会随着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而不断进步。确立未来社会新的发展观是面向21世纪全人类无法回避的课题。我们还无从知晓未来社会新发展观具体而周详的内容,但它的基本取向是确定无疑的,即主  相似文献   

3.
发展观问题的提出,反映了人类对自身行为及活动方式的深刻反思,体现了人类对发展问题的高度关注。军事是人类社会的一个特殊领域,如何正确认识并确立科学的军事发展观,以此作为军事发展实践的理论指导,直接关系到军事实践的效果及军事价值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现代文明在带给人类美好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始料未及的负面效应———自然危机、社会危机和精神危机。为此,只有确立科学的发展观,才能克服“人类中心主义”和反“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偏颇,进而建设兼顾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和谐互补与共同发展的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精神生态相统一的高级文明社会。这就要求,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确立“生态至上”的自然价值观,在人与社会关系上树立科学的社会价值观,在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上告别物质至上主义,在人与自身关系上确立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核心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5.
发展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发展观是人们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正确的发展观会对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而错误的发展观会对发展产生负面的、消极的影响。当今世界,人类的发展观在总结以往发展成果的基础上,更加重视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协调发展、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对外开放,对发展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和飞跃,不断形成新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6.
可持续发展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路径的一种新的价值选择,需要人们更新传统的价值理念,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改变“主客二分”的狭隘人类中心主义的自然观,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改变“唯增长型”的功利主义经济观,构建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观;克服利己主义和不平等的价值追求,树立注重共同利益和社会公平的社会理念;抛弃享乐主义、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确立健康适度的生活观。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运用唯物辩证法来考察和分析人类社会及其发展,提出了科学的社会发展理论。马克思的发展观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社会发展观的价值取向,也是社会发展的主题与实质。在社会建设的关键时期坚持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全面准确把握其本真意义和精神实质,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增强“问题意识”、加快新时期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8.
人类社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经过了一个又一个的时代。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发展现。在新世纪、新时代、新时期,发展观也在与时俱进。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要跟上时代的步伐,需要树立新的发展观。为此,本文就新的发展观,从理论的角度和  相似文献   

9.
全球性意识是人类对当代全球性问题的基本认识和行动原则.它主要包括和平观、发展观、环境意识等基本内容,具有普遍性、整体性等特征.尽管目前全球性意识在形成中存在众多分歧和障碍,经过人类共同而积极的努力,它最终会成为实质统一的人类新意识形式,成为人类解决全球性问题的指南.  相似文献   

10.
人文精神:当代社会发展与人的解放和文化自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社会发展问题是20世纪中期以来全世界共同面临的紧迫课题。社会的发展就是人的发展,人的解放。当代社会,这种立足于人的发展观是以“人的解放”为核心内涵的文化自觉,即人文精神的确立为前提的。人文精神是一种人类精神,是一种文化精神,是一种历史精神。建设具有现代人文精神、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的中华民族文化是走向21世纪的中国文化的最高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1.
<正>我党创立的科学发展观,是在20世纪后期人类环境意识、生态意识觉醒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一种新的发展观。它把整体观点、持续观点  相似文献   

12.
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新的发展观的形成入手 ,阐述新的发展观的内涵 ,发展过程形成的条件和发展的目标 ,对人的全面发展进行理性的思考 ,进而确立的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新的发展观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发展观是人们对社会发展的基本认识。发展战略是人们在一定发展观指导下,对社会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阶段等所进行的全局性、总体性、长远性规划。一个社会能否确立正确的发展观和发展战略,关系到这个社会能否健康、持续、全面地发展。  相似文献   

14.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自然生态道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可持续的社会发展观,是在人们对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历史,尤其是近代以来工业文明发展的历史进行反思之后,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新的发展观。在这种发展观之下,衍生出相应的自然生态道德观和行为原则及规范。本文试图对可持续的社会发展观视野下的自然生态道德进行基本的探讨,并做一大致的概括总结。(一)人与自然关系的嬗变在远古时代,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能…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哲学的视角论述了科学发展观提出的重要意义、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观的辩证关系,认为科学发展观是针对我国现实国情而提出的一种新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基本立足点都是对人类面临困境的理性反思,科学发展观是对可持续发展观的传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16.
全球意识和伦理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意识或人类的整体意识是人类意识的进步和升华。对人类整体意识的研究和探索是建立新的人类文明的需要,正在兴起的普遍伦理、环境伦理、生态伦理以及可持续发展伦理都是从自然、社会和人类的共同发展或持续发展出发,来研究、探索和阐述人类的整体意识的,或者说它们的研究都体现了人类的整体意识。  相似文献   

17.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正确解决公平与效率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是对以往发展观的突破和创新。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从我们当前面临的新的发展形势和任务出发,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确立了科学发展观。这一新的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发展模式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贯彻科学  相似文献   

18.
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近一个时期以来中央倡导的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统筹"、"五坚持"是这个发展观的主要内容.这个新的发展观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新成果,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正确把握和落实好这个科学发展观,不仅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关系到整个国家三步走战略的实施,关系到中国在全球竞争和发展大局中的成败兴衰.  相似文献   

19.
刘雯 《传承》2011,(14):4-5
邓小平全面发展观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和吸收国内外发展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形成的。邓小平全面发展观有着丰富的内涵,包括社会全面发展观和人的全面发展观。邓小平全面发展观对当代大学生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大学生们应当自觉树立全面发展意识,实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确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作为以人为本、保障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新的发展观为药品监管工作明确了新定位,增加了新内涵,注入了新动力。我们必须统一思想,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对药品监管工作的重要意义,在实际工作中强化“四种意识”,推进医药事业健康持续发展。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强化责任意识 作为药品监管部门的工作,是否让党和人民满意,首先就是要看监督是否到位,老百姓能不能用上安全有效放心药。药品质量有保证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得到保障了,这就是我们最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