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萍 《中国人大》2013,(8):16-17
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正在凝聚成一种自上而下的共识。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被摆在了更加突出的地位,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党的十八大还明确提出,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奋斗目标。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下,全国正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团结奋斗。在建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客观要求,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能否如期实现,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经过了由"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再到"五位一体"的发展过程。"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形成,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形成的理论基础是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理论,其现实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五位一体"中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既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有机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行系统之中。正是由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才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基本运行轨迹。  相似文献   

4.
王萍 《中国人大》2013,(8):16-21
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正在凝聚成一种自上而下的共识。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被摆在了更加突出的地位,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党的十八大还明确提出,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奋斗目标。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下,全国正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团结奋斗。在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高水平小康社会过程中,我们将始终面临资源短缺和环境限制的约束,在加快小康社会建设进程中需要更加注重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如果按照传统发展模式,继续沿袭高投入、高能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可以预见,生态环境保护形势将更加严峻、压力将与日俱增。  相似文献   

5.
《协商论坛》2007,(3):21-22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极其重要的论断表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  相似文献   

6.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具体表现。中国将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努力实现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义将生态文明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形成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新格局,体现了礼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的战略构想。何谓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建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有着多方面的积极思考和实践部署。他在推进地方建设和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过程中提出的许多睿智思想和有益见解,构成了其关于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报告,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观点、新论断、新概括: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三大部分构成,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提出新的构想,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推进,提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啦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了完整概括和全面阐述。深刻阐述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党的十八大报告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的纲领性文献,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思想的又一次重大创新。  相似文献   

10.
《上海支部生活》2012,(12):63-64
答:党章修正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充实和完善,主要体现在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大会认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平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形成与要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是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逐步形成和不断完善的,它的基本内容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四个方面.只有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要求.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2.
史培华 《前进》2017,(8):40-41
<正>政治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过去和现在一直生长在中国的社会土壤之中,未来要继续茁壮成长,也必须深深扎根于中国的社会土壤。"五千年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滋养,我们要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具有时代价值的元素和成分,不断丰富中  相似文献   

13.
从甘肃岷县特大冰雹山洪泥石流到云南彝良地震,从西南干旱到长江、黄河、淮河洪水,再到台风“结对”来袭,2012年很不平静,但气象部门圆满完成各项抗灾救灾气象服务。2012年,也是充满信心和期待的一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并明确要求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并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相似文献   

14.
围绕党的十八大确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我们将继续深化巾帼创业、增收倍增、和谐创建、权益维护“网大行动”,引领广大女。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发挥“半边天”作用  相似文献   

15.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相似文献   

16.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相似文献   

17.
何英 《人民论坛》2010,(10):44-45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相似文献   

18.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成果,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要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关系中国发展的重大经济问题,还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更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建设美丽中国纳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9.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抉择。咸丰县麻柳溪村人在开放开发中弹响生态文明建设美妙的变奏曲,对整体推进咸丰生态文明建设启示颇大。  相似文献   

20.
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煤炭产业绿色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顺国 《重庆行政》2013,14(4):34-36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凸显其重要地位,体现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也达到了新的高度.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理性选择,在"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前提,没有它,其他建设就会失去自然载体和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