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冷文 《当代广西》2012,(4):38-38
在柳工股份公司,人们常能见到一个大胡子的外国人,尤其是他鼻翼下的那“一撮毛”特别抢眼,几乎能给人留下过目不忘的深刻印象。这个满脸络腮胡的洋人,就是来自大洋彼岸的美籍专家、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大卫·闭同葆先生。  相似文献   

2.
“大杂烩”     
“大杂烩”相传,清朝末年,李鸿章主持外事,办理“洋务”。在一次招待洋人的宴席上,酒上过一巡又一巡,菜端了一道又一道,眼见准备的酒菜都上完了,可洋人还是没有退席的意思。这时,负责宴席供应的总管非常着急,就附耳对李鸿章低言:“中堂大人,菜都上完了,他们还...  相似文献   

3.
冯锡刚 《同舟共进》2014,(10):69-74
“长征诗词”:毛泽东诗词的巅峰 纵观毛泽东伴随其漫长革命生涯的诗词创作历程,有两个高潮时期,前者在1935年前后的长征阶段,后者在1960年代的“反修”时期。作为革命家和政治家的毛泽东,其诗词创作的主题,主要是“长征”(可以作为打天下、创业——反蒋、抗日、建国的代名词)和“反修”。出现这两个创作高潮期,正是艺术规律使然。毛泽东诗词的代表作或上品。则集中出现在第一个高潮期,谓之“长征诗词”。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70年前,从湖北黄陂北部山区诞生的一支革命队伍——红25军,汇入了长征的伟大壮举。它的长征为中央红军的长征开辟了路线,有“中央红军向导”的美誉。为缅怀红军长征的丰功伟绩,大力弘扬长征精神,武汉市组织了“重走红25军长征路”大型采访报道活动,忠实记录了长征途中的动人往事和革命老区的巨大变化,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我们特刊发此稿,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刘军 《现代领导》2005,(5):29-29
江西省于都县是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地和出发地。该县充分挖掘长征精冲教育资源,开展“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发扬艰苦奋斗作风”专题教育,推出“一听二观三对照四联系五竞赛”系列活动。  相似文献   

6.
《时代主人》2006,(10):1-1
今年10月,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长征是历史上无与伦比的革命壮举,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创造的人间奇迹。长征这部“英勇悲壮的史诗”和“前所未闻的故事”,留给中华儿女的是极其珍贵的精神遗产。  相似文献   

7.
十四世达赖(以下简称达赖)1959年叛逃到国外后,走上背叛中华民族、企图借洋人之力分裂祖国进而实现“西藏独立”的罪恶歧途。达赖集团一直从事分裂祖国、图谋“西藏独立”的活动。达赖喇嘛编造了诸如“十七条协议是武力逼迫下强加给西藏的”、“汉人向西藏移民570万人,藏族成了少数民族”、“藏族传统文化艺术遭到灭绝危险”、中国在西藏“灭绝宗教、灭绝文化”、“中国政府反对宗教自由,迫害宗教人士”等大量谎言、谰言。  相似文献   

8.
《时事资料手册》2006,(4):21-21
“长征”一词,随着红军长征的发展有一个演变过程,并不是一开始就明确的。据中央档案馆梁慧荣的考证,“长征”一词的首次使用是在1935年5月中共中央以红军总司令朱德名义发布的《中国工农红军布告》。布告指出:“红军万里长征,所向势如破竹;今已来到川西,尊重彝人风俗。”  相似文献   

9.
今年,是长征胜利70周年纪念。70年前发生的那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第二十五军陆续从长江南北各革命根据地向陕甘地区进行的二万五千里的战略大转移,是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革命壮举,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创造的人间奇迹,是中华民族一部惊天动地的英雄史诗,是中国革命史上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长征精神”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浴血奋斗,艰苦创业共同创造的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奥运精神、航天精神、三峡移民精神等等,形成了与时俱进的精神财富,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共产党人崇高思想境界和不懈奋斗历程的集中体现,是推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前进的不竭动力。“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如今,全面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无疑又是一场新的长征。在隆重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本刊特编辑策划”长征精神永放光芒”专题,希望给您带来些许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宋任穷和钟月林,是一对在长征路上相识的革命战友。1935年他们在陕北结婚以后,相知相爱,相德以沫,共同走过了6O年的人生道路。战争和敌人没有分开他们,疾病和死亡没有吓倒他们,林彪、“四人帮”一伙的凶恶和奸诈没有压垮他们……至情至爱,老愈弥坚,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谱就了一曲情真如火的世纪恋歌……长征路上初相见长征途中,宋任穷和陈赓同在红军干部团。陈赓是团长,宋任穷任政委。陈赓性格活泼豪爽,也很幽默,爱说笑话。长征路上,在紧张行军的间隙,他常常到女兵那里走走,找女同志聊天。大家都很欢迎他。有一次,陈赓约…  相似文献   

11.
我在长征中     
毛主席说:“讲到长征,请问有什么意义呢?我们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作为一名亲自参加了长征的红军老战士,每当读到毛主席这段对长征的论述,我就心潮澎湃,浮想联翩,一幕幕往事浮现在脑海中。一、参加红军我于...  相似文献   

12.
镜头一:某银行,两个窗口前人挨着人在排队。其中一个窗口是一个金发碧眼的洋人在办理业务,洋人发现紧跟其后有一女孩,距离很近,即轻推了女孩一下,说了一句:“站一米之外。”那位女孩当即红着眼睛就走了。女孩走后,一位戴眼镜的先生又紧随洋人其后。“老外”于是又说:“站一米之外。”戴眼镜的先生让开了一些,并说:“我们中国人是讲道德的。”洋人立即回答说:“但你们最不讲规矩了。”“老外”的举动和言语值得我们深思。“一米线”在各家银行都有,表示着对人的尊重,对个人隐私的尊重,为什么许多人在不自觉中会不留神地越过“一米线”?镜头二…  相似文献   

13.
幽默与哲理     
“老外”学汉语趣事韩复榘“演讲”丑态百出洋人常说,学汉语比登月还难。此话并非夸张,因为汉语语法与外语相去甚远,有的句子又较特别,这就使得他们“百思不得其解”。于是,洋人学汉语的趣事就时有发生。!君有晨练的习惯,早起跑步见各处都有“早点”两字,于是暗暗思忖:中国人本来就有早起的习惯,于是处处张贴“早点”的告示,显然是提醒人们早点起床。"君用中文给一位中国女学生写信求爱,信中说:“亲爱的姑妈……”。信被退了回来。并附一言要"君更正称谓。"君翻遍字典而不得要领。苦思良久:中国人称母亲为“娘”、为“妈”,既…  相似文献   

14.
日前,新华社以《百岁老红军,“一生的长征”》为题,报道了扬州军分区百岁老红军刘应启的感人事迹。文中写道,在人们眼里,百岁老红军刘应启一生都在“长征”。刘应启则说:“我这辈子最自豪的是认真履行了入党誓言。”  相似文献   

15.
我们中国人曾称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叫“洋人”,“洋人”为我们带来了地球仪和望远镜.另外.还有我们今天所熟悉的照相机。最初的照相机外形像个大帽盒子.笨重无比不说.所用的底片还是玻璃的一摔就碎。后来.历经几代人的不断改进.照相机才逐渐变迁到了我们今天所熟悉的这个样子。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说:“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的胜利,不仅是红军战略转移的胜利,更是红军成功宣传我党我军政治主张的胜利。长征途中,我党我军紧密结合实际,深入发动群众,掀起了大众化和群众性的舆论宣传,创造性地运用灵活多样的宣传手段,充分展示了我军舆论宣传的巨大威力。  相似文献   

17.
读清末谴责小说,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些对世界无知的故事。其实,这些故事还不只是文学的形容,19世纪上半叶,就有不少中国人居然认为洋人吃的是牛羊肉磨成的粉,食之不化,如果没有中国的茶叶、大黄,他们就会“大便不通而死”,只要中国禁运茶叶、大黄,英国人一定能不战而降。杨芳是清朝能征善战的将领,可他看到洋人炮火的威力后,却认为这是邪教妖术,《夷氛闻记》里记载了他的“连珠妙语”:“夷炮恒中我,而我不能中夷。我居实地,而夷在风波摇荡中。主客异形,安能操券若此,必有邪教善术者伏其内。”于是,他传令遍收马桶、溺器,装满女人的粪便、秽物,布满海面,以为如此便可破洋人炮火之妖术,结果成了千古笑柄。这样的误读,在当时很普遍。“奇技淫巧”正是那个时代一些士大夫对近代科学技术的称呼。  相似文献   

18.
1930年秋,上海滩出了件轰动性的新闻:天蟾舞台(老天蟾舞台)老板、江湖人称青帮“江北大亨”的顾竹轩诉公共租界工部局强迁天蟾舞台一案,几经周折,最终经英国大理院(最高法院)判决,以公共租界工部局向顾竹轩赔付10万银元而告胜诉。这是上海晶埠以来,租界华人打胜洋人的第一件讼案。消息不胫而走,令饱受洋人欺悔的上海各界人士快慰平生。  相似文献   

19.
1935年11月,中央红军进行了直罗镇战役。毛泽东说:这次战役“给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的任务,举行了一个奠基礼。”(1)关于此次战役,仍有一个基本问题需要澄清,这就是敌师长牛元峰的结局问题。60年代,我国上演了《长征组歌》。《长征组歌》第八段“祝捷”里,有这样的唱词;“活捉了敌酋牛师长,军民凯歌高入云”(2)直罗镇战役中活捉牛元峰的说法,在70年代很少有人提出疑议。比如1975年第11期的解放军文艺刊登徐海东的回忆文章《奠基礼》,文中对牛元峰在这次战役中的结局作了这样的描述:战士们“一气追了二十五里,追…  相似文献   

20.
微博微公益,迅捷的网络平台为全民慈善、草根慈善提供了快捷、高效的慈善管道。它也许只是个别的、零散的些许小爱心,但却在网友们的推动下。聚沙成塔凝结成巨大的正能量,温暖着整个社会。“给孩子加个菜”“免费午餐”“大爱清尘”“给孩子添件衣”“请农民工吃顿饭”“一个鸡蛋的暴走”“长征路上的爱心图书馆”。微博公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感人的奇迹。应该说,郭美美之后,最风生水起的慈善活动就是微公益。但自发自觉的微公益要想一路走好,立法规范恐怕是题中应有之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