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美刊《政体》(Polity)2000年第3期刊登了爱荷华大学政治学系教授阿方索·J.达米科(Alfonso J.Damico)、佛罗里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M.玛格丽特·康韦(M.Margaret Conway)与爱荷华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桑德拉·褒曼·达米科(Sandra Bowman Damico)合写的文章《政治信任与不信任的模式:民主政治中公民生活的三个片段》。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罗伯特·坎佩恩(Robert Campain)针对彼得·贝哈兹《齐格蒙特·鲍曼:现代性的辩证法》一书撰写的书评,书评认为该书是少见的对鲍曼作品进行深入评价和理解的专著,对于理解鲍曼的社会学理论具有导读的意义。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3.
2003年3月16日的《纽约时报》发表了美国企业研究所俄罗斯研究室主任、社会学家利昂·阿伦题为《赫鲁晓夫:第一个搞非斯大林化的人》的书评,对美国阿默斯特学院政治学教授威廉·陶布曼最近出版的《赫鲁晓夫:其人及其时代》一书(Khrushchev:The Man andHis Era,New York W.W.Norton & Company,2003)作了评述。阿伦(曾撰写叶利钦传记)从肯定的角度认为,赫鲁晓夫实际上是使苏联党和国家瓦解的第一人。书评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4.
美国《政治事务》杂志2003年第7期刊登了斯科特·马歇尔对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引起广泛关注的质疑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新著《全球化及其不满者》(Globalization andIts Discontents,Verso 2002)的书评。书评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5.
印度《前线》周刊第21卷第5期(2004年3月12日)发表了贾亚蒂·戈希对罗伯特·波林(Robert Pollin)新著《衰落的迹象:美国经济衰退和弥漫全球的经济萎缩》(伦敦维索出版社,2003年8月版)的书评。书评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6.
亨利·列菲弗尔《现代世界的日常生活》一书英文版出版之际,特雷弗·霍根(TrevorHogan)在澳大利亚《论题十一》杂志第71期(2002年11月)发表了书评,介绍了本书与列菲弗尔3卷本的《日常生活批判》的关系以及列菲弗尔思想在今天被接受的情况。本文标题为编写者所加,书评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治理与公务员制度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迪·豪威尔所编的《中国的治理》(Gov- ernance in China,edited by Jude Howell,Lan- ham, Md.: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2004)一书对中国治理中的各种问题提供了一个系统性的分析。我们从中选取了香港大学政治学系美籍教授约翰·P.伯恩斯题为《治理与公务员改革》的文章,该文根据善治的五个要素分析了中国公务员制度改革中所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现将文章的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南希·弗雷泽(Nancy Fraser)是美国社会研究新学院哲学与政治学系教授,著名政治哲学家,批判理论的主要代表,美国新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主要代表作有《正义的中断——对"后社会主义"状况的批判性反思》、《再分配,还是承认?——政治哲学对话》、《正义的尺度——全球化世界中政治空间的再认识》等。弗雷泽是最先提倡关注美国福利国家彻底性别化  相似文献   

9.
雷蒙·威廉斯是英国文化唯物主义的代表理论家之一。伊格尔顿说,正是威廉斯的《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标志着“文化唯物主义”理论的形成。W·约翰·摩根在丹麦《社会学学报》2005年第6期上发表书评,介绍了澳大利亚学者保罗·琼斯(Paul Jones)的著作《雷蒙·威廉斯的文化社会学:一种批判性的重建》(RaymondWilliams s SociologyofCulture:ACritical Reconstruction,London:Palgrave/Mac-millan,2004)。其主要内容如下。从人类学、社会学和历史学上来看,“文化”概念是人类社会研究的核心。埃德温·泰勒爵士(Edwin Tylor)对“文化”的解释…  相似文献   

10.
本文编译自美国《海军作战学院评论》2004年春季号,作者米兰·L·豪勒系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历史系资深教授、英国剑桥大学和布拉格查理大学历史学博士,曾任教于捷、英、德、美等国大学,并一直担任美国伍德罗·威尔逊国际中心东欧研究中心主任,英文著作包括《亚洲对于我们意味着什么?》(1990)、《俄国亚洲心脏地带的今昔》(1992)以及《轴心战略中的印度:二战时期的德国、日本和印度民族主义者》(1981)。  相似文献   

11.
本文发表于美刊《哲学杂志》1983年第7期(总第80卷)。艾伦·布坎南(Allen E.Buchanan),现为美国杜克大学特聘哲学教授,著有《人权、合法性与暴力的使用》(2009)、《正义、合法性与自决--国际法的道德基础》(2003)、《伦理学、效率与市场》(1985)、《马克思与正义--对自由主义的激进批判》(1982)等深具影响的学术著作,是一位在政治哲学、伦理学、国际法、市场理论和马克思哲学等领域都富有建树的哲学家。他在这篇书评中继续阐述了他在《马克思与正义》一书中所阐释的思想,透过这篇书评,我们能够看到布坎南对伍德在捍卫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立场、阐释马克思对法权概念的批判以及阐释马克思的辩证法方面的赞赏,但布坎南又不满意于伍德  相似文献   

12.
法国著名哲学家雅克·德里达逝世后, 世界各大媒体都发表文章进行报道和评论, 一些媒体的批评性文章激起了很大的争议, 尤其是《纽约时报》发表的乔纳森·坎德尔的诋毁性讣文。王晓群教授的文章对这些论争进行了述评, 认为这些争论不仅仅是针对德里达个人的, 也是不同学术派别之间的争论的继续。《论雅克·德里达》是朱迪思·巴特勒在《伦敦书评》上发表的纪念性文章, 文章高度赞扬了德里达的成就。  相似文献   

13.
民主的伦理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尚塔尔·墨菲(ChantalMouffe)是英国政治哲学家,后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她曾经师从阿尔都塞,现在是威斯敏斯特大学民主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她编辑并参与撰写了《葛兰西和马克思主义理论》(1979)、《卡尔·施密特的挑战》(1999),主要著作有《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1984)、《政治的回归》(1993)、《民主的悖论》(2000)。发表过多篇关于当代政治思想、新社会运动和女权主义的理论文章。本文选自《民主的悖论》,该书的中文版将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在本文中,墨菲明确把自己的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自由主义、民主主义和后现代理论进行了区分,强调了民主的对抗维度。在她看来,政治的对抗性和暴力方面是不可取消的,政治伦理化是不可能最终实现的,政治决定和伦理责任之间的矛盾无法得到最终的解决。  相似文献   

14.
荷兰出版的《中国信息》杂志2004年第18卷上刊登了英国苏塞克斯大学政治学教授罗伯特·贝尼维克、香港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系副教授艾琳·唐以及伦敦经济学院教授祖德·豪厄尔三人合写的一篇题为《自治与社区》的文章,该文对中国农村村民委员会(以下简称村委会)与城市居民委员会(以下简称居委会)进行了比较研究,并提出有关中国农村和城市治理的理论问题。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2013年,保加利亚"东方—西方"出版社出版了由哲学家贝纳德·穆缇扬(已故)、索非亚大学政治学和社会学教授佩特尔-埃米尔·米特夫、索非亚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鲍里斯·波皮万诺夫三人选编的《卡尔·马克思:人与未来》一书,引起了强烈反响。保加利亚社会党的理论杂志《新时代》2016年6—7月号刊登了题为《马克思"救命"!》的长篇访谈文章,米特夫和波皮万诺夫就《卡尔·马克思:人与  相似文献   

16.
彼得·贝哈兹在澳大利亚《论题十一》杂志第 75期 ( 2 0 0 3年 1 1月号 )对三部关于 2 0世纪著名人物的传记作品发表书评 ,题目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衰败》。三部传记分别是伊恩·撒切尔的《托洛茨基》 (IanThatcher,Trotsky ,Routledge,2 0 0 3 )、凯特·克里汉的《葛兰西、文化与人类学》 (KateCrehan ,Gramsci,CultureandAnthropology,Pluto,2 0 0 2 )和沃 伦·蒙塔格的《阿尔都塞》(WarrenMontag,LouisAlthusser,PalgraveMacmillan,2 0 0 3 )。文章主要内容如下。我们习惯把西方马克思主义分成南方和北方两个派别 :比如葛兰西被…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生态学与资本主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篇访谈文章最早发表在网站http:aurora.icaap.org的2004年8月在线“采访著名思想家和作家”的栏目中,后该文被稍作修改后正式发表在2004年11月的《每月评论》(MonthlyReview)上。采访人丹尼斯·瑟龙是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社会学系兼职教师、该校“新自由主义的全球主义及其挑战者”研究项目的研究人员;被采访人约翰·贝拉米·福斯特则是美国俄勒冈州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著有《马克思的生态学》、《脆弱的星球》和《生态学与资本主义的对立》等著作,被誉为当代生态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相似文献   

18.
2004年普卢托出版社(Pluto Press)出版了伊恩·布鲁斯(Iain Bruce)等人所著的《阿雷格里港替代:直接民主在实践中》(ThePorto Alegre Alternative:Direct Democracy in Ac-tion)一书。英刊《国际观点》杂志2005年2月号刊登了亚历克斯·考珀关于该书的题为《巴西的直接民主》的书评,肯定了巴西阿雷格里港“参与式预算”的积极意义,认为它有利于制约腐败、培养人民的民主意识并最终有利于社会主义。书评主要内容如下。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晚期,在大约15年左右的时间里,巴西南部城市阿雷格里港进行了一项激进的试验:成千上万的市民参与预算…  相似文献   

19.
《纽约书评》2002年11月7日发表亚历山大·斯蒂尔(Alexander Stille)的文章《来得太早的启示录》,从意大利极左政治的角度评述了米歇尔·哈特和安东尼奥·耐格里的《帝国》一书,为我们解读《帝国》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关于《帝国》的介绍,可以参见本刊2002年第3期《全球治理还是单极霸权?》和2002年第7期《超国家的“帝国”秩序还是帝国主义的新阶段?——评<帝国>一书》。  相似文献   

20.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的《想象的共同体》(Benedict Anderson,Imagined Communities: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London:Verso,1983)与已故英国社会人类学家盖尔纳所写的《民族与民族主义》是目前学界公认的有关民族主义研究的经典之作,2003年这本书终于有了中文译本(《想象的共同体》,吴叡人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年版),为我们对民族主义的研究提供了便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