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肖曼  鲁彦君 《法制与经济》2010,(10):111-111,115
鉴于现代金融体系的脆弱性,金融管理当局必须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和方法,防范和减少金融体系风险的产生与积累,通过监管增强金融机构的稳定性,并使其在各种外部冲击下保持稳定。对金融监管基础、金融监管环境、金融监管体系、手段等方面进行深层次的改革是建立权威监管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张苏弢 《法制与社会》2012,(11):190-191
文章从金融监管的概念和意义出发,对机构监管和功能监管进行了比较,并结合当下我国金融监管的现状与问题阐释了我国金融监管模式改良的必要性,提出我国的金融监管应当审慎、适度,应当实现由机构监管向功能监管的稳步过渡。  相似文献   

3.
陈斌彬 《现代法学》2020,(1):103-115
近年来,我国各类地方性影子银行的涌现及其引发的诸多地方金融风险事件,使完全依赖中央政府一己之力的垂直监管模式弊端凸现,地方金融监管的补充作用越发明显。长期以来,我国较关注金融监管权在中央部门间的横向配置,对其在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纵向配置几无触及,导致地方金融监管权的实现只能端赖中央金融监管机构“一事一议”的规章、规范性文件乃至政策的授权方式,缺乏应有的正当性。地方金融办也因此“名不正、言不顺”,普遍存在职能错位、监管权被随意干预和监管资源配备不足等困境。是故,国家应尽早通过更高位阶的立法对“央地”金融监管权的配置加以优化,包括明晰“央地”金融监管边界,一揽子授予地方完整的金融监管权,设置相应的外部监督问责制度,并建立起以国家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为主导的纵向金融监管协调机制,使两者形成监管合力,依法共治。  相似文献   

4.
金融监管法的原则,是指对金融监管法的价值目标的根本体现,对金融监管法律关系的各个方面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而我国法学界尚未对金融监管法的原则形成统一的认识,深入的探讨亦不多。本文从金融监管法的价值目标以及确认金融监管法原则的方法论入手,讨论金融监管的原则,即依法监管原则、适度监管原则、公开、公正监管原则、高效监管原则、统一系统监管原则、激励相容监管原则和国际合作原则。  相似文献   

5.
金融业事实上已经属于混业经营模式,而我国金融监管依然是专业化分工监管体制,存在与金融实践不一致、监管过度与监管空白并存、缺乏掌控金融全局的权威监管,不能很好地预防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等弊病。应该借鉴最适合我国金融监管实际的国际经验,改革金融监管制度,其核心在于建立统一的金融监管体制。  相似文献   

6.
杨雪 《法制与社会》2012,(2):184-185
金融行政监管在我国金融监管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随着我国金融业全球化进程的逐步深入,对我国现行金融行政监管体制进行相应的变革已势在必行.考量金融行政监管的功能目标以及其对金融业乃至国民经济待续发展的价值蕴涵,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应从完善立法、调整模式、转变理念、丰富方式、健全制度和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为各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也蕴藏着巨大的风险.全球化下的金融市场具备了市场国际化、交易手段信息化、机构大型化等特征,这给金融监管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果不其然,如今金融危机的蔓延让现行金融监管体制的弊端更显著的暴露出来.本文指出通过分析美日英三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出,金融监管已经朝着统一化,混业监管、内外监管结合、合规性与风险监管配合的新模式发展.而我国在面临危机时,更应当以此为契机,完善法律体系,改进监管方式,保障中小投资者利益.  相似文献   

8.
对美国金融监管困局的反思表明,多年来"做大"金融市场份额即等同于提升市场竞争力的迷思,使美国陷入了监管失效的困境。同时,美国现行联邦和州多重监管的体制,导致监管成本高企、效率低下、监管重叠与监管真空并存、"监管竞次"和"监管套利"等重重积弊。此外,过于陈旧落后而不适应虚拟经济形态的的金融法规、以及金融监管部门屡被特殊利益集团俘获,更直接导致了监管灾难。鉴此,我国必须走出金融法"唯美(美国)主义"之陷阱,信守金融监管保护投资者之基础价值,彻底反思并重构不适应虚拟经济形态的金融法规,并运用"分期治理"之政治智慧推动金融监管框架之完善,将金融监管规则真正还原为市场和技术规则,而不是人际和政治之术。  相似文献   

9.
金融衍生品市场统一监管法律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了既有金融监管模式对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的局限性后,提出了统一监管模式,对其结构、体系、实施基础和比较优势进行了具体探讨。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构建我国统一监管法律制度的设想,认为我国应先成立监管协调委员会,并将其作为单一制监管组织机构的过渡形式,渐进式地发展统一监管制度,这是一种成本较低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0.
刘迎霜 《当代法学》2014,(3):120-128
金融危机后发达经济体的金融监管改革使得中央银行在金融监管格局中由"去央行化"跨越成为"金融监管超级警察"。其理论基础就在于中央银行职能与宏观审慎监管目标和工具的高度契合性。我国于2003年从立法上剥离了中国人民银行的金融监管职能,但是,在危机后金融宏观审慎监管框架构建中,中国人民银行应该处于主导地位,赋予宏观审慎监管职权。应将我国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监管职能从法律上予以明确,予以法制化,也即:在法律上明确中央银行在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中的地位和目标;从法律上明确中央银行在宏观审慎监管体系中的具体职权;从法律上确立微观审慎监管和宏观审慎监管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1.
刘轶 《法学论坛》2006,21(3):131-137
在欧盟金融服务法中,母国控制原则是指跨境金融服务应主要遵循母国的监管规则,相应的监管责任也主要由母国监管当局承担。母国控制原则不能适用于未经金融服务指令协调的领域。相互承认原则是母国控制原则的前提和基础,母国控制原则又是实施相互承认原则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这一原则的形成与欧盟金融服务市场一体化方法的转变有着密切联系,其发展也是这种新的一体化模式广泛推行的必然结果。立法和司法实践表明,母国控制原则的适用范围尚不明确,其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为了消除跨境金融服务的法律壁垒,推动金融服务市场的一体化进程,欧盟金融服务立法应向协调行为规则、进一步明确划分监管责任并扩大母国控制范围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全球数字货币正沿着两个方向飞速发展,技术驱动下私人数字货币的自发秩序仍在不断生长,而国家规制下法定数字货币的公权扩张也日趋明显.纵观数字货币规制的全球格局,虽然各国在数字货币ICO和交易所监管思路及其最新发展各不相同,但都是在促进金融创新与防范风险之间寻求最优平衡.因地制宜,我国亦不应采取单一的监管或控制思维,而应更多...  相似文献   

13.
The EU telecom regulation relies on a market-by-market sunset approach. In order to facilitate the market review of national regulatory authorities,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has offered two successive sets of recommended markets susceptible to ex ante regulation. The inclusion or exclusion of a recommended telecom market is analyzed on its competition conditions across the EU. Beginning in 2014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published the draft third Market Recommendation. This article aims to give a critical evaluation of those recommended markets by surveying the competition situations on every telecom market in the EU Member States. It observes that while the drafted Third Recommendation makes a reasonable assessment for most telecom markets, it may not have appropriately addressed markets such as retail fixed access, wholesale call origination, wholesale fixed and mobile call termination, wholesale high-quality access, and wholesale broadcasting transmission.  相似文献   

14.
王剑 《华中电力》2021,(2):124-138
融资租赁物作为融资租赁“融物”与“融资”双重功能实现的核心纽带,其范畴之明确界定和规制规则建构系行业发展的理论基础与制度保障。然而,既有规范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这一制度缺漏叠加适格融资租赁物匮乏之因素,成为对融资租赁物扩大解释之原生动力,并渐与行业本质背离。因此,应基于金融监管考量并依其制度本源,涤除无形财产及国有公物融资租赁、将来物售后回租之可能性,合理扩大融资租赁物范畴,对融资租赁物规则进行体系定位,并采用概括加列举之方式对融资租赁物进行清晰厘定。  相似文献   

15.
吴云  朱玮 《财经法学》2021,(2):79-97
虚拟货币诞生已逾十年,其并未对现有法定货币体系造成冲击,因此,主要国家货币当局并未对个人持有并使用虚拟货币进行禁止。同时,由于虚拟货币是否适合普通投资者并没有定论,主要国家证券监管当局也并未正面注册或审批任何一种面向公众投资者发行的虚拟货币或与其挂钩的金融产品。但是,投机、欺诈和严重的洗钱问题促使各国当局不得不以实质性...  相似文献   

16.
翟浩  雷晓冰 《河北法学》2012,(1):153-154,155,156,157,158,159,160,161
2008年金融危机暴露出全球场外衍生品市场监管制度的缺陷;金融危机后,全球各个国家和经济体都加强了场外衍生品市场监管制度改革。英国是全球最大的场外衍生品交易中心,英国场外衍生品市场监管制度改革措施一定程度上代表或影响着全球场外衍生品市场监管制度改革的趋势。通过分析金融危机前英国场外衍生品市场监管制度的缺陷以及金融危机后英国场外衍生品市场监管制度改革的主要措施,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场外衍生品市场立法和监管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婚姻家庭关系的伦理性是道德调整和法律调整的客观基础。社会道德和法律共同规范着婚姻家庭关系。道德调整和法律调整的手段和领域不同。道德调整和法律调整在婚姻家庭关系中某些领域界限明确,可分别调整;但在另一些领域难以明确界定自己的调整范围,道德和法律可从不同层次加以规范。对婚外恋行为,道德和法律可分层调整,以实现道德调整和法律调整的效力。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金融监管的有效性,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采用统一监管的模式,或者通过建立职责覆盖全部金融领域的统一监管机构,或者将两个主要的监管机构合并。统一监管模式在提高监管有效性、对金融集团实施监管、降低监管成本方面具有制度优势,但在监管权力和机构整合问题上存在困难,这需要结合一国的实际情况制定监管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19.
对影子银行加强监管的国际金融法制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袁达松 《法学研究》2012,(2):194-208
2008年金融危机的产生与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的影子银行的崩溃密不可分。在后危机时代,国际社会金融监管改革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即是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美欧等发达金融体已纷纷采取多种改革办法加强对其监管。以金融稳定理事会为代表的国际组织亦对影子银行监管进行研究,并形成了相关建议。影子银行对金融体系带来的主要威胁是系统性风险和监管套利,改革现有金融监管法制的重点也在于此。我国应当积极参与此方面的国际金融法制改革,并适时加强国内的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20.
金融调控法与金融监管法关系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法理学有关法律部门调整对象单一性的理论,金融法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而是由金融调控法、金融监管法以及金融交易法等三部分组成。但长期以来,经济法学研究忽略了这一点,尤其是在宏观调控法的研究上,即表现为随意把与金融调控法性质迥异的金融监管法或金融交易法划入宏观调控法体系。当然,如果说金融交易法与金融调控法的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话,金融监管法与金融调控法之间则确实存在着让人容易混淆的地方;为此,我们必须从调整对象、法律行为以及法律渊源三方面入手,对金融监管法与金融调控法的差异作出区分与比较,以求对金融法与宏观调控法的理论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