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论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法律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尤为突出,其现状已不容乐观。从法律角度分析,造成我国当前农村环境污染现状的原因既包括立法层面,也包括执法和司法层面。立法层面表现为,农村环境立法的不完善导致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无法可依;执法层面表现为,农村环境执法的不力客观上放纵了环境污染行为,导致农村环境污染的进一步加剧;司法层面表现为,环境案件的久拖不决以及不公正的处理结果使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失去强有力的司法保障。因此,加强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必须完善我国农村环境立法,强化农村环境执法以及加强对农村环境的司法保障。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法律应符合客观立法规律和法的自身价值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法律内涵是一个系统体系,对于法制建设的要求主要体现在立法、执法、司法三个大的方面。本文指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从立法规律和法律价值两个角度兼顾立法、执法、司法三大方面才能真正把握和谐社会法律内涵的精髓。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解读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国际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司法实践,指出我国在未成年人立法层面、"惩罚为主,教育为辅"执法理念及司法实践中存在的欠缺,提出健全立法,提升规范化、法制化水平;深化贯彻执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强化机构配合机制,形成体系之构想.  相似文献   

4.
岑忠平 《法制与经济》2010,(4):86-86,88
本文在解读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国际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司法实践,指出我国在未成年人立法层面、“惩罚为主,教育为辅”执法理念及司法实践中存在的欠缺,提出健全立法,提升规范化、法制化水平;深化贯彻执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强化机构配合机制。形成体系之构想。  相似文献   

5.
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因为法治社会与和谐社会有共同的价值,即正视矛盾、化解矛盾;和谐社会的六大特征每一项都离不开法治,没有法治就没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充分发挥立法、执法、司法、法治监督、法治文化的职能作用。构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备什么样的法律内涵?本文作者从法律"真"和"善"的角度对和谐社会主义的法律内涵进行了解析,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法律内涵是一个系统体系,对于法制建设的要求主要体现在立法、执法、司法三个大的方向。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从"真"和"善"两个角度兼顾立法、执法、司法三大方面才能真正把握和谐社会法律内涵的精髓。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业环境保护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志斌 《科技与法律》2007,(3):75-80,47
加强农业环境法治建设不仅是农村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在农业环境保护的立法、执法和司法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突出表现为立法滞后、缺乏可操作性,执法机制不健全、不符合农村实际,司法专业性不够、不能体现“三农”特色。基于此,笔者以法治为基点,兼从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视角,论证了新时期我国农业环境保护的立法、执法和司法的创新思路,以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求社会公平,而良好的教育制度是促进社会公平的"伟大武器"。高等教育公平在促进社会公平与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必须从原则和政策上研究以实现高等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9.
试论我国反行政性垄断的法律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反行政性垄断立法虽然取得了一些经验,但仍旧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和缺陷;我国应该从立法、执法、司法三个层面对行政性垄断行为进行规制,从而消除行政性垄断。  相似文献   

10.
本文立足于法律与道德关系理论的基础之上,从法治与道德建设的相互作用入手,深入研究了法治推进道德建设的基本途径。文中指出法治推进道德建设的基本途径主要在于法律运行的四个基本环节,即立法、执法、守法与司法。假设国家(政府)能够做到立法的公平、执法的正义、守法的道德使命与司法的道德保障,就能够实现法治对道德建设的推进。  相似文献   

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公平正义"位列第二成为"和谐社会"的必备要素之一。高等教育公平则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我国自改革开放以后,高等教育的发展步伐日益加快,成绩斐然。但高等教育的不公平仍然存在,我们必须正视高等教育中存在的公平问题。教育公平,不仅是坚持科学发展观、落实以人为本治国理念的需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  相似文献   

12.
公平作为法律的一个重要价值,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实现需要调动起和借助于法制系统的全部因素。法律公平从法制运转的诸环节和运行机制看,主要表现为立法公平、司法公平和执法公平,并附之于强有力的法律监督机制的有效监督。在诸环节中,立法公平是一个首要的前提条件。任何性质的公平首先取决于一定  相似文献   

13.
欧美学者论及反垄断法的价值有自由、公平、民主、效率、应付通货膨胀、保障国家安全、提供社会保障等学说,但为大家所公认的基本价值目标只有自由、公平与民主。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两大目标所决定,我国反垄断立法应以保障经济自由、促进社会公平为基本价值追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草案)》将提高经济效率作为其首要价值,这是把美国反垄断法的目标嫁接于我国的反垄断制度之上,实属张冠李戴。如此规定不仅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相悖,而且在执法与司法实践中难以操作。  相似文献   

14.
比例原则不仅在价值层面体现了法律的精神,而且在方法论层面体现了制度的理性。在税收保全中,折射了比例原则作为制度建构的指导思想,有助于理顺立法、执法、司法三者之间的关系,实现权力之间的合作与制衡;同时也为权力与权利之间的相互制约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将刑事政策纳入法治化轨道是保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稳定有序的基础.本文在对刑事政策法治化的必要性以及合理性探究的基础上,从立法、司法和执法三个方面探索了我国和谐社会视野中刑事政策法治化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6.
"长臂管辖权"是域外管辖权的美国表达,一般包括立法管辖权、司法管辖权和执法管辖权,这三者的行使基础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长臂管辖权"同时面向国际社会和国内社会,常常涉及国家之间的主权平等关系、法院与私人当事人之间的诉讼关系和私人之间的平等关系。美国法院先后从权力论、联系论或者方便、公平和正义论中寻找其法理基础。在实践中,起源于解决州际问题的"长臂管辖权"同时在民商事和刑事领域不断向域外立法管辖权与执法管辖权扩张,其适用深受美国政治和外交政策的影响,经常违反美国承担的国际义务、侵犯其他国家的主权,毫不顾及国际礼让和国际法上的"合理性"要求。随着中美关系的变化,加上"长臂管辖权"基础本身的模糊性,美国对涉中国事项滥用"长臂管辖权"的倾向愈发明显。我国应根据国际法规则,从借鉴与应对两个视角以及立法、司法、执法三个层面构建我国法的域外适用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7.
我国教育公益诉讼制度的建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益诉讼制度是保障公共利益和实现法律权利的重要司法制度,也是我国司法制度改革的一项新任务。分析教育司法实践中存在的困境,借鉴国外教育公益诉讼制度,探讨我国教育公益诉讼的概念、主体资格以及适用范围和情形,可发现从立法层面建立健全教育公益诉讼制度十分重要,将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和正义。  相似文献   

18.
王秀娟 《法制与社会》2010,(30):259-260
社会和谐的前提是法律的和谐,法律和谐的关键是立法、司法和执法的和谐,当前群体性事件是阻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因素。本文就如何在处理群体性事件时适用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做探讨,从而提高司法操作中处理刑事案件的效率。  相似文献   

19.
税法公平原则与税收公平原则是有着相互联系又有很大区别的两个概念。税法公平原则是指导税收立法、执法和司法的基本精神和指导,而税收公平原则主要是指纳税人之间的税负公平。税法公平原则虽然作为税法的基本原则之一,但学者们基本上是照搬西方的税收公平原则,从而严重弱化了该原则对税收理论及实践的指导意义。因此有必要阐述税法公平原则的含义,完善我国的税法公平原则。  相似文献   

20.
中国国际私法立法问题论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国国际私法立法问题涉及相互关联的四个向度.在立法理念层面,我国围际私法立法应采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方略.在立法技术层面.应当注意国际私法立法的逻辑周延性和体系的系统性.在立法形式层面,宜采用管辖权、法律选择和司法协助三大内容的综合性法典形式.在立法内容层面.则须响应当代涉外民事交往的复杂化、专业化、网络化和契约化等发展趋势,从而在内容构造和设定上反映出本时代的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