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乔瑜 《当代世界》2023,(12):61-66
作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伴随时代发展应运而生,反映时代问题、回应时代呼声、引领时代潮流,为新时代新征程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创新和实践深化提供重要遵循,也为破解全球生态环境治理难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指明方向和路径,具有重要时代价值和世界意义。推动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需要坚持和落实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政绩观、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观、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相似文献   

2.
持续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国际传播、深度扩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的国际影响,是全面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全球生态共同体的内在要义,也是新时代生态文明战略的重要使命。在全球环境治理理念的规范性话语塑造进程中,中国不仅要着重突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话语优势,而且要不断优化其国际传播机制、创新其国际传播路径,聚焦全球气候治理、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和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等全球生态文明国际交流实践,不断提升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传播效果和全球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唐凯 《法制博览》2022,(12):148-150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一直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不仅被纳入"五位一体",司法上也颁布了许多相关的法律法规.我们要想建设良好的县域生态文明环境,需要做出多方面的努力,规则法律的建立与执行可以约束人的行为,生态环境治理也可以用规章制度与法律法规去约束.法律法规建立看似容易,但要真正落实、立法立规、...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思想是随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而逐步发展成熟的。这一思想具有很强的时代契合性、价值导向性和实践推动性。当代中国面临的生态问题和人民群众日益觉醒并不断增强的生态意识,推动着习近平对生态问题的持续思考与实践。制度建设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与重点,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向性。习近平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思想在实践层面,通过生态文化重塑、生态责任分配与生态制度建设三重维度,标注了化解当前生态治理难题、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三大基本着力点。  相似文献   

5.
高层     
《南风窗》2013,(12):17-17
习近平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5月24日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最重要的是要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而且应该终身追究。  相似文献   

6.
王婕 《当代世界》2018,(1):54-57
正2017年12月3日下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意义"为主题的万寿论坛在北京成功召开。来自11个发展中国家的政党领袖和国内专家学者从发展、治理、党建、生态文明和国际关系角度阐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意义。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郭业洲在致辞中指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事业也迈上了新台阶,开创了新局面。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为中国共产党深入探索共产党执政规律提供了全新机遇与宽广平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守正与创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指引着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领导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为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科学全面地谋篇布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不可或缺的绿色维度实现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深化认知,从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执政理念和执政策略等维度为世界其他国家执政党特别是各国共产党领导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崭新视野与丰富经验。  相似文献   

8.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以"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主题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在昆明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领导人峰会并发表重要主旨讲话,深刻阐释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理念与实践,就推动人类高质量发展提出重大倡议,郑重宣布中国将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务实举措,强调各方应秉持生态文明理念,保护生物多样性,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引发国际社会强烈反响、广泛共鸣、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9.
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政治立场和鲜明特征.按照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原则,应在理论、历史、实践三个逻辑向度相统一中深刻把握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精髓要义.从理论逻辑来看,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体现了对历史唯物主义群众史观的深入洞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对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丰富发展;从历史逻辑来看,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是对170余年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关于"人"的解放价值旨归的进一步传承,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来"以人民为初心"奋斗目标的新赋能,更是对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为人民谋幸福"治国理政价值追求的新诠释;从实践逻辑来看,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在深化概念认知理解基础上,在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进一步明晰以人民为中心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0.
2021年10月11日至15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一阶段会议在云南昆明成功举办,习近平总书记以视频方式出席大会领导人峰会并发表题为《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重要主旨讲话,深刻阐释保护生物多样性、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重大意义,明确提出开启人类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的四点倡议,郑重宣布中国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务实举措,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指明了方向.这一主旨讲话极大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本次大会通过《昆明宣言》,汇聚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的合力,提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信心,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第二阶段会议达成"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奠定坚实基础.作为COP15承办地,云南省努力将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发出的"春城之邀"转化为做好工作的强大动力,向世界积极展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用实际行动向全球宣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时代价值和世界意义,推动国际社会携手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人化自然观作为真切反映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本质的思想,是指导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理论。它的思想内涵丰富深刻,具体包括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有机统一、人类主体性与自然先在性相协调、人化自然以劳动实践为中介、资本主义社会自然异化、共产主义社会两大"和解"等观点。在现代化进程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世界潮流中,马克思人化自然观仍然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对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解决现实生态问题都具有启示意义,同时也为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解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人类的生存发展与生态环境息息相关,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标志着人类社会发展哲学的进步。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将"生态文明"写进党的行动纲领,2012年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如何理解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生态思想具有怎样的当代价值?当前中国面临的生态问题有哪些特点?如何正确看待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的辩证关系?应确立怎样的生态绩效观?为了加深对这些问题的理解,本刊特约请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欧阳志远教授就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着"建设什么样的国家、怎么建设"提出了很多新的论断和观点,这一系列新观点构成了习近平国家治理思想的基本逻辑。关于国家治理的思想是习近平重要讲话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中国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强大思想武器,因为这一思想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家治理经验的系统总结,而且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  相似文献   

14.
从"党要管党"到"从严治党"再到"全面从严治党",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演进逻辑。与"管党"相比,"治党"内涵更加丰富,涉及思想、理论、制度等多方面内容,构筑全面从严治党战略体系是广义上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组成部分。在注重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规划、思想方法、组织体系、制度设计、体制安排、政策创制、方法程序等内容的同时,更要把握好价值性治理与技术性治理、制度化治理与伦理性治理、结构性治理与问题式治理、常态化治理与运动式治理、参与式治理与科层式治理、创新式治理与经验式治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主要内容。与此对应,其逻辑结构是由一条"主线"、一个"奋斗目标"、一个"核心"和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构成的。我们可以从探索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提出并推进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以及贯彻以人为本的民生理念和加强民生建设这三个层面,来把握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要深刻领会和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及其包含的具有长远意义的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近代以来,国家建设四个阶段的历史变迁揭示了国家建设的生态维度由隐至显的发展过程,凸显出公共环境治理中国家生态责任和生态治理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增强国家生态治理能力建设,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更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关键。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面临着复杂的环境问题和生态风险,对公共环境治理中的国家提出了提升生态服务能力、促进生态现代化和民主化、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等多维生态责任要求,也为从"以人为本"、"预警原则"、"有序推进"等价值原则推动国家生态治理的指导思想、治理范式、行动实践的转型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面对国内外的新情况,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政治理念,并通过有力的政治举措展现于国人面前。基于此,习近平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针对利益的博弈和思想的多元化,习近平提出了作为最大公约数且能凝聚共识的"中国梦"。面对困难和挑战,习近平同时强调"打铁还需自身硬",强调要"全面从严治党",作为打"铁"主体的中国共产党人自身素质必须过硬。由此,新一届党中央积极采取了多项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政治举措,通过"反腐败"斗争、"为民务实清廉"活动等,使党从精神、能力、作风等方面真正"硬"起来。习近平政治思想可以用"五论"来概括:"梦"论思想——治国理政的符号指南、"治"论思想——治国理政的政治管理、"铁"论思想——治国理政的领导力量及其自身建设、"鞋"论思想——治国理政的制度保障、"导"论思想——治国理政的政治指导。这是一个结构完整、逻辑清晰、内容丰富的政治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8.
<正>戴维·哈维对严峻的生态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他以丰富的地理学经验对生态危机的根源进行了独特的分析,然后以历史—地理唯物主义和过程辩证法为理论框架,对人与自然、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进行了全新的解释,提出一条兼顾社会与生态变迁双重性的生态社会主义规划,以辩证乌托邦形式建立社会—生态体系,化解当代生态危机。探析哈维生态社会主义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陈刚 《当代世界》2024,(2):4-11
<正>青海雄踞世界屋脊,地处地球“第三极”,被誉为山宗水源路之冲,是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等生态要素近乎完备的大美之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海生态保护,赋予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的省情定位,明确青海“生态安全地位、国土安全地位、资源能源安全地位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强调“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坚定不移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努力把青藏高原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青海建设正展现出无比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正从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十九届三中全会这极不平凡的五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奋发进取、求实开拓,完成了一系列实践、理论和政治准备,取得一系列新的改革重大成就,标志着党和国家为新时代初步构建起新型国家治理体系的"四梁八柱",实现了关键的历史性飞跃。新型国家治理体系新在党的全面领导上。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最大的核心竞争力,也是新型国家治理体系最大的政治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