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改革开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治国之本,发展之魂。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的改革开放提出了更高要求,突出了“一带一路”在对外开放中的重要作用,强调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要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2017年11月1日,习近平主席同到访的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正式公布了中俄共同开展“冰上丝绸之路”合作。这是十九大之后提出的首个“一带一路”合作构想,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为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展“冰上丝绸之路”合作,2017年12月5~6日,吉林大学和俄罗斯军事科学院共建的中俄二战抗战及战后国际和平研究中心在长春举办中俄共同打造“冰上丝绸之路”研讨会。吉林大学中俄区域合作研究中心、东北亚研究院和《东北亚论坛》编辑部参与举办。吉林大学、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中国海洋大学、大连海事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吉林省政府有关厅局的领导、中俄企业的负责人,以及以俄军科院海洋部部长—国防部顾问赫梅利诺夫海军上将为团长、俄北极研究院院长米奇科院士、俄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所长尼克马杜林院士(因故行前委托罗津斯基教授代其发言)、俄国际交通研究院专项规划分院院长鲍列伊科、俄青年海洋联盟维尤金主席、俄远东发展部驻滨海边疆区总代表阿夫拉莫夫、俄扎鲁比诺港总经理布林等组成的俄军科院代表团参加了研讨会。中俄中心签署了继续共同开展“冰上丝绸之路”合作研究的备忘录。研讨会突破了以往相关研究重点阐述意义背景、国际影响和设想推演的局限,对中俄“冰上丝绸之路”合作的内涵发展和北极航道建设提出了务实和有创意的新观点、新方案,取得开拓性成果。谨整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几篇发言,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治国之本,发展之魂。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的改革开放提出了更高要求,突出了“一带一路”在对外开放中的重要作用,强调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要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2017年11月1日,习近平主席同到访的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正式公布了中俄共同开展“冰上丝绸之路”合作。这是十九大之后提出的首个“一带一路”合作构想,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为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展“冰上丝绸之路”合作,2017年12月5~6日,吉林大学和俄罗斯军事科学院共建的中俄二战抗战及战后国际和平研究中心在长春举办中俄共同打造“冰上丝绸之路”研讨会。吉林大学中俄区域合作研究中心、东北亚研究院和《东北亚论坛》编辑部参与举办。吉林大学、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中国海洋大学、大连海事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吉林省政府有关厅局的领导、中俄企业的负责人,以及以俄军科院海洋部部长—国防部顾问赫梅利诺夫海军上将为团长、俄北极研究院院长米奇科院士、俄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所长尼克马杜林院士(因故行前委托罗津斯基教授代其发言)、俄国际交通研究院专项规划分院院长鲍列伊科、俄青年海洋联盟维尤金主席、俄远东发展部驻滨海边疆区总代表阿夫拉莫夫、俄扎鲁比诺港总经理布林等组成的俄军科院代表团参加了研讨会。中俄中心签署了继续共同开展“冰上丝绸之路”合作研究的备忘录。研讨会突破了以往相关研究重点阐述意义背景、国际影响和设想推演的局限,对中俄“冰上丝绸之路”合作的内涵发展和北极航道建设提出了务实和有创意的新观点、新方案,取得开拓性成果。谨整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几篇发言,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中俄打造“冰上丝绸之路”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冰上丝绸之路"作为蓝色经济通道已被纳入"一带一路"的总体布局,成为连接欧洲、亚洲及北美洲之间的最短航道,被誉为"国际海运新命脉"。"冰上丝绸之路"目前主要包括北极东北航道和北极开发两个重要支点,将推动北极国家和近北极国家在海上运输、极地开发和北极治理等领域的全方位合作以实现互利共赢,逐步构建一条"冰上经济走廊",并极大地拓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地缘空间,创新"一带一路"合作模式与合作理念。同时,"冰上丝绸之路"也面临地缘政治、传统贸易通道及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制约。中国作为"冰上丝绸之路"的主要倡导者和重要参与者,必须充分挖掘机遇与潜力,正确应对各种挑战。  相似文献   

4.
随着北极自然环境的快速变化,北极资源的开发利用逐渐成为可能。俄罗斯是最大的北极国家,近年来为促进经济发展以及应对西方制裁,积极开发其北极地区并寻求中国的支持。2017年,中俄两国提出共建"冰上丝绸之路",这是把北极开发纳入"一带一路"倡议、深化中俄北极合作的战略性举措。本文利用战略管理中的SWOT分析法,对中国建设"冰上丝绸之路"的内外环境进行分析。分析显示,当前中国建设"冰上丝绸之路"宜采取机遇型战略,借助外部机遇来克服自身劣势,以实现向促进型战略的过渡。  相似文献   

5.
2019年6月6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共同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发展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中提到,要推动中俄北极可持续发展合作,在遵循沿岸国家权益基础上扩大北极航道开发利用以及北极地区基础设施、资源开发、旅游、生态环保等领域合作。为深入开展北极合作研究,2019年10月21日,吉林大学北极研究所等主办、《东北亚论坛》编辑部等协办了"北极合作与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研讨会暨中俄海洋论坛"。本刊选取了其中5位学者的文章,重点阐述中俄北极合作和海洋安全保障、北方海航道的地缘政治基础、国际数字化运输走廊的开发和信息化、投融资体系、东北亚国家战略协调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应对策略,以期为我国参与北极开发、促进中俄北极合作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6.
2019年6月6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共同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发展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中提到,要推动中俄北极可持续发展合作,在遵循沿岸国家权益基础上扩大北极航道开发利用以及北极地区基础设施、资源开发、旅游、生态环保等领域合作。为深入开展北极合作研究,2019年10月21日,吉林大学北极研究所等主办、《东北亚论坛》编辑部等协办了"北极合作与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研讨会暨中俄海洋论坛"。本刊选取了其中5位学者的文章,重点阐述中俄北极合作和海洋安全保障、北方海航道的地缘政治基础、国际数字化运输走廊的开发和信息化、投融资体系、东北亚国家战略协调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应对策略,以期为我国参与北极开发、促进中俄北极合作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7.
参与"冰上丝绸之路"建设对中国具有长期性的战略意义,而俄罗斯主动向中国发出邀请,其深层次原因是希望借助中国力量增强在北极地区的活动能力;面对美欧制裁,希望中国填补欧洲国家在北极开发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希望与中国联手争取掌控未来北极地区机制制定的主动权。对中国来说,参与共建"冰上丝绸之路"自身也存在着积极开发热情与落后软硬件条件、短期经济效益与长期战略利益、地区相对收益与国家绝对收益、中方较高利益诉求与俄方有限合作立场这四个内部矛盾,而化解矛盾的主要方法是中方要确立中俄北极合作定位及有序提升软硬件条件,将邀请日韩参与同增加对俄欧海运出口货物种类相结合,将国内港口力量整合与推进"借港出海"相结合、以及将深化中俄战略互信与扩大同北欧国家合作相结合。  相似文献   

8.
本文旨在研究是何种因素在影响俄罗斯参建“冰上丝绸之路”的战略决策,以及在俄罗斯重构其北极战略的过程中,这些战略内驱力将会形成怎样的优先顺序并产生何种结果。“冰上丝绸之路”建设是以双边经贸合作为基础的,因此本文的重点集中在两个核心议题:北极航运和北极油气资源开发,它们代表了俄北极经济开发的核心要素。俄罗斯参建“冰上丝绸之路”的愿景管理,不仅取决于俄罗斯北极地区经济是否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受制于欧亚地缘政治环境。整体而言,俄罗斯稳定且具有可持续性的北极战略体系,是确保“冰上丝绸之路”顺利推进的前提条件。本文力求探析俄罗斯北极战略的决策逻辑,以研判其与“冰上丝绸之路”倡议的契合度与对接路径。  相似文献   

9.
"冰上丝绸之路"不仅是亚欧、亚美的洲际全方位、多领域合作框架,更是北极暖化背景下催生的重大战略构想,其鲜明的地缘空间特征,必然依托于战略支点的鼎持。"冰上丝绸之路"战略的实施,既是洲际经济互补的必然要求,更是大国战略资源投放的重新布局。格陵兰作为大西洋与北冰洋的战略要冲,是唯一连接亚欧、欧美环北冰洋航道的枢纽地区,同时具有极强的经济发展潜力,是"冰上丝绸之路"名副其实的战略支点,已经引起各国决策者的高度关注。然而,当前格陵兰的独立化倾向,将是北极地缘政治经济格局演变的最大变数。格陵兰政府选择的"渐进式独立"道路,不仅是由于自身地广人稀、经济落后的妥协成果,也是一种从丹麦公民到格陵兰公民的心理调适过程。  相似文献   

10.
北极航道因为北冰洋的加速融化与全线通航的美好愿景,将对世界海运格局及国际安全态势产生巨大影响,其日益国际化的趋势使得各国纷纷调整本国的北极战略。航运利益是中国最现实、最直接的北极利益,不仅较容易实现,而且政治敏感度较低。以北极地区国际组织为主导的国际协调机制,调节着国际共同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的矛盾,维护北极经济发展的有序运行,有助于"冰上丝绸之路"的顺利推进。推动航道安全合作将是北极国际治理的主要内容,亦是中国介入北极事务的最佳切入点之一。制度性参与北极航运安全治理机制的建章立制过程,是中国优化"冰上丝绸之路"外部环境、护持中国北极利益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东北亚论坛》2017,(1):123-126
<正>2016年10月31日~2016年11月1日,由中国吉林大学与俄罗斯军事科学院共同举办,吉林大学中俄区域合作研究中心、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吉林大学《东北亚论坛》编辑部、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处共同协办的"二战—抗战及战后国际和平"中俄国际学术论坛——纪念"九一八事变"暨中国抗日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起始85周年在吉林大学隆重召开。论坛开幕式上,俄罗斯国防部军事科学委员会主席马库舍夫中将宣读了俄罗斯国防部部长绍伊古大将为  相似文献   

12.
北极可持续发展合作是中俄合作的新"增长极"。对俄罗斯来说,满足俄属北极地区发展需求,加快海洋安全布局,强化对北方海航道的法律主张和实际管控是其基本战略诉求。丰富新疆域外交实践、引导北极国际治理并拓展"一带一路"海上合作则是中国的主要目标。在北极合作上,中俄存在利益诉求的一致性和互补性、实现全方位对接的可行性和深化务实合作的必要性,但同时面临多边政治和法律博弈、安全和经济收益平衡、疑虑心态和操作阻碍等因素的制约。在"可持续性"的原则下推动大项目模块化,坚持科学先导和技术支撑是推动中俄北极合作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3.
在"海权论""无主""共有"等国际视阈下,北极地区的归属特别是能源资源权益的划分一直悬而未决——特别是在近年来北极环境变迁逐步加快、各国极地活动能力不断增强、全球能源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各国拓宽能源获取渠道的需求已经变得越来越强烈。无论是以俄罗斯为代表的北极地区国家,还是以中国为代表的"非北极国家",都对北极有着较强的能源权益声索以及能源安全维护需求。围绕着北极地区的公共与私有属性界定、开放与排他政策选择、法制与权力标准划分等诸多问题,各国之间展开了全方位的多轮博弈。目前,在各国北极政策"理念一致、目标冲突"的背景下,在北极开展合作特别是能源开发合作也越发困难重重。而对于提倡构建"冰上丝绸之路"的中国来说,要想维护本国在北极的能源安全,就必须借助在北极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的力量,通过分享理念、设置议题、促成合作等多种方式,实现对北极事务的有效介入。这将有助于规避因恶性竞争而带来的战略透支,为增强中国的北极能源开发话语权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马晓雪  刘阳 《东北亚论坛》2021,30(4):95-108
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背景下,《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提出了共建"冰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其中,维护和保障"冰上丝绸之路"安全已成为重大的现实需求.但是"冰上丝绸之路"沿线环境条件恶劣、地缘政治问题突出、各方利益协调困难,基于传统风险管控理论"风险预测—风险管理"的研究范式在"冰上丝绸之路"安全研究中呈现出很大的局限性.为此,本文提出了在韧性理论框架下对"冰上丝绸之路"的安全风险进行治理的构想,将风险暴露且产生冲击(即扰动)作为韧性能力损失的必要条件,承认风险暴露的常态化,聚焦韧性治理能力建设,关注安全风险对韧性治理能力的动态冲击.从"吸收—适应—恢复"三个空间维度解析韧性治理能力的层次结构,从"扰动之前—扰动过程—扰动之后"三个时间阶段分析韧性治理能力对风险的管控机理,最后从形成定期风险评估制度、构建"冰上丝绸之路""技术—社会"安全保障体系、落实"冰上丝绸之路"命运共同体理念三个方面提出了"冰上丝绸之路"安全风险韧性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东北地区在"一带一路"建设布局中是面向北部开放的窗口。"一带一路"把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发展战略紧密地联系起来,成为推动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合作的强大动力。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积极开展跨境公路、铁路、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互联互通,建立陆海联运国际交通走廊,扩大经贸和投资领域合作,深化能源领域合作。在此基础上,中俄两国还将打造"冰上丝绸之路"、建设欧亚大陆交通走廊和能源运输大动脉。这将会进一步扩大和深化中俄两国经济合作空间,为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经济合作创造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与教育部东北亚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于2004年8月19~20日共同举办了"东北亚地区和平与发展第11次国际学术会议",围绕本次会议研讨的主题"东北亚区域合作与中国东北振兴",有30位中外学者做了精彩的大会发言和自由发言,就东北亚区域合作与发展、中国东北振兴、东北亚能源开发与合作、东北亚地区安全与朝鲜半岛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和交流,提出了许多颇有见地的观点和具有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海权论”“无主”“共有”等国际视阈下,北极地区的归属特别是能源资源权益的划分一直悬而未决——特别是在近年来北极环境变迁逐步加快、各国极地活动能力不断增强、全球能源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各国拓宽能源获取渠道的需求已经变得越来越强烈。无论是以俄罗斯为代表的北极地区国家,还是以中国为代表的“非北极国家”,都对北极有着较强的能源权益声索以及能源安全维护需求。围绕着北极地区的公共与私有属性界定、开放与排他政策选择、法制与权力标准划分等诸多问题,各国之间展开了全方位的多轮博弈。目前,在各国北极政策“理念一致、目标冲突”的背景下,在北极开展合作特别是能源开发合作也越发困难重重。而对于提倡构建“冰上丝绸之路”的中国来说,要想维护本国在北极的能源安全,就必须借助在北极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的力量,通过分享理念、设置议题、促成合作等多种方式,实现对北极事务的有效介入。这将有助于规避因恶性竞争而带来的战略透支,为增强中国的北极能源开发话语权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正2014年6月20日,由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中共连云港市委、连云港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共连云港市委宣传部、连云港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连云港市社会科学院共同承办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连云港的独特地位"学术研讨会于在连云港市举行。本次研讨会旨在深入挖掘连云港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独特地位,全面探讨连云港加快"一带一路"交汇枢纽建设的科学路径,进一步发挥连云港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双向开放窗口和海陆枢纽作用,提升连云港为上合组织成员国提供物流、仓储服务  相似文献   

19.
<正>5月14日,苏格院长受邀参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当天下午,论坛举行了六场高级别平行主题会议,苏格院长参加由中宣部主办、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承办的"智库交流"平行主题会议,并以《智库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为题发言。  相似文献   

20.
由吉林大学主办,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与东北振兴创新基地、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吉林大学中国与周边国家区域合作研究中心、哈萨克斯坦总统战略研究所和俄罗斯科学院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共同承办的"中国与周边国家区域合作论坛--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的能源与交通合作"国际研讨会,于2007年6月30日在长春召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