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矢志不移,犹负重托的作家吴勇历十年艰辛,谱写了一曲慷慨激越的《水西悲歌》。作者依据大量史实,生动地再现了"吴三桂征剿水西"这一历史事件,热情地颂扬了水西彝部反对不义战争,保卫家国,浴血奋战的悲壮情怀。这部小说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尤为值得称道。其中描绘  相似文献   

2.
《群众》2021,(15)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弘扬家国情怀,在许多场合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他强调:"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家国情怀,提倡爱家爱国相统一,让每个人、每个家庭都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作出贡献。"中宣部、中央文明办、中央纪委机关等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升华爱国爱家的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3.
"家国情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容割裂的精神命脉,它源于中国传统社会"伦理本位"的家国治理模式,在伦理经济、伦理政治、伦理文化、伦理宗教的共同作用下产生并发展。家国情怀以"家国天下"的道德格局为突出表征,是个人、社会和国家三位一体的统一;是关乎个人生命秩序、家族生存秩序、社会生活秩序以及国家运行秩序的深层设计;是由点到面、由内向外的同心圆似的蔓延和扩散,是多向和多项的动态互动过程,其整体是无数多个同心圆的发散聚焦组合。"家国情怀"是文明时空的文化绵延,完成了从"知行合一"到"信行合一"的飞跃,实现了内在超越与外在事功、宗教功用与人文精神的高度统一。新时代,我们仍需培育公民的家国情怀,这既是培育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的必然选择,也是建设幸福和睦家庭的精神支柱,更是构建和谐、美好社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贾雁飞 《求索》2012,(12):134-136
宋初士人赵湘,北宋末期士人崔鶠及南宋初期士人范浚都写过不同版本的《姑苏台赋》。三篇赋创作的时代不同,内蕴却异曲同工。本文力图透过这三篇不同版本的作品,剖析其背后映射出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以这些作者为代表的宋代士人的品性以及士人的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5.
长篇小说《寇风烈》通过对气势恢弘的正面战场、悬念迭出的谍战和海州属地刚烈醇厚的民俗民风的描绘,展现了抗战语境下一批中华民族仁人志士壮怀激越的家国情怀和跌宕多姿的命运交响。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既有在民族危难时对救亡图存精神的高扬,也有对多舛命运竭嘶底里的抗争,还有被战争裹挟后疯狂的嗜血杀戮,更有在对决搏击下对人类悲悯情怀的点滴观照,丰富了抗战文学人物群雕。作家基于抗战史研究的新成果和对人性的深切反思,以现实主义创作风格建构了一部别开生面的、具有警世意义的民族抗战记忆文本。  相似文献   

6.
从1975年发表第一篇小说至今,铁凝的创作之路已走过了30个年头,其间创作了4部长篇小说。"以前我根本没感觉到创作小说累,还认为是很轻松随意的事。但在写这部小说时,我生平第一次感觉到了创作的艰难与自己的笨拙,我突然变得有点害怕写东西了,而且无法找到困难的原因。"铁凝说,恰恰是"笨花"二字给了她触动,"也许以往我太注重文本上的形式与技巧了,忽略了‘笨’字所蕴涵的本分、诚实与大智慧"。铁凝表示,一部优秀长篇小说的写作,更多的因素在于看一个作家是否有耐心"笨"下来。那种"笨"倒不  相似文献   

7.
《台声》2016,(9)
正向往社会主义毅然从美国回到祖国因小说《尹县长》受到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接见奔波两岸为祖国安宁向世界发声"现在我哪里也不想去,除了大陆。只要有时间和机会,我都愿意回大陆看看。"这是台湾传奇女作家陈若曦近日拜访中国现代文学馆时所说的话,一语道破文人的家国情怀。这位有着传奇简历的女作家随和而又朴实,28岁时,为了追求心中的  相似文献   

8.
徐风 《民主与法制》2007,(1X):27-29
最近,一部深刻揭示司法腐败的长篇小说突然走红,引起了各界好评。小说于2006年10月出版,短短三个月里,它多次登上图书风云榜,成为反腐题材畅销书;多家报纸和电台进行连载或连播;改编成电视剧也正在进行中;而这部小说的电子书。在网上的点击率也居高不下。 这部小说名为《政法书记》。作者名叫许开祯。此刻。他正在膀格里沙漠边缘.长城脚下的甘肃省武戚市家中,创作着他的下一部作品。近日,他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讲述了《政法书记》创作的幕后故事。  相似文献   

9.
正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政课教师要有家国情怀,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家国情怀,他指出,"我国知识分子历来有深厚的家国情怀,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现在党和人民更需要知识分子发扬这样的担当精神",思政课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对标"六要"标准,做具有深厚家国情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相似文献   

10.
《如意高地》是马丽华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作者在藏二十多年所思所感的总结。马丽华借一本小说,传达了对藏汉民族关系融合的美好愿望,书写了作为异族者对藏族文化的认同感,以及对自我身份定位的焦虑感,彰显了她的西藏情怀和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1.
《台声》2017,(24)
<正>11月24日,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与北京市青年联合会、台湾银河互动网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青春颂——2017两岸青年原创金曲大选"活动,在北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音乐厅举行了盛大的揭晓仪式和展演晚会。活动旨在推介两岸青年优秀原创音乐作品,以共同文化记忆和家国情怀凝聚两岸同胞,为两岸和平发展贡献力量。来自台湾的龚敬文创作演绎的《饿了》和来自大陆的张峻铭、赵崇月共同创作的《南木桥》从300多首参  相似文献   

12.
人工智能成功进军诗歌创作领域之后,小说成为其下一个目标.近年来,国外人工智能的小说创作取得了长足进展,已经出现了式样模仿人类又不乏新奇和独创之处的长篇小说;程序工程师亦尝试通过节日狂欢的方式颠覆传统小说的概念,建立一种新型的小说规约、价值取向和审美范式;人工智能甚至可以完成文本生产、销售平台搭建、文学鉴赏和评论的全过程,构建一整套完善且自我发展的生态系统.或许不再由人类心灵单一主导的、人机合一的"后小说"时代将要到来.  相似文献   

13.
在新世纪上海的文学创作中,以城市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创作呈现出繁荣的景象,成为新世纪上海小说创作值得关注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家国情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其内涵主要包括修养品性、处理好家庭关系和对国家的情感认同。培养家国情怀,要积极开展家风建设,接受优秀传统文化洗礼,构建家国情怀的网络传播阵地,并在实践中深化家国情怀,助力实现中国梦。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在中国的文坛和影视圈中,有一个人的名字可以说是声誉鹊起、家喻户晓,他就是著名的谍战小说作家麦家。从今年2月9日起,由麦家编剧的电视连续剧《风语》,在央视电视剧频道黄金时间播出,受到观众的好评。此前由他创作的谍战小说《解密》,荣获中国小说学会2002年中国长篇小说排行榜第一名,第六届国家图书奖、第六届茅盾文学奖提名;《暗算》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风声》获《人民文学》2007年度最佳长篇小说奖,被拍成电影后,曾获得大陆和台湾地区的多项大奖,有媒体甚至称他为"中国新智力小说的开创者"和"商业谍战片之父"。2010年12月,麦家又当选浙江省文联副主席,笔者近日采访了他。  相似文献   

16.
《新东方》2018,(5)
习近平总书记堪称"用典大家",善于用典、精于用典,集思想、人心和品格为一体的"习式语言"既激荡着中华传统文化的高度自信,又饱含着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执政为民价值理念。从平民风格到百姓情怀,从家国情怀到领袖风范,用典文化彰显的是总书记动人深厚的人民情怀、清醒务实的执政品格,同时也深刻蕴含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智慧、宗旨意识和治国理政思想。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化用典,不仅是世界政坛的"中国声音",更是大国领袖深邃的全球视野、坦荡的世界胸怀和雄厚的大国担当。  相似文献   

17.
《统一论坛》2020,(2):2-9
2020年春节来临之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湖北武汉发生并蔓延,一场没有硝烟的战"疫"在中华大地打响。海内外统促会组织时刻关注疫情防控进展,广大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纷纷行动起来,以捐款捐物等多种方式第一时间驰援国内,充分体现了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家国情怀。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再一次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情系祖(籍)国、心系家乡的大爱情怀,用同舟共济、共渡难关的赤子之心谱写了一曲感人的赞歌。  相似文献   

18.
家国情怀具有强大的精神凝聚力,其内涵主要包括个体的仁爱之心、对家人的关爱以及对国家的认同。培育公民家国情怀,不仅要注重打造充满正能量的家风,还要开展家国情怀教育,鼓励人们阅读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理顺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在社会活动中践行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19.
近年,台湾的认同问题越发引起关注。面对父辈的衰弱与消亡,外省第二代作家张大春、骆以军、陈玉慧等纷纷介入家族小说的创作,企图以文字为"我族"保存记忆与建构认同。他们有着相似的关怀与焦虑,但外省族群内部并非铁板一块。本文旨在厘清外省第二代作家近期小说中的家国想象与族群建构,同时论述空间地景与文化记忆所彰显的多音交叠的差异性认同取向。  相似文献   

20.
张楠 《贵州民族研究》2020,41(3):190-194
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国家、对集体、对社会主义的认同一直受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新时代,厚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在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与文化认同、激发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铸牢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更加凸显出时代意义。高校应当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在遵循"三个统一"原则的基础上,从提升家国情怀素养、完善内容方法、优化校园环境等方面探索厚植少数民族大学生家国情怀的实践路径,培养具有国家和民族担当的新时代少数民族人才,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