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关于大桂林旅游经济圈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治区党委提出的“三大战略、六大突破”的战略决策,强调要以旅游和农林为主导,发展桂北区域经济,对桂林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桂林地市合并后,为桂林市今后的经济发展特别是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如何抓住机遇,实施“旅游立市”战略,建设大桂林旅游经济圈是值得研究和思考的重要问题。一、大桂林旅游经济圈的定位和现实意义桂林,是闻名中外的风景旅游城市。为了充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将桂林建成国际旅游名城,随着旅游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增强,旅游区域不断扩大,一个以桂林为核心,辐射四周的大桂林…  相似文献   

2.
张秋红 《人民论坛》2010,(10):106-107
桂林是国际旅游名城和中国历史文化名城。2009年,国务院批准设立了"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实验区",桂林旅游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特色食品开发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桂林市可以立足于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开发特色食品产业,进而推动桂林地方经济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桂林山水甲天下!”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让桂林成为享誉世界的旅游城市。桂林始终把保护漓江、保护桂林山水作为第一位工作,当好保护桂林山水的“二郎神”。如今,桂林正加快推进世界级山水旅游名城、世界级文化旅游之都、世界级康养休闲胜地、世界级旅游消费中心建设,全力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持续擦亮中国的“世界名片”。  相似文献   

4.
桂林开发旅游新景观曾晓明近年来,广西桂林为发展旅游业,相继开发了一些新的旅游景观。使这个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更加美丽,吸引了更多的国内外游客。漓江夜色醉游人入夜,穿过市中心的漓江江面上,渔火点点,渔夫的吆喝声不断。漓江上特有的“捕鱼能手”鸬鹚在波光粼粼...  相似文献   

5.
王家宏 《当代广西》2011,(14):48-48
2009年12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提出了"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据悉,这是全国首个以城市为单位建设的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表明国家把桂林作为中国旅游业的一个窗口,同时也将一副历史重担交付给了桂林。  相似文献   

6.
粟尚正 《桂海论丛》2004,20(4):63-65
提升旅游文化品位,是国际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桂林旅游必须顺应潮流,正视自身不足,以独具个性特征的旅游物质文化精品创造为基础,以适应时代要求的制度文化创新为根本,以与现代化国际旅游城市相称的桂林精神为导向,建设桂林旅游文化,铸造自身特色.  相似文献   

7.
覃媛元 《当代广西》2014,(18):53-54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美丽中国"之后,便引发了旅游业的大讨论,认为这四个字非常适合代表中国旅游的国际形象。国家旅游局更是在2013年2月将"美丽中国之旅"正式确定为中国旅游整体形象,积极向全球推广,吸引外国游客前来感知中国的经济建设之美、政治建设之美、文化建设之美、社会建设之美、生态文明建设之美。这无疑是推进桂林国际旅游发展的一个新契机。如果说北京向世界传递的是  相似文献   

8.
<正>景美,人更美。走马桂林,最大的感受就是这座城市的山水之美、文明之美。建设桂林国际旅游胜地,提升旅游服务,改善城市环境,丰富文化生活,从机关部门、市民点点滴滴的文明行为中,闪烁出这座城市灿烂的文明光芒和鲜明的文明底色。旅游服务提升了得天独厚的美丽山水,是这座城市与生俱来的魅力。2012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发展规划纲要》,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一路快马加鞭。对于以旅游兴市的桂林来说,要想让  相似文献   

9.
正"如今的城市新区已有了很大的改变,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城市道路宽敞通畅,学校、广场、车站、公厕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近日,綦江区市民刘平告诉笔者,城市新区的变化让人很高兴,对綦江的未来也充满了希望。新区成立两年多来,重庆市綦江区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城市新区开发建设出谋划策,通过行使人大监督权,把脉支招发展,化解发展难题,为城市新区开发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专题视察把脉新城发展"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加快城市新区开发建设和全区旅游产业发展是全区的三大工作重点,区人大常委会要紧紧围绕全区工作重点开展监督工作。"綦江  相似文献   

10.
没有人会否认桂林的美。桂林是国家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享有“山水甲天下”之美誉,并被誉为国际旅游明珠。 2003年,经世界旅游组织考察,桂林、北京等4城市成为该组织向全球首推的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城市;2004年,桂林从全国600多座城市中脱颖而出,被评为“中国  相似文献   

11.
<正>为促进广西服务业发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要发展旅游休闲等服务业,具体指出要建设桂林、南宁、北海、梧州旅游目的地和游客集散地,发展一批旅游强县和特色旅游小城镇;加强重点旅游景点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开发建设  相似文献   

12.
唐小忠 《传承》2011,(4):82-83
随着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和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域建设的全面启动,万福休闲旅游区建设纳入了桂林市大临桂新区"一主三辅两组团"发展战略。我们要牢牢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遇,精心谋划,积极作为,举全区之力加快推进万福休闲旅游区建设。  相似文献   

13.
3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正式对外公布《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2020年,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基本建成,成为世界一流山水观光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国际旅游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推进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将对广西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建设美丽广西,推动"旅游强区",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图为山水甲天下的桂林风光。  相似文献   

14.
相约桂林山水,博览天下旅游。9月5日至7日,第四届桂林国际旅游博览会在桂林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在前三届精心打造的基础上,本届旅游博览会更加注重专业展览与合作会谈的品质提升,积极推进国内外信息交流、资源聚集、产业互动、旅游合作的大平台建设。  相似文献   

15.
张立 《传承》2008,(14):122-123
近30年来,寻根活动方兴未艾,寻根活动带动了寻根旅游的发展。近年来,桂林旅游发展成绩显著,但旅游产品类型相对单一,不能更好的适应旅游需求多样化、主题化的趋势。本文通过对千家峒寻根旅游资源开发的介绍,试图为大桂林开发寻根旅游提供一个可能性的依据,一个大桂林进行民族文化品牌创新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中国桂林龙脊梯田景区和泰国黎敦山发展项目为例,对中、泰两个代表性乡村旅游项目开发与管理进行研究与分析。文章从旅游产品开发历史与发展现状、社区参与旅游项目、民族文化内涵的挖掘与保护、乡村民俗旅游项目品牌建设四个视角进行分析,提出以"政府指导、企业执行、社区融入、居民获益、社会认可"为原则的乡村旅游开发与管理模式,发展社区融合的乡村旅游项目,发挥旅游扶贫效益,为我国乡村旅游更好更均衡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市县传真     
《当代广西》2013,(7):58
桂林:旅游向休闲度假转型建设美丽桂林、建设桂林国际旅游胜地,桂林市迈出实质性的一步。今年,该市将主推七大精品旅游线路,实现旅游产品创新、旅游产品升级,引导旅游接待设施和旅游产品向休闲度假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8.
近30年来,寻根活动方兴未艾,寻根活动带动了寻根旅游的发展.近年来,桂林旅游发展成绩显著,但旅游产品类型相对单一,不能更好的适应旅游需求多样化、主题化的趋势.本文通过对千家峒寻根旅游资源开发的介绍,试图为大桂林开发寻根旅游提供一个可能性的依据,一个大桂林进行民族文化品牌创新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19.
《今日海南》2013,(7):49-49
2012年,海口市司法局立足"争当特区司法行政建设排头兵"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服务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主题,奋力创新,积极谋求司法行政发展新途径,在打造"四居、三养"最精最美省会城市和海南"首善之城"建设中做出了积极贡献。立足维护公平正义,优化法律服务环境。对冯小刚电影公社等重点建设项目开展法制宣传、法律援助等工作;编撰全省第一部旅游法律实用工具书——《海南国际旅游岛旅游法律总览》。  相似文献   

20.
<正>《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这对促进桂林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桂林市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着力从思想认识、体制机制、政策措施、产业发展、设施建设等方面寻求突破,敢为人先闯出一条旅游发展新路子,推动桂林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