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乡村旅游发展模式随着乡村资源条件、区位条件、综合环境条件的不同以及市场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其中观光农业就是我国乡村旅游开发的主要形式之一。本文以具有"生态蔬菜之乡"美誉的凤鸣村乡村旅游开发为例,通过对乌江河畔的凤鸣村乡村旅游开发的资源特色、开发模式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并在现有基础上发展观光农业模式的可行性及其开发策略进行探讨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在对社区文化认同机制三个理论假设和乡村旅游新业态三个基础理论进行梳理基础上,就乡村旅游新业态相关理论与社区文化认同机制的有机融合进行了深入分析。旅游新业态演进路径总体看呈一条上升的螺旋曲线,其指向为村民对旅游乡村社区新文化的基本认同。结合目前乡村旅游建设实际,探索提出产业融合与文化创新双驱动,推进乡村旅游业态转型升级;尊重原住文化,合理规划开发,形成高效乡村旅游新业态空间结构;加强人才建设,激发"新乡贤"精神,发挥其在乡村旅游新业态形成和发展中的带头作用;重视文化建设,构建全面的乡村旅游新业态体系等符合文化认同机制的乡村旅游新业态发展选择路径。  相似文献   

3.
一、推进我省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措施1、牢牢把握"三个重点"。一是把握乡土性。发展乡村旅游要通过营造传统的乡村场景和氛围,保持乡村乡土风貌。二是把握体验性。发展乡村旅游要注重设计丰富多彩的旅游项目,很好地融观光、休闲、度假、康体、养生于一  相似文献   

4.
"乡村振兴"已经成为新时代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将统领乡村旅游发展和脱贫攻坚事业。乡村振兴、乡村旅游与脱贫攻坚之间的内在逻辑涉及因果逻辑、主体逻辑、实施逻辑三个方面,在实践中要强调农民的主体地位以及规范理念和产业思维。以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为抓手,助推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一是要精准规划乡村振兴方案和市场营销方案,创新利益分配机制;二是要精准识别客源市场和贫困农户,提升地方经济效益;三是要精准开发特色商品和"三农"人才,培育持续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5.
李耀珍 《人民论坛》2011,(10):138-139
通过对秦皇岛乡村旅游消费者选择出游决策信息来源渠道、旅游同伴、出游方式与交通工具、逗留时间、住宿及旅游消费项目等行为特征的分析,对秦皇岛乡村旅游的发展提出建议,即树立品牌,创造良好的口碑效应;利用互联网,加强网站建设;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在旅游项目开发方面保持原有的乡土性和原生态。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秦皇岛乡村旅游消费者选择出游决策信息来源渠道、旅游同伴、出游方式与交通工具、逗留时间、住宿及旅游消费项目等行为特征的分析,对秦皇岛乡村旅游的发展提出建议,即树立品牌,创造良好的口碑效应;利用互联网,加强网站建设;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在旅游项目开发方面保持原有的乡土性和原生态。  相似文献   

7.
乡村地域文化赋予乡村旅游鲜活主题内容,增加了游客的文化体验,带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新时代加快乡村旅游发展,可从文创产业发展、精品旅游项目建设、现代科技手段应用、饮食文化资源开发等入手,注入地域文化内涵,增强乡村旅游核心吸引力。  相似文献   

8.
郑岩 《前沿》2008,(8):99-101
乡村旅游是以农业和乡村为资源而开发的新兴旅游形式,已成为我国旅游业新的增长点和亮点。民族地区开展乡村旅游对构建和谐社会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辽宁省民族地区乡村旅游资源类型丰富,特色突出,乡村旅游的发展条件得天独厚。辽宁省民族地区乡村应把握好乡村旅游的开发原则,探索其开发的有效途径:以灌注文化为核心,突出辽南乡土特色;以整合营销为重点,打造强势旅游品牌;以智力支持为保障,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发展旅游循环经济,最终实现辽宁省少数民族地区乡村经济蓬勃发展与社会全面和谐。  相似文献   

9.
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政策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民族村寨旅游是我国乡村旅游的重要形式。作为一类特殊社区,民族村寨的旅游开发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扶持,而合理的政策选择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前提。本文从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基本理念和目标出发,结合旅游开发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从立法、制度建设、财政刺激、技术支撑、监控评价等方面探讨实现民族村寨旅游合理开发和促进乡村社会和谐发展的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10.
"把乡村旅游作为发展国内旅游的主战场",2011年全国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口号,把以"古、始、真、土"为特色的乡村旅游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九江市文化底蕴深厚,生态环境优越,田园风光秀美,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良好资源禀赋和基础条件。为使乡村旅游真正成为九江大旅游发展新的春天,九江市人大常委会积极履行监督职能,认真开展专题调研,助力乡村旅游产业发展。镜头实拍:圆桌会议盘家底"2012年,全市共接待乡村旅游游客750万人次,乡村旅游总收入36亿元,带动就业5万余人次。目前全市共有从事乡村旅游的景区(点)、农家旅馆大大小小1000余家,国家级乡村旅游示范点2家,省级乡  相似文献   

11.
乡村旅游价值取向,可以从两个维度来考虑:既是一项经济活动,也是一项文化活动。前者涉及乡村旅游受益主体、开发客体,后者为时间、空间之维,显示民族文化的生命力。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发展乡村旅游能让少数民族尽快脱贫致富;还能唤起人们共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以增强人们保护非物质文化的观念和意识。  相似文献   

12.
论边境生态文化旅游--东兴旅游发展战略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阳国亮 《桂海论丛》2002,18(1):62-64
边境旅游是我国新兴的旅游形式。东兴作为中越边境的旅游地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旅游资源优势。交通可达性、城镇依托关系及区域市场潜在因素成为支撑东兴成为旅游中心地的基本条件。边境资源、生态资源、文化资源的特质使东兴旅游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据此 ,东兴的旅游发展战略可确定为“以边境旅游为基础 ,以生态旅游为主导 ,以文化旅游为底蕴”的多元发展战略。这一战略的实施措施主要为 :科学制订旅游发展总体规则 ;加大优势宣传 ,形成中越双向交流和活而有序的边境旅游格局和管理模式 ;将生态旅游作为长期的发展战略目标来抓 ;对文化旅游进行深入研究和整合 ;形成多元旅游投资体系。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主要分析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存在缺乏明确的理念、缺乏科学深入的研究、缺乏资金投入、面临困难和压力等问题,并分析其中存在的原因: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尚未完成;私人财产权的地位没有确立;法制建设滞后;管理不够科学化与规范;理论研究滞后,提出了构建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及对策。  相似文献   

14.
农村发展中的新贫困与社区能力建设:社会工作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宁 《思想战线》2007,(1):20-26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与方法,用社区能力建设的模式尝试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社区发展;以内源发展能力缺失的新贫困范式,探讨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中的少数民族农村社区的贫困问题,帮助贫困社区解决深层次的发展问题,以克服一般发展理论和方法过于宏观的发展策略、过于注重技术和经济手段的干预而忽视人本身的改变和社区自身资源的利用带来的弊端,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新方向,也是需要实践的行动领域。  相似文献   

15.
王松良 《中国发展》2012,12(3):45-52
该文通过对福建若干代表性乡村的实证调查,探讨了新时期中国“三农”问题新动态,即表现为农村经济、环境和社会等三方面交织的难题。其症结是长期的城乡“二元”政策造成农民数量过多,也是加入世贸组织后不加区别的农产品市场化安置,更是乡村建设和农民组织化的长期缺位。为此,该文从农村城镇化、健全农村合作社构建机制以及发展生态农业等3个方面提出新“三农”问题的应对之策。并以泉州市安溪县福田乡生态茶业、莆田市东桥镇汀塘村的生态城镇、连城县培田村的古民居(文化)产业合作社和福州市郊县林柄村的社区支持农业引导城乡互动为例,深入分析四个可能的乡村发展模式,说明在构建这些模式的过程中,重估农业的多功能性价值以及推动社会参与下的乡村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所发生的经济、社会变迁推动着我国乡村治理结构的转型,也催生了村民自治这一新型的基层民主制度。在村民自治这一制度架构下,一种基于治理理念的新型农村社会治理模式成为可能,即以村民委员会民主选举制度为核心,以村务公开为制度保障,通过培育具有自主治理性质的乡村社团组织,发掘传统乡村社会的文化资源,将制度创新与本土资源的发掘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7.
吴树新 《中国发展》2013,13(1):55-59
该文考察钱庙社区理事会这一社会组织的产生、发育、结构和作用,总结农村社会组织的工作成效及其借鉴意义,认为乡村民主及社会组织对维系中国社会稳定有多方面的贡献,社区理事会是基层社会组织的一个创新,也是农民参与公共管理一条重要渠道,其模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城乡社区化进程中,高职院校与社区共同推进高职生道德教育,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品德发展和人格完善。凸显职校与社区和谐德育的优势在于整体构建、系统推进、互动参与。社区对高职生品德发展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社区服务学习、德育资源享用等实践策略来实现的。需要整合社区德育资源,彰显职校德育特色。  相似文献   

19.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客观要求。该文通过深入分析中国城镇化过程中的城乡土地利用格局,阐述了古今中外农村土地制度设计的基本原则,提出应有限度地放开农村土地市场,以满足利用市场机制有效配置土地资源的要求,但必须以保障农地生产功能为前提,严格防止土地过度资本化可能带来的弊端。  相似文献   

20.
Li Zhao 《当代中国》2011,20(71):679-698
Along with the emergence of the ‘three rural issues’ and rural crisis, a new co-operative movement has been witnessed in rural China,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former revolutionary communalist co-operative movement. This social movement can help to understand and rebuild civil society in China, which has, more often than not, been criticized as not genuine, civil nor society-based. Following the debate's background of the juxtaposition of a fast economic reform together with slow social and political reforms in China, the paper addresses a crucial question on the impact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on civil society dynamics in China. By identifying the causal mechanisms of the new co-operative development and the conditions needed for them to develop, the paper presents some implications of the co-operative model in today's society. These causal mechanisms are set within the context of one historical process evolving with a path dependency. Using this theoretical framework, it further presents the empirical observations. Through the finding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new co-operative movement in rural China can be considered as a mild liberalization within civil society's sphere. While questioning a popularly used perspective examining the voluntary/non-profit nature of civil society organizations and excluding the economic aspect within civil society studies in China, the paper suggests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representing an inclusive third sector with diverse organizations that combine both economic and social ai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