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正>习近平在同中央党校县委研修班学员座谈会时指出:"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清清爽爽、义无反顾地去当官。不要把当官作为一个满足无穷贪欲、获得无限私利的捷径,那样迟早要完蛋"。在这里,"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之句,是告诫、是警戒,是廉洁、是廉政;是人品、是官品;是关心、是爱护。在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的形势下,教育党员干部"不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在同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时说:"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清清爽爽、义无反顾地去当官。不要把当官作为一个满足无穷贪欲、获得无限私利的捷径,那样迟早要完蛋。"由习总的话,我联想起《秋灯丛话》里的一则趣事,有齐女待嫁,东邻富而丑,西邻俊而穷,两人均来求婚。问她  相似文献   

3.
记不清哪位有识之士曾经这样大声疾呼:当官不许发财。起初我还不敢苟同,甚至不免替当官的"打抱不平",现在看来,这句话原本是无懈可击的,是非常正确的。当官发财只能是历史的产物。在旧社会,当官不仅是权势的代名词,而且还是发财的同义语。黎民百性,达官贵人,往往都习贯于把当官和发财连在一起,甚至将其等同起来,当官便意味着发财。历史事实也是如此,只要当官就享有"荣华富贵"。"三年清知府,十万白花银"就是极生动的写照。时代不同了,新社会当官与发财应该彻底决裂。现在的官儿都是人民的勤务员、革命公仆,要时时处处想着老百性,为人民谋利益,真正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能为了一己私利而将党的宗旨和自己的义务忘得一干二净,更不能把当官看作是发财的"捷径"。只顾自己发财,不管百姓的疾苦。  相似文献   

4.
<正>李克强总理在作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简短的一句话,不但是对领导干部用权的警示,也是对正确权力观的重申。笔者以为,领导干部应谨记"有权不可任性",真正代表人民掌好权、用好权,那就要做到"四不"。一是当官就不要想发财。权力是把双刃剑,既可以使人高尚,以权兴业,因权扬名,也可以使人堕落,以权谋私,因权败身。为官者如果信奉"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奉行"当官不发财,请我都不来"的错误思想,任性妄为搞权力寻租,就会从公仆沦为罪人。领  相似文献   

5.
王超 《重庆行政》2016,(2):89-90
正修身的问题,既是我们八小时以内的课堂作业,也是我们八小时以外的家庭作业,永远只有进行时,从来没有完成时;永远只有比较级,从来没有最高级。"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给县委书记以及各级党政官员的叮嘱。这个叮嘱既折射出选择的义无反顾,又体现了坚持的一往无前。作为党员  相似文献   

6.
《前进》2015,(7)
<正>党员干部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句话,"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要对照"二十字"好干部标准,反思入党动机、从政目的、人生价值,淡化"官"念,牢记习总书记反复强调的当干部就不要图发财,想发财就不要当干部,从身边违规违纪者"从零起步、复归于零"的结局中,接受警示教育,真正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一、少争权,严修德有德之人魅力强,无德之人恶行传。有的党员干部,从零起步,事业风声水起,个人名利双收。在位时  相似文献   

7.
正"当官就不要想发财、想发财就不要去做官"。这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句忠告,更是为官者应遵守的"标尺"。既然担任了公职,为公众服务,就要断掉发财的念想,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做一个真正的人民公仆。据《人民日报》5月28日报道,中组部对在企业兼职的党政干部进行集中规范清理,共清理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40700多人次,其中省部级干部229人次。这是对现实的警醒,更是对民心的反映。  相似文献   

8.
<正>党员干部为官从政必须处理好"无我"与"有我"的关系,时刻持有"无我"的清醒清白,坚守"有我"的责任与担当。当官发财"无我",但为民造福必须"有我"。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出来做官,可以有两种态度,一种是逍遥做官,一种是踏实做事。党员干部绝对不可以为了个人功名利禄、荣华宝贵而做官,而是为着更好地做事,为着让人民群众有更多  相似文献   

9.
微观察     
《乡音》2014,(4):1-1
公务员应该有为国工作的荣誉感 《中国青年报》:特权本来就不是一个好事,特权是封建时代的东西。公务员就是一种职业,一种正常的职业,和其他职业是平等的。当官为了特权,可以坐轿子,可以娶小老婆,可以随便用公家钱,那是封建社会的特权。在社会主义社会,你不应该有特权。在取消一些不该有的浪费、侵占、挪用公共资源的特权后,有人说官不好当啦。当官没意思啦。我们是人民公仆,不是封建官僚,这点一定耍弄清楚。所以,我觉得,现在社会上一些人的想法就是有问题的,好像当官就是要发财,不发财我就不来;当官我就要享受,不享受我就不来。公务员本来就是一个奉献岗位。  相似文献   

10.
世说新语     
正区块链不是用来"炒"的。——"区块链"最近成为一大热词。新京报网表示,有必要刹住单纯的炒作风,为区块链行业的发展提供风清气正的市场环境城市监控:不要"亮瞎眼",也不要"睁眼瞎"。——《光明日报》就城市的精细化管理发表评论,认为开展城市的精细化管理首先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以服务者的眼光去看待监控补光灯,无论是"亮瞎眼"还是"睁眼瞎",都不难找到解决的方案要让孩子拥有不打人的教养,也要有不被欺负的气场。——中国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专家李玫瑾回应校园  相似文献   

11.
有人总是喜欢把升官与发财联系起来,似乎升官就意味着发财。如果是指升一级官长一级工资,那自然无可非议。许多人所谓升官发财并不是这个意思,而是指发不义之财,捞取外快,以官谋私,勤“捞”致富。有的甚至赤裸裸地说:“当官不发财,请我也不来。”这样就把不同性质的东西混淆起来了。殊不知,凡不同的事物都有其一定的质的规定性。当官就是当  相似文献   

12.
王超 《重庆行政》2016,(4):89-90
修身的问题,既是我们八小时以内的课堂作业,也是我们八小时以外的家庭作业,永远只有进行时,从来没有完成时;永远只有比较级,从来没有最高级.“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给县委书记以及各级党政官员的叮嘱.这个叮嘱既折射出选择的义无反顾,又体现了坚持的一往无前.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既然我们自愿选择了共产主义的信仰,就要始终坚持共产党员的修养,把修身的过程当成每名共产党员的必修课,作为每名领导干部的必答题,贯穿于政治生命和物质生命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3.
袁浩 《政策》2015,(4):82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指出,"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总理简短的一句话,不但是对近期和今后一段时间领导干部"用权"的警示,也是对正确权力观的重申。笔者以为,每一位手握权力的领导干部都应谨记"有权不可任性",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真正代表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具体地说,要做到"四个不"。当官不想发财。权力是把"双刃剑",既可以使人高尚,以权兴业,因权扬名;也可以使人堕落,以权谋私,因权败身。为官者如果信奉"有权不用过期  相似文献   

14.
世说新语     
正过去纪委在执纪中有一种倾向,有了问题要么不处理,要处理就"算总账"。——中纪委网站发表述评文章指出,从严治党,必须做到日常化、经常化,而不是运动化不要夸大所谓"从政风险",它只是一种回归,回归到官场应有的堂堂正正的健康状况。——针对所谓的权力风险、职务犯罪风险、决策失误风险等八大领导干部从政风险,中国青年报发表评论《身在官场就要拿出跟自己死磕的勇气》  相似文献   

15.
吴桐 《公民导刊》2013,(10):49-49
<正>交朋友是孩子走向社会认同、心理社会化的重要阶段,交男女朋友,同样也是孩子性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从某种程度上说,孩子们相互有好感说明孩子长大了,家长和老师应该感到高兴才是。如果发现有早恋的苗头,家长和老师千万不要大发雷霆,极为震怒,要"润物细无声",可以单独聊天私下解决,  相似文献   

16.
正日前,央视《经济半小时》记者通过近两年的深入调查,发现北京、苏州、无锡、南京、常州、深圳、上海,以及国内许多学校的运动场铺设的塑胶跑道"异味刺鼻、毒性极大"从而揭开了"惊人的黑幕"。甚至在一些重点中小学也铺设了这样的毒跑道,不少学生深受其害,有的甚至得了不治之症。这使得许多家长痛悔不已——想当初,正是为了"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他们才费尽周折把孩子送了进去。  相似文献   

17.
《群众》2016,(9)
正党的事业不断发展壮大是靠千千万万党员忠诚奉献、苦干实干实现的,对党忠诚是党员干部向党作出的郑重承诺。党员干部在党要言党、在党要兴党,对党忠诚不能停留在口头,必须付诸行动,见诸实践,用担当来诠释。大公无私是担当的前提。要担当就必须"干"字当头,但"干"不能是公私不分的"干",必须是为公而干,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干。一个整天无所事事、无所作为的干部,不是好干部,但一个为私而忙、为利而做的干部更不是好干部。  相似文献   

18.
《小康》2017,(25)
<正>"2017中国教育小康指数"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家长教育理念位居前三的分别是"尊重孩子的选择""、和孩子共同成长",以及"要让孩子快乐"。但面对年仅9岁却要顶着高温在9个培训班之间马不停蹄赶场的"最拼小学生"时,坚决反对此举,力主给孩子一个快乐童年的受访家长却寥寥无几,原因是"不敢不报"。  相似文献   

19.
罗成 《当代广西》2014,(23):42-42
正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百色市平果县通过攻坚整改推动作风整体好转,解决了一批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突出问题,建立健全了一系列长效机制,通过群众满意度测评。但活动收尾绝不是作风建设收场,要把作风建设不断引向深入,必须坚持做到"六个继续紧盯",把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持续引向深入。继续紧盯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做好长期作战准备。坚决纠正一些同志存在的"作风建设已经抓得很好了""再抓也就这样了"等错误思想。一方面,继续加强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通过认真学习马克思列  相似文献   

20.
世说新语     
正如果说反腐败是解决"什么人不能当官"的问题,选人用人则着重解决"什么人才能当官"的问题。——地方领导班子迎来集中换届之际,《人民日报》发表评论称,好干部是"管"出来的,也是"选"出来的企业家4.0和前三代企业家最重要的不同点就是要由套利型企业家转向创新型企业家。——北京大学教授张维迎指出,创新驱动需要新一代企业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