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三月三,九月九,歌儿挽着彩云走。牧歌满山飘,渔歌浪中游,为什么家乡这样美,只因那各族兄弟手挽手”。农历三月初三,是广西壮族的传统节日,也是汉、瑶、苗、侗等世居民族的重要节日。今年,广西正式实施将“三月三”确定为广西民族习惯节日并放假两天。  相似文献   

2.
《小康》2017,(11)
<正>三月三是中国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其中以壮族为典型。三月三不仅是壮族的传统歌节,也是广西汉族、瑶族、侗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不少汉族地区,近年来民间也自发举行三月三盛会。“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大诗人杜甫在《丽人行》中,以细致的笔触描写了古时上巳节的盛景。“三月三”,古称上巳(sì)节,是一个纪念黄帝的节日。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诗经》中有关情爱的国风部分,共162篇,很多地方表明了三月三为情人节。三月三能成为中国情人节是有着古老传说、民间风情和官方提倡等诸多  相似文献   

3.
说四月八———节日风俗钩沉辛夷农历四月初八是汉族民俗化的宗教节日。佛教传入我国后,与汉族的民间节日相融合,一个是十二月初八(俗称腊八),释迦牟尼顿悟成佛的“成道节”,与我国古代的腊祭同日;一个是四月初八,佛祖释迦牟尼诞生日,称为“浴佛节”,在佛教寺院...  相似文献   

4.
王静 《新东方》2009,(3):F0002-F0002
黎族“三月三节”(农历三月初三)是海南黎族人民最盛大的民间传统节日,也是黎族青年的美好日子(又称爱情节)。  相似文献   

5.
清明三重奏     
古时寒食在清明前一、二日,上巳是农历三月三也邻近清明,唐以降都融汇入清明节,正好形成清明三重奏。清明节的核心内涵和情感本体是缅怀先人,价值取向是提升生命意义,文化功能是凝聚族群、和谐天人。  相似文献   

6.
图说宝岛     
《台声》2011,(5):6-9
农历三月疯妈祖 农历二月二十三(4月25日),是妈祖诞辰纪念日,在此前后,岛内会举行一系列活动隆重纪念,各式各样的“妈祖文化节”也会应运而乍,此风相沿成习,日益鼎盛,久而久之,就产生了一句俗语,叫做“三月疯妈祖”。  相似文献   

7.
吴亚明 《台声》2011,(6):45-46
农历三月二十三(今年是4月25日),是妈祖诞辰纪念日。在此前后,台湾岛内会举行一系列活动隆重庆祝,甚至还举行“妈祖文化节”,此风相沿成习,并日益鼎盛,久而久之,就产生了一句俗语,叫做“三月疯妈祖”。  相似文献   

8.
春节的故事     
春节的由来春节农历正月初一,为农历的岁首,这是中国民间最盛大的、最热闹的民族节日。从汉武帝直到清朝末年,中国一直沿用夏历(即农历)纪法,长达2080年之久。所以人们至今称“阴历”为“夏历”,或称“农历”和“旧历”。正月的第一天旧时称“元旦”,也就是农...  相似文献   

9.
大年车腊干通“车腊干通”(即十月年)又称“扎苔苔”、“富土”等,因在农历十月间进行,故汉译为“十月年”,是哈尼族最大的辞旧迎新节日,即哈尼年,素有“哈尼富马干通”(大意为哈尼大年)之说。按照哈尼族历法习惯,农历十月为新旧替换的年末岁首。以农历十月第一个属龙日为新年的开始。当天傍晚(有的是翌日早晨),家家户户要支蔑桌烧堆火在家门外,还杀一只鸡,哈尼话叫“哈常丕”,意为祭献非正常死亡的族亲和村里人,不让他们的亡灵闯进家门,以保证家人平平安安欢度节日。次日属蛇口,每个寨子都要共同宰杀一头猪,按照本寨子…  相似文献   

10.
沐泽 《台声》2007,(1):33-37
台湾和祖国大陆各地一样,春节,也叫过年.是民间最为热闹、时间最长的节日。一般从农历十二月十六日的“尾牙”开始.到正月十五日元宵节(上元节)过完,才算全部结束,历时整整1个月。  相似文献   

11.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一般在农历二月底三月初。在古代,清明前两天(或一天)为纪念春秋时被烧死在绵山上的介子推母子的寒食节,民间禁用烟火,只吃冷食。后由于两个节相距很近,而融合为一个节日。唐、宋以后,清明  相似文献   

12.
李祥 《今日民族》2012,(3):36-36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的壮族都要举行各式各样的民俗活动,祭祀壮家的列祖列宗,这是一年中壮家人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  相似文献   

13.
“三月三”,云南省罗平县布依语为“更三粉”,是布依族群众的传统节日,意义相当于春节,一般持续7天。今年4月16日农历三月三节,面对百年不遇的大旱,当地布依族传统的“三月三”泼水狂欢节究竟咋过?县旅游局局长刘波介绍:“布依族泼水节肯定要过。  相似文献   

14.
在千花竞发,万木迎春的美好日子里,我们“努努瑶”男女歌手一行36人于4月10日(农历三月十五日)从武鸣出发,驱车前往凌云县,受邀参加朝里“风流街”民族山歌艺术节文娱活动。  相似文献   

15.
林长华 《黄埔》2013,(2):148-150
春光明媚,莺飞草长。农历三月间,在我国传统习俗中,备受重视的节日就是有情有味的清明节了。清明节包含两层意思:一指节气,二指节日。在我国二十四节气中,节气兼具节日的只有清明。清明节不仅是上坟祭祀、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人们认祖归宗、睦亲联谊的一个载体。人们以感恩的心态、敬祖的情感,将一片无尽的思念默默传达,把一种优良的节俗绵绵传承。  相似文献   

16.
“三月三”节日民俗,遍及广阔的地区。我国南部的不少兄弟民族,如湖南湘西地区和城步县的苗族,贵州水城、惠水一带的苗族,海南宝岛上的苗族,广西的瑶族,福建、广东一带的畲族,以及同属古代百越的海南黎族,广西壮族,贵州的布依族,侗族等,皆视“三月三”为本民族的传统节日。这一民族节日相当古老,本文拟就“三月三”节日民俗事象的丰富性,及其形成的多种原因和演变过程,进行初探,试作论述。  相似文献   

17.
柏童  春玉 《台声》2004,(6):56-59
一、海峡两岸万余信众 隆重庆祝妈祖诞辰 2004年5月12日,农历三月二十三日,是海峡两岸人民一个传统的重要节日。 来自海峡两岸及港澳、海外万余名信众聚集湄洲岛天后广场,隆重纪念“海峡女神”妈祖诞辰一千零四十四周年,人海旗浪,盛况空前。 清早,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上  相似文献   

18.
节日,亦称“节今”,是指历法上固定的节气之日和民间约定俗成的纪念日。节日文化被称为“岁时节令习俗”。广西拥有12个世居民族,12个民族的人民生息繁衍在这块23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使各民族的人民产生了自己独特的节日,独特的节日构成了广西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三月三壮族最盛大的节日之一。对于它,民间有许多优美动人的传说,相传古代有一对情人歌手,由于社会礼教的束缚不能结为夫妻,便双双殉情。于是人们在三  相似文献   

19.
怒族仙女节     
在怒族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在丙中洛山顶上的钟乳石前举行的仙女节节日活动。仙女节主要流传在云南的贡山县一带,是怒族最隆重、最具特点的民族节日。仙女节的传说凄美动人:相传在很久以前,由于怒江上没有桥,两岸的怒族人家常常是  相似文献   

20.
《台声》2020,(9)
正农历三月三是中国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其中以汉族、壮族、苗族、瑶族为典型。广西农历三月初三,始于唐宋,盛行于明清!2014年3月13日,广西将"壮族三月三"设为公众假日,旨在通过这一民族传统节日,继承和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3月24日,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广西创新2020年"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文化旅游消费品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