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韩愈在《原毁》一文中说:“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凡事业上有了成就,人格上有了名望,总是随之带来别人的毁谤。这是为什么呢?韩愈分析道,“为是者,有本有原,怠与忌之谓也。”就是说,毁谤诬告别人的人不是懒惰者就是忌妒者。这两种人看待别人都是“举其一不计其十,究其旧不图其新,恐恐然惟惧其人之有闻也。”意思是说抓住人家的一点不及其余,只看人家的过去,不看人家的现在,惟恐人家出了名。韩愈之说,在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屡见不鲜,尤其是在干部提拔前表现尤为突出。提谁告谁是一种极不光彩的恶劣行径,不仅无端损人声誉,破坏健康的人际关系,而且也助长了不负责任、不实事求是之风。同时,对匿名举报信核实难度较大,知情人难寻找,分散领导精力,严重影响单位的风气建设。提谁告谁与正常反映情况完全是两回事。如果拟提拔干部本人确实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本着对党、对人民认真负责的态度,按正当途径反映情况且反映的情况完全属实,有关部门不但会妥善处理,而且还会鼓励和表彰反映问题者。相反,如果目的不可  相似文献   

2.
判扔鞋者无罪的法庭不代表其他的谁。只“代表”法律,只“代表”自己独立办案,这也是人家国家的法律文化。而我们的思维是。动辄代表国家。这几乎形成了一种“代表文化”,在许多名人那里表现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有的地方在干部调整时出现了一种很不好的现象,一些干部只看自己的长处,不看自己的短处,甚至拿自己的长处跟别人的短处比,看到和自己年龄、资历差不多的人提拔了,就心理不平衡,发牢骚,闹情绪,甚至三番五次找有关领导,找组织部门,要求“一碗水端平”,要...  相似文献   

4.
一忌提拔那些“伸手要官”者。这些人做官的动机不纯,为了弄到一官半职,不择手段,拉关系,找后台,托人情,削尖了脑袋去钻那有限的职位,这些人一但谋到官位,就忘掉自己是人民的公仆,开始腐化堕落,大搞不正之风。二忌提拔那些善于“两面扇风”、“摸气候”、“会来事”的干部。这种干部擅长在领导面前阿谀逢迎,只要上级领导需要,违纪违法也敢闯,这种人唯上是从,无视群众,无视法纪,善于观察领导脸色行事。三忌找“替身人”。有的领导同志选拔青年干部,不看其工作能力和思想素质的高低,而是专找“会替自己吹牛拍马”的人担任领…  相似文献   

5.
选干部必须坚持“人民公认”王克玉邓小平同志指出:"现在就是要选人民公认是坚持改革开放路线并有政绩的人。"(《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80-381页)这就告诉我们,干部是不是坚持改革开放路线,有没有政绩,该不该提拔使用,要看人民群众是不是公认。在建立社...  相似文献   

6.
现在,一些干部在职务升迁上心态浮躁。3年以上的科级干部、5年以上的处级干部,被提拔了认为是“该得的”,没提拔认为是组织“亏欠”他的。这种现象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7.
李克海 《群众》2013,(9):I0067-I0067
《孔子家语》有云:“与人交,推其长者,讳其短者,故能久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多称赞别人的长处,少谈论人家的短处,关系方能长久。  相似文献   

8.
论争论     
“争论”即“各执己见,互相辩论。”(《现代汉语词典》)“执”者,“坚持”之谓。也就是说,在互相辩论的过程中,双方都坚持自己的观点,谁也驳不倒谁,谁也不信服谁。与人争论是希望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其实,这只是争论双方个人的一厢情愿。事实就是这样。仔细回想你所经历过的争论,不管是你与别人的争论,亦或是你听别人的争论,哪一次争论有人服输?  相似文献   

9.
一批坚持原则的干部不适应环境被淘汰出局,一批习惯太平的干部对环境无能为力而随波逐流,一批作风不正的干部投机取巧却得到提升,这种“谁不进来谁是‘另类”’的“逆淘汰”现象,呈现在吉林省白山市系列腐败案件中,发人深思。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道人事(更是人心)预测题,举国关注,拭目相待。既为预测,则—— 其一,说的不是机关官员要不要裁减。唐代以来,闲官冗员与日俱增,至今每30人要供养一个“官”(或“员”),谁承受得了?如果真个“官多力量大”也就罢了,偏偏“一个人的事三个人干:一个人干,一个人看,一个人在捣蛋”,且“干的不如看的,看的不如捣蛋的”,谁忍  相似文献   

11.
一批坚持原则的干部不适应环境被淘汰出局,一批习惯太平的干部对环境无能为力而随波逐流,一批作风不正的干部投机取巧却得到提升,这种“谁不进来谁就是‘另类’”的“逆淘汰”现象,呈现在吉林省白山市系列腐败案件中,发人深思。“系统腐败”形成“逆淘汰”环境近两年来,吉林省白山市发生了一系列腐败案件,市委原副书记李德才,原副市长岳俊峰,市政协原副主席、市委统战部原部长李铁成,省委原副秘书长、白山市原市委书记王纯等四名副厅级以上干部先后落马,牵扯到这一系列腐败案件中来的还有数百名处级和科级干部。其中,王纯、李铁成等人的落马…  相似文献   

12.
多年来,我们党坚持任人唯贤的路线和德才兼备的原则,培养选拔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党政干部。但是,在一些地方、一些单位,也有一些人却不坚持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出现了用人失察失误的现象,让一些思想品质不好、弄虚作假、跑官要官、群众称之为“风马牛”(“风”就是看风使舵,“马”就是溜须拍马,“牛”就是吹牛浮夸)的干部得到了提拔或进入了各级领导班子。浏览报刊杂志,我们不难发现用人失察的现象屡见不鲜,比比皆是。用人失察者们为了提拔重用与己有关的人,总要编造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来“力排众议”。如果所提之…  相似文献   

13.
中组部负责人最近就修订颁布《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答记者问时承认.考察失真失实、干部“带病提拔”“带病上岗”的问题时有发生。由于社会的复杂性、人的多样性以及识人者的局限性.把干部考准考实是一个难题。贪官们为什么人在“贪途”却“官路”畅通?“带病提拔”真的无药可治?这些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论资排辈选拔干部,只能限制人才成长,鼓励“混日子”。然而,打破干部提升的常规,提拔升迁的速度太快,亦有弊端。其一,无从考虑业绩。张居正用“器必试而后知其利钝,马必驾而后知其驽良”来说明人应该“试之以事,任之以事,更考其成”。提拔考察干部应以工作业绩为主,如果干部提拔过快,则无从考察。其二,不利于工作。“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来不及施政就升迁,也容易造成干部的短期行为、急功近利;容易诱发做表面文章、搞花架子,给事业、工作带来危害。其三,刺激“当官”欲,助长职务上的攀比之风。有的人,有心当官,无心做事,…  相似文献   

15.
虽然是个专职摆弄笔杆的人,但我也认识几个千万富翁。前几天,因事路过某县,我又应邀去看望了其中一位。此君至少有三四千万资产,有一家很像样的厂子,还有个宾馆。 刚进宾馆,大堂经理便打开了话匣子。她原是国有大宾馆的骨干,“跳槽”至此,开头还惬意,后来就不行了。 “客房的浴盆必须洗洁,打磨。她连这都不懂。只让买洗衣粉刷一下。把客人的皮肤划破了谁管?!”我知道,她批评的这位是老板的堂妹。 “那你给老板说嘛。把你高薪请来,不就是为了高标准吗?” “哎哟,看你们教授说得轻松!堂妹是人家一家子的人,人家能听我的?何…  相似文献   

16.
戒“飘”     
朱国良 《今日浙江》2011,(22):62-62
时下有一股“飘风”:有的干部工作不深入,做事不踏实,下基层进村不入户,进厂不到岗,爱好隔着汽车玻璃看,等着材料送上来,说他们是“走读干部”、“跑马干部”,一点也不为过。反映在思想作风上的“飘”,就是有的人喜欢争名,不尚实干,好搞那些“政绩工程”、“面子工程”。这些人爱把功劳归于自己,将不足椎给别人,常常是赶浪头,出风头,争彩头,措施一条条,豪言一串串,官话一套套。反映在学习上,往往是图图门面,装装样子,博取虚名。所有这些“飘”,  相似文献   

17.
“谁“谁是谁的人”梅桑榆是谁的人”是一个许多人常用的句式 ,在某些机关呆过、企业干过、官场混过的人 ,多会以此句式造句 ,比如说“张三是李四的人”、“赵二是王五的人”等等。桑榆先生曾在企业和机关混过几年饭吃 ,故对此句式耳熟能详 ,而每闻之 ,心中必哂之 ,且对那已成为谁的人的家伙顿生不敬之感。一个人一旦成了谁的人 ,他还有独立人格可言 ,有自主意识可言乎?赵二是王五的人 ,那赵二便是王五的家奴 ,两者之间的关系便是主奴关系。尽管赵二是党员 ,是公务员 ,嘴上在高喊他是党的人 ,是政府的人 ,但其内心唯尊王五一人 ,趋避进退 ,…  相似文献   

18.
全面准确地考察一个干部,不仅要看其主流,也要看细节;既要尊重大多数干部群众的意见,又不能忽视少数人的意见。如果考察组只注重倾听大多数干部群众的意见而忽略了少数人的意见,就很容易遗漏某些最能反映干部真实面貌的有价值的内容。一些考察鉴定为“优秀”后被委以重任的干部,提拔不久就  相似文献   

19.
谁也不会忘记,仅仅在 7年前,“国家干部”还是足以引人自豪又颇令别人羡慕的身份,而今天,“国家干部”观念已逐步被人淡化。“国家干部”作为计划经济体制下一种区别于农民、工人以及非国有所有制人员的职业划分和人事管理机制在建国以来运行了长达 40多年。这些年中,如果有了“国家干部”这个身份,就有了“吃皇粮”的资本,如果你不具备这种身份,那么,你就是有多么过人的才华,你都会被“国家机关”拒之门外 !就像人们形容的,是龙你得盘着,是虎你得卧着。 为着这个身份,多少人漫长的等,苦苦的追,有人不择手段,有人趁机谋利…  相似文献   

20.
“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机关是?答: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人会常务委员会。我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人是?答:在我国凡年满18周岁的人部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是10月29日,风冈县人人常委会对新提拔任命的25名科局级干部进行任前法律知识考试时,拟任干部认真答题时的情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