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确立情报信息主导地位,牵引和推动打防控一体化建设,编织严密的打击、防范、控制犯罪的工作体系,是当前公安机关应对严峻治安形势、实现工作新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此,必须将情报信息置于牵动公安工作全局的根本性、战略性优先发展位置,牢固确立情报信息主导警务工作理念,构建情报信息工作体系;必须大力拓展情报信息来源和渠道,健全完善情报信息综合应用科技平台,夯实情报信息主导警务工作的基础;必须不断探索和完善情报信息主导警务工作机制,创新警务工作模式,全面提升公安机关整体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2.
"两抢"案件在全部刑事案件总量中所占比重不大,但社会影响极坏.近年来"两抢"犯罪主体、时空及方式都在变化,打防工作也存在薄弱环节.要有效打击"两抢"犯罪活动,必须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全面推进打击"两抢"犯罪的网络化建设,从源头上控制减少"两抢"犯罪;及时组织开展专项打击整治行动,强化诸警种协同作战,充分发挥整体作战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2007年1月至10月打击入民宅盗窃犯罪的统计资料显示,来沪人员作案突出,尤以安徽、江苏、贵州、四川、湖北等地人员居多,不同地域犯罪嫌疑人作案手法有不同特点。当前对入民宅盗窃犯罪打防工作存在的不足,主要是情报信息的利用率和针对性不强,破案率偏低,来沪人员中高危人群的管理工作有较大欠缺。今后工作要进一步提高情报信息研判能力,增强情报信息主导打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全面提升打击防范入民宅盗窃犯罪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4.
黑社会性质犯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或其他手段 ,有组织地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称霸一方 ,欺压、残害群众 ,严重破坏经济、社会生活秩序的有一定组织性的犯罪。其产生和存在的原因包括 :社会原因 ;新旧体制交替 ,利益格局调整 ,社会控制机制弱化 ;一些干部腐败 ,成为黑社会性质犯罪的保护伞。遏制黑社会性质犯罪的对策 :提高全社会对预防和惩治黑社会性质犯罪重要性的认识 ;加强反黑立法 ,提供充分的法律依据从重从快打击 ;加大反腐败力度 ;打黑工作必须与扫除社会丑恶现象、涉枪犯罪结合起来 ;加强对公民以及两劳人员的法制教育 ,为打击和预防黑社会性质犯罪创造良好氛围 ;建立反黑专门机构 ;加强综合治理力度 ,全力遏制黑社会性质犯罪  相似文献   

5.
情报信息主导警务战略在浙江的探索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浙江公安机关着力在强化情报信息支持决策、预测预警和精确引导打击、预防、控制违法犯罪活动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较好成效。文章认为,在推进情报信息主导警务战略方面必须切实做到以下五点。一要增强对情报信息主导警务战略重要性的认识;二要努力做大情报信息的活水源头;三要加强技术体系和工作平台的建设;四要坚持以应用求效益、以效益促应用;五要着力提高民警信息化素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网上银行的迅速发展,其发展的"瓶颈"--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网上银行犯罪现象诸多,其实都是传统犯罪形式的翻新.对于以网络为基础的网上银行犯罪,证据资料易被篡改、销毁,并且在侦查取证时技术复杂、要求较高,此类案件的侦查取证工作较之于传统案件相对困难.因此,必须基于网上情报信息搞好网上银行犯罪案件现场勘查、电子证据的提取以及电子证据的保全工作等,从而有效打击网上银行犯罪.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澳大利亚警方在打击经济金融领域犯罪活动、打击毒品犯罪、跨国有组织犯罪以及恐怖主义犯罪,加强情报信息基础业务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和具体措施,并结合我国公安工作中在相关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有一定针对性的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8.
商业贿赂犯罪在市场领域不断滋生蔓延,危害极大。商业贿赂犯罪的侦办与其他普通刑事犯罪有显著不同,存在五大难点:案件发现难、案件认定难、调查取证难、案件定性难和打击处理难。商业贿赂犯罪的打击防控策略包括创新侦查思维,加大侦破力度;案件高发领域,做好预防工作;加强群众监督,强化协同作战;完善相关立法,增强打击力度。  相似文献   

9.
1999年3月,南昌市公安局为了解决治安突出问题,开展了以“三打”──打击带黑社会性质的涉枪团伙犯罪、打击盗窃犯罪。打击经济犯罪,“两查”──查禁赌博违法犯罪活动、查禁毒品犯罪,“一加强”──加强流动人口管理为重点的“三二一”战役,从而探索出了一种打防并举、标本兼治的新的公安工作模式,不仅有效地遏制了刑事犯罪的上升势头,强化了治安管理,夯实了基层基础工作,而且有力地推动了“双改”工作的顺利进行,促进了公安工作的全面发展。同时,进一步争取了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支持。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前沿的跨境犯罪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认为,跨境犯罪的涵义是:“特指内地与港澳台地区之间跨越地域界线的犯罪。”其特征是犯罪主体跨越了双方的地界。跨境犯罪可按犯罪主体境籍区属、空间区域、案件性质分为三类。主要以走私、贩毒、诈骗、制贩假币犯罪为主,近年逐渐发展到杀人、抢劫、盗窃、绑架、涉枪以及黑社会渗透等多种犯罪。文章分析了跨境犯罪四个方面的原因,并预测跨境犯罪的数量会有大的增幅、性质会更加严重、有组织犯罪会更加突出。提出的控制打击对策是:增强控制打击跨境犯罪的战略意识;控制跨境犯罪的通道;强化侦查职能;组建专门队伍;控制境外黑社会活动的渗透和发展;开展与港澳的区际警务协助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