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伍艺  徐涛 《人民论坛》2014,(5):224-226
文章以西南地区农村居民为样本,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对该地区农村居民2007年~2011年消费结构变动情况进行分析,并对2012年~2015年的变动做出预测。结果表明,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正在发生改变,体现在农村居民消费从生活基本支出为主开始转向带有休闲娱乐消费支出为主。鉴于此,笔者从提高西南地区农村居民收入,优化消费结构的角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邬德政 《求索》2008,(7):29-31
本文从农村居民所面临的各种不确定性、流动性约束性,及消费习惯等因素出发,分析农村居民谨慎性消费动机的形成机理,然后在预防性储蓄理论框架下,采用动态建模的方法,建立了一个包含不确定性、流动性约束以及消费习惯等影响因素的农村居民消费函数误差修正模型,并利用《中国农村住户统计年鉴》的数据(2000-2006年)所组成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分析了农村居民谨慎性消费动机的强度,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扩大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一方面可以扩大内需,同时又是新一轮社会大生产的逻辑起点。本研究以武汉市为例,分析农村居民消费的经济、消费环境、制度等多方面的制约因素,尝试运用生产函数法测算影响武汉市农村居民消费各因素的影响程度,找出制约武汉市农村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以期能对扩大我国农村消费市场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4.
城镇化发展对于农村居民消费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在此,以重庆市黔江区为例,对乌江流域民族地区城镇化与农村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表明:1985年到2011年间,黔江区城镇化发展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提高保持了良好的同步性;从长期看,城镇化发展与农村居民消费之间存在着较为稳定的均衡关系,城镇化对农村居民消费具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5.
从生成论的角度分析,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需求形成有着其自身的生成机理,导致农村居民文化消费需求形成的内在机理在于农村地区不断提升的生产力水平,生产力水平的提升不仅帮助农村居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为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提供了时间保障,也为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需求形成提供了经济保障;就外在影响因素而言,导致农村居民文化需求形成并不断高涨的因素主要是城市文化生活引导所形成的特定社会心理与国家政策的推动作用。内在刺激与外在引导因素的结合成为当前我国农村居民文化需求生成机理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6.
农村居民消费率的持续快速下降,是近年来中国居民消费率乃至最终消费率持续下降的重要原因。从基本概念出发,可分解出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率变动的三个直接因素,即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农业生产成本、农村居民收入分配比重。利用因素迭代法对诸影响因素作用强度的解析表明,收入分配比重下降是农村居民消费率下降的根本原因。应通过缩小城乡差距、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等途径,逐步提高农村居民的国民收入分配比重,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改善农村居民消费预期。  相似文献   

7.
伍艺  徐涛 《人民论坛》2014,(14):224-226
文章以西南地区农村居民为样本,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对该地区农村居民2007年~2011年消费结构变动情况进行分析,并对2012年~2015年的变动做出预测。结果表明,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正在发生改变,体现在农村居民消费从生活基本支出为主开始转向带有休闲娱乐消费支出为主。鉴于此,笔者从提高西南地区农村居民收入,优化消费结构的角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段玉 《求索》2011,(11):45-47
本文通过引入分位数回归思想,构建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需求的分位数回归模型,利用分位数回归模型与普通回归模型实证分析比较了湖南省城乡居民收入变化量对消费变化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得到的只是社会的平均化水平,不能反映出各种消费阶层的消费倾向;不论是城镇居民或农村居民,处于低水平消费或高水平消费的消费者,当其收入增加时,消费的增加幅度要大于中等水平的消费者;无论是在哪个消费水平下,城镇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都要高于农村居民,而且城镇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都要高于农村居民。  相似文献   

9.
基于两种经济学模型的我国城乡消费支出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寒梅  张申平 《求索》2013,(10):19-21
本文以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1995—2012)为研究对象,以AIDS消费支出模型和基于凯恩斯消费函数之上的消费支出差异模型为分析工具,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差异进行实证检验。研究显示,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和支出结构存在较大差异,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中“奢侈品”所占比重明显高于农村居民,目前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仍以必需品消费为主;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支出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明显高于农村居民,城乡居民间的差距呈逐步缩小之势,但缩小速度越来越慢。基于此,本文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以期能为我国城乡统筹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0.
利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对地方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地方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有正向影响,但由于支农财政支出的规模、运用效率低下,其作用在统计上并不显著,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是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重要因素,并且农村居民消费具有空间效应。据此,对促进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刘明 《中国发展》2011,11(3):41-45
该文根据近代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几类消费理论,在近年来宏观经济数据的基础上构建能够反映出中国农村消费状况的经济模型,寻找影响中国农村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分析中国农村居民的消费状况,探求解决促进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增长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苏海新 《传承》2011,(20):80-81
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的转变,促使其文化消费成为农村显性的、现实的需求。国家政策为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需求的形成奠定理念基础、产业基础、物质基础、智力基础,国家采取"文化下乡"、文化传承人等一系列保护传统文化资源的政策以及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来满足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需求,因此就必须完善国家政策在农村居民文化消费需求满足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2009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5000元大关,农村消费的增长速度首次超过城市0.2个百分点。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5919元,是1985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随着7亿农民收入逐年增加,农村将成为扩大消费的主战场。  相似文献   

14.
胡静娴 《青年论坛》2010,(1):110-113
本文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有关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与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最新统计数据,对我国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和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特点作了分析。现在农村居民的消费仍主要集中为吃穿用消费,农民将收入用于文教消费的自发性和积极性较弱。目前国家为拉动农村消费需求采取的一系列举措是必要的,但这些举措需要与更有力的政策相配合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唐琼 《湖湘论坛》2015,28(2):62-67
根据灰色关联分析,未来五年,中国农村居民消费人均消费支出与人均纯收入之间的关联将有所变化:消费结构逐步优化、消费内容逐步丰富、消费观念逐步更新。因此,为推动农村居民消费,促进经济发展,应进一步优化农村居民消费结构,营造良好消费环境,创新农村消费信贷业务。  相似文献   

16.
文章首先描述了我国农村居民居住消费现状,然后以2003~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为基础,利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LES),并借助于SPSS13.0统计软件对2002~2009年我国农村居民居住的边际消费倾向、边际预算份额、需求收入弹性、基本需求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居民居住消费支出与人均年纯收入之间高度相关;农村居民居住边际消费倾向在这8年间一直稳居第二位,且呈U型;农村居民居住的边际预算份额呈U型,说明居住将是农村居民未来的消费热点;农村居民居住需求收入弹性大于0小于1,表现出必需品的特性,且呈折线式下降趋势,说明农村居民对居住的需求具有刚性;农村低收入户尚未满足居住基本需求支出,需要社会救济。最后,文章提出了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农村居民要树立科学合理的居住消费观念、加强农村居民居住配套设施建设、发展农村居民居住消费信贷、保障农村居民居住的基本权益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事实分析与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表现为:恩格尔系数下降缓慢,居住消费呈现先升后降再上升的波浪式周期性波动,文教、交通、医疗三类的消费比重呈上升趋势。从中可以看出,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正向多元化方向转变,由生存型消费逐渐向发展型、享受型消费转变,但农村居民现金的相对不足制约着消费结构的升级,因而政府应当采取相应措施优化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具体措施包括:增加农民收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倡导新的消费观念,积极培育消费热点;完善消费政策,改善消费环境。  相似文献   

18.
李剑 《青年论坛》2002,(3):77-79
改革开放以来 ,山东省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农村消费品的数量和质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消费关系日益复杂。本文通过城乡间、省市间以及地区间农村居民消费状况的对比分析 ,来正确评价目前山东省农村居民的消费状况 ,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启动农村消费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9.
面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偏低、结构落后的状况,国家出台了"家电下乡"等一系列直接促进农民消费的政策。同时,长期以来实施的其他各种"三农"财税政策也能够间接影响消费。基于协整理论的实证研究表明:提高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政策在任何时期里都能显著促进其消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及农业税取消的政策从长期来看对带动消费有较大正向作用,但短期内的影响不显著,财政支农支出政策则与之相反。因此,政府可以通过调整"三农"财政支出结构、减轻农民的基本税负来扩大农村居民消费。  相似文献   

20.
通过构建面板模型,选择人均旅游购买力、出游率、人均旅游花费衡量旅游消费,引入收入水平虚拟变量,揭示了收入、地域差异等因素对我国农村居民国内旅游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以不同指标衡量,农村居民国内旅游消费收入弹性均为正,其中人均旅游购买力、出游率的收入弹性大于1;第二,与低收入农村居民比较,高收入农村居民的人均旅游购买力、出游率收入弹性减少,人均旅游花费收入弹性增加;第三,农村居民国内旅游的自发消费水平存在省际差异与区域特征.根据上述结果,建议东、中、西部地区采取相应的促进消费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