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14年11月26日,欧盟委员会向欧洲议会提交了一份促进公共投资的计划,计划在未来三年(2015~2017年)内投资3150亿欧元用于欧盟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教育、研发和中小企业发展等领域.这是容克为首的新一届欧盟委员会的第一项大提案,旨在通过该计划的实施复苏欧洲疲弱的经济,重塑欧盟影响力.但目前来看,该方案的实施困难重重、前景不明.  相似文献   

2.
《里斯本条约》生效后,欧洲议会在欧盟对外关系领域的权能得到强化。欧洲议会内部有众多涉华行为体,其中议会委员会和党团是涉华决议的重要形成机构。欧洲议会的涉华议题已由主要关注人权单一问题转变为关注政治、经贸、社会、发展、外交环境等多个议题,视角更加广阔。欧洲议会与中国的多种沟通渠道为中欧双方增进理解奠定了基础。但欧洲议会的人权决议对中欧关系的发展有消极影响,其在欧盟贸易和投资领域的新权能使该领域的谈判过程更加复杂和多变。随着欧洲议会权能的不断增大,其在未来中欧关系中的地位将日益增强。  相似文献   

3.
欧盟宪法签署的意义及其命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0月29日,欧盟25国领导人在意大利首都罗马举行了欧盟历史上首部宪法的签署仪式,向全球送出欧盟已"长大成人"的明确信号。 欧盟宪法一路走来可谓历尽艰辛。2001年12月,为应对东扩的需要,欧盟宣布要拟定一部欧盟宪法;随后,一个由各国议会和政府、欧洲议会、欧盟委员会代表及一批专家和观察员组成的制宪大会成  相似文献   

4.
2009年7月14日,波兰前总理耶日·布泽克(Jerzy Buzek)当选为欧洲议会议长,其政治意义非同凡响。一是作为《里斯本条约》生效后的首任欧洲议会议长,布泽克成为欧洲议会有史以来最“有权”的掌门人;二是作为在欧盟机构担任要职的中东欧“第一人”,其当选在一定程度上被视为“新欧洲”地位与作用上升、东西欧真正“融合”的重要象征。  相似文献   

5.
2014年7月1日,新一届欧洲议会正式就任,德国籍政治家马丁·舒尔茨(Martin Schulz)续任议长。舒尔茨现年59岁,是左翼的社会党团资深政治家,曾长期在德国国内和欧洲议会任职,2012年1月17日首次当选欧洲议会议长。他学历不高但能力卓越,雄心勃勃且激情四射,是公认的欧洲政治强人。其任内致力于提升欧洲议会影响力,为欧盟一体化而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6.
20 0 1年 12月 ,欧盟各国领导人在比利时莱肯宣布要制订一部欧盟宪法。随后 ,一个由各国议会和政府、欧洲议会、欧盟委员会代表及一批专家和观察员组成的制宪大会成立。大会历时 16个月于 2 0 0 3年 6月完成了欧洲宪法草案。 10月 ,欧盟 15个成员国及 2 0 0 4年 5月即将入盟的 10个准成员国开始政府间谈判 ,以最终确定欧盟宪法文本。 12月 12— 13日 ,欧盟各国领导人在布鲁塞尔举行峰会 ,但由于分歧严重 ,终于未能在 2 0 0 3年底通过欧盟宪法。现将其主要分歧介绍如下。一、各国在理事会内的表决权问题从 2 0 0 3年 10月的政府间会议开始以…  相似文献   

7.
尽管被赋予越来越多的权能,但欧洲议会和成员国议会在欧盟政治体系中的作用仍然有限,关于"民主赤字"的讨论使议会间合作机制成为热点。欧盟议会间合作机制已经有了长足发展,呈现出一定的发展趋势和特点。议会间合作机制主要发挥信息交流、学习"最佳实践"和协调立场的作用,有助于减少欧盟"民主赤字",但其发展还面临诸多限制。为了增强欧盟的民主合法性,加强议会间合作机制、提高欧洲议会和成员国议会在欧盟中的地位和影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虽然目前议会间合作机制主要在欧盟内政领域发挥作用,但未来有可能对包括中欧关系在内的欧盟对外关系施加影响。  相似文献   

8.
1997年12月12—13日,欧洲联盟15国在卢森堡举行首脑会议,就欧盟第5次扩大的程序和分批入盟谈判的国家名单,以及设立欧元理事会等重要问题达成协议,会议结束时通过了最后声明。这次会议标志着欧盟向中、东欧扩展的进程正式开始。 一、会议成果 欧盟首脑会议由东道主、欧盟现任轮值主席国卢森堡首相让—克洛德·容克主持,欧盟执行委员会主席雅克·桑特也参加了会议。会议取得以下重要成果: (一)欧盟东扩正式启动。会议根据欧盟1997年7月16日通过的《2000年议事日程》,决定正式启动吸收10个中、东欧国家和南欧岛国塞浦路斯加入欧盟的进程。会议认为欧盟的扩大“是一个全面的进行性的过程”,将根据每个申请国准备工作的情况分阶段完成;欧盟扩大首先必须根据阿姆斯特丹条约加强和改善运转机制。会议还强调指出,上述11国被确定为接纳入盟谈判的国家,所依据的是同样的标准和条件。  相似文献   

9.
欧盟对华军售难以解禁的背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秋天起,欧盟能否解除持续了近15年的对华军售禁令问题进入人们的视野,并逐渐成为舆论关注的一个焦点。法国和德国认为该禁令早就该解除,美国和日本等国则强烈反对。2004年11月17日,欧洲议会以中国人权问题为由,通过决议要求欧盟继续维持对华武器禁运。①这个决议虽没有实际约束力,却反映出一部分欧洲人在该问题上的心态。同年12月8日举行的中欧峰会上,欧盟宣布将于2005年6月给出一个明确解决方案,欧盟正式启动了对华军售解禁的程序。但在随后的发展中,欧盟这一立场却多次动摇。现在看来,解禁的日期将可能继续后延。一、美国出于战略考…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有关欧盟民主赤字问题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如何加强欧洲议会在欧盟决策中的作用,而忽略了成员国议会层面存在的民主赤字问题。作为成员国的代议机关,成员国议会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不断向欧盟移交权力,却长期未能直接参与欧盟层面的决策。本文将回顾成员国议会在一体化发展历程中的角色演变,分析欧盟存在的双重民主赤字问题及其在成员国议会层面的表现,讨论欧盟制宪进程以及《里斯本条约》在提升成员国议会作用方面作出的相关改革,并在此基础上对欧盟的双重民主赤字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里斯本条约》对欧盟贸易政策影响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里斯本条约》对欧盟贸易政策做出了自欧洲一体化启动以来最为重大的调整:一方面,欧盟机构职能大幅拓展,基本涵盖所有贸易政策领域,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知识产权贸易以及投资,基本解决了欧盟与成员国在贸易政策领域长期权责不清的问题;另一方面,欧盟贸易政策被明确赋予了外交使命,成为欧盟对外行动政策的工具之一。此外,欧洲议会首次获得了实质性参与欧盟贸易政策的权力。随着欧盟对外贸易运作机制的调整和改变,未来欧盟贸易政策更趋联邦化,决策效率和行动能力将得到极大提升;同时,欧盟贸易政策的政治化倾向将加强,贸易保护主义也可能更趋严重。  相似文献   

12.
欧洲议会党团和欧洲跨国政党联盟是欧盟跨国政党网络的构成部分, 并在制度化程 度上取得了相当的进展。欧洲跨国政党网络的产生和发展被一些人认为是未来欧洲向“政党之欧 洲”发展的证据。实际上, 欧盟跨国政党尽管在其发展过程中获得了国内政党的些微因素, 但并不 能因此与国内政党作简单类比。它们是在欧盟特殊的框架下政党跨国合作的特殊的组织体系  相似文献   

13.
法国的压力集团虽然没有美国、英国和德国活跃,但自其产生以来,在法国的政治生活中仍占据了一席之地,特别是与政府、媒体和政党之间建立了剪不断、理还乱的利益关系之后,其影响力和作用不断增强。目前,随着欧盟一体化的不断发展,法国许多“压力集团”或“利益集团”纷纷在布鲁塞尔安营扎寨,与其它成员国的压力集团一起向欧盟委员会和欧洲议会等权力机构施加影响,以图左右欧盟未来政策的走向。 一、压力集团基本情况及行为模式 在法国旧制度(指1789年前的王朝)中,封建王朝禁止成立行会和行会管事会。1864年,法国民主化的发展使工会和行会运动有了合法身份,受薪者和公务员工会纷纷成立,成为最早出现的压力集团。  相似文献   

14.
欧盟新老成员国关系特征与利益冲突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4年5月1日欧盟实现第五次东扩,欧盟成员国增至25个.本文对欧盟东扩后新老成员国关系构建的背景与过程、当前欧盟成员国关系的最新特征以及此次东扩后成员国之间的利益冲突及其利益组合模式等问题进行阐述和分析.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东扩后新老成员国之间存在尖锐的利益冲突,欧盟内部利益多元化现象更趋明显,有可能形成超越新老成员国的非固定的新的利益组合模式.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与欧盟贸易关系: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与欧盟贸易关系日益紧密,欧盟在中国对外贸易合作中的战略地位日益重要,但中欧贸易也存在着贸易不平衡、知识产权保护、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不够完善等问题。未来,中国除应关注欧盟对华经贸合作的共同政策和指导原则外,更应注重拓展与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经贸合作。  相似文献   

16.
2007年,欧盟出台了《中亚战略文件》,确立了欧盟与中亚5国之间的战略伙伴关系,把欧盟对中亚战略作为欧盟总体外交、全球战略、大邻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欧盟在政治、经济、安全和文化方面与中亚国家进行全面合作。边界安全、能源管线建设以及欧亚交通大通道的建设是欧盟与中亚国家合作的主要领域。欧盟对中亚战略实施的成功与否对欧盟作为全球行为体的地位和作用将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和考验。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面对冷战结束所致的东欧剧变,欧盟推出了东扩计划,并经1993年哥本哈根、1997年阿姆斯特丹和1999年赫尔辛基欧盟峰会,确定了第一轮和第二轮入盟候选国.2000年12月尼斯欧盟首脑会议通过了旨在推动欧洲一体化、适应东扩的欧盟机构改革方案.综观近十年欧盟东扩计划形成过程,欧盟东扩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后冷战欧洲界定、欧洲(文化)认同的反思影响,而欧盟东扩同后冷战欧洲界定有着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18.
欧盟东扩对俄罗斯与欧盟经济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以来,俄罗斯及中、东欧国家与欧盟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2004年,欧盟东扩将绝大多数中、东欧国家纳入欧盟共同市场,这势必影响到俄罗斯与欧盟的经济关系。从近期来看,由于俄罗斯与欧盟及中、东欧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主要体现在能源合作方面,因此,东扩对俄罗斯与欧盟经济关系的影响不大。然而,从长期看,由于欧盟东扩使欧盟与中、东欧国家经济合作的进一步加强,以及欧盟作为一个区域经济集团不可避免的排他性,都可能对俄罗斯与欧盟的经济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中亚位于欧亚大陆之间,是国际地缘政治的战略要地,欧盟要成为全球战略玩家,中亚是其全球战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欧盟与中亚关系主要建立在“发展政策”基础上,对中亚的援助是欧盟全球援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欧盟的诸多战略利益,其中民主化、人权、良治等问题是欧盟发展援助的“主流议题”。中亚国家大都是欧盟眼中的“极权国家”,即便在具备西方民主模式的吉尔吉斯斯坦,欧盟也对巴基耶夫的执政能力及2009年7月的总统大选表示不满。  相似文献   

20.
2007年6月,欧盟制宪进程重新启动,标志着欧洲政治一体化出现新的转机。对比此前被搁置的欧盟制宪进程,此次欧盟制宪重新启动孕育着一些新的变化,将再一次修正欧盟超国家权力与国家主权之间的平衡,重新厘定欧盟内部权力结构和秩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