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解构性别本质主义:女性主义对先进性别文化的贡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女性主义对中外传统性别文化的核心———性别本质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批判,指出两性的命运主要由自己而非生理决定,从而清除了中外传统性别文化中的宿命论错误,为先进的性别文化奠定了科学的基础。其批判还冲破了男女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传统性别思维模式,为先进的性别文化建立了多元并存、亦此亦彼的新性别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2.
传媒工作者的社会性别观念认知水平及其运用社会性别分析方法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从某种程度上决定着该媒体的社会性别导向,从而影响着公众的社会性别观念.本研究报告描述了江苏省大众传媒工作者的社会性别观念认知水平;尝试性分析了大众传媒工作者在不同社会性别观念支配下的社会性别行为取向;并就妇女组织促进媒体表现平等的社会性别关系进行了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3.
自从坎迪斯·韦斯特和唐·齐默尔曼的《做性别》一文发表以来,性别研究领域出现了新的范式革命,即社会性别从一种"结构性规定"转变成"互动式达成"。"做性别"视角强调性别的互动性、情境性等特征,性别成为不断进行过程中的社会互动的产物。近些年来,西方学术界在反思"做性别"视角的基础上形成了另外两种性别研究范式,即"消解性别"和"再做性别"。这三种性别研究范式可被统称为"性别互动论",它们都强调性别的达成、解构或重构是在情境性的社会互动过程中实现的。性别互动论的意义在于重新将性别斗争权力归还给个体,使每一次日常互动成为潜在的重要赋权机会。该理论有助于我们重新理解传统的性别阶序及其运作机制,并促成不平等的性别关系发生根本性改变。  相似文献   

4.
社会性别研究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反思、质疑、颠覆社会性别刻板印象。这本身便是对多元的性别气质的包容与支持。但是,仅对男性和女性社会性别刻板印象的反思仍然不足以实现对性别平等的追求。"性别多元"正在成为西方性别研究的新热点,它颠覆了男性和女性的二元性别划分,致力于在更广泛的意义上追求"性别平等",而不仅是"男女平等”。  相似文献   

5.
性别社会化是个人社会化的重要内容,其核心在于性别差异和性别不平等的塑造与传递。社会结构不但把性别规范作为性别社会化的目标,同时也通过家庭、同伴群体、媒体等各种社会因素来塑造性别社会化。影响性别社会化的深层结构是经济生产领域中的性别分工秩序。工业生产型社会向服务型经济社会的转变,促使更多妇女进入服务业,并影响了男女性别的分工秩序。因此,来自职业社会化的性别无差异研究,开始挑战性别社会化对于性别社会差异的强调。  相似文献   

6.
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后,国际劳工组织将社会性别主流化作为贯穿“人人享有体面工作”战略目标的重大问题,为此制定了将性别问题纳入主流的战略。为提高社会性别主流化的能力和促进就业政策中的性别平等,国际劳工组织启动了中国项目。为此,该项目在中国建立起“3 1”机制,为多部门推进性别平等的就业政策建立了网络和平台;该项目将社会性别主流化的理念和机制引入促进劳动就业领域,推动了社会性别分析方法在中国就业扶持政策和劳动力市场分析中的应用;该项目根据中国社会实际和本部门工作重点,开发了多种提高社会性别主流化能力的工具和手册。  相似文献   

7.
吕亚军 《思想战线》2008,34(3):133-134
性别主流战略是欧盟在新形势下对性别平等事务采取的新举措.它不仅反映了欧盟在性别平等方面所取得的进步,而且体现了欧洲社会一体化建设的进展.目前学术界对欧盟性别主流战略下的男女就业平等、妇女经济权益与政治权益的保护等举措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分析了其成功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但是对于性别主流战略本身并未给予应有的关注.有鉴于此,本文以亲职假指令为例,对性别主流战略进行深层剖析,希望可以借此加深我们对欧盟性别主流战略的理解与认识.  相似文献   

8.
浅论社会性别主流化与社会性别预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社会性别主流化"被联合国确定为促进性别平等的全球战略.实现社会性别主流化的方法和途径是多方面的,其中倍受世界各国重视和运用的就是编制社会性别预算.社会性别预算并不是为妇女制定出的单独预算,其目的也不是仅仅增加针对妇女项目的预算.目前,全世界有六十多个国家开展了社会性别预算工作,在促进性别平等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中国应借鉴国际上的成功经验,加强政府部门对社会性别预算工作的重视,将性别意识纳入部门预算体系,并作为每年人大会议审议财政预算的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解读艾华(Evans)的《中国的女性和性别:1949以来的女性性别和社会性别的主流话语》一书的基础上,描述了自1949年来中国的女性性别和社会性别的发展状况,分析了在中国女性自古以来处于男权官方话语统治下的原因,并对女性平等社会地位的获得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女性散文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不少作品因为重点探讨了两性关系的诸多问题而凸显出浓重的性别色彩和性别意识,具体表现为“性别自省意识”、“性别批判意识”和“性别平等意识”。这种鲜明的性别意识的文学表达,不但整体上拓展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意义空间,更体现出现代女性散文写作别具一格、意义深远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1.
裴艳艳 《求索》2015,(2):125-129
当代河洛文学写作自觉运用性别视角,聚焦探询人类性别关系形态,并以南北地域为界,呈现出两种迥异的性别书写视野。北方河洛文学写作注重性别和谐关系的美好建构,强调女性解放的积极社会意义;南方河洛文学写作解构和谐性别关系的理想状态,强调外界环境对和谐性别关系的破坏作用。当代河洛文学南北作家性别书写的泾渭分明特质,自觉或不自觉地揭示了出了这样一个真理:两性关系的和谐依赖于女性解放和男性解放的双向融合。  相似文献   

12.
社会性别主流化于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被联合国确定为促进社会性别平等的全球战略,要求各国将社会性别观点纳入社会发展各领域的主流。本文在对社会性别主流化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理论探讨的基础上,对新形势下中国协调推进社会性别主流化战略,促进社会性别平等与国家治理现代化进行了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13.
历史唯物主义与激进女性主义的父权制理论相结合,形成了唯物主义女性主义,法国的唯物主义女性主义是其中最早、最著名的流派,其社会性别理论集中反映了作为唯物主义的理论特色。它质疑了生理性别是自然的观点,指出生理性别是一种阶级的区分,揭示了其作为社会性的概念被自然化的过程,提出了社会性别先于生理性别等激进主张。它与以法国女性主义闻名的法国后现代女性主义是完全不同的理论趋向。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伦敦大学发展研究部修正的社会性别需求理论,利用典型组专题讨论方法,分别从服务提供层角度和服务对象角度调查了服务对象在生殖健康领域的社会性别需求,包括现实性社会性别需求和战略性社会性别需求,分析了两种角度下服务对象的社会性别需求在本质上的一致性,提出应将两者结合起来全面考察服务对象在生殖健康领域的社会性别需求,并将该思路体现在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中。  相似文献   

15.
本刊专稿     
【主持人导语】推动社会性别主流化、实现性别平等的战略不仅是国际社会的共识,也是当代中国政府的战略选择。1995年在北京召开的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通过的《北京宣言》和《行动纲要》,明确将社会性别主流化确定为促进社会性别平等的全球战略,要求各国将社会性别平等作为一项重要的政策指引,将社会性别观点纳入社会发展各领域的主流。近年来,社会性别预算的国内外实践,为社会性别主流化找到了富有创造性的制度保障,它将抽象的目标落实在具体的制度实践中,为社会性别主流化提  相似文献   

16.
社会性别主流化于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被联合国确定为促进社会性别平等的全球战略,要求各国将社会性别平等作为一项重要的政策指引,将社会性别观点纳入社会发展各领域的主流.成立于2001年的香港社会性别专责机构--妇女事务委员会一直致力于社会性别主流化的实施,特别是在政策范畴(制定、推行、实施)的参与和监督方面,有效地推动了香港地区的社会性别平等事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香港社会性别主流化的实践经验可为中国大陆社会性别主流化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参与式性别预算对女性赋权是否具有积极作用?文章以温岭性别预算为例,通过问卷、观察与项目评估,从性别预算过程中女性的平等参与机会、参与能力以及参与效果三个维度考察女性赋权的过程与成效,发现女性在性别预算审议中的参与促进了女性权利意识的觉醒;女性参与财政预算审议能力并不低于男性;对项目受益人的性别评估发现,性别预算使得财政资源分配更趋平等合理。因此,参与式性别预算因其平等的制度设计、鼓励女性参与和自由的表达机制,为女性赋权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8.
社会性别的分析方法对于法学研究而言,极具启示性与颠覆性。社会性别研究方法有助于揭示性别平等对于社会和谐的重要意义;有助于从“有性人”的视角考量法律文本的性别平等,启示人们从“行动中的法”的角度重新考察现实生活中的性别平等;社会性别研究方法弥补了传统法学关于妇女权利研究方法的不足,更是对法学研究领域中传统的阶级分析方法的修正。  相似文献   

19.
性别认同是个人内心深处对自己性别的认知,因而也被称之为心理性别。通常情况下,个人的性别认同与其出生时的生理性别是一致的,但也存在一部分个体,他(她)们的性别认同与生理性别不一致,因而产生了生理上的男性认为自己是女性或者生理上的女性认为自己是男性的现象。同性恋、双性恋、跨性别者以及变性人等性少数群体的产生与性别认同有密切关系。性少数群体在许多国家面临不同程度的歧视,就业领域的歧视尤其值得关注。中国已经出现了涉及性别认同的就业歧视案件,但目前尚未有任何规制性别认同歧视的法律法规。美国法院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审理涉及性别认同的就业歧视案件,其发展过程中的有益经验能为中国相关制度的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自2006年中国社会学年会首次设立妇女/性别社会学独立分论坛以来,依托中国社会学会性别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妇女/社会性别学学科发展网络社会学子网络以及国内各高校和研究机构,在不同的历史时点分别围绕改革开放30年与女性发展、中国社会变迁与女性发展、性别研究方法论、世妇会20年性别社会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等热点议题展开研讨,扩大了妇女/性别社会学的社会影响力。2016年中国社会学年会设立了"新发展理念下的社会性别平等观念与实践""性别与生活:小康社会建设新视角"两个分论坛,反映了妇女/性别社会学研究议题的不断细化和研究队伍的持续壮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