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甘德安 《理论月刊》2010,(3):147-152
对于企业的发展,众多学者做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企业的生命周期理论,对企业的发展不论从实践还是理论都起到积极的作用。然而,这些理论还是站在传统新古典、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提出的,还是把企业看作一个"黑箱",看成一个线性的系统,没有透彻的分析企业生命周期背后的机理。从复杂性科学的角度看,企业是一个功能、目标众多的复杂系统,家族企业更是具有家族特征的复杂适应系统。[1]可以说复杂性已成为企业经营决策和管理中的根本性问题。本文分成四个部分进行研究。第一部分是对企业生命周期的理论回顾;第二部分从复杂性科学的角度分析当前各种企业周期理论的不足;第三部分站在复杂性的自组织理论、耗散结构理论、复杂适应系统等角度提出企业生命周期,特别是家族企业生命周期的机理。最后,在第四部分,从复杂性的企业生命周期的角度提出家族企业应该如何保持可持续发展,克服生命周期导致的衰败与死亡。  相似文献   

2.
本论文依然是借助复杂性科学的理论、方法对家族企业治理结构进行的探究。基本思想还是把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看成是一个复杂适应系统。然后借助复杂性科学中的自组织理论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研究家族企业特有的治理结构是怎样决定家族企业不同于非家族企业功能的。论文的第一部分首先对现有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研究给予简要的回顾并指出其面临的挑战。第二部分从复杂适应系统的角度分析家族企业的治理结构的特征。第三部分则借助复杂性科学中的自组织理论的结构决定功能理论解释家族企业的功能的特殊性,阐述家族企业治理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是作者在复杂适应系统研究家族企业系列论文的继续。首先指出了中国家族企业传承存在的问题;然后整理了国内外家族企业传承的相关文献,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我们对于理论与实践的思考,指出中国家族企业传承的特殊性需要拓展新的研究工具。在文章的第二部分简要介绍了混沌经济学的分岔与分形理论;最后,运用分岔与分形理论对家族企业传承做出探索性解释。  相似文献   

4.
据统计,目前在中国大陆的非公有制经济中,家族式经营的企业至少占到了90%以上。无可否认,家族企业为中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完善和经济日益全球化,主要靠亲情管理的家族企业,在人才、管理、机制、决策等问题上都与现代企业制度相悖,这制约着家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壮大,使其难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家族企业如何走向现代化管理,这成了众多家族企业家面前的一道难题。  相似文献   

5.
甘德安 《理论月刊》2010,(6):151-155
本文试图在甘德安前期文献(2002,2003,2006)的基础上进一步借助演化经济学的工具分析社会经济环境与家族企业互动的演化过程。本文分四个部分。一是首先指出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及社会学、心理学等工具研究家族企业已经陷入理论困境,希望在前期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进一步从演化经济学的角度研究家族企业的环境与家族企业的演化互动问题。二是借助演化经济学的企业理论界定家族企业的基本特征;三是分析社会经济环境演变对家族企业演化的影响与机理;四是探讨家族企业在新的环境中应如何选择新的发展战略和进行企业形态的创新。  相似文献   

6.
《创造》2012,(1):64-67
2011年12月12日,全国工商联对外发布了我国首份《中国家族企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目前在中国大陆的非公有制经济中,家族式经营的企业至少占到了90%以上,在所有的3286家企业中,剔除未披露个人及家族持股比例信息的企业,家族企业占私营企业有效样本的比重为85.4%。其中,家族参与管理的企业为2135家,业主个人控制和管理的企业为1151家。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家族企业的迅速发展,家族企业管理制度上的弊端也日益显现出来。尤其是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内外有别”的家族文化造成企业在选人、用人、留人方面的管理滞后于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杨茜 《湖湘论坛》2015,28(2):138-144
家族企业是一种以血缘和婚姻关系为纽带的亲属团体与以经营绩效为目的的企业组织的有机组合形式。家族与企业这种特殊的组织形态决定了企业的战略决策、运营机制、用人制度、管理方式、企业文化的建构等均与建立在契约关系基础上的现代企业存在巨大的差别。其差别的根源就在于家族企业的家族性。家族企业中的亲属关系是家族企业存在与发展的重要的社会条件。当前学界从文化的视角广泛分析了华人家族企业中的亲属关系,整理现有的理论研究成果,有助于了解家族企业这一特殊的组织形式,从而对家族企业的长久发展提出有效的治理决策。  相似文献   

9.
家族企业的产权制度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可香 《新东方》2005,(3):49-52
家族企业具有悠久的历史,虽然股份公司已经成为主导性的企业制度,但是世界大多数中小企业仍采用了这一制度形式,这一事实证明了家族企业依然具有较强的生命力。无论是西方发达的经济国家,还是亚洲新兴的工业国家。90%以上的中小企业都是家族制企业。不同国家的家族企业其产权制度的模式也是不同的,本文主要谈一下美、日家族企业及东南亚华人家族企业的产权制度模式和中国家族企业的"温州模式"。  相似文献   

10.
家族企业定义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勇 《湖湘论坛》2003,16(4):70-71
一、问题的提出家族企业制度广泛地存在于我们的社会经济生活中 ,在世界范围内 80 %以上的企业属于家族企业。世界 5 0 0强企业中 ,有 40 %由家庭所有或经营。美国家族企业占 96 %,创造美国 6 4%的GDP ,雇佣美国劳动力 5 0 %以上 ;意大利的家族企业高达 99%;法国 90 %是家族企业 ,且家庭企业的产值占总产值的 6 5 %以上。在亚洲 ,除中国大陆之外所有经济发达的地区 ,家族企业都在数量上和规模上占据主导地位。在中国私营企业中 ,90 %以上属于家族企业。此外 ,不仅私营企业普遍存在着家族制及家族化管理 ,而且其他类型的企业 ,如乡镇企业、…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经济转型期间,众多的家族企业选择了家族化经营管理模式,解决了企业初创时期的融资、协作和原始资本积累等问题。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机制的逐渐形成,许多家族企业在发展的道路上出现了困境,如所有权与经营权混合、封闭性管理、人才交流渠道不畅通和缺乏科学化决策等问题,影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改革与创新家族企业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方式,树立新的企业管理理念,改革传统的用人机制,优化企业的股权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家族企业随着改革开放而真正起步,又在邓小平南方讲话后进入黄金发展期。从总体上看,这些企业还处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摸索阶段,还不很成熟。家族企业在我国特殊的市场经济环境下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但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与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完善,家族企业的固有弊端也逐渐显露出来,如何获得持续发展能力是摆在每一个家族企业面前的避不开、绕不过的一道难题。由于各个企业的具体状况不  相似文献   

13.
“家族”与“企业”的博弈与家族企业的演进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家族企业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企业群落。它有别于非家族企业的特征在于它先天的包含着"家族"和"企业"两重矛盾因素。正是这二者的博弈形成了家族企业的发展动力并表现出丰富的形态与特征。从"家族"和"企业"对立统一的角度来探讨家族企业的演进和发展,是一个颇有意义的视角和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4.
家族企业财务治理模式的改进与完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阳卓平 《求索》2007,(9):45-46
文章从财务治理的视角,对我国家族企业的现状、问题及形成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对家族企业财务治理存在问题与对策进行了探讨。试图厘清家族企业财务治理与企业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试图改进和完善家族企业财务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5.
基于社会资本的家族企业二维治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小波  陈赤平 《求索》2007,(11):12-14
社会资本在家族企业成长和家族企业治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家族企业创业初期,社会资本治理是一种有效率的治理模式。但当家族企业逐渐进入成熟分化阶段后,治理关系变得更加复杂,社会资本单边治理的作用被弱化,制度治理的作用不断被强化。家族企业治理结构演进的趋势是制度治理和社会资本治理有机结合的二维治理。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家族企业的躯体内,存在着一种天生的“死亡与破产基因”,这种基因潜藏在企业肌肤内,“死亡与破产基因”的内部潜藏着一种文化的缺失。从创办企业的第一天开始,家族企业家自身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和精神境界就已经注定了企业的失败,之后家族企业的发展不过是将这一切延续罢了。  相似文献   

17.
略论家族企业的优劣势及发展障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钟超 《前沿》2002,(1):41-43
家族企业是众多企业组织制度形式之一 ,它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和建立过程中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家族企业相比其他企业组织形式 ,具有独特的优劣势。目前 ,我国家族企业正面临着新经济的挑战 ,必须运用现代企业制度治理企业 ,克服发展中的障碍 ,在更高的平台上 ,走上市公众化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8.
《公安研究》2012,(7):96-96
陈莉妤在《探索》2011年第5期撰文认为,在中国,信任主要是建立在血缘关系或其他关系中所包含的亲近疏远情感之上的,家族企业必然成为民营企业经营模式的首选,信任建设也就成为家族企业兴衰的关键。因此,一方面,家族企业应从情感、价值方面培育互惠的关系信任;另一方面,应从理性、事实出发,构建制度信任,使之成为长期稳定的信任模式。  相似文献   

19.
2011年12月,首份《中国家族企业发展报告》在北京发布.奠基于我国深厚家族文化的家族企业,是我国私营经济的主体.长期以来,由于对现代大型企业的宣传和关注,人们对家族企业形成了一些负面认识.《中国家族企业发展报告》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家族企业的现状和发展作出了全面而客观的分析,充分肯定了家族企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贡献,揭示了家族企业的"双重治理"特点,并提出了家族企业持续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论家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任务是人力资源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我国家族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普遍存在家族化倾向,这种管理方式有其合理的一面,但也存在不少弊端。这些弊端,制约了家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必须进行管理创新,才能赢得家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