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兴 《政府法制》2010,(10):49-49
每年2月的第3个星期一是美国的总统日,这是一个法定假日。除了这一天,一些州还会在2月22日放假,因为那是美国首位总统华盛顿的生日。美国另一位受人爱戴的总统林肯也出生在2月。所以每年2月,研究美国总统的报告会接连出炉。  相似文献   

2.
章敬平 《政府法制》2013,(30):47-47
2005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布什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在捷克斯洛伐克的一座城市相遇,他们谈到了新闻自由,彼此攻击。多年后,布什卸任了,在自己的自传中,都不忘揶揄普京。  相似文献   

3.
邓联繁 《时代法学》2005,3(1):31-40
系统考察美国总统的宪法观,是"真正"了解美国宪法与宪政的必然要求,是了解"真正"的美国宪法与宪政的重要步骤,是学习和借鉴美国宪法与宪政建设先进经验的重要前提.以美国总统就职演说为分析范本,既具有合理性,又具有科学性.从美国总统的就职演说来看,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有两点一是他们认为宪法是伟大的,神圣的,令人满意的,令人崇敬的;二是他们认为宪法的权威必须得到全心全意的维护,他们将坚决捍卫宪法的尊严.这与我们一提及宪法就想到它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有很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4.
在外国,官员只是一种职业,与普通劳动者没有什么区别.他们与普通劳动者一样,在工作时间就工作,在休息时间就休息. 外国官员的休闲方式 --美国总统的休闲.每年盛夏,美国总统都有度过几个星期暑假的权利.  相似文献   

5.
王晨光 《法制与社会》2012,(26):134-135
最近,人民的目光再次聚焦向美国的总统大选.作为当今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武装力量总司令,美国总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有权势的人”,拥有“帝王式总统权”.但这样的称呼其实名不副实,虽然总统的权力相较于建国初期大大膨胀,但美国的法律惯例、政治制度以及政治文化等,已决定了美国总统的权力不可能达到帝王“独裁专制”的境界,而只能在民主、法制的框架内运行.  相似文献   

6.
《政府法制》2013,(36):10-10
《解放日报》2013年11月27日刊登刘哲昕文章:所谓官邸,是指国家为某些官员在担任公职期间提供的免费或低价的住所。美国总统的白宫、英国首相的唐宁街10号、法国总统的爱丽舍宫就是典型的官邸。美国的官邸制覆盖范围较小,只适用于总统、副总统、州长、副州长以及大中城市的市长,居住者一般只需每年交纳象征性的1美元房租。法国则既向部长、议员等高官,也向因异地任职、安全等原因造成没有住房的中下级公职人员提供住房,住房标准根据职务需要与地位确定。  相似文献   

7.
邓联繁 《时代法学》2006,4(2):17-25
美国总统在就职演说中所体现出来的宪法观能给我们多方面启示,最重要的是必须更加注重并想方设法在全社会培养宪法信仰。因为美国总统的宪法观,最集中地说明了他们普遍具有宪法信仰,而这又在根本上受到美国社会宪法文化的深刻熏陶,是美国社会普遍具有宪法信仰的一个缩影。借鉴美国总统具有宪法信仰的表现与原因,在我国全社会培养宪法信仰,既要格外重视宪法,又要维护宪法权威,还要加强宪法教育。  相似文献   

8.
牧徐徐 《政府法制》2014,(20):42-42
2012年9月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前往佛罗里达州宣传医改方案,并继续为自己总统连任造势.中午,他轻装简从走进皮尔斯堡的一家比萨店就餐比萨店的小老板斯考特见总统屈尊降责来到自己的小店里用餐,顿时受宠若惊,紧张得在制作比萨过程中连连出错.  相似文献   

9.
李光斗 《政府法制》2013,(11):32-32
美国东部时间2012年11月6日。奥巴马击败罗姆尼,成功连任美国总统。奥巴马深谙政治营销之道,他的总统之路就是一部品牌营销教科书。  相似文献   

10.
木子 《政府法制》2010,(24):15-15
1944年,罗斯福第4次连任美国总统。 一位记者请他谈连任的感想,罗斯福很客气地请这位记者吃三明治罗斯福先给了他一块三明治,记者感到受宠若惊,认为这是“殊荣”.  相似文献   

11.
把美国总统奥巴马说成是全世界最有权势的人物之一,这丝毫不为过,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最有权势的男人,却也有吃闭门羹的时候!  相似文献   

12.
美国第39任总统吉米·卡特,1924年出生在佐治亚州的小镇普雷斯的一个农民家庭. @@ 这是一片平原区,盛产花生.卡特家世代务农,以种植花生为生.  相似文献   

13.
美国总统的立法否决权可详分为六种类型。总统可对整部法案进行否决,一度也可对法案的"部分条款"进行否决。但"部分条款"否决权遭到国会反对,诉诸法院后被裁定违宪,这导致出现"总统的签署声明"这一新现象。美国总统的立法否决权不同于英国议会的立法否决权,"口袋否决"不得混淆于中国刑法的"口袋罪"。立法否决权的成因主要有思想理念上的分权制衡、制度运行上的质变担忧和为总统执法提供前提条件等。对我国的启示有:不但要加强立法的反复审议性,还要健全立法批准制度,上级立法机关不得只批准部分条款而不批准其他条款,也不得直接改变部分条款后再批准。  相似文献   

14.
齐晋 《政府法制》2014,(18):14-15
如果问对美国总统奥巴马影响最大的女人是谁?答案是:除了第一夫人米歇尔之外,恐怕就是米歇尔的妈妈玛瑞安了.从奥巴马上任起,这位“第一丈母娘”就与总统一家一起搬进了白宫.虽然她为人低调,很少在公众面前抛头露面,但熟悉奥巴马夫妇的人都知道,对他们来说,玛瑞安就像是一颗定心丸,用一位密友的话说:“有她在身边,总统一家就会有一种安定感.”  相似文献   

15.
佚名 《政府法制》2012,(9):16-16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中国之行震惊了世界。时任中国外交部长的乔冠华和美国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受命共同起草《中美联合公报》(下称《公报》)。  相似文献   

16.
天天 《政府法制》2012,(2):32-32
日本首相大平正芳为双方经济贸易谈判访问美国的时候.迎接他的是美国总统卡特。在欢迎这位日本首相的鸡尾酒会上,卡特总统端着酒杯走到这位首相跟前说:“喂,我们所要求更改的那几个条件,你答应算了。  相似文献   

17.
<正> 一位国家元首遇刺,应该说是一件非常余人吃惊的大事,但是在美国来说,却似乎很少有人真正成到意外。因为自从美国于1776年独立以来,已有四位总统被暗杀身死,有五位总统被暗杀未遂。里根遇刺只不过是美国历史上被谋杀的总统之一罢了。  相似文献   

18.
麦克风门     
3月26日,在韩刚首尔核峰会正式议程开始前,美国总统奥巴马与梅德韦杰夫进行了私聊。当时,奥巴马对梅德韦杰夫轻声说:“这个问题可以解决,但要给我空间。这是我最后一次选举,当选后,我将有更大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9.
李良旭 《政府法制》2010,(12):29-29
美国总统奥巴马入主白宫后,他的位于芝加哥的老宅就空了下来。这所老宅是幢有3层楼的别墅,别墅面朝大海,气候怡人,是一处很适合居住的地方。奥巴马对这幢房屋也情有独钟,他早就表示,自己总统任期届满后,将回到芝加哥老宅继续居住。  相似文献   

20.
陈凤尤 《政府法制》2014,(31):61-61
大约不会有人想到,美国总统居然也有死于贫病交加的,并且还不止一位。 杰斐逊:为债务而烦忧 第一个死于贫困的是第三任美国总统托马斯·杰斐逊。他出身贵族家庭,死于1826年7月4日。巧合的是,他竟然与他的前任、政敌约翰·亚当斯几乎同时离开人世。虽然后来他们的私人关系已经和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