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行政道歉是指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基于行政权的行使或者其他影响行政主体良好形象的违法或者不当行为而向社会公众或者特定行政相对人表达歉意的行政责任承担方式.不同类型的行政道歉,其特点、适用条件和操作要求亦不同.根据致歉对象、致歉因素、致歉动机、致歉启动、致歉形式、致歉规范、致歉关系、致歉场合的不同,可以将行政道歉分为特定型和普通型行政道歉、职务型和个人型行政道歉、内因型和外因型行政道歉、主动型和被动型行政道歉、书面型和口头型行政道歉、法定型和自定型行政道歉、内部型和外部型行政道歉、公开型和私密型行政道歉.  相似文献   

2.
行政道歉是指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基于行政权的行使或者其他影响行政主体良好形象的违法或者不当行为而向社会公众或者特定行政相对人表达歉意的行政责任承担方式。行政道歉和国家道歉、司法道歉、刑事道歉、民事道歉共同作为法律类道歉,拥有非财产性、真诚性、规范性、主动性、补充性等共同的品质,都是独立的责任方式;但是彼此内涵不同,且涉及的法律关系、所处层次、致歉目的、致歉起因、致歉主体、致歉对象、致歉主体和致歉对象的关系以及体现的职责因素均不同。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传播平台的改变,政府道歉的形式也日益变得丰富起来。今天,越来越多的组织在处理需要道歉的危机事件时,常常通过微博等社交平台作出道歉,这种通过微博表达道歉的方式,就是所谓的"微道歉"。"微道歉"不仅可以对危机事件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还可以因为其及时、畅通的传播渠道,从而与公众进行诚恳的沟通,最终提升公众对政府执政能力的认可度和好感度。  相似文献   

4.
询问口语是获取证据和线索的重要交际工具。在侦查工作中,要想得到证人、被害人的理解与配合,需要在注意礼貌原则的基础上,把握询问口语调查取证用语的依法性,展开调查用语的灵活性等特点,紧扣特定的语境,借助体态语、副语言的配合,有针对性地选择得体的语言表达方式,达到沟通交流,顺利调查取证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行政道歉制度的法规范梳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道歉是指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基于行政权的违法或者不当行使以及其他影响行政主体良好形象的违法或者不当行为而向社会公众或者特定行政相对人表达歉意的行政责任方式。行政道歉作为中国的一种法律制度,在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以及其他规范性文件等诸多层面,有着丰富的表现,这急需得到实践界和理论界的高度重视和切实执行,以促使中国行政道歉制度的有效且有益运行。  相似文献   

6.
讯问是一种特殊的交际活动,是一种特殊语境下的双向交流,必须符合法律的要求,存在口头语向书面语转化的过程。为更好地完成讯问工作,一方面要利用语境因素有效提高讯问言语的表达效果,另一方面需恰当使用模糊性的用语,使语言成为利器和工具。  相似文献   

7.
知识不是命题与人之间的关系,而是与语境相关的。知识主张的适当性也是随着语境的特征而不断变化的。语境主义认识论是基于科学实践解释学的一种知识分析框架,是在具体情境中对知识进行解释学阐释。语境主义正义观运用系统化的方式将情境与原则相勾连,它并不是要建构一种综合性的正义理论,而是寻求与特定情境相契合的特定正义原则。沃尔泽认为,没有任何一种道德哲学或道德实践是系统规制的,道德需要选择,需要阐释,正义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8.
法学语言的渐趋成熟和日益体系化,形成了自身的语体风格。单一性和包容性的并存统一乃是法学语体的重要风格特征。单一性是法学语体的谨严内塑,它要求法学语体的用语彼此间呈现相对独立、各负其责的关系,内涵解释是单义的。包容性是法学语体的科学外造,立法文件当中包容性的语言表达方式体现在某些法律条文的全部语句明显分为两个层次或三个层次,彼此构成包容和被包容的关系,从而使法学语体的表达更显科学周密。从法学语言环境出发,合理地使用单一性语言和包容性语言就能更好地为法学语体实践服务。  相似文献   

9.
如何使公安法律文书做到语言简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简洁包括两方面的涵义:用语俭省、不说废语和表意完整流畅。公安法律文书要求语言简洁是由其执法工具的性质决定的。要做到语言简洁,最为重要的是锤炼语言。在此基础上,可以再从语境省略、适当使用文言和四字语、双音节词改单音节词等方面下功夫,并要处理好语言简洁与内容深刻、内容详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知识分子不论其群体还是个体在任何时候任何社会中都有一个选择和被选择的问题。知识分子要选择在社会中的位置。而社会有没有条件从而有没有可能使之选择得以实现,则是由社会性质等因素决定的。而社会选择知识分子也必须从社会自身的现实出发,它如果条件不具备,具体而言,其机制不灵,过于僵化,其氛围过于压抑,其人才  相似文献   

11.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由于是颁布于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之初,其自身的缺点和不完善性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逐步显现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尽快完善这一法律,以使其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本文将从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理解、界定以及《反不正当竞争法》与其他相关法律的区别和联系的角度出发,以相关的案例加以解释,从而详尽地说明为何要完善我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以及其实现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2.
英文合同作为一种特殊的法律文件,有其独特的语言特征。英文合同的词汇具有专业、正式、准确、严谨等鲜明的特点,具体体现在情态动词,同义词,正式用语、专业用语,古体语及外来词汇的使用上。正确分析和掌握合同英语的用词特点是理解、拟定及翻译英文合同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3.
英语指示语是说话人选择和利用各类指示语,通过不同语言结构营造语境而产生含义,达到交际目的的重要手段。英语指示语包括人称指示语、空间指示语、时间指示语、社交指示语和篇章指示语。文章旨在通过对篇章指示语的介绍,探讨从语用角度及话语和语境之间的关系上如何更好理解指示语。  相似文献   

14.
网络语言现象是网络产生、发展的必然结果 ,是网络与语言结合的产物。网络语言有着自身独特的审美特征 ,它蕴涵着丰厚的网络文化底蕴 ,体现着特定语境中话语的自由性 ,显示出多采的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15.
公安公文语言的简洁性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用语简省,二是在表意上完整流畅。公安公文对语言的简洁要求是由公安公文的性质和作用、节省传递时间和提高办案质量、体现其权威性和严肃性等因素决定的。制作公安公文要做到语言简洁,应从语境省略、适当运用文言、适当运用四字语和双音词改单音词等方面努力,同时还要正确处理语言简洁与内容深刻、语言简洁与内容详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认知语境在认知语言学中主要指语言使用者通过经验或思维把具体的语境内在化和认知化后 ,存在于语言使用者大脑中的语用知识 ,是一个心理结构体。本文依据关联理论 ,从认知的角度探讨认知语境对语义推理的作用 ,揭示认知主体理解语义过程是对认知语境假使不断推理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17.
讯问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用语,有严肃性、强制性、适应性、冲突性、技巧性等自身的特征。精确语言与模糊语言是侦查人员在讯问时经常使用的两种语言类型。在讯问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情况,讯问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涉及到数据讯问时,以及在讯问过程中直接使用证据时应当使用精确语言。讯问中涉及到侦查秘密和某些情报,在某些情况下对于案件的时间、地点等的讯问,以及在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政策法律教育时需要使用模糊语言,在使用模糊语言时必须保证讯问的合法性,必须掌握一定的证据,必须选择准确的时机。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唯物主义 ,是“聪明的唯物主义” ,而其“聪明”就聪明在它摆脱了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纯粹抽象的观点 ,而从“人—实践—历史”三者相统一的具体的、现实的观点出发 ,科学地理解和阐释了“主体”、“实践”和“历史”的真实内涵及其辩证关联 ,从而为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开辟了一条现实性道路。所以它既超越了唯心主义 ,也超越了旧唯物主义 ,是真正的新唯物主义———聪明的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9.
语言反映社会身份,在语言的选择中身份得到建构,语言与身份建构具有动态的、双向的特征。在网络虚拟语境中,网民运用聊天语来表达和建构他的身份,在聊天中随着语境的变化而不断表达自己、调整自己,在与他人的比较中类化自己、认同自己,即在语言建构身份的过程中,网民不断了解自我、认识自我。  相似文献   

20.
法兰西文化历史悠久,灿烂辉煌。其所表现出的高雅的审美聚合和不凡的文化积淀折射在英语语言中。英语受法语语言和文化影响的痕迹比比皆是。从学术用语到日常生活用语,都可以发现带有“法语味”的英语。很多英语单词和法语单词长得差不多。英语中约有30%的词汇来源于法语。法语文化在英语中渗透之广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对初学法语的人来说,从英语入手亲近法语文化不失为一个良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