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新精神活性物质种类不断增多,列管速度不断加快,对新精神活性物质风险评估提出了迫切需求。新精神活性物质风险评估是依照一定的程序,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新精神活性物质可能的危害和危害程度进行综合评估,形成重要科学依据论证是否列入管制。新精神活性物质风险评估的原则包括:风险的双重定义、风险的独立性、物质的潜在用途、参照已知的物质、数据的质量、权衡可靠性和相关性等。新精神活性物质风险评估机制构建应以新精神活性物质技术报告为基础,建立新精神活性物质风险评估方法,制定新精神活性物质风险评估程序,组建新精神活性物质风险评估专家组,并形成新精神活性物质风险评估报告。  相似文献   

2.
我国重视对新精神活性物质的管控和打击,注重综合运用法律、行政和教育等多种手段共同治理新精神活性物质问题。早在2001年我国就把氯胺酮纳入精神药品管制。截至2019年12月,我国已列管了170种新精神活性物质和整类芬太尼类物质,超过了同期联合国列管的新精神活性物质数目,是全球列管新精神活性物质数目最多的国家之一。尽管在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国遏制新精神活性物质蔓延取得一定成果,但是我国所面临的新精神活性物质形势不容乐观。分析、掌握我国新精神活性物质形势的现状、特点和趋势,对积极探索新精神活性物质的应对措施,更加有效地治理我国和全球新精神活性物质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国新精神活性物质类毒品的列管模式以列举式(清单式)为主、整类列管式为辅。列举式列管充分体现了罪刑法定原则,整类列管解决了某类物质被不断“变造”的问题。两类列管方式在新精神活性物质类毒品还未蔓延扩散的阶段尚能满足禁毒工作需要,但在当前新精神活性物质类毒品高频出现的情况下则暴露出一些缺陷。列举式列管无法应对新精神活性物质类毒品更新速度快带来的挑战,整类列管方式存在制约医疗、科研等事业发展的隐忧,新精神活性物质类毒品列管目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品种目录》和《非药用类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制品种增补目录》在法律效力上存在争议,部分新精神活性物质缺少折算标准以及折算标准有冲突。应增加临时列管方式,树立谨慎使用整类列管方式的理念,合并列管目录或制定《新精神活性物质管理条例》,制定统一的《毒品数量折算表》,同时加强毒品替代物的管理,以完善列管模式为着力点推动禁毒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新精神活性物质契合于网络时代,在管控实践中呈现出一些困境。为在网络时代下对其形成有效管控,应把握其与现行毒品管控制度的根本矛盾——“时间差”,形成临时管制与一般管制并行的共管制模式,同时推进知识普及工作并加强对以互联网为平台交易新精神活性物质犯罪的打击力度,以应对网络时代新精神活性物质的来袭。  相似文献   

5.
在应对新精神活性物质挑战中,我国形成了多种立法、多种列管方法和多种管控方法相结合的毒品管制新模式。我国毒品管制新模式存在诸多问题,应重新定义毒品和新精神活性物质,调整毒品管制目录,完善新精神活性物质整类列管,推动出台《新精神活性物质管制法》,完善新精神活性物质快速列管机制,创新新精神活性物质管控方法,加强新精神活性物质制毒物品列管。  相似文献   

6.
新精神活性物质种类更新速度极快,国家列管和配套法律规定尚未跟进。这导致了将新精神活性物质认定为毒品缺少法律依据、标准模糊,同时,相关司法工作存在法律适用重叠问题。解决这些难点,需要在理论层面准确界定毒品范围、正确解释现行法律规定、恰当处理法律之间的衔接问题、坚持成瘾性作为入罪标准。具体对策包括明确"国家规定管制"的范围、厘清法律适用顺序、提高国家列管速度,以及将成瘾性作为毒品犯罪的成立标准等多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当前,新精神活性物质(New Psychoactive Substance,NPS)异军突起。新精神活性物质虽然出现时间不长,但是,由于种类多、发展快,滥用问题在我国开始呈现出发展的态势。在2018年6月26日发布的《2017年中国毒品形势报告》①中指出,新精神活性物质问题快速发展。与此同时,美国在新精神活性物质的滥用较为严重,且有着更久远的历史。美国20世纪的LSD(D-麦角酸二乙基酰胺的缩写,以下简称LSD)滥用同我国当前新精神活性物质的滥用在很多方面都有着相似之处。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收集美国20世纪LSD滥用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同时,将其与我国当前的新精神活性物质的现状进行比较,试图从中获得启示。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应该只体现在楼房、公路等物质方面的“新”,也应该包括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等精神方面的“新”。本文从当前农村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阐明了加强道德建设的重大意义,提出了当前农村道德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当前全球毒情形势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多种合成毒品和新精神活性物质不断出现。芬太尼类物质是新精神活性物质的一大类,一些国家的滥用形势严峻,诱发严重社会问题。对芬太尼类物质进行列管,弥补法律漏洞,有效打击涉毒违法犯罪,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探讨芬太尼类物质的列管历程,对当前我国芬太尼类的列管进行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从封闭向开放、从敌视“人”向“以人为本”、从一元向多元、从精神价值向物质价值的转换,是新时期新阶段统一战线领域社会价值观的新转换。社会价值观的新转换在解放人们思想的同时,也改变了我们党的执政理念,改变了统一战线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从封闭向开放、从一元向多元、从精神价值向物质价值、从“以国家为本”向“以人为本”的转换,是新时期新阶段统一战线领域社会价值观的新变化,社会价值观的新变化不仅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而且使统一战线的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相似文献   

12.
实现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促进农村现代化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动力,要求胸怀“崇高坚定”的理想信念、培育“向上向善”的道德力量、坚定“生生不息”的文化自信、赓续“踔厉奋发”的奋斗精神。当前,实现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面临着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认知偏差、农村文化产品供给能力有待提升、农民精神生活贫富差距依旧明显、共同富裕共建共享机制亟需完善等难点挑战,要从发展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理论、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贯彻全面协调发展理念、坚持“人民至上”发展理念等方面协同发力,促进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3.
国际毒品犯罪形势加大了我国毒品犯罪防控压力,也对我国毒品犯罪的种类、形式、手段、分布产生影响。超大城市毒品犯罪整体下降,以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为主,新精神活性物质等新型毒品占比增加,中心城区毒品犯罪案件占比相对校多,但存在总体数量减少和向郊区转移的趋势。检察机关参与毒品犯罪治理面临从传统的依托刑事检察职能的“打击”逐渐走向四大检察综合履职的“治理”和从打击供应为重点向打击供应和需求干预并重的两个方面转变。从“供给侧”治理毒品犯罪面临国际毒品犯罪激增压力和依法严厉惩治毒品犯罪“边际效应递减”困境;基于毒品刑事犯罪案件办理面临新毒品种类增多和贩毒方式转变所带来的查处难、取证难等挑战;从“需求侧”探索毒品犯罪治理路径面临更重任务。应借助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建立对毒品犯罪的全链条打击模式;依法严厉惩处毒品犯罪同时,从“需求侧”开展毒品犯罪治理;加大对新型毒品犯罪和利用网络实施毒品犯罪的打击力度;加大对毒品替代物质的监管力度,建立涉毒品犯罪信息共享平台。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军休工作中存在“重服务轻管理,重供养轻作为,重守成轻创新,重传统轻时尚,重规定轻外延,重物质轻精神,重单位轻社会”等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根据党的“十六大”关于“改革要有新思路”的精神,树立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的新理念,营造“大军休”的服务氛围,构建军休干部服务社会化的新格局,不断提高军休服务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5.
人类的现实生活,无非表现在物质、精神和制度三大领域、三个层面,因此可以把文化形态相应地划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三种基本形态。  相似文献   

16.
无论是传统阿片类物质还是阿片类新精神活性物质均具有强烈的身体依赖性和不同程度的精神依赖性。对阿片类物质依赖的诊断方法主要有问诊、体格检查、纳洛酮催瘾实验和实验室检查等;其戒毒康复治疗分三个阶段:生理脱毒治疗,心理脱瘾治疗和帮助患者回归社会。生理脱毒治疗阶段为递减治疗,常用方法有替代治疗、非替代治疗和对症治疗。心理脱瘾治疗阶段的方法主要有:美沙酮替代维持治疗(MMT)、治疗社区(Therapeutic Community,TC)模式和纳曲酮长效缓释剂腹部皮下埋植术治疗,帮助患者回归社会阶段主要为心理行为治疗。本文从阿片类物质概述、阿片类物质依赖诊断及戒毒康复治疗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论述。  相似文献   

17.
客家围龙屋物质生态层级理念体现在建筑选址、屋身结构设计、建筑时间安排等方面,形成了客家永恒的物质文化结构。客家围龙屋精神生态层级安排体现在以祖先崇拜为核心、辈份高低及尊卑、神圣空间安排、乡规民约、信仰仪式等方面,形成了客家永恒的精神文化结构。客家传统独到的物质、精神生态层级管理理念如何为社会管理创新服务?应突出“宜居”特色,与自然的选址形成一定层级性;突出“绿色”品牌,与结构安排上的可持续发展形成层级效应。应树立正确的敬畏观;建立不同层级之经济、幸福、诚信、精神文明“契约”,服务社会管理。  相似文献   

18.
人类社会经历了几千年的农耕时代 ,经历了几百年的工业化过程。在新世纪、新千年到来之际 ,世界经济也正在经历着脱胎换骨的变化。这一变化的特点集中表现在九个方面 :从“短缺”到“过剩” ;从“物质”到“精神” ;信息化、网络化 ;知识化 ;全球化 ;可持续性 ;递增性 ;创新性 ;经济发展支柱的高科技化。  相似文献   

19.
搞清楚联合文化建设的内容,是弄明白联合文化建设“建什么”、“为什么建”的前提和关键。近年来,联合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一直是各国军事学术界广泛关注的热门话题。纵观军事文化建设实践,多以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建设为着力点。在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新实践中,我军的联合文化建设成为一项发展着的系统性工程。  相似文献   

20.
一、建设符合职工群众意愿的“和谐新矿”。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的细胞,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如何定位,关键在于观念到位。在宏观把握大局形势,微观定位企业特点的基础上,新矿集团于2004年底提出了构建“和谐新矿”的发展理念,设置了“产业协调、环境友好,以人为本、充满活力,公平公正、安定有序,诚信敬业、相融共生,文明富裕、共享繁荣”40个字的“和谐新矿”总体目标;提出了必须着重把握好的三个原则:一是统筹环境、企业和人的和谐发展。二是统筹物质、政治、精神“三个文明”的和谐发展。三是统筹改革、发展、稳定的和谐发展。为实现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