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是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关系在次区域内的进一步深化和细化。交通合作作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中先行的基础合作产业,涉及中国与多个泛北部湾主权国家以及区域内东盟自由贸易区、大湄公河次区域、泛珠三角区域等经济合作区的法律协调关系。本文针对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中的交通合作现状进行深入剖析,并据此提出加速交通合作发展的若干法律措施。  相似文献   

2.
徐康 《法制与社会》2010,(29):139-140
在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和一体化进程中,司法地方保护主义和司法效率低下等问题已严重阻碍经济社会发展。为创造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促进并保障泛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健康发展,泛珠三角区域各地法院应牢固树立司法协助理念,建立高效的司法协助机制,采取有效的司法协助措施,努力促进区域司法公正,不断提高司法效率和公信力,更好地服务泛珠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3.
泛珠三角区域(9+2)刑事侦查合作对泛珠三角区域市场一体化的顺利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泛珠三角区域(9+2)刑事侦查合作的法律属性、法律特征和当前区际刑事侦查合作的问题及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泛珠三角区域(9+2)刑事侦查合作机制的若干构想。  相似文献   

4.
为落实当前国务院正式提出“加快淮海经济区区域规划编制”的要求,淮海经济区区域内各中级人民法院率先行动起来。日前,来自江苏、山东、河南、安徽4个省。位于经济区域内的10个中院在江苏省徐州市联合发出倡议。该倡议提出,全面加强淮海经济区法院之间交流、协作力度,实现区域法院工作的协调发展,共同为淮海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和优质的司法服务。  相似文献   

5.
泛珠三角经济区的建立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一种制度创新。本文主要从政策价值取向、经济关系发展、区域经济演进历史、参与各方意愿、参与者地位、外部关系、影响范围、相互作用方式、微观活动基础等方面分析了泛珠三角经济区建构的基本特点,研究和把握其基本特点,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6.
“知识产权优势”理论探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郭民生  郭铮 《知识产权》2006,16(2):16-23
本文结合我国经济转型和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实需要,有针对性地分析了知识产权优势理论的内涵、特征、分类、作用、定位及其应用,提出了一种适应我国现阶段发展的新型创新模式--以"五新"(即知识产权优势、知识产权经济、知识产权战略、知识产权人才和知识产权文化)为核心要素的自主创新模型,并对新型工业化道路赋予了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党十七大作出的战略决策.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充分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实现检察工作自身科学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当前检察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基层院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检察工作优质和谐发展,我认为应着力抓好四个"对接".  相似文献   

8.
2008年1月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后,广西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北部湾速度".处于打基础、上水平关键时期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又迎来了新的重大机遇:在新出台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40条有16条直接涉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内容从规划布局、产业发展、交通港口建设到体制机制创新、开放合作等,进一步凸显了经济区在广西经济发展中的龙头带动作用以及在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中的特殊地位,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注入新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9.
经济     
中国拟划8大经济区 6月4日,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部长李善同在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期间表示,现行的东中西划分方  相似文献   

10.
国内简讯     
日本汽车企业加快在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港澳与泛珠三角九省区签署知识产权合作协议,《专利法》即将修改,内容涉及医药行业,2005年中国名牌产品初先名单确定,思科和雅虎联手确立反垃圾邮件签名技术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