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曼尔玛乡观有牦牛6万多头,年产犊牛2万头左右。牦牛犊拉稀症是危害本地养牛业发展的严重疾病之一,一般在夏、秋季节多呈爆发性流行。经调查证明,主要是犊牛副伤寒与硒缺乏症合并流行所致。近两年来,在部分病群中用亚硒酸钠和抗菌类药物综合治疗,效果非常显著。据72个牛群调查,年度产犊总数2011头,发病1037头,平均发病率51.57%,其中用抗菌素类药物治疗病犊384头,无效312头,治愈66头,治愈率17.19%,用亚硒酸钠和抗菌素类药物综合治疗病犊492头,无效34头,治愈456头,治愈率92.68%,费用也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2.
北安为缺硒地区,我们用亚硒酸钠对仔猪下痢进行预防试验,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方法 用蒸馏水或生理盐水1000毫升,加入亚硒酸钠1.0克,溶解后用四层纱布中间加脱脂棉滤过,在1.25~1.5大气压下灭菌30分钟,凉后应用。现用现配,浓度为0.1%。 选用下痢常发区的仔猪603头作为试验对象,另以56头作为对照。试验组猪于生后1~2日进行第一次肌肉注射,每头0.5~1毫升;间隔10天行第二次注射,每头1~2毫;再隔10天行第三次注射;每头2~4毫升。  相似文献   

3.
长春市西郊奶牛场饲养黑白花奶牛290头,其中成年母牛170头。从1987年1月下旬开始到7月中旬共产犊牛98头,其中45头母犊牛留场培育。52头公犊牛出生后24小时内全部出售。从3月初开始,母犊牛陆续发生腹泻,5月份达到高峰,45头犊牛中除1~2月份所产的8头和4月份产的1头出生后立即转移他地而末发病外,其余36头先后全部发病,发病率达100%;死亡11头,死亡效达30.6%。吃初乳不足的犊牛多在3~6日龄发病,而且病势急,死亡快,死亡率高。20日龄以上的犊牛和成年牛未发病。  相似文献   

4.
用大肠杆菌K_99、F_41基因工程菌毛苗对1500头怀孕母牛皮下注射菌毛苗5mg/头,局部和全身均无任何不良反应,未造成母牛流产、早产及犊牛畸形,无任何毒副作用。对菌毛苗主动免疫的怀孕母牛所产犊牛吃初乳后用强毒K_99、F_41大肠杆菌攻击,保护率达90%,证明该菌毛苗具有较强的K_99和F_41免疫原性,可使犊牛获得确实的被动免疫。在5个牛场对1480头犊牛进行菌毛苗免疫效果观察,未免疫对照组腹泻发病率为57.4%~76.2%,免疫后降至4.2%~5.65%;未免疫对照组腹泻死亡率为4.3%~45.2%,免疫后仅为0~1.04%。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毛苗能有效地预防犊牛大肠杆菌腹泻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将 2 34头杜×长×大断奶仔猪分为 13组 ,分别以纳米硒和亚硒酸钠 2种硒源 ,0 .1、0 .2、0 .3、0 .4、0 .5、1.0mg/kg 6个硒水平添加到基础日粮中 ,研究了纳米硒和亚硒酸钠对仔猪生长、肝脱碘酶Ⅰ活性和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影响。结果显示 :亚硒酸钠硒水平 0 .1mg/kg组仔猪的生长性能趋于平台 ,0 .3~ 1.0mg/kg组仔猪的生长性能随着硒添加浓度的增加而下降 ,1.0mg/kg组仔猪的生长性能显著低于 0 .2~ 0 .4mg/kg组仔猪。纳米硒水平 1.0mg/kg组仔猪的生长性能保持在高峰平台。硒添加浓度为 0 .1~ 0 .3mg/kg时 ,亚硒酸钠和纳米硒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硒添加浓度为 0 .4~ 1.0mg/kg时 ,纳米硒组仔猪生长性能显著高于亚硒酸钠组 (P <0 .0 5 )。硒添加浓度为 0 .1~ 0 .2mg/kg时 ,两种硒源对脱碘酶Ⅰ活性、血清T3、T4 的影响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硒添加浓度为 0 .3~ 1.0mg/kg时 ,纳米硒组脱碘酶Ⅰ活性和血清T3水平显著高于亚硒酸钠组 (P <0 .0 5 ) ,血清T4 水平显著低于亚硒酸钠组 (P <0 .0 5 )。纳米硒的Weinberg剂量 效应的最适剂量范围宽于亚硒酸钠。  相似文献   

6.
亚硒酸钠目前已作为防治各种畜禽硒和维生素E缺乏症的药物而广泛应用,效果良好。但亚硒酸钠作为针剂使用,一般在体内维持时间较短。为了延长亚硒酸钠的药效,明确消涨趋势,更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硒和维生素E缺乏症,我们对此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探讨了亚硒酸钠和维生素E对家兔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补硒后家兔外周血液非特异性酯酶阳性(ANAE~+)淋巴细胞百分率和E-玫瑰花环试验形成率均从试验第7天起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这些变化可能与补硒后体内GSH—Px活性的变化有关。另外根据Ⅰ和Ⅱ组比较,VE和亚硒酸钠配合应用在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力方面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禽流感病毒 (AIV)H9N2油乳剂灭活疫苗中分别按每头份疫苗加亚硒酸钠 0、0 .0 5、0 .10、0 .2 0、0 .4 0mg ,分别免疫 7日龄AIV疫苗非免疫鸡。免疫后不同时间 ,各含亚硒酸钠疫苗组鸡的HI抗体水平均高于不含硒疫苗组 ,以含亚硒酸钠 0 .2 0mg/头份组鸡的抗体上升快、达高峰值时间早、维持高抗体水平时间长。经对免疫鸡的红细胞免疫花环 (RBC C3bRR)促进率及抑制率测定 ,表明亚硒酸钠能显著提高试验鸡的红细胞免疫花环促进率 ,而红细胞免疫花环抑制率变化各组差异不明显 ,以含亚硒酸钠 0 .2 0mg/头份组的作用最好。  相似文献   

9.
为防治鸡鸭缺硒病,我们采用氢氧化铝亚硒酸钡注射的方法,对鸡鸭进行了防治试验。结果,肉鸡注射1~3mg/只氢氧化铝亚硒酸钡,血硒在体内可维持60天以上;肉鸭注射1.5mg/只,血硒在体内维持50天以上,制剂注射后24小时血硒开始升高。这种制剂具有吸收快,体内维持时间长,注射剂量小的优点。肉鸡、鸭注射后,在10~60天内增重幅度分别为16.4~30.03%及16.72~24.71%。长效注射剂首次用于预防临床及亚临床缺硒病,预防率达100%,安全性好,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
1999年以来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王兴镇先后从安徽省蒙城县购回黄牛 5 0 0余头 ,其中 80 .0 %是母牛。 2 0 0 0年冬该镇桃田村集体牛场发生了犊牛球虫病 ,其中 6月龄以内的 2 5头犊牛发病 15头 ,有 5头因病情严重而死亡 ,发病率为 60 .0 % ,病死率为 3 3 .3 %。发病情况及症状 桃田村集体牛场共有 6月龄以内犊牛2 5头 ,入冬后进入舍饲 ,13头母牛产犊后留在产房 ,新生犊跟随母牛饲养。产房系土质结构 ,垫草、饲草及母牛乳头常被牛粪、尿污染 ,犊牛互相舐吮或舐食不洁净的草料。 11月底许多犊牛出现大便稀薄 ,饲养员认为是天气变化所致 ,未引…  相似文献   

11.
1985~1991年青海省西宁市廿里铺园艺场畜牧一队初生黑白花犊牛发生一种以腹泻为主要特征的疾病,随机取粪样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确诊病原为犊牛轮状病毒,感染率为33.33%,试用抗体效价1∶64~128的羔轮状病毒(RV)高免血清对37头药物治疗无效的腹泻犊牛进行保护性试验,结果病犊牛获得全部保护。(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1)试验材料:从该场畜牧一队采集犊牛腹泻粪便9份,-50℃保存备用。(2)羔羊RV高免血清:由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羔羊病课题组制备。  相似文献   

12.
采用皮下注射氢氢化铝亚硒酸钡,研究了牦犊牛缺硒病的防治。结果表明,给牦犊牛皮下注射5~10mgSe/ml/只氢氧化铝亚硒酸钡48小时,血硒(Se)开始升高,体血Se维持50天以上;皮下注射15~20mgSe/ml/只,10小时血Se开始升高,血Se在体内维持140天以上。同时证明了氢氧化铝亚硒酸钡能有效地防治牦犊牛缺硒病,预防率92.9%~96.3%,治愈率100%。  相似文献   

13.
用东方止痢神防治犊牛腹泻作者用广西桂林动物药品厂生产的东方止痢神(每支5mL)和洛阳市兽药厂生产的氯霉素(每支5mL含50万IU),防治犊牛腹泻,其治愈率达983%,总有效率为100%。供试犊牛预防试验用本场黑白花犊牛90头,治疗试验用确诊患犊牛腹...  相似文献   

14.
本病于1946年由Olafso等在纽约奶牛中首次发现后,现已广泛传播世界各地。自1980年我国已明确肯定有本病的存在。笔者就包头地区犊牛急性病毒性腹泻/粘膜病作如下报告:(一)发病特点1990年包头市合作奶牛场4个分场均发生新生犊牛因拉血死亡,其中受害最严重的是西滩奶牛分场。该场入冬前后所产的31头牛犊在出生后3~15天内全部因拉稀、拉血死亡。1991年1~5月又产牛犊94头,死亡于拉稀、拉血的有93头;而6~10月期间生产的60头犊牛均成活;但近11月天气转凉后新生的17头牛犊又有14头拉稀,其中3头出现血便,死亡1头。通过近两年的观察,本病主要发病在新生牛犊群,在育成牛群和成年母牛群不见发病;发病和死亡有明显的季节性,冬春时节是本病发生的高峰期;发病牛犊有很高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犊牛腹泻的发病率显著升高,仅据我院1984年5~7月间收治的129头犊牛病例中,腹泻症就占101例,较1983年同期收治的犊牛腹泻增长1倍多。其临床特点是:突然发病,病势急剧,多呈重笃经过,且易复发,如治疗不当,病程迁延常致死亡。如某村91头犊牛发病82头,因治疗无效死亡19头,与以往消化不良性腹泻具有不同症征。由于我们目前对病因学的研究尚无条件,出于临床工作的必须,仅治疗方面进行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6.
用30只家兔进行了亚硒酸钠和VE对家兔一系列生理生化指标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补硒后从第2天开始全血硒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全血GSH—Px的活性在第7天开始与对照组相比也出现显著差异(P<0.05或P<0.01),本试验证实,全血GSH—Px的活性不受体内VE含量的影响,全血硒含量 与GSH—Px的活性之间呈正相关,同时发现家兔肾脏、肝脏是体内含硒量最高的组织,试验组血浆GOT活性在第42天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7.
1998年 4月 ,甘肃省临洮县某猪场从四川购进仔猪 60头 ,进场后仔猪先后发生腹泻 ,经采用抗生素、中草药治疗 ,效果不明显并死亡 6头。笔者根据病因、症状 ,采用亚硒酸钠和维生素E治疗 ,取得了良好效果。病史 该猪场购进仔猪 1周后个别猪发生腹泻 ,不愿走动 ,皮肤发白 ,先后用氯霉素、庆大霉素、氟哌酸、磺胺脒、黄连素、穿心莲、痢菌净、白头翁汤等 10余种药物治疗 ,未见好转并死亡 6头 ,其发病数继续增多。症状 病猪排出稀便 ,皮肤、粘膜苍白 ,四肢无力 ,喜卧 ,肌肉发抖 ,行走时肢体强拘 ,步态不稳 ;病猪呼吸浅快 ,体温基本正常 ,个别猪…  相似文献   

18.
一、试验方法、步骤及结果: (一)免疫注射及安全性观察:选用3~12月犊牛分下列三组免疫注射,并同时置入5头犊牛同居感染,于注射第3、5、7、9、14天各检查一次。 1.0.5毫升/公斤血清与疫苗同时注射组:每头皮下注射A型6604批铝胶苗1毫升(毒价为LD_(50)=7.5),同时对侧皮下按0.5毫升/公斤体重注射A型6501批高免血清,共注射8头。  相似文献   

19.
幼驴驹腹泻病在我县主要发生于3~40日龄的幼驴驹,危害严重,发病率95%以上,致死率达100%。长期找不到有效疗法。根据我县是人克山病高发地区,近年来克山病已确认系缺乏微量元素硒所致,我们分析幼驴驹腹泻病也可能是缺硒的结果,故决定根据病因应用亚硒酸钠进行治疗。结果:对初、中期腹泻的病  相似文献   

20.
奶牛妊娠期发情的治疗是防止流产,保证胎儿正常发育的关键措施。根据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作用机理,我们于1989~1993年对和平牧场养牛场和个体饲养户的妊娠发情牛用HCG进行治疗试验,收到了满意的效果。(一)材料与方法实验母牛为和平牧场和个体养牛户的104头妊娠发情母牛,将其随机分为两组。第一组81头,肌肉注射HCG(上海生物制药厂生产,批号881228)3000U;第二组23头,肌肉注射黄体铜(广州明兴制药厂生产,批号891009──3)100mg,连续3天。(二)结果第一组81头,治愈78头,流产3头;第二组23头,治愈14头,流产9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