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碑刻是前人记载时人时事的手段之一,是前代保存下来的具有较大史料价值的历史文物,是研究近现代历史发展状况、社会风俗演变的宝贵资料。黔西南地区现存的近代碑刻由乡规民约碑、禁革碑和晓谕碑、界碑、修路建桥碑、少数民族文字碑、记事碑等六类组成,广泛分布在兴仁、  相似文献   

2.
碑的香臭     
我常想,人刚生下来本无所谓好坏,只是长大后做的好事多了,就被人们称为"好人";反之,做的坏事多了,则被人们称为"坏人"了。同样道理,石头本无所谓香臭,只是被人派了不同的用途,境遇就大不相同。比如:石头被做成了西藏墨脱县的石锅,久而久之,就成了"香石";如果被用来垒了猪圈或垫了茅坑,久而久之,就成了"臭石"。我突然想到另一种情况——把石头做成了碑,是否也有香臭之别?  相似文献   

3.
马甫申 《党史纵横》2001,(10):22-23
九一八后,六十年,又是辛未清秋,天高云淡。九一八残历碑,落成开展,遂携稚孙,躬诚谒瞻。造型独特弘伟,气势肃穆庄严。孙悄然曰,爷爷是历史见证,望能尽道其详,深述其义,俾我了解历史真谛,探究社会渊源。闻之,不胜欣然。此即筑碑之宗旨,瞻谒之宿愿也。 盖闻,建坊立牌,是为褒贞彰节;勒石树碑,所以歌功颂德。唯此残历雄碑,迥异凡夥,记录国家耻辱,铭刻民族浩劫。碑名残历,锁定历史,千载勿忘国耻;碑形台历,仰面问天,苍天讵许造孽?累累弹痕,隐喻骷髅呐喊;滴滴殷血;昭示冤魂泣切。 原夫,九一八事变之说,实属 语讹传…  相似文献   

4.
    
碑梁志宏墓碑一尊普通的青石墓碑,悄然立于高大的烈士公墓和兀耸的烈士纪念塔之间。一尊墓碑,一张朴实无华的名片。刻着黄崖洞保卫战四十个殉国烈士的英名,还有战争指挥者当年撰写为碑文。历经半个世纪风雨剥蚀,读来依然令我怦然心动。碑上映出一页悲壮的历史画面,录...  相似文献   

5.
张玲玉 《当代贵州》2008,(19):55-56
黔中地,石城盛事谁记?在中国,很少有一个地方如安顺这样,和石头一起经历了这许多传奇。历史,600年前的石头 600年前,明太祖平滇,数十万大军进入安顺,刀光剑影,戈矛纵横之后,“调北征南”、“移民就宽乡”,石头城堡在安顺安家落户。  相似文献   

6.
周勇 《红岩春秋》2011,(5):15-20
辛亥,一个锲入史碑的年份;辛亥革命,一个历史的重要节点。如茫茫黑夜上空一道激电,辛亥革命淌着志士仁人的淋漓鲜血,为中华民族走向独立解放的道路击碎桎梏,驱散阴霾。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宣告结束,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相似文献   

7.
红嫂的石头     
红嫂的石头战争年代用自己的乳汁救活一名革命战士的红嫂,今天还活着。她佝偻着身躯,是个哑巴,一个看坟人的妻子。──《世纪行》解说词遍地石头蒙山的石头。坟茔的石头你远离沂水之岸的身躯的石头你一生哑默的石头你的石头很质朴是可以打凿磨盘的石头槌衣的石头,筑成...  相似文献   

8.
矗立在我省集安古城的好太王碑堪称我国碑刻之最,这座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闻名中外的墓碑是由一整块自然方柱形角砾凝灰岩制成,此碑四面均凿有天地格,而后再施竖格,呈旧信纸格式,碑上刻字大如手掌,字迹随碑体凹凸起伏依形就刻,状同摩崖,四面总计原刻1775字。此碑自光绪初年发现以来,国内外研究它的专著和论文已超二百余种,足见此  相似文献   

9.
轩遄 《新湘评论》2007,(1):51-52
毛主席在总结人类进化时说,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等到人开口说话,历史倏地一下,又走了好远。当文字诞生,人类便进入了文明社会。  相似文献   

10.
《党史博采》2014,(11):33-37
在辽宁抚顺的抚顺战犯管理所监区东侧,立着一座汉白玉碑:“向抗日殉难烈士谢罪碑”。 这座汉白玉碑是由曾经关押在此的日本战犯,在释放归国多年后的1988年,共同发起捐建的。碑上雕刻的日中两国文字写道。  相似文献   

11.
阮丹 《当代贵州》2023,(8):12-13
<正>“石头的路面石头的墙,石头的屋顶石头的房,石头的碾子石头的磨,石头的碓窝石头的缸。”这句谚语常用来形容屯堡人生活的村寨,而拥有众多石头建筑的天龙屯堡成为屯堡文化的典型代表,是安顺大屯堡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是谁?我是平坝。这里住了什么人?屯堡人。屯堡人是什么人?屯堡人是明朝洪武年间的屯军后裔,也就是古老的汉族。除了屯堡人以外,我这里还居住着回族、彝族、白族、  相似文献   

12.
钟桦 《学习导报》2014,(3):57-60
在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留下了著名的十大“三绝碑”:湖南郴州苏仙岭三绝碑、四川成都《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湖南永州柳子庙《苏轼荔子碑》、山东《潍坊新修城隍庙碑》、福建泉州《万安桥记》大字碑、河南临颖《上尊号与受禅碑》、湖南祁阳《大唐中兴颂摩崖石刻》、开善寺《宝志公象赞诗碑》、陕西高陵《李晟墓碑》、河南郑州《苏轼书欧阳修醉翁亭记石碑》。在十大“三绝碑”中,湖南占了三席,郴州苏仙岭三绝碑位居第一。这足以说明湖湘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13.
公恩不私谢     
郭庆晨 《奋斗》2005,(8):55-55
在湖北襄阳的岘山有一名碑曰“堕泪碑”。此碑是为纪念西晋开国宰相羊祜而立的。羊祜一生仁德,他去世后,襄阳百姓为纪念他.特地在他生前喜欢游憩的岘山刻下石碑,建起庙宇,按时节进行祭祀。由于人们一看见石碑就要落泪.故称之为“堕泪碑”。  相似文献   

14.
解放碑,一块浓缩重庆的瑰宝。10年,弹指一挥间,“碑”之魂光彩熠熠,闪现着重庆——一座年轻直辖市的脉动节拍和人文品格,凝结着山城时尚和财富的历史厚重。透过解放碑看重庆,10年,屡屡给我们留下这样的印象——  相似文献   

15.
长居僻远的山区,偶听传闻有一个重修圆明园的计划,意思似乎要在圆明园的荒园废址上重建一个规模比原园更宏观的新园。这令我感到巨大的震惊! 我马上联想起这样一桩事: 在贵州与广西省的公路交界处,有一块公路衔接的纪念性界碑。此碑高八、九米,在稳实的基座上,一根方柱撑着一个展翅的巨鹰性图案,翼展约三米,整碑由青石打制成,上刻铭文,是民国年间立制的。由于大半个世纪的日晒雨淋,碑体已发黑,处处是风雨蚀剥的遗痕,铭文凹字的笔划间络满历史的风尘。碑面上,在对广西省的那一面,由于气候炎热、日照度强,碑石是青灰色的;对贵州的一面,气候阴湿,碑石上苔痕处处,有非常的临界感。碑的四野是荒草丛生,一派沉郁。站在这块碑下,令人缅想这条公路的历史,回目祖辈由荒瘠山乡漫道而来,踏破省界,外出商旅  相似文献   

16.
巴黎的房子只准内部装修不准拆除外墙,以保留历史文化的原貌。有家日本料理店在内部改造抓墙时,露出了古老的石头,文物保护意识很强的工人马上停工向政府报告,政府派专家来鉴定、  相似文献   

17.
在云南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树立着一块被誉为“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新中国民族工作第一碑”的“民族团结誓词碑”,上面记录着这样的誓言:  相似文献   

18.
贵州省历史文化名镇之一的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龙县新安镇,是清代初期南明政权永历皇帝流亡抗清的行都。当地政府和文物部门,为保持行都风貌,对十八先生墓、招堤涵虚阁、张镆遗爱碑、兴义府试院、古街道民居等文物古迹进行了有效的保护和维修。  相似文献   

19.
“丰碑”自古不是碑碑本来指的是没有文字的坚石或桩,其主要作用有三:一是立于宫庙前以观日影、辨时刻;二是竖于宫庙大门内拴牲口;三是古代用以引棺木入墓穴。最早的碑上有圆孔,施辘轳以绳被其上,引以入倌也,亦即下倌的工具。古时往往用大木来引棺入墓,这大木的特定称呼就是“丰碑”。秦代以前的碑都是木制的,  相似文献   

20.
近读一则新闻:在山西浮山县史演河乡的一片空旷荒野上,树着一块大石碑,碑文为“省长植树碑”。碑文的落款是:“中共浮山县委、浮山县人民政府”。原来,当地领导听说某副省长要来浮山植树,便立了此碑。结果碑立好了,某副省长却没有来,这块“超前碑”便被群众讥笑为“荒唐碑”。   这条新闻,图文并茂,十分生动,耐人寻味。因为它抓住了当今人们切齿痛恨的吹、捧、拍、假、大、空,欺、虚、浮、骗、谎等现象,活灵活现跃然纸上,不失为一篇好教材,也不失为一篇好新闻。   我不知其他读者看了这条新闻有何感想,我倒是觉得令人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