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 :“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这是党中央顺应历史潮流 ,在深刻分析了经济全球化形势 ,总结我国改革开放经验基础上提出的一项更高层次的、富有新内涵的重大开放战略。新疆企业有计划、有步骤的“走出去”投资办厂 ,与各国特别是周边国家开展经济技术合作 ,这同西部大开发一样 ,也是关系到新疆发展全局和前途的重大战略之举。“走出去”和“请进来” ,是新疆对外开放政策两个相辅相成的方面 ,二者缺一不可。一、新疆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必要性(一 )是应对中国…  相似文献   

2.
要推动兴义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必须把对外开放摆在硬加突出的战略位置,打开大门,扩大开放,加大力度实施“走出去”和“引进来”两大开放战略,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努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在当前和今后一个  相似文献   

3.
实施“走出去”战略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党中央在深刻分析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和前途的重大战略。江泽民总书记明确指出,在新的条件下扩大对外开放,必须更好地实施“走出去”与“引进来”同时并举、相互促进的开放战略,努力在“走出去”方面取得明显进展。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石油、天然气以及许多重要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渔业资源等蕴藏量不足,即使国内拥有一定的资源,人均占有量也较低。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我们必须借鉴其他国家的经…  相似文献   

4.
十六大报告指出:“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这是由“走出去”战略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所决定的。20多年的“引进来”战略,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对外开放不断扩大,为实施“走出去”战略创造了必要的物质、技术和环境条件。政府和企业都应充分认识“走出去”道路的艰难和曲折,做好准备,积极应对,迎接挑战。  相似文献   

5.
艾新全  田姝 《当代党员》2009,(10):39-39
这一时期重庆的对外开放迎来了两次历史机遇,即1983年的计划单列和1992年的沿江开放城市。在对外关系上。重庆实施了“引进来”、“走出去”战略;在对内关系上.重庆提出了“长江一线、西南一片”战略,促进了重庆的大发展、大繁荣。总的看来,上世纪80年代以来,重庆的对外开放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开放度不断加大。  相似文献   

6.
世纪之交,中国提出要不失时机地实施“走出去”的战略,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紧密地结合起来。这是中国政府深刻分析当前国内外的形势变化,在总结二十多年改革开放经验的基础上作出的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战略决策。贯彻执行这一战略决策,是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必由之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通过“引进来”,即引进资金、引进先进技术、引进人才和管理经验,提高了经济实力和经济运行效率,促进了中国经济繁荣与发展。今天,中国将通过“走出去”,即鼓励和支持优势企业逐步扩大对外投资,开展跨国经营,通过建立  相似文献   

7.
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意义“引进来”和“走出去”,是我国对外开放并行不悖的两个轮子。“引进来”是充分利用国内市场和国内资源吸引国际资本;“走出去”则是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和国外资源进行跨国投资。在我国长期资源约束的情况下,让更多的企业走出去整合全球资源,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跨国公司,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引进来”和“走出去”是我国对外开放的两大战略,“走出去”也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一种方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际利用外资(“引进来”)累计为6226亿美元,而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走出去”)累计到2005年只有572亿美元,不足利用外资的一成,出现了“引进来”和“走出去”的不平衡问题。为此,我们邀请中共中央党校吴振坤教授为本刊撰写了《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战略选择》一文,希望给读者以启示。  相似文献   

9.
王金龙 《新视野》2005,(5):27-28
金融机构开放包括“引进来”与“走出去”。近年来特别是加入WTO以来,“引进来”进展较快但问题较多,“走出去”则刚刚展开。要进一步推进我国金融机构开放,“引进来”重在加强管理和引导,“走出去”重在帮助其增强竞争力,此外还要通过积极参与国际金融事务为金融开放创造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0.
更加积极主动地实施开放带动主战略,坚持对内对外开放并举,扩大总量与提高质量并重,引进来与走出去结合,加快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努力打造内陆开放高地,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是“十二五”期间我省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是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重要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1.
试论"三个代表"思想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个代表”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条件,马列主义是其理论渊源;和平与发展是其时代背景;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是其历史根据;我国的改革开放是其现实条件。正确认识和把握“三个代表”产生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对于我们在新世纪宣传贯彻“三个代表”思想,有着十分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长春市作为吉林省发展开放型经济的重点城市。只有提高认识,激发优势,实现“引进来”战略的新突破;营造结构与优势,实现外贸国际竞争力新突破;发挥产业优势,实现“走出去”战略的新突破;加快外经贸体制改革,实现管理、服务体系建设新突破;以教育、科技创新为导向,实现外经贸人力资源开发的新突破,才能实现开放带动战略的总体目标。  相似文献   

13.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文化的繁荣兴盛。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这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鲜明主题。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实施几年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促进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文化走出去的前景是光明而令人振奋的。  相似文献   

14.
按照中央和自治区的部署要求,桂林积极贯彻落实广西“东融”战略,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推动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营商环境是软实力,与广西“东融”战略落实关系密切。要在新一轮改革开放中奋起直追、争取主动、赢得优势,必须深刻认识优化营商环境对桂林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决策部署上来。  相似文献   

15.
广东改革过程是在市场条件可变的背景下展开的 ,这就决定了广东市场化改革过程只能是一个非平衡的过程。渐进改革的过程特征 ,又决定了广东市场化改革过程不是一个简单地照搬现成市场机制的过程 ,而是一个在矫正传统市场缺陷中 ,不断进行现代市场创新的过程。改革开放 2 0年 ,广东作为一个具有相似与互渗的人文地理特点的经济区域 ,成功的市场转型发展 ,对于论证市场改革与经济绩效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丰富的实证资料。总结广东市场化改革过程的经验 ,对认识 2 0年来中国的改革开放及更好地指导我们深化改革和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问题高度重视,从我国国情出发,正确抉择了市场经济、扩大对外开放和快速发展经济,高瞻远瞩地构建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战略,推动了中国经济可持续稳定地快速增长;推动了中国经济社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由封闭型社会结构向开放型法治社会、由"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的战略转型,是传统发展观的变革者和新时期科学发展观的奠基者。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分为三个阶段,分别处于抬脚起步阶段、大脚快步阶段和合脚正步阶段。较之于前两个阶段的改革开放,当前的改革开放可以预见和不可预见的困难将会更大,矛盾也更为集中。改革开放仍然是中国发展红利,要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推进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概念,它首先是与传统科学社会主义相比较意义上的发展与创新.传统科学社会主义强调它是无产阶级的解放的科学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则凸显它是现实的人的解放学;传统科学社会主义强调只有依靠无产阶级专政才能建设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则强调完全可以依靠人民民主建设社会主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和实践形式包括:改革开放是动力基础,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是基本途径,各阶级、阶层的和谐与和睦是社会阶级基础,多种所有制共存发展和全民共同富裕是社会经济基础,制度公正和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19.
十六大报告中的经济理论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所作的政治报告,总结了新的经验并为新的实践指明了方向,蕴涵着多方面的理论创新,尤其是经济理论的创新意义更为重大。经济理论的一系列创新集中表现在: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分配理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社会发展战略、新型工业化道路、引进外资和国有企业改革等七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在和平与发展的前景上,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邓小平以高超的政治智慧,表现出全球视野中的互利观:在利用外资上,表现为外资与中国的互利;从发展战略上看,表现为中国与外国的互利;在处理国家间的关系上,表现出坚持平等、合作和互利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