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中国卫生法制》2013,(4):F0002-F0002
2013年3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国办发[2013]24号)中,明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有关职责分工:一、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负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食品安全标准制定。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会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等部门制定、实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应当及时向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提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建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对通过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或者接到举报发现食品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应当立即组织进行检验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并及时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通报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  相似文献   

2.
沈岿 《现代法学》2016,(4):49-59
《食品安全法》(2015)鼓励企业制定严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或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且应当报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该法对备案的性质和内容未作明确规定,已经在学界和实务界引起分歧。结合食品安全企业标准的制度史,以及修法前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备案的两难境地,新法中的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备案应该定位为对"更严型标准"的备案,且应进行必要的比对审查,审查要点在于文本规范性、内容完整性和标准更严性。当下的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备案制是传统上"政府包干"到"适当放松加审查把关"的制度演变的残余,该制度在未来应考虑废除。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在<食品安全法>颁行后有所变化,即食品安全标准皆为强制性标准,包括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和食品安全企业标准三类.从规范法学角度看,食品安全标准的强制性是指食品安全标准"具有强制效力",而非食品安全标准本身是强制标准.在食品安全标准整合和衔接的过程中,应采取"合理解释和区别实施"的原则,力图实现食品安全法律规制的连续性和统一性.  相似文献   

4.
食品安全监管涉及农业、质检、卫生、商务等多个部门,所以,发生食品安全事件后,我们经常可以在新闻中看到相互推诿的情况,这给监管体系带来了很大的漏洞。全面建立与食品安全相关的产品和卫生标准,构建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尤为必要。这样不仅使执法部门之间标准一致,信息共享,执法有章可循,而且增强了全社  相似文献   

5.
食品安全企业标准是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食品安全法》第25条对其作了原则规定。笔者从法解释学、规制经济的视角出发,对食品安全企业标准的性质、适用范围、制定的激励及备案制度等方面进行法条的解读与评论,旨在理清《食品安全法》与《标准化法》存在的隐匿冲突。为了防止这种隐匿的冲突转化为公开的矛盾和制度碰撞,笔者建议国务院在制定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时对此予以补救。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多次出现,对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等诸多方面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地沟油"事件的曝光,再次暴露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的不足。本文旨在分析我国食品安全安全监管制度存在的不足,探讨部分发达国家的监管制度,提出要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转变监管模式以及安全标准的改进等方面来促进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7.
美国、欧盟、日本因其完善的食品安全监管法律体系而被世界公认为食品最安全的国家和地区。欧盟建立食品安全法律制度方面先进经验尤其值得我国借鉴,其食品安全监管法律体系的最大特点是完善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及其保障制度。由于篇幅所限,下面从食品安全标准的保障制度角度对我国食品安全法如何完善进行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我国标准化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截至2004年底。我国已有国家标准21342项。涵盖了基础、方法、安全、卫生、环保、产品、管理及其他等8个方面;备案行业标准。58489项;备案的地方标准6875项;企业标准近111万项,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标准化工作突现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表现在国际贸易方面。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故频发,公众寄希望于通过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完善来保障消费者的权益。我国目前食品监管部门各机构职能交叉、监管混乱,食品安全法律标准滞后,法律制度不完善。为了构建完善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需要明确食品安全的目标,以食品安全委员会为中心整合相关监管部门,完善食品安全相关立法,提高食品安全标准,完善食品安全法律责任体系,加大处罚力度。  相似文献   

10.
《法治与社会》2011,(7):10-13
在目前我国食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的情形下,全国人大常委会联合地方人大常委会,及时把这项工作摆上议程,通过强有力的监督手段,迅即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食品安全法执法大检查,无疑将会促进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进一步落实好食品安全法的各项规定,推动法律实施中一些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1.
徐尉 《中国检察官》2011,(12):38-40
日本在食品安全方面以标准严格、执法严格著称。笔者曾于2008—2010年在日本地方政府工作两年.对日本的食品安全管理有亲身感受,现将日本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作一介绍,并期望能对我国的食品安全管理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2.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2015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提出,我国将建设国家食品安全信息平台,实现"农田到餐桌"全程可追溯;完善食品安全督查考评制度,将食品安全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社会管理综合治理考核范围,考核结果作为综合评价领导班子和相关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该平台将包括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化工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预警系统、重要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农  相似文献   

13.
印度食品监管法律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发展,食品供应日益丰富,食品安全日益为人们所关注,食品安全问题也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的广泛关注。印度作为世界上第二大发展中国家,其经济发展速度和人口数量与中国非常接近,印度政府近年来在保证食品安全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监管措施,尤其是在2005年印度制定了《食品安全及标准法》(草案)。本文通过分析草案所确立的印度食品监管法律制度,结合我国目前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我国食品监管法律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从"三鹿奶粉事件"出发,阐述了食品安全标准的重要性,然后以"三鹿奶粉事件"为例分析了目前我国食品安全标准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结合新颁布的食品安全法,提出了健全我国食品安全标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是人民生活的根本.国家稳定的基础,社会发展的前提。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学校食品安全尤为重要。近年来,各级政府及有关主管部门牢固树立安全卫生意识.高度重视学生食品安全卫生工作.积极开展食品安全卫生和传染病防控等宣传教育,并通过加强对大专院校、中小学及幼儿园食堂的监督管理,努力保持良好的食品卫生和食堂卫生环境,有效防止了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一直以来食品安全都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面对频发的食品安全问题,作为政策主体的政府部门应该从政策层面制定一系列准则和标准对其进行规范.政策标准便是在此基础上所提出的一个包含政策制定层面与政策执行层面,宏观层面与微观层面的综合性概念.本文分析了政策标准的形成、制定政策标准的必要性和存在的问题以及政策标准提升的难度,并提出了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中国卫生法制》杂志是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办的以医药卫生法制建设研究为主要办刊目的的国家级学术期刊。本杂志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期刊网(CNKI)、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的全文收录刊物。一、开设栏目本杂志集学术性与实用性为一体,主要内容涉及卫生法和卫生法学理论研究、卫生法制工作规律和发展方向探讨、国内外卫生法制建设动态和卫生法学研究成果介绍、地方卫生立法和执法经验交流、卫生  相似文献   

18.
<正>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福祉的基本民生问题,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就食品安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各级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全面做好食品安全工作,坚持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增强食品安全监管统一性和专业性,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和能力。  相似文献   

19.
在卫生行政处罚中,由于缺乏明确的卫生行政处罚证明标准,导致案件质量参差不齐,卫生行政机关办理的案件因为待证事实不清而得不到法院支持的情况也屡有发生。卫生行政处罚作为卫生行政执法领域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如何进一步规范卫生行政处罚证据制度以及确立卫生行政处罚证明标准问题,尤为重要。本文通过阐释卫生行政处罚证明标准的概念、存在问题等,进而确立卫生行政处罚证明标准。  相似文献   

20.
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症结和出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慧 《法律科学》2011,(6):154-162
食品安全法颁布实施后,各地食品安全事故仍旧频繁发生。食品及食品安全相关基础概念界定不明、监管权限划分不清、安全标准不统一等要害问题在法律出台后仍然没有得到解决。通过对食品及相关概念的重新界定,在立法上区分食品、药品和毒物的概念和标准,着重比较分析了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之差异,重新界定和阐释了监管权限、行业自律、社会及公民监督等重大问题,借助制度经济学及规制博弈理论对我国目前食品安全监管进行评析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改良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