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春美 《法制与社会》2013,(22):269-270
黑白合同"现象在建设工程领域普遍存在,但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并未明确指出"黑白合同"的效力,造成建设工程领域司法实践中法律适用的不确定性。本文从建设工程"黑白合同"的基本理论制度入手,分析了"黑白合同"在不同情况下的效力认定。  相似文献   

2.
成砾莹 《法制与社会》2014,(1):246-247,253
长期以来,"黑白合同"现象在建筑市场中广泛存在,发包人和承包人为了各种原因就同一事项签订内容不同的两份合同,由此导致建筑工程混乱的合同执行状况和复杂的合同纠纷。为了规范建筑市场的发展,有必要对建筑工程涉及的"黑白合同"的效力进行认定,厘清发包方与承包方之间有效的权利义务关系。本文首先对"黑白合同"的内涵、特点予以概括,再以此为基础,区分不同的情形,对"黑白合同"的效力认定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黑白合同在大型基本建设项目中普遍存在,导致了工程款层层拖欠、工程质量低下等危害社会公众利益的不良后果。在司法实践中,准确把握建设工程黑白合同的含义,明确界定黑白合同的法律性质及处理原则,正确理解适用相关法律、法规,对稳定建筑市场、保护交易安全具有重大意义。一、关于"黑白合同"的认定1、"黑白合同"的概念"黑白合同"一词最早见于2003年10月27日的《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  相似文献   

4.
建筑工程施工"黑白合同"是建筑工程施工领域的常见现象,其概念应当定义为一种"交易现象",频频发生的"黑白合同"现象争议的焦点是"黑白合同"的效力问题,学界对两份合同的效力存在争议。从合同法的原理出发,对"黑白合同"现象进行深入考察发现,"黑白合同"均属无效合同。  相似文献   

5.
建设工程项目"黑白合同"效力的判定历来是司法界一个难题。本文认为实践中应尊重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在合同无违反法定强制性规定的前提下,具体分析"黑合同"与"白合同"的效力,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前,建设工程领域大量出现的"黑白合同"严重的扰乱了建筑市场的秩序,虽然最高院出台了相关司法解释对其效力进行判断,但在司法实践中仍存在着问题。本文结合有关法律和司法解释就建设工程"黑白合同"的效力问题提出一些见解,供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7.
一、建设工程领域"黑白合同"的概念和效力分析"黑白合同"又称"阴阳合同",它本身并不是法律术语,而是对一种社会现象的概括,尤指交易过程中,双方当事人为达到某种目的,针对同一标的,共同形成两种不同的意思表示。既然是两种不同的意思表示,则必然是一种属于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另一种不属于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按照民法的基本原理,只有符合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的合同,才能受到法律的保护;而当事人通过虚伪表示形成的合意,在当事人之间是不具有法律效力的。①那么究竟是  相似文献   

8.
张麒 《法制与社会》2010,(28):71-72
国家于2004年10月颁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以处理国内建筑市场的法制混乱。但该解释处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领域中“黑白合同”现象效果不大,本文从“黑白合同”的产生原因、危害等方面加以分析,并提出一些处理该问题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9.
王晔 《中国律师》2006,(5):58-59
一、建设工程“黑白合同”的概念、形成原因及表现形式(一)建设工程“黑白合同”的概念建设工程“黑白合同”又称“阴阳合同”,它是指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当事人就同一建设工程签订的两份或两份以上实质性内容相异的合同。通常把经过招标投标并经备案的正式合同称为“白合同”,把实际履行的协议或补充协议称为“黑合同”。工程招标中的“黑白合同”问题很突出,危害很大,不仅相当普遍而且难以查处,黑合同违反了《招标投标法》《合同法》和建筑法的有关规定,极易造成建筑工程质量隐患,既损害施工方的利益,最终也损害建设方的利益,并产生纠纷和…  相似文献   

10.
在司法实践中,合同的成立与合同的生效之间的区别是混乱的,本文试图通过对世界各国有关规定的比较,分析我国"合同的成立"与"合同的生效"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以期纠正在司法实践中出现的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之间的混淆。  相似文献   

11.
大陆法系的情势变更原则与英美法系的合同落空原则相类似。两大法系均认可合同签订后因特殊情况的出现,缔约方可不依约定履行合同的权利。这两种制度的设计均给以"合同神圣"原则以修补,以期保证合同的公正。本文对这两种原则的具体内容,对情势变更原则与合同变更原则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2.
<合同法》有关无效合同的规定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对无效合同的类型和构成要件作了重新表述;二是将代理无效的合同从无效合同中剥离出来,单独规定为效力待定合同;三是在无效合同之外,增列了可撤销的合同.由于代理无效的合同与无效合同在立法上曾有"渊源”关系,加之可撤销的合同与前二者在性质和法律适用上有时呈交叉状态,所以本文对无效合同、代理无效的合同和可撤销的合同作了一并研究.此外,本文对与无效合同等相关的破产和仲裁问题,也作了较为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合同法》与合同诈骗罪之"合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喻贵英 《河北法学》2004,22(6):65-67
合同诈骗罪分离于普通的诈骗罪,同时源于利用"经济合同"诈骗的基本形式,从而产生了关于合同诈骗罪之"合同"在内容、形式及合同主体的涵盖范围与《合同法》的是否一致之分歧。争议颇大的刑事理论导致了刑事司法实践案件的处理不一。因此,理清这些相关问题,对于合同诈骗罪的正确认定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我们必须从与相关合同制度的比较考察中来分析预约合同所隐藏的价值。在与附期限合同、附条件合同和缔约过失制度的比较中,可以看出,预约是本约的附约,它有敦促加强信用,从而敦促本约制定和事前"硬化"缔约责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浅谈再保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再保险业在我国的发展尚处在初级阶段,但在保险行业体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回顾了我国再保险的发展历程和目前的立法现状,较为详细的介绍了再保险合同关系的主要内容,并重点比较分析了再保险合同的性质,认为再保险合同为"责任保险合同"。  相似文献   

16.
民事合同与商事合同在当事人认定、交易结构的繁简、"名""实"相副与否、"穿透"合同关系的允许与禁止、合同瑕疵的容忍抑或矫正、商业逻辑的地位及作用、坚守"正位"抑或"错位"处理"火候"把握等方面存在差异.认识、重视和研讨之,目的 和意义之一是,在法律适用时必须顾及商事合同的特殊性,不得僵硬地套用关于民事合同的规定.目的 ...  相似文献   

17.
准合同制度是近代英国法中对应于大陆法系不当得利制度的一种返还性救济。本文试图通过英国普通法与衡平法的比较,考察准合同制度在英国法中的历史演变,首先介绍"借债之诉"和"账目之诉"等返还令状,然后梳理"允诺之诉"及其他"准合同性"普通法诉讼格式,如可追索金钱之诉等;进而突出曼斯菲尔德勋爵对英国法中准合同制度的影响,即将衡平法的观念引入准合同制度之中;最后联系普通法与衡平法融合的大背景,研究理论界重提的默示合同理论,分析英国法不当得利概念的成型和准合同制度的没落,从而指出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在不当利益返还这一领域上殊途同归。  相似文献   

18.
合同诈骗罪作为新型经济犯罪,即保留了普通合同诈骗罪的共性特征,又具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首先对合同诈骗罪进行概述,接着着重阐述合同诈骗罪之"合同",分别论证了"合同"的性质和形式,然后就"非法占有"这一主观目的进行系统论述,从证据法角度去就起主观目的进行举证,并依据其具体行为采用司法推定的手段判断其犯罪时的主观目的,对于合同诈骗罪构成要件进行概念探究,以期对处理和认定合同诈骗罪提供理论帮助。  相似文献   

19.
作为合同解释规则,美国合同法中的"口头证据规则"是指:"如果合同主体同意书面文件是他们之间协议条款的最终和完整的表达,那么协议前或同时的证据就不能被采纳用以否定或改变书面文件或给书面文件增加新的条款."本文通过系统介绍和分析"口头证据规则",意图对我国合同解释的立法和司法实践进行评价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本文指出电子商务"十一五"规划中的要求,并对电子合同如何监管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主要从电子合同履行环境、履行的过程、以及电子合同履行后的投诉监管等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