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宗教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一直以互相交织的形态沿着"海丝"向各国传播。站在国际文化战略高度,宗教领域的民间外交可视为国家公共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文明互鉴和民心相通的角度挖掘宗教的人文内涵是十分可行的。福建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具有重要区位优势和侨缘优势。福建民间宗教信仰,就其规模和影响已远超正统宗教的民间信俗,在走向东南亚的历史播衍中,已不仅是单纯的宗教性或学术性问题,而是在某种意义上担负起与东南亚各国进行文明对话、传递中华文化、营造中国形象的政治文化外交使命。东南亚也是海外华人最集中的地区,一方面,同根同源的民间信仰成为海外华族与祖籍国精神文化互动的源头;另一方面,福建民间信仰也渗入居住国民众生活,以自身蕴涵的中华文化基因勾画出多元兼容、和谐共处,知恩图报、崇德敬贤,敬天法祖、慎终追远的中国文化图景。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文化推广格局中,将中华民族的文化理念通过民间信俗渠道"走出去",将民间信仰纳入对外传播影响力与话语权建构的主体框架中,纳入公共外交新生态的良性培育体系内,是极具前瞻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与东南亚各国之间自古以来就有着广泛而深刻的文化联系.明中叶以前,中国对东南亚的文化传播,主要通过官方的政治、经济交往如互派使节、实行朝贡贸易等途径来实现.这种形式的文化传播,由于其政治、经济目的而成为偏重于中国封建王朝对海外海外诸国实施敷宣文教的一种手段.到了十六、十七世纪,虽然也存在着以往的形式,但就其主体而言,这个时期的文化传播在传播渠道、传播内容及其实质方面都发生了空前的嬗  相似文献   

3.
15世纪末16世纪初,随着“地理大发现”时代的到来,世界历史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欧洲国家为实现资本的原始积累,大肆进行海外扩张,疯狂掠夺世界财富并极力推销其思想文化理念。由希伯来文化传统与希腊—罗马哲学体系演衍而至、后来成为西方精神文化支柱的基督宗教,也作为殖民者征服和统治异质文化世界的精神武器,伴随着殖民者的脚步踏向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东南亚作为世界历史的重要一环,作为欧洲殖民者以及后来的美洲新殖民者的重要海外扩张之地,毫无疑问地受到了基督宗教的精神洗涤。本文尝试对基督宗教在东南亚传播的缘起、过程及现状予…  相似文献   

4.
东南亚地区是世界上民族与宗教最为多样化的地区之一,在所有宗教之中,信奉伊斯兰教的人数是最多的,本文讨论了穆斯林在东南亚的早期活动,结合伊斯兰教在印尼、马来西亚等地的传播进行研究,伊斯兰教在东南亚的传播具有和平、包容和本地化的特点.而华人在伊斯兰教的传播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郑和7次下西洋是东南亚伊斯兰教传播中的重要历史事件.  相似文献   

5.
东南亚华商海外企业的重组及其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东南亚华商的海外企业受到严重波及。为此,东南亚华商的海外企业进行了一系列战略重组与结构调整。伴随着区域经济的复苏,东南亚华商海外企业也逐渐摆脱经营困境,资产重组与结构调整已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6.
李益杰 《东南亚》2007,(1):53-57
潮汕地区是全国著名的侨乡,海外潮人人数众多,分布在世界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其中80%以上分布在东南亚各国。据《潮汕百科全书》记载:“在泰国的潮人有350多万人,新加坡有42万多人,马来西亚有48万多人,越南有30多万人,印尼有50多万人……”。①本文初步探讨十九世纪潮汕海外华侨秘密会党在东南亚活动的概况、性质和作用。一、19世纪潮汕海外华侨秘密会党活动概况(一)秘密会党由国内转向国外天地会,其别名三合会、三点会、洪门等,是一个以“反清复明”为宗旨的民间秘密组织,清初创立于闽台一带,嘉庆以后,天地会由福建传入潮州各地。清康熙十三…  相似文献   

7.
中东地区是伊斯兰世界的中心,东南亚地处伊斯兰世界的边缘。中东地区作为伊斯兰教的中心,一直盛产各种伊斯兰思潮:瓦哈比运动、伊斯兰现代主义、伊斯兰民族主义等,并通过朝觐和留学等方式向东南亚伊斯兰社会传播,激发了东南亚的帕特里运动、伊斯兰现代主义和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梁志明 《东南亚》2011,(4):44-52
毗邻中国、华侨华人聚居的东南亚地区是孙中山为首的民主革命党人发动辛亥革命的重要海外基地,同时也是辛亥革命在海外影响最为直接、最为深刻的地区之一。海外华侨是辛亥革命强有力的支持者,而东南亚的华侨又算得上是参与最深,贡献最大。辛亥革命的思想、理论和实践,对东南亚的民族民主革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马来西亚既是海外华文报刊的发祥地,也是当今世界海外华文报业最发达的国家,无论是1815-1995年累计的华文报刊总数,还是目前华文报的发行总量,均名列世界第一。但是现在还没有这方面的专著问世,本文将散见于对"东南亚"或更大范围的"海外"华文媒介、"世界"新闻传播的研究文献中关于马来西亚华文报业的学术成果进行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0.
澳大利亚学者王庚武教授到厦门大学进行学术访问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太平洋研究院王庚武教授于1984年12月22日至1985年1月3日到厦门大学进行学术交流。王庚武教授在厦门大学向南洋研究所、历史系和海外函授学院等单位人员介绍了东南亚和澳洲学者研究东南亚的状况和动态,作了关于《中国人移民的类型》的专题报告,报告中对中国人移民方式的四种类型、华侨和华裔的概念和发展变化等问题阐述了自  相似文献   

11.
文化交流史是中国与东南亚关系史中的重要部分。本文对中国与东南亚文化交流史中的几个重要方面进行了论述.以体现中国与东南亚文化交流的丰富性与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东南亚养生旅游客源市场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养生旅游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游客的喜爱。东南亚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养生旅游海外客源市场之一,本文通过分析东南亚客源市场,对开拓东南亚养生旅游客源市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华人社团是维系早期华人社会存在的主要支柱。20世纪以前,华人社团的纠合因素,以地缘纽带最为重要,各类社团都有强烈的地缘色彩。神缘纽带和秘密会社是催生早期华人社团的重要因素。方言群是华人纠合的最宽泛的纽带。同方言的社群,通常意味着来自共同或邻近的家乡。神缘和宗亲组织,是在同乡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血缘和神缘纽带。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以来,随着世界政治环境的改善和东南亚各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东南亚国家的华文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历史遗留的问题和现实社会状况也给东南亚华文教育事业提出了一些难题。其中提高东南亚地区华文教师培养质量一直是影响东南亚国家华文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东南亚国家华文教育人才库的建设和完善可以在华文教育管理部门、华文教师组织、华文教师个体三个层面上对提高华文教师培养质量方面提供相应帮助,促进华文教师培养活动提高效率,更具针对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东南亚华侨华人在中国的东南亚软实力构建过程中的角色为研究对象,以中国政府提出"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和方针为研究背景,在介绍东南亚华侨华人基本概况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东南亚华侨华人在中国软实力构建中的作用,并就"亲诚惠容"理念对中国东南亚软实力建设及东南亚华侨华人在其中的独特作用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东南亚旅华市场:九十年代回顾与未来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海外旅游客源市场中,外国游客的比重和地位都在不断提高,而进入九十年代后一体化进程不断深入的东南亚旅华客源市场在外国旅华客源市场中一直处于第一层次的重要地位。东南亚旅华客源市场还存在着巨大的潜力,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然而对这一市场的研究开发等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我们建议,加强东南亚旅华市场调查和研究,进一步开发和完善旅游产品与相关设施,提高促销的效果,组建针对性的市场因应机制,努力形成中国与东南亚旅游的双向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7.
试论伊斯兰教在东南亚岛屿地区的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3-16世纪时,伊斯兰教在东南亚岛屿地区得以成功传播,有着极为深刻的政治、经济、社会与宗教原因,同时也是通过一定的传播方式完成的。经过16世纪伊斯兰教势力的继续扩张和发展,伊斯兰教已遍及东南亚的主要岛屿,并不断由沿海向内陆渗透,从而奠定了今日伊斯兰教在东南亚的基本格局。  相似文献   

18.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东南亚、南亚等地之间的一条远洋贸易航线,它是古代中国联系东南亚、南亚等地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之一,古代中国运用这条贸易航线发展对外的经济文化交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