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在长征的队伍里,有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因为年龄较大、德高望重被亲切地称为"长征四老"。他们分别是:徐特立、谢觉哉、董必武、林伯渠。这四位老革命家意志坚定、不畏艰险,乐观豁达、感召力强,成为长征中一道风景。徐特立:年纪最长,精神最旺"长征四老"中,徐特立年纪最长,参加长征时已经57岁。然而,这位年近六旬的老人意志坚定,积极乐观,他始终坚信"只要党存在,红军存在,我们在政治  相似文献   

2.
延安五老     
林木 《党史博览》2006,(7):28-29
“延安五老”是延安时期中共党内对徐特立、吴玉章、谢觉哉、林伯渠、董必武的尊称。其中,徐特立、谢觉哉、林伯渠、董必武参加了中央红军的长征。  相似文献   

3.
徐占权 《湘潮》2010,(3):51-56
<正>红军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下的中国工农红军谱写的一部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是一座让中国人民世代铭记的历史丰碑。但它的落脚点选择却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抉择过程。当时,参加长征的共四路红军,每一路都经历了多次变化。特  相似文献   

4.
红军长征,在中国历史上是亘古未有的伟大创举。湖南慈利籍的蹇先任和蹇先佛姐妹俩带着两个幼子,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战胜了千难万险,走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路,创造出了红军长征中的奇迹!周恩来总理曾赞誉她们是“长征路上的英雄花”。  相似文献   

5.
这是60年前一幕动人的历史场景:1935年9月,长征中的中央红军经过甘肃省榜罗镇,须发斑白的红军总供给部长林伯渠,借用群众的一家小铺子开起了杂货店.他一边卖着肥皂、毛巾等日用品,一边亲切地问着每一个走进小铺子的战士:“小同志,你想买点什么呀?” 站在林伯渠旁边的董必武、徐特立、谢觉哉,就像帮忙的“伙计”.红军高级干部亲自站柜台卖货,体现了党对商业工作的高度重视,也反映了商业是长征中红军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保护正当的商业贸易  相似文献   

6.
谢觉哉(1883—1971),湖南省宁乡县人。红军长征前,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秘书长、内务部长等职。在中央苏区,他是人们公认的苏区五老之一。五位长者当中,除何叔衡外,谢觉哉和徐特立、林伯渠、董必武一道,参加了长征。  相似文献   

7.
1941年9月5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和边区参议会负责人林伯渠、谢觉哉等举行了一次宴会,革命老人和老儒硕学,济济一堂.席间,林伯渠倡议成立怀安诗社,并即席咏五律七律各一首,开唱了这个诗社活动的第一声.与会诸君随之唱和此起彼落.  相似文献   

8.
惜别梅坑     
革命失利后战友的离别,心情是沉重的。1934年10月,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了,红军被迫长征。长征前夕,何叔衡邀战友林伯渠在瑞金城西的住地梅坑话别。林伯渠说:“何叔衡同志备清酒、花生约作竟夕谈”。他有感于这次不同寻常的离别,特作《别梅坑》一诗:  相似文献   

9.
中央红军一军团一师一团一连,是毛主席亲自创建的一个红军老连队,是一个具有光荣历史和赫赫战功的英雄连队.一九三五年五月,在长征路上,上级把我从军团教导营派到一连当连长.时间已经过去快要半个世纪了.可是往事历历,至今还很难忘.  相似文献   

10.
唐正芒  冯玲 《湘潮》2016,(4):182-187
长征,是一部带有传奇色彩的英雄史诗,是历史上无与伦比的革命壮举。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主力,分别从福建长汀、宁化和江西瑞金、于都等地出发,开始了震惊中外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在长征的四路红军主力中,随中央红军长征的女战士共32人,红二方面军的女战士约20余人,红四方面军女战士约2500人[1],红二十五军的女战士7人。其中,在红一方面军(中央红军)、红二方面军的两支队伍中,曾闪烁着20余位杰出湘女的身影。她们是:  相似文献   

11.
难忘芷江红     
《湘潮》2021,(10)
正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湖南时强调:"湖南是一方红色热土,大批共产党人在这片热土谱写了感天动地的英雄壮歌。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发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芷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革命老区县,俯拾即是的红色印记所展现出的革命精神,激励着38万侗乡人民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永不褪色的红色记忆——红军长征在芷江长征,一个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不老传奇。红二、六军团长征在芷江,是历史选择的一份沉重,也是历史遗留的一份珍贵。  相似文献   

12.
长征是一部带有传奇色彩的英雄史诗。李伯钊则是这英雄群体中带有传奇色彩的一员:她三次过草地;她在三支主力红军中战斗过;她的歌洒满长征路。除此以外,她还留下两部以长征为题材的剧作:歌剧《长征》与话剧《北上》。 “作为长征老战士之一,我有责任通过艺术形式再现长征。” 长征开始时,李伯钊先在中央工作团,不久调到红军总政治部任宣传部干事,随军进行政治宣传和鼓动工作。她的文艺禀赋及组织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相似文献   

13.
长征:红军的奇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征,是一首诗,一首悲壮的史诗. 长征,是一曲歌,一曲英雄的赞歌. 长征,是一个奇迹,一个无与伦比的奇迹. 中国工农红军近20万将士,是70年前长征奇迹的创造者. 让我们走进历史,走进长征,去领略一下中国工农红军所创造的奇迹吧!  相似文献   

14.
中央红军一军团一师一团一连,是毛主席亲自创建的一个红军老连队,是一个具有光荣历史和赫赫战功的英雄连队。一九三五年五月,在长征路上,上级把我从军团教导营派到一连当连长,时间过去快要半个世纪了,可是往事历历,至今还很难忘。一、大渡河边抓俘虏红军长征渡过金沙江,经会理、德昌,来到冕宁,这时上级开始反复动员起来,说要执行紧急任务,要急行军,要日夜兼程。当时的情况很严重,后有金沙江,前有大渡河,  相似文献   

15.
正我的家乡在贵州省湄潭县兴隆镇,离家门口不远的县道,是当年红军长征强渡乌江、保卫遵义会议召开时走过的路,也是我从蹒跚学步到投身军旅,走过的19年的路。小时候,父亲常常给我说红军的故事。英雄,是故事里的主角。那时我就在想,也许有一天我也能成  相似文献   

16.
最近,笔者在全国政协副主席洪学智将军的寓所,就红军长征,对老将军进行了访谈。60多年前红军长征中,洪学智同志任红四方面军第四军政治部主任。 谈起红军长征,洪老深有感触地说,那段路,是靠对党、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走过来的。 红四方面军的长征,是1935年5月从川陕革命根据地开始的。在此之前,1933年和1934年,红四方面军先后粉碎了国民党军的“三路围攻”、“六路围攻”,巩固和扩大了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实力大为增强。全方面军共有兵力5个军约8万余人。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从江西瑞金等地出发,首先开始了震撼世界的长征。1935年1月,党中央在长征途中召开遵义会议。此后,中央红军在云贵高原展开了机动灵活的作战,准备进军川北,与红四方面军会合。为策应中央红军行动,迎接中央红军北上,红四方  相似文献   

17.
<正>林伯渠,字邃园,号伯渠,湖南临澧人。早年加入同盟会、中华革命党,追随孙中山先生参加革命活动,在革命实践中逐步接受马克思主义。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参加南昌起义、长征等革命活动,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作为一个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的革命元老,在中国现代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了贯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调动各阶层、党派的抗日积极性,进一步发展进步势力,争取  相似文献   

18.
长征,是一首诗,一首悲壮的史诗。长征,是一曲歌,一曲英雄的赞歌。长征,是一个奇迹,一个无与伦比的奇迹。中国工农红军近20万将士,是70年前长征奇迹的创造者。让我们走进历史,走进长征,去领略一下中国工农红军所创造的奇迹吧!战略转移的奇迹70年前,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  相似文献   

19.
中国工农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一部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毛泽东对长征给予高度的评价:“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党。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  相似文献   

20.
正1952年,我由清苑县武装部调到保定军分区,先在保密室任保密员,后来又就任政工科干事。在保密室工作时,我与司令员李德才在一个小院办公,得以天天见面。听老同志们说,李德才司令员是红军强渡大渡河的英雄,怀着对英雄的崇敬心情,自己利用业余时间查阅党史资料,认真详细了解了红军长征时期大渡河十八勇士的英雄事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