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子彦 《廉政瞭望》2008,(6):35-35
四川省“5·12”抗震救灾指挥部5月26日起面向社会公开征集一批抗震救灾社会监督员,凡年龄在20岁以上,身体健康,热心公益者均可报名。一时间,应者如云。从6月2日起.已有308名社会监督员持证上岗,依法依纪独立开展工作.履行监督职责。  相似文献   

2.
郭丹 《廉政瞭望》2008,(10):16-17
四川省纪委、省监察厅在及时出台各类监管措施的同时,首次在全社会聘请308名抗震救灾社会监督员,对赈灾物资和资金进行伞方位监督。在抗震救灾特殊背景下出现的社会监督员监督方式,体现了其独有的特点,社会反响良好,由此引发了我们对进一步完善我国监督制度更深层次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王巧捧 《廉政瞭望》2008,(10):14-15
四川抗震救灾工作社会监督员甫一面世,便引发了众多关注和讨论。作为从社会中海选出来的社会监督员,民间力量是他们的标签,是他们存在的根源,也正是他们备受关注的地方。  相似文献   

4.
5月26日至30日,我省面向社会征集抗震救灾工作社会监督员,2000多名来自社会各界的志愿者踊跃报名.6月1日,省"5·12"抗震救灾指挥部聘请的308名社会监督员持证上岗.  相似文献   

5.
《党课》2008,(9):31-32
与30年前的“思想解放运动”相比,“进一步解放思想”具有更强的社会基础,包括人文基础和经济基础,更加符合国家与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今年5月12日。四川汶川遭受了特大地震灾害的重创,中国在第一时间举全国之力投入抗震救灾的伟大战斗中,“进一步解放思想”也在这次抗震救灾的过程中得到了见证:  相似文献   

6.
黄梦其 《党建》2009,(10):55-55
编辑同志:时下监督员“官化”问题,在一些地方很普遍。具体表现在:有些行业部门聘请的监督员,多数是其所属系统单位的官员,抑或上级职能部门的在职干部,真正的普通群众却很少。  相似文献   

7.
《军队党的生活》2010,(7):93-93
济南军区某司卫训练大队肖瑞明来信: 我是贵刊的忠实读者,每期必读,特别是近几期“互动平台”中的解疑释惑小版块让我受益颇多。下面我有一个疑问:近期我在阅读军内外的一些报纸、杂志以及收看电视节目有关玉树抗震救灾的报道时,发现“火线入党”这个词出现的频率很高,  相似文献   

8.
1967年出生在湟中县大才乡前沟村一个回族农民家庭的马宝祥,致富不忘社会,热心公益事业,创建“宝祥”奖学基金,多次参与公益捐助活动。在北京举行的2010年公益中国年度颁奖晚会上。荣获“2010年公益中国最佳民间公益人物社会责任奖”。2010年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震救灾模范”荣誉称号,被中组部、省委组织部分别授予“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相似文献   

9.
王庆  肖正愚  邓建华 《当代贵州》2008,(11):I0001-I0001
四川汶川“5·12”特大地震突如其来,“震”惊中国! 危急时刻,心手相连。 在抗震救灾的行动中,我省许多大企业、大集团始终不忘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积极投入到支援灾区第一线。 作为公用事业的贵州燃气集团,在抗震救灾中用行动彰显了一个企业公民的责任和主张。  相似文献   

10.
4月29日.结古镇。一队警察从街上走过.街边一名藏族小姑娘赶紧举起手里的牌子:“谢谢你们.你们辛苦了!”玉树地震后.有3800多名公安民警和消防官兵奋战在玉{对抗震救灾第一线.在救人最关键的那些日子里.他们日夜坚守.900多个鲜活的生命.在他们的营救下重新绽放光彩……  相似文献   

11.
中央组织部决定,对在抗震救灾中表现突出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将分别授予“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对在抗震救灾中因抢救人民生命财产而英勇献身的共产党员,将追授为“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12.
“5·12”大地震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是一次严峻考验。通过抗震救灾斗争,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改革开放30年来的方向和道路完全正确,成就巨大,没有改革开放,便没有今天的新面貌、新气象、新局面,也就难以如此迅速有效地开展抗震救灾斗争。有这样的党、这样的人民,有抗震救灾中焕发出的精神状态,我们就能够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继续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段从悲壮走向豪迈的历程——穿越灾难,重建家园,我们携手走过安置群众的“百日攻坚’:灾后重建的“千日奋战’:发展振兴的“万米长跑’:创造了抗震救灾、灾后重建和加快发展的奇迹,走出了一条“止滑提速一巩固回升一高位求进”的跨越路径。  相似文献   

14.
这次抗震救灾,给国际社会留下的最深印象之一,就是中国在应对突发灾害和动员救灾力量上的优势。有媒体说:“在地震发生后几个小时内,中国各级政府、警察和军队以及被动员起来的民众,就加入到其规模达到国际最高标准的救援行动当中”,并心悦诚服地承认:“在短时间内动员巨大的力量投入,这是其他任何制度所不能比拟的,让人们从中发现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凝聚力。”  相似文献   

15.
在灾后重建中,玉树州积极顺应灾区复杂的社会管理形势和特殊的重建工作要求。以理顺管理体制,强化工作力量为目标。结合“两基一强”活动,大胆探索、积极实践,积极推进基层组织转型。先后实现了四次成功转型:一是从常态的镇村管理模式。向抗震救灾短暂非常态的帐篷社区管理模式转型;二是从抗震救灾短暂非常时期的帐篷社区管理模式,向灾后重建较长特殊时期的片区管委会管理模式转型;  相似文献   

16.
王春 《廉政瞭望》2011,(9):24-25
近年来,四川迎来了—个又—个大考:金融危机,藏区维稳,抗震救灾,灾后重建……四川的“天时和地利”都不尽如人意。但几年过去,四川交出了—份漂亮的答卷,其中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更上让世人瞩目。而在这份圆满的答卷中写满了“人和”两字。  相似文献   

17.
在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支援抗震救灾的战斗中,来自河南省的医疗卫生救援人员,不辱神圣天职,不畏艰险,不怕牺牲,救死扶伤,以自己的双手,为灾区人民托起了生命的希望。近日,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卫生部联合下发通知,授予河南省抗震救灾医疗防疫救援队“卫生系统抗震救灾英雄集体”荣誉称号;同时,河南省抗震救灾医疗防疫救援队临时党委又获得中组部授予的“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8.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中央及时下拨救灾款物,各地各部门倾力支援,国内外踊跃捐款捐物。管好用好抗震救灾款物,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省委巡视机构积极组织和参与了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监督检查工作,全省抗震救灾资金物资发放使用总体上做到了规范有序,没有出现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田永清 《学习导报》2012,(17):27-27
德国一位著名大学校长在欢送毕业生时,首先说:“学自然科学的同学们,我为你们而自豪,因为你们是这个时代的列车。”这时,学人文科学的同学们见状低下了头。这位校长又转过头来接着说:“学人文科学的同学们,抬起你们的头来,放开你们的眼界,我为你们而骄傲,因为你们是这个时代的列车司机。”  相似文献   

20.
鞠鹏 《当代贵州》2008,(15):8-8
7月1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中南海看望即将赴俄罗斯疗养的地震灾区中小学生代表。胡锦涛饱含深情地对孩子们说:“这玫泣川特大地震,给灾区造成巨大损失,也给你们带来很大伤害。在抗震救灾的日子里,党和政府最关心的是灾区的孩子,全国人民最牵挂的也是灾区的孩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