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不断提高司法公信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网络民意、网络审判、网络法治成为现代化背景下影响司法场域输出司法正义的重要因素。能动回应网络时代对司法公信的质疑,从而提高司法公信力是司法体制内外的共同任务。案情公开、证据公开、判决理由公开、允许网络法治存在、为司法松绑是司法秩序摆脱"寻租性"监督,实现司法秩序独立,回归司法原点,提高司法公信能动回应网络问诘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民意、舆论对一些重大案件的影响,民意与司法在一些个案中的对立和冲突,使司法与民意的关系成为一个热点话题。在当今社会转型、矛盾凸显、利益多元、信息传递迅速的新格局下,法官在司法过程中如何正确对待民意,处理好司法与民意的关系,是适应社会司法需求,增强法官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能力,实现司法公正、提高司法公信力的重要内容。舆论对司法的关注是正常的。从理论上讲,人民群众对司法进行监督具有正当性。法  相似文献   

3.
蒋君德 《人大研究》2001,(11):38-38
1.新闻舆论对司法监督要遵循客观公正的原则 ,避免主观片面地追求“轰动效应”。新闻舆论作为一种“精神产品”,它直接影响到千百万人的思想、情绪和行动 ,对社会产生极大地影响和作用 ,因此 ,在新闻传播活动中要遵循新闻规律。新闻报道的基本规律与特征是 ,用真实、客观、新鲜、有价值的事实来说话 ,通过对事实的报道和评价来体现传播主体的价值趋向。在开展对司法监督中一定要实事求是 ,客观公正地反映司法活动的本来面貌。公正是司法工作人员依法办案的一项基本原则 ,也是新闻舆论对司法工作监督应遵循的原则。我们知道 ,司法案件的当事…  相似文献   

4.
新时代,做好网络舆论引导工作,就必须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推进网络信息传播法治化进程,强化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与此同时,还需唱响网络时代"好声音",提高信息公开的水平,全面做好网络舆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网络舆论引导水平。  相似文献   

5.
网络舆论,作为司法审判的一种重要监督手段,在很大程度上对司法审判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网络舆论也因其各方面的特点表现出对司法审判强大的攻击力和影响力,甚至形成"舆论审判",并有愈演愈烈之势。面对如此严峻的"司法困境",笔者从网络舆论的几个方面进行研究,侧重分析其与司法审判的内在机理,提出通过对网络舆论的"聆听"把握二者的本质规律,进一步思考能够促进司法审判的各方面因素,力求实现二者的良性协调。  相似文献   

6.
王华梅 《天津人大》2010,(12):48-48
近年来,民意、舆论对一些重大案件的影响,民意与司法在一些个案中的对立和冲突,使司法与民意的关系成为一个热点话题。在当今社会转型、矛盾凸显、利益多元、信息传递迅速的新格局下,法官在司法过程中如何正确对待民意,处理好司法与民意的关系,是适应社会司法需求,增强法官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能力,实现司法公正、提高司法公信力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当今我国已步入网络时代。网络时代给司法公开提出了新的挑战,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如何顺应网络时代的客观需要,进一步推进和深化司法公开,是新时期人民法院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一、网络时代:新兴媒体的非凡魅力互联网的出现,颠覆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实现了信息传播技术的革命,宣告了网络时代的  相似文献   

8.
网络时代信息发布渠道的多元化和即时性,最直接的结果就是把每一个人都变成新闻记者。当司法在网络中变得透明,当法院法官不再神秘,我们就必须进一步更审慎地面对我们所在的时代。我们必须承认,媒体对司法的关注呈现了两个特点:一是舆论重点聚焦司法,司法事件被反复热炒。比如湖北的邓玉娇事件、成都醉驾案、杭州的七十码事件等。媒体特别是  相似文献   

9.
一、民意沟通与司法公开的关系民意是司法公开的根基。主要体现在:其一,民意是司法公开的导向。笔者认为,在尊重司法规律的前提下,应将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民意作为推进司法公开的导向,通过分析评估民意,以民众的司法需求为导向,确定司法公开的标准、要求和载体,有重点、有针对性、有序地推进司法公开工作,摆脱在司法公开工作中的权力本位意识,大力增强人民本位意识,约束法院少数人员在司法公  相似文献   

10.
古强 《人民论坛》2014,(3):125-127
网络舆论的合理监督有利于打击司法腐败,促进司法公正.近些年,随着网络的普及,出现了案件当事人利用网络舆论等手段,表达自己诉求,争取社会同情,试图通过社会舆论的影响力来左右法院裁判的情况,恶意网络舆论的散播情况也层出不穷.因此,如何找到能够使网络舆论监督与司法审判之间达到利益平衡的良性互动途径是一项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颠覆性地开创了一个时代。互联网民意在敏感案件中异化为"民意病毒",其干预司法的现象日益突出。针对互联网传播的特点,司法机关若想引导民意,克服"民意病毒"的蔓延,就要设立网络交互机制,发挥自由裁量权并重视群众朴素的正义感,加快推进法官职业化和司法独立,指引公民建立法律信仰,树立司法公信力。  相似文献   

12.
新媒体是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相比过去传统媒体对法院舆论监督的时代,新媒体时代对法院的舆论监督形式多样,技术更高,监督更加直接,其影响范围更广,程度更深。面对新媒体时代,很多法院尚不适应,在新的信息时代条件下如何应对舆论监督是法院当前与今后相当时期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对敌斗争的新战场、打击犯罪的新领域、社会管理的新平台、团结群众的新阵地。新的社会发展现状给网络舆情的应对工作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更大的挑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我国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给公安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公安机关、尤其是网安部门要不断加强网络舆情管理,提高网络舆情的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14.
配合制约原则是调整我国检、法关系的指导性准则,也是我国配置控、审刑事司法权力的基本方法。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民众需要的转变,指导检、法之间关系的配合制约原则也日益暴露出问题。为此在考察西方国家司法经验,权衡利弊对理想中的检、法关系的评析,同时提出今后我国检法关系的发展方向,即确立法院中心化地位;检察官的地位、工作重心将发生位移;为了实现保障刑事司法公正最低标准,提出检法关系调整的方案。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人人都是麦克风、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是新闻传播者的自媒体时代已经到来.作为行使法律监督职能的检察机关,无可争议地成为网络舆情关注相对集中的部位.如何研判与应对涉检网络舆情,并建立涉检网络舆情处置机制,也就成为了新形势考量各级检察机关领导人政治智慧和司法能力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16.
随着微博等即时网络媒介的迅猛发展,其对社会各方面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司法领域亦不例外。虽然,网络舆论与司法制度最终的价值标准都是为了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然而两者之间虽同归,但殊途的特质却也在现实中引发了一些问题。从"许霆案"到"药家鑫案",从"福建南平弑童案"到"浙江温岭虐童案",舆论审判越来越多的介入司法审判,并逐渐成为实现审判独立的一大掣肘。因此,为实现舆论监督与审判独立的合理共存,有必要从舆论监督与审判独立的关系及影响着手,寻找其合理的解决方案,以实现两者的互为助益,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7.
法官制度改革是当前司法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改革的进程离不开现代司法理念的指引.现代司法理念的根本含义是司法公正和司法效率,其对法官制度的要求就是法官精英化和法官独立,因此,应当从法官的选任和职业保障两个方面来改革我国的法官制度.  相似文献   

18.
司法公信力建设与司法体制、司法机关人员素质、社会公众的法律素养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司法权威与司法公正是司法公信力的决定因素。当前,我国司法公信力缺失的直接原因有:一是司法权力配置不当和司法信仰缺失;二是司法制度的缺陷和司法人员的素质不高。要提升司法公信力,必须树立司法为民的理念、在司法体制上进行改革和创新、加强司法队伍的素质建设和提高公民的法律素养。  相似文献   

19.
“网络舆论审判”作为国家机器缺场下的网络互动行为,在法理、司法程序、舆论传播等研究方向引起了学界广泛关注,但该现象身后潜藏的社会性生产机制尚待进一步探究。符号暴力的“动力/工具机制”用来剖析“网络舆论审判”体现了很好的恰适性:一方面,传统道德规范在维序社会结构稳定、编织社会成员行动逻辑的同时,同样可能在网络议题中以符号暴力的形式,指导民众在自我规训下投入“网络舆论审判”的建构与再生产;另一方面,凭托于网络社会之扁平化、脱域性等空间特性,“网络舆论审判”可能在信息技术的符号化实践中流变为僭越法理、消解权威的失范行为展演。针对“网络舆论审判”于政治制度、空间秩序以及社会心态等领域所展现的风险特征,亟须将其纳入国家社会治理体系进行多维度的制度规范引导与文化矫正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