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40年成绩斐然新世纪再创辉煌──记外交学院隆重庆祝建院40周年1995年金秋,外交学院迎来了建校40周年大庆。全院师生本着隆重、热烈、节俭、务实的精神举行多种庆祝活动。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外交学院为陈毅同志敬塑铜像,缅怀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无产阶级革...  相似文献   

2.
更上一层楼     
更上一层楼章曙新中国外交外事人才的培训基地─—外交学院,是1955年经毛主席和周总理亲自批准创办起来的。今年是外交学院建院40周年。我特地向外交学院的全体同志致以热烈的祝贺。40年来,外交学院经历了风风雨雨,克服了种种困难,学院规模由小到大,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本刊今日发表外交部离休干部、中国外交史学会副会长丛文滋同志撰写的文章《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对外交学院的关怀和指导》。外交部副部长杨文昌同志在阅读这篇文章后作了批示 ,批示原文如下 ,“外交学院应坚持外交业务和外文教学两手抓。业务基础牢 ,外语能过关 ,这才是名符其实的‘外交’学院。外交部各地区司对学院毕业生是欢迎的 ,要坚持下去。 5月 6日。  相似文献   

4.
鸿爪遗踪(出使四国追忆)──二、在古丝绸之路上的伊朗陈辛仁一从1959年起,我在外交部所属的国际关系学院任院长兼党委书记,后来该院复名为外交学院,由陈毅副总理兼院长,我任副院长兼党委书记。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我也被“冲击”,直到1971年被“解放”。1...  相似文献   

5.
学院概况外交学院是外交部直属的一所培养德才兼备的外咬、外事干部和国际问题研究人才的高等学校。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有权授予学士、硕士和博士三级学位。外交学院是1955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外交系基础上扩建成立的,1958年改名为“国际关系学院”,1961年复名“外交学院”。1961—1969年陈毅副总理曾兼任院长。  相似文献   

6.
外交学院是外交部所属的一所专门造就德才兼备的外交干部的高等学府。30年来,学院培养和训练了大批外交干部,为我国外交事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值此建院30周年之际,谨向为办好外交学院付出辛勤劳动的全院师生员工表示热烈的祝贺。 30年来,党中央一贯重视办好外交学院,学院是在周恩来总理亲自关怀下成立的,陈毅副总理多年兼任院民。最近中央书记处又指示“一定要办好外交学院”、“外交学院的规模要适当扩大”。我们要认真执行中央的指示,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  相似文献   

7.
外交学院(Foreign Affairs College)是1955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外交系的基础上成立的。是外交部直属的唯一的一所培养外交干部和国际问题研究人才的高等院校。外交学院是在中央和外交部直接关怀和领导下建立起来的,尤其是得到当时兼任外交部长周恩来总理的极大关怀。1958年曾改名为“国际关系学院”,1961年又重新改为外交学院,其间陈毅副总理兼外交部长曾兼任院长。“文化大革命”开始,正常教学被迫中止,并于1969年正式宣布停办。直至1980年5月国务院批准恢复外交学院,同年9月开始招收本科学生。  相似文献   

8.
一、学院概况外交学院是外交部直属的一所培养外交、外事和国际问题研究人才的高等学校。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有权授予学士、硕士和博士三级学位。外交学院创建于1955年,是由周恩来总理亲自倡议,经毛泽东主席批准成立的。1958年改名为“国际关系学院”,1961年复名“外交学院”。1961—1969年陈毅副总理曾兼任院长。我院提倡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刻苦严谨的学风,重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特别是  相似文献   

9.
一、学院概况外交学院是外交部直属的一所培养德才兼备的外交、外事干部和国际问题研究人才的高等学校。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有权授予学士、硕士和博士三级学位。外交学院是1955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外交系基础上扩建成立的。1958年改名为“国际关系学院”,1961年复名“外交学院”。1961—1969年陈毅副总理曾兼任院长。我院提倡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刻苦严谨的学风,重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特别是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及组织纪律性教育。在教学上,既重视基础理论课教学,又重视基  相似文献   

10.
外交学院是外交部直属的一所培养德才兼备的外交、外事干部和国际问题研究人才的高等学校。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有权授予学士、硕士和博士三级学位。外交学院是1955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外交系基础上扩建成立的,1958年改名为“国际关系学院”,1961年复名“外交学院”。1961-1969年陈毅副总理曾兼任院长。我院提倡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刻苦严谨学风,重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特别是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组织纪律性教育。在教学上,既重视基础理论课教学,又重视基本  相似文献   

11.
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钱其琛同志在外交学院董事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各位董事、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今天我非常高兴能有机会同大家一起参加外交学院董事会的成立大会。大家推选我担任董事会的名誉董事长,对此表示衷心地感谢。我想我不能做许多具体的事情,但是可...  相似文献   

12.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同志们,朋友们: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与外交学院共同举办的《中国外交辉煌50年》研讨会今天在北京举行。参加今天研讨会的有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会长黄华、副会长柯华、王俊夫同志,有外交部副部长杨文昌同志,有曾长期从事外交工作和正在中国外交舞台上为新中国外交事业作出重大贡献和勤奋工作着的资深外交家,也有长期从事外交及国际问题研究工作的专家和学者。我首先代表外交学院向前来参加会议的各位嘉宾、各位专家和学者表示衷心的欢迎。我们刚刚隆重庆祝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华诞,今天举办外交50年…  相似文献   

13.
1999年9月15日上午,外交学院全体师生员工欢聚一堂,隆重、热烈地举行1999—2000学年开学典礼暨庆祝教师节大会。外交部党委书记、部长、外交学院董事会董事长唐家璇同志出席大会并向教职工致以节日的祝贺,向新入学的同学表示热烈的欢迎。出席大会的还有部党委委员、副部长杨文昌同志以及外交部有关负责人。大会由外交学院党委书记石午山同志主持。会上,唐部长作了重要讲话。他阐述了目前国际形势的重大变化,并指出,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给广大发展中国家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负面影响。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前进。美国…  相似文献   

14.
应埃及外交学院的邀请,中国外交学院院长杨福昌大使率领中国外交学院代表团于200年5月28日-6月2日访问了埃及开罗。这次访问是为落实两国外交学院的合作协议,召开第二次中。埃外交学院国际学术研讨会而进行的。两国外交学院第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999年在北京举行。访埃期间,埃及总统政治事务顾问巴兹会见了杨院长,并就两国关系和中东地区形势进行了友好交谈。埃及外交部负责亚太事务的部长助理会见了杨院长和代表团一行。参加这次会议的埃方人员有埃及开罗大学、美国大学的教授,以及埃及外交学院和埃及外交部的代表。中…  相似文献   

15.
1958年夏末我从驻芬兰使馆回国述职时,外交部党委经报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同意,决定调我回来到外交部所属的外交学院作培训外事干部的工作。当时外交部常务副部长张闻天和副部长章汉夫,分别找我谈调换工作的事,要我回赫尔辛基去向驻在国政府辞行並办理离任手续。我利用一点时间和我爱人到保定、天津,东北等地参观一下“大跃进”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6.
回顾与前瞻     
回顾与前瞻陈辛仁外交学院是在周思来总理和陈毅副总理亲切关怀下,在外交部党委直接领导下建立和成长起来的,到现在已经40周年了。这期间,在全院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外交外事和国际问题的人才,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值得热烈的祝贺!作为在这里工...  相似文献   

17.
外事往来     
国际外交学院院长会议两主席福斯特斯密特先生(维也纳外交学院院长)和克罗先生(美乔治敦大学外交学院院长)于1985年初首次向我国发出邀请,请我院派代表参加9月16—20日在维也纳举行的第十三届国际外交学院院长会议。我院梅平副院长和主管对外交流的潘绍中副处长本着“了解情况、结识朋友、探索交流渠道、适当宣传自己”的精神前往参加了会议。国际外交学院院长会议是1972年由维也纳外交学院和乔治敦大学外交学院发起并于1973年6月在维也纳召开了第一届会议。之后,每两年在奥地利举行一次大会,另一年在其他与会国家举行。第十三届会议是与会国最多的一次。25个国家的4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苏联等9个国家是首次派代表出席。我院代表受到周到的接待并列在主宾席的位置。此  相似文献   

18.
《外交评论》2004,(2):5-7
刚才钱副总理、唐家璇国务委员和李肇星董事长的讲话对外交学院作出了明确的指示,为学院进一步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将坚决贯彻三位领导同志作出的指示,也感谢他们对外交学院的支持、关心和爱护.下面,我向各位领导和董事会成员简要的汇报一下外交学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1986年12月26日,国际和平年中国组织委员会和外交学院共同在外交学院举办了“国际和平年一首都青年学者裁军问题研讨会”。中国人民争取世界和平与裁军协会、外交部、解放军总参谋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及研究生院、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军事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外交学院10多个单位的170余名同志出席了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20.
主编的话     
2006年即将过去,12月5日,在“外交学院论坛”上,中国国际关系学会的四位副会长王缉思、王逸舟、秦亚青和我在会上发表了对今年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的看法。外交学院是一所教学、研究型大学,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和中国国际法学会均挂靠外交学院。学院十分重视对国际形势的研究,也注重博采各家之长。去年年底的“外交学院论坛”也对2005年的国际形势进行了回顾,我希望以后每年年终都举办这样的活动,成为外交学院和国际关系学会的传统。2006年是中国外交进入新阶段的一年,新阶段出现首先是由于我们在指导思想上有了新的进展。2005年9月15日在联合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